開創「百人斬」的向井敏明和野田毅被處決時還高呼軍國主義口號

2020-12-11 騰訊網

  二戰時期中國是反法西斯在亞洲的主戰場,日本從民國二十年(1931年)策劃了「九·一八事變」開始,一直到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在這14年中日本在中國製造了無數的悲劇,而且其中最大的悲劇當屬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發生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3日,當時侵華日軍攻佔了南京城,並且開始了長達六周的有組織、有計劃的迫害中國軍民,日本在短短六周下在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在南京大屠殺的六周內,日本兩名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倆個人開創了「百人斬」比賽,也就是兩個人比賽誰先殺夠100人為勝利,當時的兩人賭注僅僅是一瓶葡萄酒。

  這兩人從上海一路殺到南京,當時向井敏明一共殺了106人,野田毅殺了105人,但是兩個人因為不知道誰先殺夠了100人,於是決定再重新賭一次,看誰先殺夠150人。這些事都被日本的記者全部記錄下來了,並且刊登到《東京日日新聞》。當時的報導對時間、地點、殺人過程,都記錄得特別清楚,而且喪心病狂的日寇還配發了照片。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中國人民經過14年艱苦卓絕的抗爭終於贏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9月2日,日本投降籤字儀式舉行過後,麥克阿瑟將軍宣布逮捕日本戰犯,東條英機等108名前日本軍政要人被宣布為甲級戰犯。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成立,東京審判開始。在審判日本甲級戰犯的過程中,一位名叫高文彬的中國代表無意間翻到了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的《東京日日新聞》,上面刊登著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殺人後拄刀而立的照片,報導的標題是《百人斬超記錄》,其中的內容令高文彬心中鬱結,義憤難平,「當想到自己的同胞像牲口一樣被屠戮時,我的心都碎了」,「作為中國人,唯一的想法就是將他們處決」。但是此時已經錯過了遠東國際法庭對南京大屠殺的舉證程序限定期限,而且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犯罪時僅是少尉軍銜,戰犯級別是丙級,不夠遠東國際法庭的審判資格,國際方面的形勢也不容樂觀。隨後,二個戰犯被引渡到中國,中國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對他們進行了偵訊和審判,兩人均承認控罪。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月28日向井敏明、野田毅和田中軍吉(一人砍殺三百人)在南京雨花臺刑場被執行槍決,可笑的是,臨刑前他們還一路喊冤,高呼著軍國主義口號。

相關焦點

  • 漢卿說:開創「百人斬」的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最後的下場如何?
    大家還記得歷史教科書上,猖狂無比的日軍「殺人比賽」嗎?他們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呢?第十六師團全軍覆滅!百人斬參與者被押至南京處決!舉辦「百人斬」比賽的罪魁禍首,是侵華日軍第十九旅團步兵第九聯隊第三大隊副官野田毅少尉和大隊炮小隊長向井敏明少尉,他們都屬於第十六師團。
  • 跨國緝捕南京大屠殺百人斬主犯向井敏明、野田毅、田中軍吉
    南京大屠殺主犯:向井敏明、野田毅1937年11月底至12月10日,在上海向南京進攻途中直至南京大屠殺前夕,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以誰先殺滿100個中國人為勝的競賽。最後向井敏明以斬殺106人,勝過斬殺105人的野田毅。那麼,三個惡魔如何落網並最終伏法的呢?
  • 中國最後一位東京審判見證者去世,曾揪出南京大屠殺「百人斬」元兇
    向井敏明和野田毅,註定要接受來自中國的審判。高文彬隨即把報紙複印3份,一份留在檢察處辦公室,另兩份轉寄回國給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那場喪絕人性的「百人斬競賽」在其發生10年後,終於被公諸於世。殘暴的「勇武傳」野田毅是侵華日軍第16師團片桐聯隊富山營副官,向井敏明是同一部隊炮兵排長,兩個人的軍銜都是少尉。1937年時,野田毅25歲,向井敏明26歲。兩個人約定進行的「百人斬競賽」,以先殺滿100人者為勝利,而獲勝者的獎品,僅僅是一瓶葡萄酒。
  • 高文彬去世,系中國最後一位東京審判全程見證者,曾揪出「百人斬」元兇
    儘管已經見到了太多的殘殺和屠戮,向井敏明和野田毅以「百人斬」為遊戲的殘暴還是震驚了石美瑜。他馬上呈報國民政府國防部,要求引渡這兩人來中國接受審判。按照程序,國民政府電告中國駐日代表團,讓他們向盟軍總部提出抓捕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其實,這兩隻野獸本來是有可能在日本被中國軍人親手繩之以法的。
  • 百人斬不止向井敏明和野田毅,這把軍刀上刻著9個字,兇手成謎
    ——華崗(中)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851,閱讀約2分鐘1937年,日軍在「淞滬會戰」後進軍南京時,日軍北路司令官中島和我的兩名下級軍官向民明,野田毅(又名野田巖)突然提出一場慘無人道的比賽,誰殺了100人就是勝者。
  • 國內首現4次報導「百人斬」日文報紙
    原來,張淼按照日期順序整齊排列了《大阪每日新聞》1937年11月份的全套報紙和《大阪朝日新聞》1937年12月份的全套報紙。在床上與地上還整齊地堆放著日本戰時的著名畫報等(南京日報記者王成兵攝)。這些報紙、畫報上面的報導完整記錄了侵華日軍攻打南京到佔領南京後惡施暴行的全過程。
  • 期刊薦讀 | 誰最早提出將「百人斬」兇手送上審判臺
    但長期以來究竟是誰最早明確提出將向井敏明、野田毅送上審判席,一直不得其解。臺北「國史館」收藏的相關史料表明,早在戰爭期間,中國駐荷蘭大使金問泗即明確提出將二人送上審判席。而南京大屠殺案發生後,國民政府外交部等機構展開的對包括「百人斬」案在內的日軍一系列暴行的調查,為戰後審判打下了基礎。
  •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百人斬」武士刀上海展出
    其中戰後「南京軍事法庭」審判長石美瑜後人石南陽捐贈的76件文史資料最為珍貴,尤其是一把在「百人斬」殺人比賽中出現的日本武士刀。「侵華日軍在淞滬地區的暴行文物史料展」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開幕。1947年12月18日,南京軍事法庭對向井敏明與野田毅進行了終審宣判,並處以極刑。在法庭上作為證物的日本武士刀與所有法庭記錄原始稿被當時的審判庭庭長石美瑜保存下來,帶到臺灣,而今再現上海。
  • 那位揪出南京大屠殺「百人斬」元兇的老人今晨去世
    東京審判適用英美法程序,法庭的官方語言是英文和日文,而當時的東吳大學是國內唯一一所教授英美法課程的學校。 於是,時年24歲、剛從東吳大學法學院畢業的高文彬被推薦成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檢察官的秘書兼翻譯官,於1946年遠赴東京,參與審判日本戰犯的工作。
  • 搞殺人比賽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
    搞殺人比賽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  「佔領南京前誰先殺死百人」比賽的日軍第十六師團九聯隊野田毅少尉(右)和向井敏明少尉(左)
  • 該日寇殺100多中國人,被捕後稱是為娶媳婦吹的牛,還稱中國萬歲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後,日寇對中國人進行了瘋狂地屠殺,其中有個「百人斬」的暴行被特別記錄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上,鬼子的殘忍讓每一名中國人都難抑怒火那「百人斬」比賽中的兩個惡魔一個叫野田毅,一個叫向井敏明,當年他們在淞滬戰場上打賭看誰先殺夠100人,而賭注僅僅只是一瓶葡萄酒,於是他們從上海殺到南京,向井敏明殺了106人,野田毅殺了105人!抗戰勝利後,兩人被捕,在法庭上卻百般抵賴,其中向井敏明更是將恬不知恥展示得淋漓盡致!
  • 一代傳奇今離世…他曾揪出「百人斬」元兇
    日寇鐵蹄下,學校幾經搬遷,高文彬和同學們上課時要途經常德路一個日本兵營,這群熱血青年為拒絕向日軍鞠躬,寧可繞路走。當時,高文彬就下定決心,以自己所學、所長報效祖國。大學四年,高文彬忘我地投入學習,掌握了較高的外語能力和紮實的法學理論功底。1945年,他順利從東吳大學法學院畢業,獲得法學學士學位。1945年11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國際檢察局正式組建,向哲濬任中國檢察官。
  • 南京大屠殺「百人斬」被槍斃現場,30萬冤魂終於瞑目了!
    這是一張大部分中國人都見過的照片,日本軍官向井和野田,在日軍攻佔南京前後,舉行殺人比賽,號稱「百人斬」,其罪行刊登在《東京日日新聞》上。1947年12月18日。日軍戰犯向井敏明、野田巖和田中軍吉(由左至右),在南京戰犯法庭接受公審,距南京大屠殺剛好十年。
  • 被歷史淹沒的殺人狂魔,抗戰時這個日本兵半年時間殺害40餘人
    說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殺人狂魔,關注歷史的人可能都知道「百人斬」"殺人比賽的兩個主角,也就是日寇第16師團步兵19旅團第9聯隊第3大隊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兩個少尉軍官,這兩人在進攻南京的途中每人殺害一百多人,被當時的日本報紙當做英雄進行報導。
  • 在「百人斬」照片前停留很久
    人間的殘忍和殘酷的終點究竟在哪裡?」——這是今年10月27日,韓國駐華大使金章洙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之後,寫下的留言。參觀過程中,身為將軍的大使先生在紀念館陳列的「百人斬」照片前停留很久。「看得認真,聽得仔細。」紀念館服務處副科長、韓語翻譯金海燕負責這次的接待工作。她回憶說,作為一名軍人,金章洙身材挺拔,行動幹練。
  • 要砍蔡英文的軍刀來頭很大:刀主竟是沒被發現的百人斬惡魔
    在軍馬移交完畢後,日軍聯絡官代表向餘鴻成上交了10把軍刀,以表示繳械。回去以後,餘鴻成每把刀都抽出來看過,猛然發現這把刻有「南京之役殺107人」的兇刀。這把軍刀樣式明顯與其它的刀不同,他深信這把兇刀不吉利,不可留。他請軍工兵營李營長,將這把刀和其餘四把一同上交軍部。這把刀,被當時任16軍中將副軍長的魏炳文(耀鬥)留下來收藏,輾轉帶到了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