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公祭日,「百人斬」武士刀上海展出

2020-12-22 澎湃新聞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公祭日。

12月12日,由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上海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研究會與中共寶山區委黨史研究室、檔案局、地方志、金山衛抗戰遺址紀念園、崇明抗戰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聯合舉辦的「侵華日軍在淞滬地區的暴行文物史料展」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開幕。

據悉,展覽首次對外展出了近百件實物、史料。其中戰後「南京軍事法庭」審判長石美瑜後人石南陽捐贈的76件文史資料最為珍貴,尤其是一把在「百人斬」殺人比賽中出現的日本武士刀。

「侵華日軍在淞滬地區的暴行文物史料展」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開幕。若無特別註明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攝

出現在南京軍事法庭的重要證物

歷史課本中常有一張照片,記錄了兩名日本劊子手的殺人比賽。

據1937年12月13日日本《東京日日新聞》記載,日軍少尉向井敏明及野田毅二人,在若干日前開始一種競賽,相約在進南京之前,必須殺一百人。而當12月10日進攻紫金山之際,兩人殺人記錄已達105人及106人。

兩名日本劊子手的殺人比賽。

1947年12月18日,南京軍事法庭對向井敏明與野田毅進行了終審宣判,並處以極刑。在法庭上作為證物的日本武士刀與所有法庭記錄原始稿被當時的審判庭庭長石美瑜保存下來,帶到臺灣,而今再現上海。

在「百人斬」殺人比賽中出現的日本武士刀

國防大學教授、上海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研究會會長張雲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尚未考證這把武士刀屬於向井敏明還是野田毅,但可以確定的是該刀曾作為重要證物出現在南京軍事法庭。

目前全世界唯一健在的全程參與東京審判的親歷者、96歲高齡的高文彬教授也出現在展覽開幕現場,他感慨後人要銘記歷史。當年,他在《東京日日新聞》上發現了《百人斬大接賽》,立即將報紙複製3份,一份留在檢察處辦公室,另兩份通過中國首席檢察官顧問倪徵燠寄給南京軍事法庭庭長石美瑜。隨後中方立即向盟軍總部提出抓捕「百人斬」兇犯。

目前全世界唯一健在的全程參與東京審判的親歷者、96歲高齡的高文彬教授(坐)也出現在展覽開幕現場。

多方徵集史料對揭露日軍暴行至關重要

此外,抗日戰爭時期被侵華日軍殺害的上海民眾顱骨、侵華日軍三十式刺刀、侵華日軍炮彈、侵華日軍九二式重機槍子彈、侵華日軍三八式步槍子彈等實物也在展覽中一一展出。

展覽還首次公開了42份倖存者口述實錄《公證書》。口述實錄內容包括談話筆錄、保全證據公證書、證人照片、身份證、戶口簿和世居地證明材料,有的還附有日軍屠殺無辜平民的地點示意圖和遇難者名單。

侵華日軍在寶山地區暴行調查表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上海歷史學會副會長蘇智良認為文物史料的多方徵集對揭露日軍暴行至關重要。他在隨後舉辦的《日軍暴行與戰犯審判》學術座談會上介紹了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歷史博物館近期新徵集到的文物史料。比如,還留有斑斑血跡的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軍旗、日本防衛研究所原樣製作的整套八一三戰事《戰鬥詳報》、日本老兵日記、記錄日海軍陸戰隊參拜在上海死亡的官兵牌位的照片等。

還留有斑斑血跡的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軍旗 蘇智良教授提供

日本老兵日記 蘇智良教授提供

尤其珍貴的是蘇智良從日本老軍官處找到的於1932年繪製的全套上海分區域25000:1地圖,上面還有日本上海派遣軍印製的「極秘」「用後燒毀」字樣。

於1932年繪製的全套上海分區域25000:1地圖 蘇智良教授提供

而新徵史料也能為歷史疑點提供參考與解答。比如根據一張日本兵拍攝的慰安所照片,蘇智良等人展開具體考證,確認其為松江的慰安所,就在今松江二中後門對面。另參考一位收藏家收藏的數千枚日軍隨軍郵戳,亦可為日軍佔領寶山城的具體時間提供一種解答。

日軍隨軍郵戳 蘇智良教授提供

日軍對南京的大屠殺從上海就開始了

《侵華日軍在淞滬地區的暴行文物史料展》中亦有大量史料來自金山衛抗戰紀念館和崇明抗戰紀念館。有學者認為,這些史料不僅揭露了日軍的殘暴本性,更證明日軍對南京的大屠殺是從上海就開始的。

在同濟大學教授唐培吉看來,日本法西斯自發動侵華戰爭後暴行無數,對上海尤甚。

「上海可以說是日本處心積慮想要侵佔的一個部分。有事實可以證明日本軍國主義對上海確實是虎視眈眈:九一八事變以後,隔一年就發動一·二八侵略;七七事變後,到八月就發動了八一三;太平洋戰爭以後,日軍立即全面進駐上海。所以從這三個歷史節點我們可以看出,日本對上海是非要佔領不可的。」

他也認為,日軍的暴行是從上海開始一直到南京,形成南京大屠殺。「這裡主要有一個原因,日本軍國主義入侵中國以來,在上海遇到了最頑強的抵抗。日本不得不多次增兵到30多萬,中國軍隊堅持作戰達3個月,徹底粉碎了日本法西斯 『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戰略企圖。」

「這也使得日本惱羞成怒,對上海實施更殘酷的暴行。法西斯的武力恐怖在上海暴露無遺。」唐培吉表示,上海軍民的對日鬥爭激烈殘酷、艱險持久,上海是堅持14年對日鬥爭到底的英雄城市,完全可同西班牙馬德裡、蘇聯莫斯科反對法西斯鬥爭相媲美。

「在今天,我們應該牢記日寇暴行,緬懷死難同胞。也應該團結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包括日本愛好和平人士,組成反對軍國主義復闢的統一戰線,保衛亞洲和世界和平。」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後一位東京審判見證者去世,曾揪出南京大屠殺「百人斬」元兇
    報導的標題是《百人斬超記錄》,署名「記者淺海、鈴木發於紫金山麓」。文章這樣寫道:以南京為目標的「百人斬競賽」這樣少見競爭的參與者片桐部隊的勇士向井敏明、野田毅兩少尉,在十日的紫金山攻略戰中的對戰成績為一百零六對一百零五。十日中午,兩個少尉拿著刀刃殘缺不全的日本刀見面了。野田:「喂,我斬了一百零五了,你呢?」
  • 兩岸同胞在臺灣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新華社臺北12月13日電(記者楊慧 劉斐)13日上午,臺灣新北市滬尾炮臺舊址天色陰沉,陰雨綿綿。「以史為鑑 民族復興——南京保衛戰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在此間開幕,兩岸同胞共同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
  • 那位揪出南京大屠殺「百人斬」元兇的老人今晨去世
    點藍色字關注「新聞聯播」 據民盟上海市委宣傳部消息,中國最後一位全程親歷東京大審判者、上海海事大學教授高文彬先生於7日凌晨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去世,享年99歲。
  • 西方對「南京大屠殺」的迴避,更證明「國家公祭」的重要性
    來源:後沙  12月13日是「國家公祭日」,83年前南京城被日寇攻陷,30多萬同胞慘遭屠殺,這座城市變成了人間地獄,  西方最重要的網絡社交平臺之一推特,12月13日忙著刪除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圖片和視頻,還對許多中文用戶進行限制或者封號,理由是些史料「無端血腥」,違反了推特的管理規則。
  • 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兩岸同胞在臺灣舉行公祭
    本報臺灣新北12月13日電(特派記者丁劼)昨天,《以史為鑑民族復興——南京保衛戰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在臺灣新北市滬尾炮臺開幕,兩岸同胞共同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這不僅是臺灣首次舉行以「南京大屠殺史實」為主題的展覽,也是兩岸同胞首次在臺灣共同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是什麼意思?2019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由來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是什麼意思?12.13是什麼公祭日?國家公祭日的由來以及祭奠誰,可能還有國人不是很清楚,今天就為大家解答2019年國家公祭日的由來、儀式活動、直播地址、直播時間等相關內容!》》》推薦閱讀:2019是南京大屠殺多少周年?
  • 國家公祭日|12.13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這一天,日本第三艦隊司令長官長谷川清下令所屬第2聯合航空隊(1937年9月10日剛剛從大連轉場到新落成的上海公大機場)對南京市區進行"無差別級"轟炸。這天正式成為了著名的"9·19空戰"日。被遺忘的屠殺---二次凌辱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慘遭殺戮的中國同胞,牢記歷史,維護和平,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14年2月27日通過決定,將每年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佔南京,並進行了長達六周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死難者30萬。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鼎文2014年國家設立國家公祭日,12月13日首次舉行國家公祭儀式。國家公祭鼎文:泱泱華夏,赫赫文明。仁風遠播,大化周行。洎及近代,積弱積貧。九原板蕩,百載陸沉。侵華日寇,毀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蒼生。卅萬亡靈,飲恨江城。日月慘澹,寰宇震驚。
  • 跨國緝捕南京大屠殺百人斬主犯向井敏明、野田毅、田中軍吉
    南京大屠殺主犯:田中軍吉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田中軍吉任谷壽夫第六師團的一名中隊長,曾手持一把「助廣」軍刀,連續劈殺中國南京居民300餘人。南京大屠殺主犯:向井敏明、野田毅1937年11月底至12月10日,在上海向南京進攻途中直至南京大屠殺前夕,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以誰先殺滿100個中國人為勝的競賽。最後向井敏明以斬殺106人,勝過斬殺105人的野田毅。那麼,三個惡魔如何落網並最終伏法的呢?
  • 國家公祭日青年群體談南京大屠殺慘痛回憶:勿忘國殤 吾輩自強
    (記者 劉利影 馬志強 實習記者 楊松樺 王泊潔) 1937年12月13日,喪心病狂的侵華日軍侵入南京,瘋狂屠殺40餘天,我30萬同胞慘遭殺戮。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設立的第5年,昭昭前事,惕惕後人,在國家公祭日前夕,中國青年網青蜂俠欄目走上南京和成都街頭,在那段慘無人道的黑暗歷史發生81年後,與青年人對話,聆聽新時代青年群體「不忘國之殤,青年當自強」的民族骨氣和愛國情懷。
  • 瀋陽今天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活動
    總臺記者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連線或直播報導公祭活動。83年前,南京大屠殺慘案震驚中外,30萬無辜同胞慘遭日軍殺戮。2014年,國家決定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國家的名義舉行公祭活動和相關紀念活動。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於12月13日上午10時舉行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12月13日上午10時,中央按照逢10周年規格,將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屆時周邊道路將實施交通管制。12月13日早晨7點,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集會廣場舉行升國旗和降半旗儀式。
  • 特別關注|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本周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我們該如何向孩子講述這段苦難? 2019年,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消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胡信佳老人於12月4日去世,享年95歲。
  • 【公祭日】南京不會忘記,我們時刻銘記!
    國家公祭,有四組特殊的數字當牢記。 ▼ 12·13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發生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佔南京,在此後一個多月時間裡,血腥屠殺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和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2014年2月底,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議,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2014年12月13日,首個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
  • 銘記歷史 網絡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83周年的祭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了緬懷死難者,牢記中華民族屈辱與抗爭的歷史,青山社區召集網格志願者開展「銘記歷史、網絡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主題教育活動。
  • 國外社交平臺雙標,大量刪南京大屠殺貼文,指內容「無端血腥」
    中國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今天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國家公祭儀式。不過,國外社交平臺推特搞雙重標準,部分中文用戶當天在推特上發表南京大屠殺史料後被封鎖,相關圖片和影片也被刪除,封鎖理由是禁止發布無端血腥場面,推特同日卻讓日本右翼發表「南京大屠殺造假論」等文章。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佔南京後,製造了大屠殺慘案,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殺害,據中方統計遇難人數超過30萬。
  •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主題作文800字範文 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
    ­  2017年12月13日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們一國之名,舉國同悼,祭奠這段民族之殤,緬懷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緬懷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今年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小編整理了《關於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的作文: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供同學們參考。》》》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 2020年12月14日 09:13: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瀋陽12月13日電(記者趙洪南)12月13日,瀋陽
  • 抗大陳列館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丁寶軍 通訊員 張麗超)2020年12月13日,第七個國家公祭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與全國20家抗戰主題的紀念館聯動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舉國公祭,祀我國殤。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公祭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83年前,南京大屠殺慘案震驚中外,30萬無辜同胞慘遭日軍殺戮。2014年,國家決定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國家的名義舉行公祭活動和相關紀念活動。本次活動由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瀋陽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瀋陽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承辦。按照疫情常態化防疫工作要求,本次活動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