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夫妻同駐村 扶貧並肩行丨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郭家寨...

2020-12-18 天眼新聞

常言道,「妻齊心,其利斷金」。這句話在我們夫妻身上,表現得最為突出。 我叫胡中友,1988年1月生,重慶南川區人。2010年7月從中國礦業大學畢業後,先是入職貴州水礦集團,2013年3月考入六枝特區電視轉播臺。

胡中友、羅穎夫妻在接受採訪

2018年3月,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來到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郭家寨村駐村擔任第一書記。上任後,我心無旁騖、撲下身子、以村為家,用實際行動讓村寨改變面貌。這也慢慢影響了我妻羅穎。由於自然條件影響,郭家寨村是全特區9個深度貧困村之一,雖然只有6個村民組,可是多民族雜居,基礎薄弱,經濟社會發展十分緩慢。我駐村後忙於工作很少回家,和家人一個月也見不了幾次面,特別是妻子在2018年6月生二胎時,直到她被推進手術室後,我才氣喘籲籲地趕到醫院,內心非常愧疚。後來,當小孩歲半會走路後,妻子為了不拖我的後腿,咬牙把小孩託付給嶽父嶽母照料,於今年年初來到偏僻的郭家寨村擔任村文書,和我共同駐村扶貧。

胡中友在為村民送去農資物資作為第一書記,我非常清楚,農村發展、農民致富的關鍵是支部;而黨建關鍵就是建設富有活力的支部班子,激發黨員責任感,抓好黨員發展工作。截至現在,我們共發展正式黨員1名,預備黨員2名,積極分子1名。同時,我還根據村裡缺乏特色支柱產業實際,把培育富民產業作為精準扶貧治本之策,根據農戶意願,我們爭取到扶貧項目2個,發放生豬60頭、土雞1000隻,增加群眾收入10萬餘元;組織種土豆40畝,增加群眾收入萬餘元;對接扶貧部門,爭取先關補助75000元,覆蓋貧困群眾84戶259人,對接雙文種養殖合作社,支付76戶農戶2018年分紅1.7萬元。作為全村領頭人,村兩委幹部,包括我妻子羅穎,人人都把村民大事小情放在心上。如村民劉順國長期打臨工,妻子唐啟珍患肺結核肺穿孔,四個孩子上學,家裡困難,我們就為他家申報了農村低保,每月增加收入1200元;又如貧困戶李文華,2018年底治療腦瘤花了10多萬元,我除了幫他按規定報銷8萬多元外,又給他爭取大病統籌救助5千元和他全家低保……踐行初心使命,舍小家為大家,能為脫貧攻堅奉獻青春和汗水,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陶玉鑫

編輯 張良勝編審 王璐瑤 楊韜

相關焦點

  • ...扶貧並肩行丨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郭家寨村駐村幹部胡中友、羅穎
    這句話在我們夫妻身上,表現得最為突出。 我叫胡中友,1988年1月生,重慶南川區人。2010年7月從中國礦業大學畢業後,先是入職貴州水礦集團,2013年3月考入六枝特區電視轉播臺。 胡中友、羅穎夫妻在接受採訪2018年3月,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來到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郭家寨村駐村擔任第一書記。上任後,我心無旁騖、撲下身子、以村為家,用實際行動讓村寨改變面貌。
  • 「我的扶貧故事」我是貧困戶家裡的常客丨六枝特區月亮河鄉第一...
    我叫趙冊貴,今年32歲,是六枝特區月亮河鄉第一幼兒園教師。  2017年6月,根據組織安排,利用工作之餘到月亮河鄉郭家寨村田家寨組開展扶貧工作。  記得開始下村的時候,我沒有車,每一次走訪都要從花德河坐中巴車到郎岱,再從郎岱打摩託車去村裡。走訪結束又打電話叫摩託車去接,然後再坐中巴車回單位。  到了寒冷冬天,郭家寨村總是陰雨濛濛。當時村裡的部分道路還是泥巴路。
  • 「我的扶貧故事」把初心鐫刻在教育扶貧的路上丨六盤水市六枝特區...
    現就業於月亮河鄉人民政府辦公室的胡滴滴我叫羅開學,六枝特區月亮河鄉第二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已紮根農村教育30餘載。回想過去的教育點滴,有喜有悲,有笑有淚……2017年6月,黨中央在貧困山區實施精準扶貧政策後,身為人民教師的我,又多了一個身份——幫扶責任人。當時,我深知脫貧攻堅是為貧困家庭辦好事、解難題的惠民工程,雖然教學任務重,但心裡釋然,發誓,再重也要扛著,並在工作之餘,也要去他們家走一走、看一看、幫一幫,促他們早日脫貧。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二寶媽」丨六枝特區文聯幹部張仕慧
    我叫張仕慧,六枝特區文聯幹部。2018年6月初由六枝特區黨委宣傳部派駐巖腳鎮草原村駐村扶貧。  我的幫扶戶陳學江的妻子郭琴身體不好,關節炎經常復發,隔三岔五住院,並經常服用激素類的鎮痛藥物。我上門走訪了解情況後,勸說郭琴生病後要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並對她進行醫療扶貧政策宣傳,讓她享受國家的醫療扶貧政策和高額報銷。我吿誡郭琴,大劑量服用激素類藥物對身體有危害,比如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發胖、骨質疏鬆、高血壓等諸多症狀。
  • 「我的扶貧故事」一個先鋒 一面旗幟|六枝特區牂牁鎮半坡村第一...
    2017年3月,我初到六枝特區牂牁鎮半坡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那時,看到這個偏遠落後的村寨,我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在這裡將會經歷什麼?能為這個落後的村寨帶來什麼?我開始每天和村支「兩委」幹部、村民小組長深入村組走訪,幾天下來,同事都笑我臉黑了一圈,還瘦了不少,還勸告我說:「時間還長,不要急,慢慢來」,我只能笑著回答「早一天了解清楚就能早一天幫上忙」。用了半個月,終於走遍了半坡村9個村民組570多戶農戶,對村各方面情況有了一個總體的認識。
  • 「我的扶貧故事」攻堅路上 不辭辛苦丨六枝特區新華鎮王家衝村同步...
    我叫劉安貴,今年46歲,是六枝特區自然資源局一名職工。2018年3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被選派到六枝特區新華鎮王家衝村擔任同步小康第一書記。脫貧攻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部分村民要求過高,個別群眾爭當貧困戶,有的村民對扶貧政策理解有偏差等等,這些問題造成村民對村幹部怨氣大。針對這些情況,我及時和村支兩委成員交流思想,推心置腹地交換意見,開誠布公地亮明觀點,引導和帶領大家以脫貧攻堅為重,切實把村支兩委班子思想統一在幹事創業的精氣神上來。
  • 「我的脫貧故事」孩子學成喜滿懷,牛壯魚肥心敞亮|六枝特區月亮河...
    我叫饒興國,今年55歲,是六盤水六枝特區月亮河鄉花德村黑羊箐村民組村民。四年前,我的兩個孩子一個上大學,一個上高中,家裡還有一位80多歲的母親需要照顧,因此我和妻子不能外出打工。我們一家5口人全靠種植水稻過日子。
  • 產業唱「主角」 致富「看點」多|六枝特區產業扶貧工作掠影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六枝特區把產業扶貧作為保證脫貧質量的根本之策,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謀劃布局鄉村旅遊、生態畜牧等特色產業項目,走出了一條接地氣、見實效、暖民心的產業脫貧之路。  像王勇這樣,依託鄉村旅遊產業發展,跳出傳統種植業吃上旅遊飯的農民,在六枝特區已不是少數。   六枝特區不僅有旖旎秀美的自然風景,還有悠久神秘的夜郎文化,發展生態旅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看公安」趙澤濤:用「理想信念」護住...
    工作中的趙澤濤尤其是2018年3月,六枝特區的脫貧攻堅工作進入「破堅冰、攻堡壘、拔城池」的關鍵時期。我所在的單位——六枝特區公安局也嚴格按照上級有關要求,再一次召開部署動員會,選派駐村幹部到基層一線開展扶貧幫扶工作。
  • 貴州六枝:鄉村旅遊已成為精準扶貧重要途徑
    中國網7月24日訊 近年來,貴州六盤水六枝特區文體廣電旅遊局堅持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把解決更多就業作為旅遊扶貧的重點方向,加快發展健康養生、避暑休閒、度假療養、戶外運動、汽車露營、科普探險、研學旅行等山地新業態,使鄉村旅遊與扶貧得到有效融合,鄉村旅遊接待能力逐漸增強。
  • 六枝特區:厚植生態文明 耕耘美麗六枝
    2020年5月29日下午,六枝特區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發布了六枝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開展情況。生態興則文明興,建設生態文明,關係國家未來,關係人民福祉,關係民族永續發展。發展旅遊業,以六枝梭戛生態博物館、牂牁江風景名勝區、郎岱古城、月亮河夜郎布依文化生態園等旅遊景點為依託,深挖綠色山地旅遊項目,打造特色旅遊景點。推進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2019年累計發展農業特色扶貧產業131.8萬畝,累計建成農業產業基地52個,建成9個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累計認證綠色食品13個、有機食品5個、地理保護標誌產品11個;累計培育省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64家。
  • 「我的扶貧故事」丨把「駐」村變「住」村|遵義市匯川區松林鎮新莊...
    我叫陳名航,是遵義市匯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毛石分局派駐松林鎮新莊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我從2015年2月開始駐村以來,今年已是第6年。  結合袁宗林一家的生活實際情況,我主動對接,為他家落實易地扶貧搬遷政策。2019年初,袁宗林一家搬到了匯川區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學堂堡社區。   如今,孩子就近上學,家人看病無憂,袁宗林也在社區的幫助下找到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越過越好。
  • 「我的扶貧故事」我們仍需接續奮鬥丨鎮遠縣報京鄉石橋村駐村第一...
    我叫黃金保,自2018年3月起擔任鎮遠縣報京鄉石橋村駐村第一書記至今。  精準扶貧「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駐村以來,我常常利用向群眾宣傳扶貧政策的有利時機,挨家入戶訪民情、嘮家常。我每到一戶都要到農戶家中房前屋後、室內室外進行觀察貧困現狀,鼓勵貧困戶發展致富信心,向老百姓盤根問底,了解其發展意願和需求。  我通過走訪了解到,全村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於外出勞務和傳統的種養殖業,村內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養殖業主要以豬、牛、羊、雞、鴨等。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幫扶展現自身價值|六盤水市鐘山區青林鄉二寨...
    我叫楊超,曾是六盤水市委辦公室選派駐青林鄉二寨村第一書記。2020年11月中旬,我再次回到二寨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這裡變化及和諧的氛圍。這裡是我曾經工作過5年多的地方,現在房舍整潔、產業發展、村民富庶……倍感喜悅和欣慰。2015年3月,我被派駐二寨村任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精神永伴我前行丨獨山縣上司鎮打羊村駐村...
    6年前,「扶貧」只是我在新聞信息上看到的字眼,2015年9月在我踏進玉水鎮那一方熱土時,從此與「扶貧」結緣。2019年2月14日起,有幸到貴州黔南獨山縣上司鎮打羊村開展駐村工作。韋興祥(右)慰問困難群眾駐村後,我成為產業專班工作人員與打羊村點寨組包保網格員。
  • 「我的扶貧故事」難忘的笑聲|織金縣茶店鄉山林村駐村第一書記龐成智
    我叫龐成智,是畢節市織金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和社會事務管理局副局長,2018年3月擔任織金縣茶店鄉山林村駐村第一書記。該村是茶店鄉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有224戶82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7戶269人,易地搬遷7戶26人,貧困發生率曾一度高達20.09%。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的「酸甜苦辣」|赫章縣河鎮鄉雙樂村駐村幫扶...
    我叫陳瓊,赫章縣河鎮鄉雙樂村駐村幫扶幹部。  2019年7月我到雙樂村,駐村一年多來,我體會到了脫貧攻堅工作的辛酸與無悔、艱辛與幸福、付出與擔當,也品嘗到了扶貧幹部的「酸、甜、苦、辣」。  無以言表的「酸」  每月回家一次成了最大的福利,陪家人的時間太短、太少,讀小學的兒子總是生怕剛回家的媽媽又「跑」了,年邁的父母總是在電話中叮囑要照顧好自己……還記得有一次檢查孩子的作業時,要求是用「多麼」造句,孩子寫的是「我多麼希望媽媽能多點時間陪陪我
  • 「招448人」六枝特區2020年招考公告,事業編制
    招聘計劃及職位六枝特區2020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448名。具體招聘職位詳見《六枝特區2020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職位一覽表》(見附件)。1.本省戶籍或本省生源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應、往屆畢業生(2020屆畢業生不含委培生、定向生);2.外省籍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畢業學歷人員(2020屆畢業生不含委培生、定向生);3.由省級及以上機關統一選派在六枝特區服務的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4餘載,付出再多辛苦都值得︱水城縣新街鄉...
    我叫朱琨,是水城縣委辦公室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根據組織安排,2016年來到新街鄉新街村駐村。剛來駐村的時候,群眾和村幹部以為我這個城裡來的幹部不過是走走過場,很多人對我持懷疑和觀望態度。好幾次入戶走訪,一句「我窮我的,關你什麼事」,讓我吃了不少閉門羹。也正是因為這樣,更加激勵了我幹好扶貧工作的決心和信心。村民楊建奎家曾是村裡房子最破舊的建檔立卡戶,木結構的老房子到處是裂縫,一下雨就怕它倒了,一家人提心弔膽。我通過落實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幫助他家住進了以朵街道辦住武社區安置點的新房,如今他們的生活很幸福。
  • 六枝特區:厚植生態文明 耕耘畫廊六枝
    近年來,六枝特區始終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貫穿經濟發展全過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放在民生優先領域,堅決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  大力發展綠色經濟,走可持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