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美畢業展 | 線上展廳:摺疊領域——跨媒體藝術學院媒介展演系

2020-12-27 澎湃新聞

媒介展演系

跨媒體藝術學院媒介展演繫於2015年秋季成立。

對應展覽、演出和放映三個領域。

通過體驗式空間、敘事性環境和表演性媒介,

建構跨媒介展演的公共平臺,

打造跨媒體藝術學院的「超藝術」前沿。

媒介展演系對應空間和時間,通過展示和演出,呈現展開和演化,建構媒介透視。

主要的媒介創作品類為巨構和劇集。

媒介展演系以培養具有跨界整合能力的「媒介構作者」為教學目標,

注重媒介史和工程意識的訓練,

強調整體創作能力和整體製作能力的整合。

系主任|牟森

教師|牟森、崔魯海、馬原馳

特聘教學團隊|李京鍵、朱朝暉、信閣、吳冰、梅悅子、周潔、趙炟等

核心課程|敘事工程系列、創意編程系列

展廳攝影 |人青 歐陽浩銘 徐弋洲

失落指的是東歐劇變後社會福利、集體回憶、方向感、話語權的缺失所引發的悲傷與抑鬱。經歷了 30 個年頭的社會改革, 裹挾在東西方之間的斯拉夫民族國家仍懸浮於迷失域,過去的歷史記憶在當下延續。

伴隨著身份、語言的隔閡,作為「他者」的我,在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間,遊走在莫斯科、基輔、明斯克、貝爾格勒四座城市,並進行拍攝。

《弄錯的車站》(The Wrong Stop),源自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於1963年發表的短篇小說集《馬科瓦爾多》,其描繪了主人公馬科瓦爾多的生活一隅——馬科瓦爾多在電影散場後遭逢大霧,迷茫中他下錯了車站無法回家,陰差陽錯地搭上了前往印度的飛機。本作品通過提取最具視覺代表性的意向,試圖重現馬科瓦爾多遭逢的大霧場景,感受文本與視覺對應的魅力。

莎士比亞說:"美若一死,宇宙也就要再度混亂混沌。" 借場景意象來挖掘女性面臨的困境,塑造女性尋覓,追求和實現自我的精神空間,探討女性悲劇故事,展現她們對房間這空間意象的不同演繹。以房間為載體探索世界,挖掘情景,重新審視傳統女性與社會情感。

6220800幀=24小時*60分鐘*60秒*24幀*3個屏幕。從1514年丟勒的版畫《憂鬱I》出發:沙漏與等待、天平與判決和圓規與重生,置於三個日常生活場景中。時針、分針和秒針作為機械時間以一小時、一分鐘和一秒鐘存在與主觀時間錯位和循環。

鴛鴦劫匪兔兔和家明分道揚鑣三年後,回歸都市的家明再次被社會拋棄,往日風光不再的兔兔也已走投無路,二人在一次搶劫行動中終又相遇……

該創作是一部兩分鐘的黑白動畫短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叫修拉的女孩在夢中世界的奇遇,修拉半夜醒來,打開門看見了不同尋常的景象和許久未見的貓咪。創造結合了現實和神曲的部分場景,以及喬治修拉的藝術作品描繪的,主要角色是一隻貓和一個女孩。黑色的貓作為故事的牽引線。

以近未來為背景,展現人類在星際戰爭後從被迫離開地球到逐步適應太空生活的三個場景。

背景設定:22世紀中葉,小行星帶獨立戰爭12年後。太空航海時代,人類文明海洋化,國家作為一種古老的政治體制已經衰落,太空地理大發現由財閥和軍隊主導。星球殖民地以經濟利益為紐帶形成聯盟,割據,衝突不斷。近地行星戰爭結束,人們開闢更遠的星際殖民地,建立伊甸園。

大學期間在外租房時十分懷念家中一打開就充滿了母親屯放的食物的冰箱,故而幻想著能有一個充滿著肉類食物的自己的冰箱。作品記述了與此冰箱的遭遇。父親作為一個在家用電器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人為作品提供了技術支持。作品是我與父親共同獻給母親的紀念碑。

自卑情結是由阿德勒提出的,是個體心理學的重要概念。人們想要擺脫因為自卑造成的緊張感,會努力做出擺脫這個困境補償動作。但只有通過尋求正確的補償之徑彌補自己的不足,才會使自卑成為人格發展的動力。

為了表達自卑情緒,利用手部表情和身體語言,通過蒙太奇手法,折射出當下的人對自卑情結的思考。

生命降生到歸零共四日進程的沙盒敘事遊戲設計展示視頻。

根據玩家的不同選擇,經歷不同敘事線,得到不同的進化結局。以思考不同生命鏈的進化可能性。本作品選取進化其中的四個關鍵幀(運種、生物爆炸、思維碰撞、共生),配合生命物理屬性、敘事空間關卡及玩法進行視覺表達。

加繆複雜的血統背景,讓他一生都有追求歸屬感的衝動,也讓他時常陷入迷惘,感到無家可歸的孤獨。「局外」的主題就起因於這種情感因素。

作品為一款走路模擬器類敘事性探索的電子遊戲。土地及其生物群落不受人類控制以及觀測的區域,未知的環境與生物對主人公進行試煉與救贖。

由於生活節奏逐步加快,睡眠時間有意無意間正在被不斷壓縮,這導致了患有睡眠障礙的人的比例不斷增長。因此,通過解讀失眠和患者的感受等方面展開創作,用大面積黑色來增加壓抑的感覺,將睡眠障礙的病發感受轉化為視覺展現。用黑白動畫表現「失眠症」,基本以第一視角描述失眠中無法分清幻覺與現實的死循環,以及主角渴望從中逃離、剝離夢魘的過程。

基於凱爾特神話中的「彼世」傳說創作的2D橫版遊戲。一個死去的靈魂成為一團黑影,穿過世界的壁壘來到曾經美好如天堂,現在卻蒙上了塵埃的「彼世」,開始了生命的輪迴旅程。

一套遊戲的美術設計。遊戲的形式擬定為 RTS(即時策略遊戲)。遊戲的背景假定在虛構的未來。遊戲的背景框架範圍較小,主要圍繞一座城市,兩個陣營進行。探索如何在遊戲中構建一個世界。

展覽組織結構

學術支持 | 管懷賓

畢業創作導師 | 牟森 崔魯海 馬原馳

展覽統籌 | 徐弋洲 梅悅子

展覽藝術家 | 2016級跨媒體藝術學院媒介展演系本科生

主辦單位 |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

承辦單位 |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媒介展演系

中國美術學院敘事工程研究所

資料來源 |跨媒體學院媒介展演系

攝影 |人青 歐陽浩銘 徐弋洲

編輯 |張晨 徐弋洲 梅悅子 石羽晨 胡心雲

原標題:《2020國美畢業展 | 線上展廳:摺疊領域——跨媒體藝術學院媒介展演系》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19美院畢業展|跨媒介巨構《呼喊與細語》展演現場
    演化論-第五屆跨媒體藝術節分為展覽、演出兩個板塊。媒介展演、實驗藝術、開放媒體、三系統一聯動,依託畢業展,在《演化論》的大標題下展開敘述。到今年,跨媒體藝術節已經是第五屆。每次主題不同,形態不同,城市不同,面向不同。跨媒體藝術節已經成為跨媒體藝術學院的一個重要平臺。它已經是一個品牌。命名以往四屆跨媒體藝術節,都是年初確定,一年準備,年底舉辦。這次,因為象山藝術公社的落成,學校決定,整合國美畢業季,在那裡舉辦首屆之江國際青年藝術周,跨媒體藝術節成為其中一個板塊。
  •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中國美術學院經新媒體系和綜合藝術系近10年的實驗性教學探索,2010年,於國內率先創立跨媒體藝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專業經5年建設發展成熟,申報教育部目錄外新增專業成功(專業代碼:130408TK)。這是國內第一所直面媒介技術變革與文化變遷的"當代藝術學院",被美國《亞太藝術雜誌》評為「亞洲最值得期待的藝術教育機構」。
  • 國美畢業展 | 一人一館---2020屆藝術管理系畢業作品展
    前言2020年盛夏,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專業第一屆本科生即將畢業。當下藝術管理人才的培養設置直面兩個大背景:一方面是日益增長的物質、精神生活的需要,文明進程的記錄和保存,讓藝術的創造者能持續創造,各類藝術創作和機構層出不窮的現實條件;二是具有國美特色的藝術管理課程,不是藝術課加上管理課,而是基於上述的歷史條件和學院積累,決定了我們的學生應該是有自己獨立的價值觀系統。
  • 2019廣美畢業展跨媒體藝術學院畢業作品欣賞
    2019廣美畢業展跨媒體藝術學院畢業作品欣賞  《是什麼讓我們相遇》  作      者:虞應旻  作品類型:影像  指導老師:裴麗、鄧碧文、仰民  作品說明:在老家未成年人死去,其身份資料會被銷毀,甚至沒有墓碑;相當於這個社會沒存在過這個人
  •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舉辦2020 Framing畢業展
    2020年4月19日至22日,北京大學藝術學院2020 Framing畢業展通過藝術學院網站、「2020 SOA Framing」展覽官方公眾號、「北大藝術人」公眾號、北大藝術學院微博等線上方式舉行。本次展覽由藝術學院教師陳軒、向勇、林一指導,藝術學院院長彭鋒題詞。策展團隊主要由藝術學院2020屆畢業生構成,修習「文化產業創新創業」課程的同學也積極參與其中;策展團隊分為項目組、學術組、宣傳組、設計組、外聯組、策展組六個小組,每個小組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策展工作。
  • 從線上畢業展看海內外藝術院校差別
    2020畢業季線上展廳內景在國內藝術與設計類院校中,對這次「雲展覽」用力巨大的可以清華美院為代表。為做好本次線上推介,該校邀請了70位活躍在藝術與設計及相關領域裡的知名人士和傑出校友,對本屆畢業生的創作與設計做了跨專業的分析與線上展示策展。同時還舉辦了300多場不同類型的交流活動,邀請各方人士與應屆畢業生進行不同形式的互動。這是一種開放的,面向社會、面向未來、完全打破學校藩籬的雲端呈現。
  • 觀察|從央美畢業展到巴塞爾展會:虛擬展廳與藝術「在場性」
    新的展覽方式最初也引發了藝術領域的談談,是否必須走進展廳,才能感受藝術的深度與力量?是否只有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才能構建藝術的話題?當疫情的阻隔讓藝術的在場性無法發生,線上模式帶來怎樣新的創作和觀看方式?瑞士巴塞爾藝博會線上展廳線上畢業展,用質感和完成度來定義作品的概念被打破6月15日傍晚,繼研究生後,中央美院本科畢業展上線。上線當天還舉行了一場畢業季直播,中央美院各學院的指導老師和部分畢業生代表談及了疫情下的創作,線上虛擬美術館的搭建。
  • 藝術起航 逐夢遠方——走進美院畢業季的「雲端展廳」
    中央美術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的「雲端在線畢業展」板塊裡,5大虛擬展廳呈現了11個院系的本科生畢業創作近20000件。超大的虛擬展廳為每個學生提供了足夠的展陳空間,並生成個人作品連結,只要動一動手指,便可將這本「虛擬個人作品集」進行分享。這場線上展覽不僅是中央美術學院史上最大規模的本科畢業展,也是一場永不下線的畢業展。「線上的觀展方式很棒!
  • 中央美術學院本科畢業展硬核吸睛 網龍再秀技術實力
    在網際網路時代,科技與藝術的跨界融合,已經不再是新鮮事,而科技如何與藝術形成互動交融,藝術如何利用科技來獲得進化和升華,逐漸成為高頻話題。繼5月份「彼時•此時」2020中央美術學院線上畢業季研究生畢業展火熱開幕後,6月15日,中央美術學院線上畢業季本科畢業展也正式與大眾在雲端見面。
  • 線上畢業展,考驗畢業生的是什麼?
    中央美術學院2020年線上3D虛擬美術館建築設計虛擬動畫場景 作者:徐子《觀畫·觀園——基於弘治西廂記插畫》 建築設計 指導老師:周宇舫但是在這次畢業展,央美建築專業畢業生藉助了展示方式的優勢,給觀眾帶來完全不同的觀看體驗。
  • 第二屆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
    展覽、論壇、工作坊、培訓、頒獎等五大板塊海內外20所高校獨立展位近300名畢業生的精彩作品全球103所高校公開徵集400+名應屆中國畢業生作品10餘場學術交流,20餘場線上線下工作坊互動
  • 鳳凰藝術 | 2020唯一堅持做線下畢業展的,竟是中國美院!
    沒有了線下工作室和專業老師的近身指導,藝術類線上教學何以開展?作為首批開展線上教學的學校,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高世名對這幾個月來的教學活動進行了總結。除在線上積極進行教學與展覽外,中國美術學院在今年仍舊選擇開展線下畢業展。以「共同生活」為主題的畢業展,將於6月28日開幕。
  • 2020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展線上線下同步開幕
    ◎ 線下展期:2020年6月28日—7月4日 ◎ 線上展覽:2020年6月28日開通 ◎ 地 點:藝創小鎮•象山藝術公社 / 中國美術學院 / 浙江音樂學院
  • 彰顯國美學術力量!中國美院多支教學團隊參展西岸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開放媒體系、創新設計學院YOUNG to young國際聯合設計教育工作坊等教學團隊參展,展示教學成果,彰顯國美學術力量。曾任中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特聘教授;現任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副院長,開放媒體系主任,virREAL 藝術科技中心主任。作品在世界各地展覽演出。
  • 2020之江國際青年藝術周線上節目單
    2020年第二屆之江國際青年藝術周的主題為「共同生活」,包含了線上開幕式、展覽展映、專業論壇、藝術演出、設計工坊五個板塊累計30餘項藝術活動,是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展示周的全新升級。
  • 近未來:可能生活|2020跨媒體藝術節
    跨媒體藝術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成立於 2010 年。宗旨在於:促進媒體技術開發 ,推動當代藝術實驗, 從媒體中發掘創意, 從技術中發顯人文; 以媒體實驗、藝術創作、文化研究、策展實踐四維互動的教育格局,推動當代藝術的跨學科研究和跨領域實踐。
  • 中國美院畢業展:在藝術公社裡玩一場「科幻遊戲」
    近日,2019之江國際青年藝術周(以下簡稱「青藝周」)在杭州象山藝術公社等地展開,青藝周以中國美院的畢業展覽為核心,在象山藝術公社迷宮一般的路徑中,超過50個展覽串聯成一場巨大的「遊戲」,用「科幻」的方式,將藝術家們的構想和反思投射於此時此地。
  • 畢業季| 加州藝術學院 2020 畢業展 - 純藝及建築專業
    受疫情影響,加州藝術學院( California College of Arts, 簡稱 CCA )自三月份起就關閉了灣區校區。在大部分院校都選擇舉辦線上畢業展的同時,CCA 並不只是把這視為一次線上展覽,而是旨在通過數位技術去記錄 CCA 每個成員在這段特殊時期裡是如何思考與創作的。同時,藉由這樣的展示平臺,幫助學生們建立起工作與合作的機會。
  • 第二屆「生命之美」中國美術學院&西湖大學聯合藝術創作展順利開幕
    第二屆「生命之美」中國美術學院&西湖大學聯合藝術創作展順利開幕 2020-12-24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