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融科技:烘焙原料龍頭,競爭力突出、業績持續穩增

2020-12-24 人民資訊

12月2日,有「奶油第一股」之稱的上海海融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915.SZ)登陸A股,公司迎來了發展歷程中的又一重要裡程碑。

上市首日股價上漲逾100%,然而或是大環境不好,次日後,這隻ROE堪比茅臺、植脂奶油產品在國內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大奶股」竟遭連跌,有如「黃金沉沙底」。

成立於2003年的海融科技主業為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醬等烘焙食品原料的研發、生產、銷售,植脂奶油系列產品系海融科技拳頭產品,統計數據顯示,海融科技植脂奶油產品在國內總體市場份額排名老二,如果剔除外資企業則居榜首。與此同時,海融科技在食品行業中盈利能力突出,去年52.44%的毛利率在整個食品加工行業中排到第8,甚至超過部分白酒。同期28.47%的ROE(淨資產收益率)更可在食品飲料板塊中躋身前10,只比A股王者貴州茅臺略低。

而隨著股價的「對摺」,海融科技估值優勢日益凸顯,投資機會也來了。

烘焙原料知名企業,優勢明顯競爭力突出、業績持續增長

海融科技於2003年成立,深耕行業近20年,主要從事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醬等烘焙食品原料的研產銷,構建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醬、香精香料四大產品品類,掌握了植脂奶油生產的先進技術,生產的植脂奶油產品風味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且反式脂肪酸極低,向市場推出的含乳植脂奶油、非氫化巧克力、可用於熱加工的植脂奶油等產品非常暢銷。

當前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按照產品分類構成情況如下:

海融科技擁有3,000多平方米的獨立研發中心、品控中心及專業團隊,主動創新植脂奶油生產工藝流程,自主設計並實施植脂奶油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被評為「上海市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在項目實踐的基礎上,公司同時取得「奶油生產線加料稱重系統及加料稱重方法」、「奶油生產線裹包設備」和「奶油生產線剩料清理系統」等三項發明專利。近年來,公司先後獲評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奉賢區企業技術中心和上海市奉賢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項榮譽稱號。截至2020年6月30日,在國內取得專利權屬證書的專利合計38項,其中發明專利23項。目前海融科技已全面採用「完全氫化油」作為原料,領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要求。2016年,海融科技推出的「非氫化」奶油和巧克力產品,油脂原料採用物理分提技術,不採用氫化反應,更符合人們對於健康的要求,在行業內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

據招股書披露,海融科技累計研發投入為7236.19萬元。目前海融科技已成為中國植脂脂奶油行業標準的起草單位之一。

而憑藉核心技術、領先產品、優良服務,海融科技近三年營收、盈利能力較強,展現出穩健、可持續發展的向上態勢。數據顯示,2017-2019年,海融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4.71億元、5.41億元和5.83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1.28%;淨利潤分別為6959.30萬元、7293.28萬元和7671.82萬元,亦呈現出逐漸遞增之勢。如下圖:

受疫情的衝擊,2020年三季度營收3.76億,同比下降4.8%,淨利潤為4830萬,同比增長19.4%。因此可見,基於過往幾年的財務表現,當前海融科技的整體經營狀況良好,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資產質量總體向好發展,前景持續可期。

當下,處在廣闊的行業賽道上的海融科技可說是烘焙食品原料行業的領跑者,近幾年良好的財務表現的背後是其出突出的盈利能力。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海融科技自2014年以來毛利率就從40.86%持續穩增至今,2017-2019年毛利率分別為50.95%、51.09%、52.44%,即使受今年疫情的影響,其三季度仍然再上一層,達到52.48%。在67家申萬食品加工行業上市公司中,海融科技2019年毛利率排列第8,今年前三季度居第7,超過千禾味業、海天味業等知名食企,堪稱行業翹楚,亦可與飲料行業中的軟飲承德露露、白酒伊力特等傳統高毛利公司相媲美。而在淨資產收益率方面,甚至可堪比茅臺。

烘焙食品行業發展推動烘焙食品原料市場增長,公司發展機遇凸顯

來自《中國乳製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烘焙食品市場規模增長迅速,2019年我國烘焙食品市場規模已達到2312億元,4年來累計增長達51%。Euromonitor統計則顯示,2020年我國烘焙食品市場規模預計達到2567億元,未來5年CAGR達9.3%。因此烘焙食品行業持續發展推動上遊的烘焙食品原料市場增長。另據智研諮詢,2019年我國烘焙食品人均消費量為7.03公斤/人,而對標日美英(2018年日本/美國/英國人均烘焙食品消費量為22.5/40.2/48.2公斤/人),國內人均烘焙食品消費量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有望帶動烘焙食品原料市場持續增長,行業中的優質企業存在良好的替補空間和發展機遇。

根據《2019-2028中國乳製品市場展望報告》展望,國民食用奶製品特別是幹奶製品的習慣已逐漸形成,預計2028年奶製品消費量將達到6,481萬噸,其中食用消費量5,853萬噸。國內95後消費新群體已經成長,群體規模近2.5億人,他們的消費偏好和消費能力將引領新的消費趨勢,對奶酪、黃油等幹奶製品需求量增長較快。年輕新群體的消費偏好和消費能力勢必將引領新的產品趨勢,有力推動上遊原料的乳脂奶油需求量的增長。

作為國內植脂奶油市場的主要廠商,近年來海融科技與可比性較高的立高食品含乳脂植脂奶油產品的外銷一直保持增長,兩家企業的含乳脂植脂奶油產品銷售數量由2017年度的2.69萬噸增長至2019年度的3.95萬噸,從而表明植脂奶油市場的供給和需求在逐年持續有力增長,預計未來3-5年兩家企業的含乳脂植脂奶油產品銷量將翻番。

海融科技一直致力於開拓國內外烘焙食品原料市場,銷售網絡遍及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及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南亞、東南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同時為不同客戶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售前、售中和售後服務。公司的產品被眾多中大型烘焙連鎖企業廣泛使用,並與米旗、安徽巴莉甜甜、八十五度、金鳳成祥等知名烘焙連鎖經營企業建立保持長期良好的業務關係。這也決定了海融科技在商業模式上避免了對大客戶的依賴,同時提升了對客戶的議價能力。

在烘焙食品大消費的「大錢景」之下,藉助上市的契機,作為「中國奶油上市第一股」的海融科技,有望與A股投資者共同分享成長的收益。雖然現在股價有如「黃金沉沙底」,但「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對投資者來說,現在或者只需耐心些。

相關焦點

  • 海融科技:深耕烘焙食品原料二十年,登陸創業板走向新時代
    上海海融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海融科技,股票代碼:300915)12月2日正式登陸創業板。公司深耕烘焙食品原料近20年,專注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醬等烘焙食品原料的研產銷。本次IPO擬募資約4.3億,其中約3.8億擬用於擴產。
  • 海融科技IPO:國內奶油巧克力等烘焙食品原料著名供應商
    從事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醬等烘焙食品原料的研發、生產、銷售等業務的上海海融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融科技」)在9月4日首發申請獲創業板上市委員會通過,即將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海融科技這些產品被眾多中大型烘焙連鎖企業廣泛使用,並與安徽巴莉甜甜、米旗、八十五度、金鳳成祥等知名烘焙連鎖經營企業建立並保持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值得一提的是,海融科技在國內取得專利權屬證書的專利合計37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實用新型專利14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
  • 海融科技今日申購 引領烘焙行業綠色發展
    海融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醬等烘焙食品原料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其中,植脂奶油系列產品為公司的主要產品。公司基於對市場的判斷,自行研發設計配方,並根據各地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及各地氣候條件等差異,區別研發和生產滿足不同市場需求的植脂奶油產品。
  • 領跑健康烘培潮流的海融科技:ROE堪比茅臺
    成立於2003年的海融科技主業為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醬等烘焙食品原料的研發、生產、銷售,植脂奶油系列產品系海融科技拳頭產品,有統計顯示海融科技植脂奶油產品在中國總體市場份額排名第二,如果剔除外資企業則居首位。在此背後,海融科技重視研發和健康、品質,譬如植脂奶油產品依照我國相關規定可以標識反式脂肪酸為零。
  • 烘焙行業知名企業 海融科技起航新藍海
    這意味著,在烘焙食品大消費的「藍海」下,海融科技將有望與A股市場投資者共同分享成長的收益。業績強勁增長 多戰略協同發展海融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醬等烘焙食品原料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其中,植脂奶油系列產品為公司的主要產品。
  • 烘焙行業快速發展 海融科技強勢突圍
    烘焙行業快速發展 海融科技強勢突圍 2020-09-30 11:07:45 此趨勢之下,烘焙行業產品創新變革,也是有了明確的新研發方向。  海融科技自成立以來深耕烘焙食品原料行業,高度重視技術研發,以市場為導向堅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的研發和創新。報告期內,公司累計研發投入為6,048.23萬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海融科技在國內取得專利權屬證書的專利合計37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
  • 「奶油第一股」來襲海融科技插上騰飛翅膀邁入新時代
    作為烘焙食品原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植脂奶油市場增長迅猛,不少植脂奶油公司也借勢登陸資本市場,藉助資本力量進一步發展壯大。2020年12月2日,植脂奶油公司代表之一的上海海融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融科技」)正式登陸深交所,成為A股市場上的「奶油第一股」。可以預見,海融科技在插上資本的「翅膀」後,即將迎來黃金髮展期。
  • 海融科技成功過會 多品類產品矩陣持續釋放活力
    深交所官網顯示,海融科技於9月4日首發成功過會,且於9月11日向證監會提交註冊,計劃登陸科創板邁入資本市場。據公開資料顯示公司主營業務是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醬等烘焙食品原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中植脂奶油系列產品為主要產品。如果公司順利上市,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奶油第一股」。
  • 烘焙行業快速發展 海融科技衝擊「奶油第一股」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子霖)記者從深交所網站獲悉,擬登陸創業板的上海海融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融科技」)日前披露了審核問詢函的回覆,公司的審核狀態變更為「已問詢」。
  • 烘焙行業需求保持強勁 疫情後海融科技有望加速發展
    深交所官網顯示,9月11日,食品製造業企業海融科技狀態更新為提交註冊,並於10月13日重新披露需要補充更新的文件,成功向資本市場又邁近一步。  行業需求保持強勁  海融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醬等烘焙食品原料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
  • 提供更多的綠色健康產品 上海海融食品科技成功上市
    海融科技以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醬等烘焙食品原料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其中,植脂奶油系列產品為海融科技的主要產品。早在2011年,本著更安全、更健康的原則,海融科技已放棄使用「部分氫化油」,而採用「完全氫化油」作為原料,領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要求;2016年,海融科技推出的「非氫化」奶油和巧克力產品,油脂原料採用物理分提技術,不採用氫化反應,更加符合人們對於健康的要求,在行業內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
  • 傳智教育:IT教育培訓領先者,競爭力突出業績穩增
    國內「教育行業IPO第一股」 江蘇傳智播客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於2021年1月12日在A股深圳中小板登陸,公司迎來了發展歷程中的又一重要裡程碑。同以往借殼上市或業務轉型不同,此次傳智教育直接上市,將給職業教育、教育科技、在線教育等版塊帶來更多資本化的可能性,為中國職業教育、教育科技行業注入更大的活力與希望。
  • 海融科技衝刺「奶油第一股」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記者 黃一帆 烘焙細分的奶油賽道即將誕生第一家A股公司。此前,在9月初,創業板上市委員會進行2020年第22次審議會議,審核結果顯示,上海海融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融科技」)首發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 烘焙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海融科技多戰略協同迎黃金髮展期
    這意味著在烘焙食品大消費的「藍海」下,海融科技將有望與A股市場投資者共同分享成長的收益。多戰略協同發展海融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醬等烘焙食品原料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其中,植脂奶油系列產品為公司的主要產品。
  • 海融科技IPO過會:未滿產狀態下庫存走高 植脂奶油產品面臨挑戰
    絕對收益投資優勢解析  華夏基金榮膺、周克平:科技吹響攻關號角  國泰基金黃嶽:新上證綜指未來投資價值如何?原標題:海融科技IPO過會,植脂奶油產品面臨挑戰深交所官網信息顯示,烘焙原料企業上海海融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融科技」)於近日首發過會,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 被稱奶油界茅臺,海融科技股價高開低走,能成為10倍股麼?
    2020年12月2日,海融科技(300915.SZ)正式登陸創業板,其引人注目的是奶油第一股的身份,ROE堪比茅臺,被稱為奶油界茅臺。但上市第一天,海融科技便達到其高峰,首日暴漲149%後便高開低走,距離最高價172元已經跌至111元,距離發行價70.03元還有一段距離。
  • 恆逸石化連續三季度業績高增,擴產鞏固龍頭優勢
    而此前的半年業績報告中,恆逸石化同樣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9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達到14.69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增80.55%。
  • 融資13億元 立高食品競速「烘焙原料第一股」
    看到海融食品加速上市,立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高食品」)也坐不住了,希望衝刺「烘焙原料第一股」。但奶油、醬料產品已經出現了部分規模領先的企業,包括維益食品、海融科技、丘比食品、南僑股份等。 據了解,維益食品於1945年在美國成立,1998投資設立維益食品(蘇州)有限公司。維益食品年銷售額突超過了35億美元。
  • 海融科技關聯交易三處存疑,研發人員變動是否「濫竽充數」?
    來源:金色光上海海融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融科技)以植脂奶油、巧克力、果醬等烘焙食品原料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2020年6月30日,深交所受理了公司擬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這並非海融科技首次申請上會,2017年6月30日,證監會官網首次預披露了公司擬在上交所主板市場上市的申請資料。
  • 高品質「健康力」融創造:綜合競爭力持續提升、藍籌價值逐步顯現
    原標題:高品質「健康力」融創造:綜合競爭力持續提升、藍籌價值逐步顯現   近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