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長白春禮代表:持續投入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2020-12-14 人民日報

「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迎來各類英才競現、創新成果泉湧的生動局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科技創新的內容受到社會關注。

關鍵核心技術怎樣攻關?科技如何支撐經濟社會發展?2019年可預期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又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

「燃眉之急」「心腹之患」: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也看原始創新

「總體上看,在信息通信、高端裝備、工業基礎材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關鍵領域和關鍵產業,我國存在明顯的短板。」白春禮說,這些短板是我們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必須邁過的一道坎。

白春禮說,中科院作為科技國家隊,主動請纓,從去年開始,新啟動了計算系統、網絡安全等先導科技專項,要求項目責任人立「軍令狀」,明確了「三不」原則,即不申報獎勵、不調動工作、不從事其他項目工作,希望科研人員心無旁騖,早日攻關成功。

「目前這幾個項目已經取得重要進展,相信經過一段時期努力,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加速提升,能夠有效解決關鍵核心技術的『瓶頸』制約。」白春禮說,補齊所有短板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離不開大力度的持續投入、良好的科技知識和人才積累等因素。

他表示:「關鍵核心技術能否突破,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我們的基礎研究水平。只有多一些從0到1的原始創新,我們才有更強的能力去攻克關鍵核心技術。」

科創中心、雄安新區:科技國家隊助力「創新驅動發展」

過去一年,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能力和效率進一步提升。

「中科院與地方政府一起共建了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白春禮說,科技國家隊要為北京、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出一把力」,這些創新高地將充分發揮輻射效應,促進周邊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同時,中科院正在與廣東討論如何進一步加強合作,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國家科研力量的重要作用。

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

「我們已經與雄安籤署了協議,準備建立雄安科技創新研究院,針對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提前布局科技力量,包括數據網絡和人才培養體系等,並對雄安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白春禮說。

此外,中科院正在與當地企業合作,致力於把光電晶片等高新技術產業落戶雄安新區。

大國重器、普惠民生:2019年會有更多驚喜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科院建院70周年,還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關鍵年,許多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科技任務的實施都到了決勝節點。

白春禮列舉,國家重大任務方面,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核心電子器件等,都將取得突破性進展。戰略高技術和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方面,人工智慧晶片、自動駕駛、大數據與雲計算、新一代超算系統等關鍵技術,都會取得新的進展。

民生健康方面,新型抗阿爾茨海默症創新藥物有望上市,治療腫瘤、紅斑狼瘡、肺動脈高壓等一批重大創新藥物將進入臨床測試或上市,國產的重離子治癌系統等一批高端醫療裝備也將進入到商用階段。

白春禮說,目前我國科技創新已進入加速發展的時期,隨著各項重大科技任務的進展,2019年的重大創新成果產出可能還會有更多驚喜。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繼宣布入局光刻機後,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再發聲,一語道破關鍵點
    而我們現在的難題是,光刻機目前先進晶片只能在荷蘭ASML公司那邊購買,而ASML的光刻機卻因為含有美國技術無法給華為供應晶片。好在,晶片斷供之後,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就在一次發布會上表示,要攻關光刻機,航空輪胎,軸承鋼等被「卡脖子」的設備,把「卡脖子」清單,轉化下一階段的科研清單。
  •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部分研究所仍存在「大而全」現象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日前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時表示,習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批示,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中國科學院的親切關懷、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是對全院廣大幹部職工和科研人員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目前,《「率先行動」計劃》已正式啟動實施。我們將全力抓好落實工作,早日使構想變為現實。
  • 中科院院長:MaPU代數處理器等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呼之欲出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我國科技創新格局產生歷史性轉變,科技創新水平從以跟蹤為主步入跟蹤和並跑、領跑並存的歷史新階段,在全球科技創新格局中的位勢從被動追隨向主動挺進世界舞臺中心轉變。
  • 華為+中科院攻關EUV光刻機?ASML華裔工程師:天方夜譚
    9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稱,「率先行動」計劃第二階段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集中全院力量聚焦國家最關注的重大領域攻關。白春禮補充。此外,白春禮還表示,面臨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打壓,未來十年將針對一些卡脖子的關鍵問題做一些新的部署。他強調,後續科學院將在「率先行動」的第二個階段目標中, 「將『卡脖子』的問題和國外出口管制的清單轉化為我們的任務清單。」
  •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以批判性思維教育培養創新人才
    「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應成為以國家批判性思維教育、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試驗田』」,中國科學院院長、國科大(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白春禮19日在北京說。中國科學院大學2013年度獎學金、獎教金頒獎典禮暨「中國科學院學子論壇」當日在北京舉行,白春禮頒獎並致辭稱,「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更是中科院人的追求」。
  • 「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6年——中科院科技成果「含金量」超...
    9月16日,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就「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作具體介紹,並答記者問。「C類專項在組織模式方面,強化產品導向、應用導向,形成了『研究所+企業+地方』三方面聯合的攻關模式。」白春禮介紹,研究所主要負責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企業主要負責工程化和產品化,地方給予配套支持。
  •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調研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籌建工作,充分肯定浙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陳娜11月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一行實地考察位於杭州錢塘新區正在籌建中的中科院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並出席座談會,聽取研究所的籌建工作匯報,充分肯定了浙江速度和浙江服務。
  • 中科院與華為工作會談:繼續緊密合作探索科技前沿
    中新網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中科院)獲悉,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近日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CEO任正非舉行工作會談時表示,中科院與華為公司有著廣泛深厚的合作基礎,已經開展了多層次、寬領域的務實合作,並產出了有顯示度的成果,希望雙方繼續緊密合作,探索科技前沿。
  • 中科院院長:自主創新能力「三大提升」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圖為中科院院長白春禮院士在論壇上做「中國科學院70年體會與思考」特邀報告。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其具體內容包括:一是突出前瞻性、戰略性、顛覆性,突出「從0到1」的原始創新,大幅提升解決重大科技問題能力和水平,產出一批達到國際重要獎項水平的重大原創成果;二是大幅提升關鍵核心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突破的能力和水平,有效解決「卡脖子」的燃眉之急和長遠發展的「心腹之患」;三是大幅度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貢獻,提供源源不斷的高質量科技供給
  • 構建新型科技攻關體制 攻克關鍵核心技術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構建自主、安全、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徹底擺脫一些高科技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面臨的斷供風險,是維護我國經濟安全的客觀需要。而解決關鍵核心技術短板,則需要構建新型科技攻關體制,充分發揮我國的體制優勢和市場優勢,在世界變局中掌握髮展的主動權。
  • 中科院召開B類先導專項2019年度工作會
    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出席會議並講話,黨組副書記、副院長侯建國,副院長、黨組成員張亞平、李樹深,黨組成員、秘書長鄧麥村,副秘書長汪克強、高鴻鈞出席會議。第四,要進一步發揮領銜科學家的作用,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員,賦予領銜科學家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要通過先導專項的持續支持,造就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傑出人才隊伍。第五,要加強科研經費管理,嚴格按照國家和中科院要求合理合規使用科研經費,堅決杜絕濫用科研經費現象。
  •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白春禮(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5月4日電(趙竹青)世界著名學術機構英國皇家學會日前公布新當選會員名單,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當選為外籍會員。 此次選舉共產生了50名會員和10名外籍會員,與白春禮一同當選為外籍會員的科學家還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博士等人,他們各自在納米科學、分子生物學、生物醫學和太陽能電池技術等諸多領域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英國皇家學會發表公報說,「白春禮是納米科學領域的先驅之一」,在相關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
  •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人才是科學研究的關鍵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我國正加快探索建立顛覆性技術發現資助機制,加強對非共識項目的識別舉薦,支持全新概念的創新研究。把完善國家重大科技計劃的項目形成和組織實施機製作為當前科技體制改革的核心任務,並率先開展改革試點。 「我們國家正在顛覆性技術創新方面主動作為。首先,在重大科研項目中探索建立新機制,遴選行業領軍企業領銜擔綱,發揮技術創新主體作用。
  • 白春禮代表:基因編輯技術研發不能因噎廢食
    (原標題:白春禮代表:基因編輯技術研發不能因噎廢食)
  •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中科院為什麼成立哲學研究所?缺乏哲學的科學是盲目的
    編者按9月24日,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哲學所)在京揭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出席成立儀式並致辭。在致辭中,白春禮系統闡述了科學與哲學的關係,指出科學的發展往往會帶來哲學觀念上的變化,而哲學思想的變革也會為科學的洞見提供廣闊的思想空間。在中科院成立哲學所,正是為了聚焦於科技發展和科技前沿中的基本哲學問題,以及與哲學緊密相關的科技問題,從哲學角度助力科技創新,為中國科學的跨越式發展,乃至未來的科學革命,尋求更為堅實、更富活力的概念基礎。
  • 中科院先導專項(A/C類)2019年度工作會舉行
    張亞平、相裡斌分別與分管專項依託單位法人代表籤訂了任務實施責任書。  白春禮在總結講話中指出,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是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中科院牽頭組織的經費體量最大的科研項目,是推進實施「率先行動」計劃的重要抓手,也是解決「卡脖子」問題、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重要抓手。
  • 中科院院長談中科院成立哲學研究所:哲學是科學之源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國科大名譽校長白春禮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國科大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高鴻鈞院士,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周琪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蒲慕明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長孫昌璞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志強,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副局長王穎
  • 省政府與中科院籤署合作共建之江實驗室框架協議
    29日下午,省政府與中科院在北京籤署合作共建之江實驗室框架協議。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袁家軍,中科院黨組書記、院長白春禮出席籤約儀式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鄭柵潔出席。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袁家軍,中科院黨組書記、院長白春禮出席籤約儀式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鄭柵潔出席。袁家軍強調,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剛剛勝利閉幕,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全會精神,這次籤約就是貫徹落實的具體行動。袁家軍對中科院一直以來對浙江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說,中科院是我國自然科學的最高學術機構,20多年院省合作結出了豐碩成果。
  • 白春禮訪問巴西和厄瓜多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於11月23日至29日率團赴巴西、厄瓜多訪問。在巴西期間,白春禮出席了在裡約熱內盧舉行的世界科學論壇(WSF)開幕式,參加了WSF指導委員會會議,並主持了「科學造福自然資源」的論壇全體會議。在厄瓜多,白春禮一行訪問了厄瓜多高等教育科技與創新部、相關高校和研究所,就加強科研合作和人才聯合培養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 白春禮調研中科院化學所「一三五」規劃實施進展
    6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來到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對研究所「一三五」規劃實施新進展及下一步發展等工作進行了調研。白春禮肯定了化學所圍繞實施「一三五」規劃取得的成績,並強調了中科院凝練和貫徹落實「一三五」規劃的重要性。他指出,隨著高校、其他科研機構、企業在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中科院及各研究所必須進一步準確把握自身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