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走」了,給歐盟留下了英語

2020-12-10 光明網新聞中心

    【深度解讀】

  光明日報駐布魯塞爾記者 劉軍

  1月31日,歷經三年多艱苦談判的英國終於「脫歐」了。歐盟從28個成員縮減為27個。那麼,作為歐盟24種官方語言之一的英語是否也會隨著英國離開歐盟呢?回答是否定的。因為雖然英國離開了,但歐盟成員中將英語作為交際語言的成員並沒有離開。有人感嘆地說,雖然英國不是歐盟的創始國,而且戴高樂曾經三次拒絕接納英國加入歐盟的前身「歐共體」,但歐洲人與英國人畢竟已在同一個屋簷下共同生活了47年,英語留下的印記太深了。歐委會首席發言人、法國人艾萊克·馬梅爾不久前也坦言,「脫歐」不會動搖英語目前在歐盟「第一語言」的地位。法語欲「上位」是不現實的。

歐盟委員會前飄揚的歐盟旗幟 劉軍攝

    20世紀50年代初,法、德、意、荷、比、盧6個國家聯袂成立歐洲煤鋼聯營,後來聯合成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當時,法語在歐洲,乃至世界政治和外交舞臺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在共同體內除法國外,半數的比利時人和絕大多數盧森堡人講法語,加之當時德、意兩個戰敗國「人微言輕」,法語自然在共同體中佔據霸主地位。然而二戰後,隨著美國的崛起和美國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在歐洲的實施,英語在歐陸的影響日益擴大,開始與法語分庭抗禮。

    一份由歐盟語言學家組成的「多語制研究中心」提供的研究數據表明,在1970年,歐委會60%的文件使用法文,40%使用德文。而到了2017年,法文的比例僅為2.58%,德文為2.02%,其他語言佔11.02%,英文則佔到了84.38%。不僅歐盟機構,在世界國際雙邊和多邊外交場合,幾乎都是英語一統天下。

    隨著歐盟的不斷擴大,尤其是2004年的第三次東擴,10個中、東歐成員「入夥」,歐盟官方語言數量增加,翻譯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一位東歐成員國外交官對記者說,新夥伴雖然帶進來各自的語言和文字,但在歐盟機構的日常交往中卻不願意使用他們曾經共同擁有的、熟練程度近乎母語的俄語,反而選擇使用英語,以顯示「西方身份」。英語成了中、東歐成員之間和他們與其他成員交流的「通用語」,無形中擴大了英語在歐盟的使用率,提高了英語的地位。英語相對於法語、德語來說比較容易學,說英語在歐盟機構中便「形成慣例」。因此,英語成為新成員首選的交際語言。

英國人去臺空 劉軍攝

    在歐洲,一個人熟練地掌握多種語言並不稀奇,這與歐洲的歷史、文化和地理環境有關。歐洲語言主要源於希臘語和拉丁語,歐洲許多國家的語言和文字同根同宗,掌握起來並不太難。記者認識一個「多語制家庭」。丈夫是希臘人,妻子是德國人,他們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工作,育有兩個孩子。夫婦倆都可以熟練地使用希臘語、德語、英語、法語、荷蘭語等。他們的孩子會講的語言首先是父母的語言——希臘語和德語。由於他們在布魯塞爾這座法語和荷蘭語雙語城市生活和學習,耳濡目染,從小就學會了比利時的兩種官方語言法語和荷蘭語。他們在布魯塞爾英語國際學校上學,選修的第二外語是西班牙語,因此,能熟練地使用英語和西語。根據記者的了解和觀察,儘管不少歐洲人可以流利地說六七種語言,但許多語言他們只會說,不會讀和寫。這也是許多掌握多種語言歐洲人的「通病」。歷史上歐洲國家之間戰亂連綿,尤其是近幾個世紀以來,翻越阿爾卑斯山脈貿易通道的開通更加促進了人員流動和語言的融合。歐洲國家語言中的「外來詞」「借用詞」很多。在不同時期,哪個國家強大,其部分的語言和文字就會被其他國家「拿去」。17世紀法國的外交詞彙、18世紀德國的軍事詞彙,新時代的英語科技詞彙,都被其他國家廣泛「借用」。

    目前,英國脫歐後歐盟成員國有27個國家,歐盟卻有24種官方語言,分別是保加利亞語、克羅埃西亞語、捷克語、丹麥語、荷蘭語、英語、愛沙尼亞語、芬蘭語、法語、德語、希臘語、匈牙利語、愛爾蘭語、義大利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馬爾他語、波蘭語、葡萄牙語、羅馬尼亞語、斯洛伐克語、斯洛維尼亞語、西班牙語和瑞典語。這麼多語種如何工作呢?歐盟委員會、歐洲理事會、歐洲議會和歐洲法院等都有自己的筆譯和口譯翻譯服務處。參觀過歐盟機構的人會注意到,無論是在歐委會還是歐洲議會的會議廳,一排寬敞透明的玻璃窗最抓人眼球——這裡是歐盟機構24種官方語言的同聲傳譯室。在歐委會各司大廈的會議室,同樣有相當規模的同傳室。一般裡面坐著兩位譯員,兩人大約每25分鐘交換一次。翻譯的原則是:譯員聽到的是外語,說的是母語。但有的時候,一些使用範圍比較小的語種在翻譯過程中就需要「翻譯接力」,即先譯成英、法等「大語種」,然後再轉譯給其他語種。

歐洲議會全會大廳及同聲傳譯室 劉軍攝

    當然,24種歐盟官方語言的地位和使用率並不總是相同的。在歐委會和歐洲理事會的日常工作中,英語、法語和德語的使用率比較高。在位於盧森堡大公國的歐盟法院,主要官方語言是法語,其次是德語。歐洲理事會每年召開四次由各國首腦出席的首腦峰會(及次數不定的「特別峰會「)和無數次由各成員國部長出席的部長理事會,在這類會議中,一般只提供英、法、德、西和意五種語言的口譯服務。歐盟各機構共有大約4300名筆譯員和800名口譯員,還有許多「自由翻譯」。在歐盟機構中,所有文件也需要翻譯成24種不同的文字,每年語言服務支出大約為歐盟年度預算的1%左右,文件翻譯費高達15億歐元,換算到歐盟每個公民身上,大概每人每年分攤2歐元。

    儘管歐盟官方語言已經如此繁多,仍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有人主張將唯一未獲承認的歐盟成員國語言盧森堡語列為歐盟官方語言。盧森堡語是公元4世紀德國萊茵及法蘭克移民的語言,長期的民族融合使得盧森堡語混雜著德語、法語的發音和詞彙。德語和法語也是盧森堡的官方語言,甚至連盧森堡的法律也是用法語寫成的。因此,盧森堡語成為歐盟官方語言的可能性非常小。另外,有人建議將土耳其語列為官方語言,旨在幫助賽普勒斯和解。賽普勒斯已加入歐盟,但北部地區有1974年由土耳其扶植成立、講土耳其語的「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賽普勒斯共和國為了民族和解,曾向歐盟提出將土耳其語列為歐盟官方語言的請求。鑑於近年來歐盟與土耳其關係持續交惡,土入盟談判步履維艱,甚至有被剔除出申請國名單的可能。因此,歐盟絕不會輕易將土耳其語列為歐盟官方語言。

    記者常駐布魯塞爾多年,發現在現實生活中,歐盟機構的語言問題似乎並沒有那麼複雜。每天進進出出的官員和工作人員相互之間使用最多的是英語和布魯塞爾當地人使用的法語,其中英語的使用率高於法語。拿歐委會來說,經常可以遇到這樣的情景:人們在歐盟機構內用英語交談,走出大門後便換成法語。一些外國友人也說,在歐盟機構內,使用英語可以搞定任何事情。而在現實生活中,諸如辦理各類證件、與房管所打交道、上街購物等,如果不懂法語或荷蘭語就會遇到一些麻煩。此外,英語還是歐盟機構國際交往的主要語言。

    歐盟經歷了70多年的風風雨雨,逐步形成了經濟一體化和邁向政治、外交、防務一體化的「超國家機構」。歐洲聯合已經超越了其初衷——實現戰後歐洲和平和局部經濟合作。因為歐盟的存在,歐洲人對歐洲身份和文化的認同感逐漸形成。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和重要的組成部分,歐盟從誕生伊始就重視語言和文化多樣性,要求所有的歐洲語言一律平等,並將語言視為歐洲文明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堅持推行文化多樣性和多語制。根據《羅馬條約》324款規定,所有成員在入盟時可自由選擇一種國家語言作為歐盟的官方語言。歐盟的所有法律條文也必須翻譯成所有的官方語言版本。該條約的167款還指出,「所有歐盟成員的公民有權用自己的官方語言向歐盟機構提問,歐盟機構必須用同樣的語言答覆」「歐盟將促進成員國公民學習和推廣其他成員的語言」。

    這裡有必要說一說歐盟的「伊拉斯謨計劃」。該計劃開始於1987年,因16世紀歐洲著名學者、教育家德西德裡烏斯·伊拉斯謨而得名。伊拉斯謨曾在歐洲各地遊學和教書,將畢生精力奉獻於促進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人們之間的相互理解。歐盟推出該計劃旨在弘揚伊拉斯謨的教育精神。後來,歐盟將「伊拉斯謨計劃」拓展為「伊拉斯謨+」,以促進歐洲同世界其他國家交流。據悉,這項計劃已使300多萬歐洲和其他國家的青年受益。該計劃對歐盟國家多語制和多元文化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英國「脫歐」了,卻給歐盟留下了英語,讓一些成員尤其是法語國家成員很不爽,開始對歐盟機構「英語霸權主義」進行反擊。2017年,比利時法語社團組織呼籲利用英國「脫歐」之機,在歐盟機構倡導採取切實措施促進多語制的應用。該組織表示,這不是進行一場沙文主義或保護主義的語言博弈,而是從根本上保護語言和文化多樣性,讓各種文化和語言「一視同仁」。儘管如此,歐盟機構在許多場合似乎還是「不自覺地」使用英語作為交際語言。在布魯塞爾的歐洲記者俱樂部,幾乎所有的新聞發布會都在使用英語。即便是一些以講法語人士為主的發布會,主持者也會習慣性地用「大家都能聽得懂的語言——英語」來主持,實際上在暗示和引導人們使用英語。

  據有關人士分析,儘管英國走了,但英語在歐盟機構的影響還會持續下去。根據《羅馬條約》,歐盟增加或取消一種官方語言,需要歐洲理事會「一致贊同」。從目前情況來看,27個成員「一致贊同」取消英語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法語欲在歐盟機構佔據「上位」,恐怕還要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光明日報》( 2020年03月05日 13版)

[ 責編:董大正 ]

相關焦點

  • 英國「走」了,給歐盟留下了英語-光明日報-光明網
    【深度解讀】    1月31日,歷經三年多艱苦談判的英國終於「脫歐」了。歐盟從28個成員縮減為27個。那麼,作為歐盟24種官方語言之一的英語是否也會隨著英國離開歐盟呢?回答是否定的。因為雖然英國離開了,但歐盟成員中將英語作為交際語言的成員並沒有離開。
  • 法國媒體:英國雖然走了,但是它留下的這個東西在歐盟根深蒂固
    據《法蘭西日報》3月6日報導,2020年1月31日,英國經歷了三年的艱苦談判終於選擇堅持自己的道路,那就是離開歐盟,從此歐盟成員國從原來的28個變為目前的27個而英國的出走給歐盟留下了什麼東西呢?報導指出英國走了以後給歐盟留下的是英語這一歐盟官方語言,有媒體曾經質疑,作為歐盟24種官方語言之一的英語,是否也隨著英國的出走而慢慢淡出歐盟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即使英國離開了歐盟,但是歐盟成員中將英語作為交際語言的成員國任然存在。
  • 英國「脫歐」了,英語在歐盟內部將何去何從?
    英國民眾可能只是看到了公投「脫歐」帶來了順風順水的效應,比如,這樣可以擺脫歐盟的各種令英國人「反感」的指令和一攬子要求,可以保住英鎊的國際主體貨幣地位,再就是可以免受當前歐洲的難民問題困擾,以及可以避免由此帶來的潛在恐怖主義威脅,等等。另外,從形式上和行動上脫離歐盟的領導框架也是「形勢所逼」,否則,英國在歐盟待著好好的,不會忽然心生芥蒂,斷然起身離開。
  • 歐盟議員:英國若退歐 英語或不再是歐盟官方語言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資深歐盟議員、歐洲議會憲法事務委員會主席Danuta Hubner周一(6月27日)表示,一旦英國退出歐盟,英語可能就不再是歐盟的官方語言。英語是世界上第二大語言,亦是歐盟機構的主要工作語言之一。
  • 外媒:英國脫歐 英語或將不再是歐盟官方語言
    中新網6月28日電據外媒報導,一名資深歐盟議員本月27日稱,一旦英國退出歐盟,英語可能就不再是歐盟的官方語言。英語是世界上第二大語言,也是歐盟機構的主要工作語言之一。歐盟每個成員國都有權提名一種歐盟語言。雖然英語是歐洲使用最多的口語語言且是三個成員國的官方語言,但只有英國選擇英語作為歐盟官方語言,愛爾蘭選擇蓋爾語,馬爾他選擇馬爾他語。「英語之所以成為歐盟官方語言,是因為獲英國提名。
  • 外媒:英國脫歐 英語或將不再是歐盟國家通用語言
    一名資深歐盟議員本月27日稱,一旦英國退出歐盟,英語可能就不再是歐盟的國家通用語言。英語是世界上第二大語言,也是歐盟機構的主要工作語言之一。  報導指出,這一象徵性的舉動,即使是不現實的,也將進一步削弱倫敦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力,並且會激怒愛爾蘭人。
  • 歐盟與英國家屬類籤證解析
    新政策也包括那些即將申請永居的歐盟籍公民及其家屬。  歐盟類籤證收費的推出主要是為了幫助英國內政部儘可能地縮減處理歐盟申請的開支。LondonHelp4U高級移民律師Vanessa Hu指出:「雖然之前的歐盟籤證均為免費申請,但如果與英國的配偶籤證相比較而言,新設的申請費並非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 英國已"脫歐",波蘭能否填補英國在歐盟中地位?
    【更多精彩內容 歡迎點擊關注】英國毫無留戀離開歐盟,而作為東歐國家的波蘭卻想方設法地加入歐盟,「一去一入」折射的是英國和波蘭國家戰略利益的轉變。如今英國已經成功脫離歐盟,被視為歐盟「三駕馬車」英、法、德的英國遠走高飛,而一心謀求加入歐盟的波蘭能否取代英國在歐盟中的地位,發揮出應有的影響力呢?在我看來,波蘭在歐盟內難以取代英國的作用,更不會具備像英國一樣的影響力。
  • 英語或被踢出歐盟官方語言
    英國首相卡梅倫28日出席了歐盟峰會,29日在沒有英國的情況下,剩餘的27個歐盟成員國領導人繼續非正式峰會。不出意料,英國退歐問題成為本次峰會的絕對核心議題。在會後,歐盟發表了一份聲明,要求英國「脫盟」必須有序開展。
  • 歐洲議會高官警告:英國脫歐後歐盟將取消英語官方語言資格
    【文/觀察者網 武守哲】據politico歐洲版10月23日報導,歐洲議會憲制事務委員會主席達努塔•胡布納(Danuta Hübner)在英國脫歐結果公布後警告說,英國脫離歐盟之後,英語將不會成為歐盟的官方語言之一。 胡布納認為,英語位列歐盟的24個官方語言之一,是因為英國本身就將其定位於本國的官方語言。
  • 英國內政部:歐盟公民定居英國的申請系統已開放!歐盟黃金籤證...
    相信許多擁有歐盟公民身份而想定居英國的人來說,這是一則重大利好喜訊! 時間回到2018年12月,英國脫歐鬧得沸沸揚揚,可慌了一大群有意向申請歐盟公民身份的投資者和已經定居英國的歐盟公民了!時至今日,人們總算是能把心裡那塊大石頭放下了。
  • 歐盟官方語言或「開除」英語
    歐洲議會一名高級議員27日說,一旦英國退出歐洲聯盟,作為世界第二大語言的英語或許將不再被列為歐盟官方語言。歐盟現有24種官方語言,每個成員國都有權把本國的一種官方語言列為歐盟官方語言。不過,儘管英語是歐洲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3個歐盟成員國的官方語言或官方語言之一,但其中只有英國通報把英語列入歐盟官方語言,而愛爾蘭選擇了蓋爾語,馬爾他則選擇了馬爾他語。在談論英國公投選擇「脫歐」的法律後果時,歐洲議會憲法事務委員會主席達努塔·許布納告訴媒體記者:「英語是我們的官方語言,因為那是英國通報的。如果英國離開我們,我們就不需要英語了。」
  • 2017考研英語拓展閱讀:中國是否介意英國離開歐盟?
    考研英語閱讀能力提升需要不斷地積累練習,通過多閱讀來積累詞彙,提升閱讀速度,強化把握主旨能力。2017考研複習之初,時間相對充裕,新東方網考研頻道建議大家每天多做一些閱讀,可娛樂也可增長見聞,還能提升能力。下面一篇文章是關於中國是否介意英國離開歐盟?。 2017考研英語拓展閱讀:中國是否介意英國離開歐盟?
  • 歐盟催英國儘快啟動"離婚程序":想走就趕緊離開
    希望英國立刻開始談判容克說,歐盟在討論英國脫歐這個問題上需要採取一種「合理方式」。「這不是什麼好聚好散的和平分手,但也不是什麼愛得死去活來的關係。」他說。英國《衛報》網站6月24日報導,一名歐盟高級領導人證實,歐盟希望英國儘快離開,並且警告說,英國首相卡梅倫打算將「脫歐」談判推遲到他的繼任者就位之後再進行或許不夠快。
  • 英國脫歐後 歐盟唯一英語國家——愛爾蘭移民利弊全解析(上)
    英國脫歐之後,憑藉歐盟身份自由出入英國的歷史也隨之結束。愛爾蘭成為了與英國最鄰近且更具性價比的歐洲最佳移民國家,作為兼享英國和歐盟國雙重福利的國度,開放的移民政策、高含金量的移民身份讓愛爾蘭備受青睞。四海長舟就為大家總結一下愛爾蘭主要的移民方式、適合人群及利弊,方便意向移民者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後做出更理性的選擇。
  • 可以通行歐盟和英國的身份真的越來越少,除了愛爾蘭
    伴隨著英國脫歐,美國E3籤證推進,歐盟護照加持,愛爾蘭身份含金量也更加凸顯。英語母語國家全球英語母語系國家僅六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和愛爾蘭。繼英國脫歐之後,愛爾蘭成為歐盟唯一個英語母語國家。
  • 英國護照去掉歐盟是什麼情況? 英國護照為什麼去掉歐盟?
    原標題:英國新發護照刪"歐盟"字樣民眾震驚:我們脫歐了?摘要:3月30日,英國推出新版護照,在護照封面內頁刪去「歐洲聯盟」字樣。對此,英國民眾態度不一。原來,從3月30日起,英國就已經開始發行一定數量,刪去「歐洲聯盟」字樣的新護照。綜合BBC及CBS新聞報導,在原定的英國脫歐日期的第二天,也就是3月30日,英國已推出新版護照。負責籤發英國護照的女皇陛下護照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說:「包括『歐盟』字樣的護照在此日期(3月30日)之後的短時間內會繼續籤發。且護照申請者無法選擇自己的護照上有沒有『歐盟』字樣。」
  • 歐盟代表批評英國:只想佔便宜,不想受歐盟約束
    本月初的英國與歐盟未來關係第四輪談判進展有限,僵局持續。10日,歐盟負責與英國談判的首席代表巴尼耶批評英國在談判中想保留在歐盟的原有好處,同時還不想受歐盟約束,他要求英國改變這樣的談判態度。巴尼耶10日表示,英國一直說自己只是按照先例提出待遇要求,但事實上英國提出的要求比歐盟其他自貿協定夥伴都多。
  • 只有51%歐盟人會英語,而62%英國人卻只會英語!
    根據British Council調查顯示:有62%的英國人只會說英語,而歐盟國家有51%的人可以流利的使用英語進行交流。要知道英語對於大部分歐盟國家來說是第二語言。其中荷蘭,瑞典,丹麥有超過80%的人除了本國語言以外還可以流利地使用英語,德國奧地利希臘緊隨其後。
  • 脫歐之後英國往何處去?穩歐盟、更親美、重振大英國協
    在脫歐後將大英國協這些英語國家重新緊密聯繫一起,形成一個沒有旅行限制,人員自由流動,貿易更加緊密,跨境資金流動更加便利的英語國家聯盟,這對於平衡歐盟影響力,使英國脫歐後成為有影響力的全球大國有著重要作用,而美國總統川普之前也對英語國家聯盟的設想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