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個幽默機智、玩世不恭,說話時總是慢條斯理、不緊不慢,表面上嘻嘻哈哈,但內心正直、充滿正義感的阿凡提嗎?還記得那個渾圓矮胖,像是一個長了四肢的氣球,家財萬貫,有些小聰明,愛佔小便宜,貪財愛財的巴依老爺嗎?還記得阿凡提倒騎的那頭可愛的小毛驢嗎? 1979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拍攝發行了第一部布偶動畫電影《阿凡提的故事》。此後十年,阿凡提在連續13部作品裡,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窮苦百姓伸張正義,懲戒愚蠢貪婪的巴依老爺、官員、國王,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近四十年過去,上影集團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帶著更年輕更活潑的阿凡提回來了。3D動畫電影《阿凡提之奇緣歷險》昨晚在上海影城舉行首映觀影活動,85分鐘裡,熟悉的布偶、最新的技術、祖國的大好山河,還有新鮮的愛情故事,讓當年的孩子和他們的孩子,一起大笑。
仍是「布偶」
「雖然《阿凡提之奇緣歷險》是一部運用數碼技術製作的3D動畫電影,但我們在角色、場景的材質方面刻意製造出當年偶動畫的材質效果,增加了服裝的布紋和肌理質感,讓看過昔日偶動畫的老觀眾有懷舊感,讓沒有看過的小觀眾有新鮮感。」電影的美術設計張帥告訴記者,當年電視版《阿凡提的故事》已經形成了一套獨有的、充滿特色的美學風格,其偶動畫的形式簡約、清新,充滿童真童趣,同時又不失其寫實的一面,這種美學風格不僅在當時獲得了國內觀眾的普遍認可,更是在世界範圍內廣受讚譽。「在新版電影的美術設計中,我們將傳承這種美學風格作為首要訴求。」
不過,在具體製作過程中,美影廠也與時俱進地使用了CG動畫製作技術,給阿凡提、巴依老爺等大家熟悉的角色賦予了更生動更豐富的表情和更流暢更活潑的動作,「這一次,在阿凡提、巴依老爺等原有角色的基礎上,《阿凡提之奇緣歷險》又增加了包括古麗仙在內的女性主要角色,他們一起披上維吾爾、哈薩克等新疆各民族的傳統服飾,在新疆廣袤的舞臺上上演出一部『奇緣歷險』,充分展現新疆各族兄弟姐妹的真、善、美。」導演劉煒如是說。
是個前傳
《阿凡提的故事》曾於1979年至1989年間連續拍攝發行了十三部,這些影片講述了阿凡提以他的愛心和特有的聰明智慧,一次次幫扶弱勢群體,戰勝自私貪婪的巴依老爺的故事,塑造了傳奇人物阿凡提不畏強權、機智風趣的性格。阿凡提倒騎毛驢的形象和他那些諧謔而富含哲理的笑話使人忍俊不禁,「新故事將以前傳的方式,通過一系列的事件衝突生動展示了青年時期阿凡提的智慧、幽默與成長。」
塌方、斷水、一閃而過的人影,接踵而來的危機考驗著年輕阿凡提的智慧和勇氣。為了拯救缺水的葡萄城,阿凡提和他的老朋友巴依老爺、小毛驢,以及新角色古麗仙、哈孜一起踏上了尋找水源的冒險之旅。在危機四伏的旅程、沙漠惡劣的天氣等種種困難之下,還有一個險惡的陰謀等待著他們……跟大大小小的觀眾昨晚一起見證了年輕版的阿凡提第一次登上大銀幕,除了機智聰明、詼諧幽默等特徵,影片對阿凡提的個人經歷、性格、行為加入了更人性化的特徵,我們可以看到恐高的阿凡提勇走高空達瓦孜,沙漠探險和動作戲輪番上演,不僅形象更年輕了,故事節奏也更緊湊了。
大美新疆
在中國的民間故事中,阿凡提活躍在新疆喀什地區。喀什在宋元之前,稱為疏勒,宋元之後,改名為喀什,全名喀什噶爾,意思是雕鏤瓷磚或富庶的地方。自古以來喀什都是東西方經濟與文明的重要交匯點,是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是演繹民族風情的一個縮影,也是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中的一塊瑰寶。這一次,3D動畫電影《阿凡提之奇緣歷險》在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的支持下,將喀什作為故事發生的主場景參考地,將「高臺民居」作為片中「葡萄城」的主建設風格參考,融合了烏魯木齊、和田等新疆文化名城的特點,在影片中呈現了一個豐富多彩、富饒安康的喀什古城。尤其,創作人員將實地採風所得的喀納斯、交河古城、火焰山,自然地糅進了劇情發展。廣袤的沙漠、壯闊的雪山、旖旎的溶洞,讓沒有去過新疆的觀眾都通過大銀幕,切實而震撼地感受到新疆之大美,祖國之遼闊。 (首席記者 孫佳音)
馬上評:阿凡提,文化的使者
小時候,守著14英寸彩電,一次次看阿凡提智鬥巴依老爺,至今還記得那頭小毛驢。長大了,出門旅遊,在土耳其的集市,偶爾地看到一個冰箱貼,是個也倒騎著毛驢、裹著頭巾、一把鬍子的「當地人」。心下狐疑,一問,也叫阿凡提。原來,阿凡提不僅是維吾爾族人民心中的智者形象,在全國及世界各地也廣為流傳。原來,阿凡提早就是文化的使者。
這一次,作為美影廠「經典IP形象再生性原創」重點項目之一,《阿凡提之奇緣歷險》是對木偶動畫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的一次全新演繹,栩栩如生,風趣幽默。作為上海文化援疆的一部重點影片,銀幕上新疆炫麗多姿的民族風情,壯觀美麗的地貌風光,都叫人相信阿凡提不僅不畏強權、懲惡揚善,更是踐行「一帶一路,文化先行」的國策,正面傳播喀什、新疆獨具特點的地域文化的民間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