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評估系統發布 可提高社區人群及學生群體情緒及睡眠障礙識別

2020-12-05 央廣網

央廣網西安12月5日消息(記者雷愷)在今天(5日)舉行的陝西省心理衛生協會2020年學術年會上,「心理健康評估系統」正式發布啟用,對提高社區人群及學生群體情緒及睡眠障礙的識別,使其得到早期幹預,從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今年8月印發《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將抑鬱症篩查納入中學及高等院校學生健康體檢範圍。作為陝西省高校心理健康聯盟的發起者及組織者,陝西省心理衛生協會積極開展相關工作,推動行業快速發展,組織專家討論,選用廣泛性焦慮自評量表(GAD-7)、患者健康狀態問卷(PHQ-9)、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等量表作為篩查工具,來評估學生及社區人群的抑鬱、焦慮水平及睡眠質量。為方便使用,將這些量表製作成小程序,形成「心理健康評估系統」。使用者只需掃描二維碼完成問卷,就可了解自己情緒狀態及睡眠質量,並得到相關的反饋和建議。此系統的推廣使用,對提高社區人群及學生群體情緒及睡眠障礙的識別,使其得到早期幹預,從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12月4日-5日在西安召開的、由陝西省心理衛生協會主辦的陝西省心理衛生協會2020年學術年會,旨在總結近年來陝西省心理健康促進工作成果,加強心理健康工作交流和學術探討,提升心理衛生工作者的理論水平。

會議主要圍繞抑鬱症患者功能恢復、新冠疫情下的心理危機幹預、強迫症的認知行為治療、心理治療在心境障礙治療中的循證依據、睡眠障礙心理治療研究進展、抑鬱合併焦慮管理實踐探索、孕產婦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幹預、學術論文撰寫的標準及思路、父子關係衝突及解決之道、「醫校結合」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建設等方面展開,內容覆蓋近年來精神心理衛生領域的熱點、敏感話題。

相關焦點

  • 老年群體精神抑鬱、睡眠障礙呈上升趨勢,這幾類人群更易睡不好
    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科專科主任李豔表示,「人人都可得睡眠障礙,如果沒有睡眠障礙,那只是時間問題。其中抗壓能力差的,過度辛苦的、本身睡眠不規律的群體,更容易發生睡眠障礙」。專科要堅持中醫特色,為大眾的心身健康貢獻力量會議邀請了廣東省中醫院大學王省良校長為學習班致辭。
  • 衛計委:到2020年全民心理健康意識明顯提高
    符合國情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健全,心理健康服務網絡覆蓋城鄉,心理健康服務能力和規範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常見精神障礙防治和心理行為問題識別、幹預水平顯著提高,心理相關疾病發生的上升勢頭得到緩解。  三、大力發展各類心理健康服務  4.全面開展心理健康促進與教育。
  • 提高對睡眠障礙的識別和診療能力 2020「睡眠醫學中國行」在長沙舉行
    紅網時刻11月29日訊(記者 王詩穎 通訊員 何紅 何莉)為進一步推動睡眠醫學的發展,提高醫務人員對常見睡眠障礙的識別和診療能力,開拓對睡眠新理論與新技能的視野,11月26日到28日,「2020睡眠醫學中國行」暨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睡眠障礙非藥物治療理論與實操》研討會在湖南長沙召開。
  • 心理健康納入體檢,確診抑鬱症、雙相障礙的孩子很可能會激增!
    9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下簡稱《抑鬱症防治方案》),提出了四個重點任務:對於抑鬱症,必須加強防治知識宣教、開展篩查評估、提高早期診斷和規範治療能力、加大重點人群幹預力度。
  • 心理健康納入體檢,確診抑鬱症、雙相障礙的孩子很可能會激增
    important}9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下簡稱《抑鬱症防治方案》),提出了四個重點任務:對於抑鬱症,必須加強防治知識宣教、開展篩查評估、提高早期診斷和規範治療能力、加大重點人群幹預力度。
  • 賽為智能發布健康睡眠監護儀 關注亞健康人群睡眠障礙問題
    深圳市賽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在現場展示了最新研發的健康護理硬體產品——賽為智能健康睡眠監護儀。賽為智能董事長周勇介紹,「報復性熬夜」、「一直熬夜一直爽」成為不少年輕人心照不宣的熬夜準則。目前,全國有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長期的睡眠不足將引發多種生理疾病。
  • 這些行為被認定為遊戲障礙
    其中,將「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作為新增疾病,納入「成癮行為所致障礙」疾病單元中。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組織專家對遊戲障礙的定義、臨床特徵、評估、診斷、治療、康復等進行系統梳理,形成專家共識如下。
  • 體檢要評估心理健康?怎麼查?一起來做做這張情緒狀態自測問卷吧
    體驗要篩查心理健康?就在前幾天,一則「情緒狀態評估將納入體檢」的消息帶著「抑鬱症」的關鍵詞衝上了熱搜。針對全人群:要求各類體檢中心在體檢項目中納入情緒狀態評估,供體檢人員選用。針對青少年: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針對孕產婦: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由經過培訓的醫務人員或社工進行孕期和產後抑鬱的篩查追蹤。
  • 心理測評系統:心理健康至上,關注抑鬱症的篩查和評估
    作為「健康中國2030」行動中規定的15個專項行動之一,「實施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明確指出要正確認識、識別、應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特別是抑鬱症、焦慮症。全社會要提高對抑鬱症、焦慮症的認識和理解,促進疾病篩查、評估並加強對高危人群的疾病幹預。
  • 【睡眠障礙】請收下這份提高免疫力的「睡眠寶典」
    記者從湖南省腦科醫院了解到,疫情期間醫院收治的出現焦慮、失眠的患者增加,還有一些人過「宅生活」出現了睡眠紊亂。專家建議,養成符合生物鐘的規律睡眠,提高免疫力。湖南省腦科醫院睡眠障礙科醫生左靜介紹,近期,醫院接診了很多發生睡眠障礙的患者,其中一些患者在家睡眠時間很長,但睡眠質量卻不高,有些患者往往白天想睡覺,而晚上又比較興奮,睡眠沒有規律,這是「生物鐘紊亂」的表現。
  • 睡眠障礙與認知功能的關係(柳葉刀綜述)
    在一項橫斷面研究中,使用自我評估睡眠時長形式的數據,結果發現睡眠時長增加與認知能力的降低相關;其它研究顯示,睡眠時長的延長與縮短均與認知能力的降低相關(與典型7-8h的睡眠時長相比)。護士健康研究發現,報導有睡眠時長縮短的老年女性,認知障礙風險將會增加。
  • 睡不著怎麼辦 睡眠障礙是心理障礙的一種
    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國主題為「健康睡眠,平安出行」。睡眠與健康息息相關,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只有擁有良好的睡眠才能使自己儘快恢復精力,可是我們總能聽到周圍的人抱怨,「昨晚又失眠了」、「昨夜沒睡好,總是做夢」、「吃了兩天安眠藥不敢吃了,感覺自己記憶力下降了」……更有一部分人長期受失眠困擾。
  • .| 情緒障礙、心身健康問題、手機遊戲成癮 如何讓孩子擁有健康...
    這時,家長要科學面對,及時求助,可以帶孩子到專業的機構,從情緒、行為、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對孩子做全面的心理健康評估,以避免孩子因情緒障礙誘導成心身疾病,嚴重的甚至會發展成抑鬱症。案例211歲孩子玩手機和媽媽起衝突
  • 全國總動員,要讓心理健康服務人人可及
    這意味著,在試點地區,人們遇到心理不適及情緒障礙時,有望在身邊就享受到方便、可及的心理治療和諮詢服務。然而,一切才剛剛開始。這項全新的、必將影響深遠的工作,在實際操作中,道路不會平坦。三年期的試點,政府、心理健康服務行業與受眾之間,將經歷大量的重整、磨合與成長。
  • 抑鬱症、雙相障礙患者的遊戲障礙只是表面,背後有更深的根源!
    (一)遊戲障礙篩查與評估 在普通人群尤其是兒童青少年中對遊戲障礙進行篩查評估,做到早期識別、早期診斷與早期幹預,對於改善幹預效果、提高成本效益、減少患者及其家庭的痛苦和負擔、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準確、可靠、易用的工具對於篩查、輔助診斷、評估嚴重程度等非常重要。
  • 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敲響警鐘
    該校14日發布情況通報:經公安部門初步調查,排除他殺。通過其生前在微博發布的最後一條信息得知,這位學生今年研三,面臨畢業的同時也在準備公務員備考。儘管滿篇遺書都是詼諧調侃的語氣,但正如網友所言,在他平淡的講述之下,「無形的抑鬱感撲面而來」。此事絕非孤例。近年來高校學生群體意外事件不時發生,多與心理壓力有關。
  • 不應被心理脆弱概括的群體:4000萬學生與「卡頓」的心理幹預系統
    今年 9 月,國家衛健委宣布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並重點關注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據教育部 2020 年 5 月發布的統計公報顯示,中國各類型高校在校人數共有 4002 萬。在這些學生身後,高校心理健康的摸排、危機幹預系統已經運行多年,但又在每一個環節飽受質疑和挑戰。
  • 「情緒體檢」為青少年心理健康護航
    不久前,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將情緒狀態評估納入體檢項目,要求各地探索開展抑鬱症等綜合防治工作。各項研究數據表明,近年來,抑鬱症的患病群體呈現出低齡化趨勢,青少年群體抑鬱症患病率在增加。 將情緒狀態評估納入體檢項目,建立心理檔案,有利於家庭和學校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發現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防範和治療,防止輕微心理問題拖成大問題。對於需要醫學輔助的孩子,也可以儘快得到專業診療。
  • 構建教育領域心理健康預警幹預體系
    9月1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並明確了六項重點工作,一是加強防治知識宣教;二是開展篩查評估;三是提高早期診斷和規範治療能力;四是加大重點人群幹預力度;五是強化心理熱線服務;六是及時開展心理幹預。隨著國家層面相繼出臺政策,該領域的工作力度不斷加大,使我國精神衛生事業未來充滿希望。
  • 睡太多也是睡眠障礙!中醫調理睡眠有招
    大洋網訊 睡眠充足身體好,可是你知道嗎?睡多了也可能是睡眠障礙的早期徵兆,尤其是怎麼睡也睡不夠,明明比以往睡的多,卻還覺得不解乏,那你可能需要注意調節了。20日,在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睡眠心理專業委員會與廣東省中醫院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南方睡眠障礙及精神心理疑難病診治學習班上,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科專科主任醫師李豔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