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創新打造鄉村振興林業樣本

2020-12-17 瀟湘晨報

仲冬時節,走進岑溪市糯垌鎮綠雲村,房前屋後的龍眼古樹枝繁葉茂,林地栽種的蜜柚連綿成片,林下養殖的三黃雞自由「溜達」,林業生態保護與農業產業發展相得益彰。

綠雲村林地面積有11607畝,森林覆蓋率達71.4%。為了充分利用好林地與林業資源,該村積極引導群眾通過流轉土地形式,引進專業公司投資發展花卉、芒果、堅果、油茶、蜜柚等林業產業。其中,發展花卉產業面積80畝,品種以杜鵑紅山茶為主,年產值達450多萬元,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45個;發展芒果產業面積115畝,輻射帶動周邊鎮村32戶農戶種植桂七芒、金煌芒50畝;發展蜜柚產業1000畝,目前已經種植300多畝。同時,該村大力推廣「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積極發展林下經濟。今年以來,已發展林下養殖三黃雞6萬羽、年產值達300萬元;發展林下養蜂700多箱,養殖戶戶均實現收入9萬元。

綠雲村推進村屯綠化、景觀提升等項目,結合鄉村振興建設累計投入綠化資金324.56萬元,對村周邊、進村道路兩旁、河旁、房前屋後、小休閒地、公共空地進行增綠植綠,因地制宜營造護村林、護路林、護宅林和休閒小區,建設小公園、小花園、小果園等「微田園」,提升鄉村綠化花化美化水平,進一步改善了鄉村人居環境。

通過大力發展特色林業產業,綠雲村加快了鄉村產業興旺步伐,有力助推鄉村振興。從2018年到2020年,綠雲村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由8萬元增加到15萬元,林業產業收入由7.2萬元增加到12.3萬元,農民人均收入由0.98萬元增加到1.38萬元,其中林業收入佔到人均收入的78%。

綠雲村是岑溪市推進林業發展服務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該市林業用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74%,生態優良,林業資源豐富,林業產業各具特色。近年來,該市通過紮實推進村屯綠化,因地制宜發展林業特色產業,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建設與中央財政造林補貼和油茶「雙千」計劃項目造林,做好林權流轉服務,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推進林業經營主體「建檔立卡」工作,全面推進政策性森林保險,實施科技興林,加強古樹名木保護與植物科普宣傳教育等九大措施,做好林業服務鄉村振興文章,全面開展興產業、優生態、傳文化、助增收、促鄉村致富行動,打造了鄉村振興林業樣本,進一步築牢了鄉村振興的「綠色根基」。(李欣鞠)

【來源:梧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創新打造鄉村振興「江夏樣本」 ,產業生態融合發展繪就美麗鄉村新...
    2020年,區內50平方公裡田園綜合體核心規劃區基礎設施基本完成,美麗鄉村示範帶建設也將在明年進入驗收階段,「巢」已築好「鳳」自來,全區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立足田園生態、踐行農旅結合、發展產業融合的鄉村振興「江夏樣本」已然成型,江夏區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風馳電掣、逐浪前行!
  • 把「桃園樣本」,打造成平原鄉村振興的「樣板」
    今年,在全省發展農業「新六產」、全面開展新舊動能轉換政策引領下,平原縣委、縣政府舉全縣之力,以桃園街道辦事處為中心,藉助魯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桃園示範區項目。該項目融合循環農業、智慧農業、農事體驗、特色小鎮、田園社區於一體,具備農業生產、文明生活、休閒旅遊、綜合服務功能,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益探索。探索、實踐、創新。
  • 鄉村振興的丹稜樣本
    以景區的標準建設農區,以景點的標準打造農業項目點,建成以梅灣村為核心,覆蓋周邊4個村,幅員面積25平方公裡的農業公園大梅灣湖景區,集生態觀光、民宿度假和農業體驗為一體。2018年接待遊客12萬餘人次,鄉村旅遊收入近2千萬元,成功走出了一條產村相融的新農村建設之路。「鄉村振興,建設中國美麗鄉村,產業興旺是重點。
  • 鄉村振興「大圩樣本」:田園民宿留鄉愁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鄉村振興,包河給力。一幅鄉村振興的新圖景將在風景如畫的大圩徐徐展開。目前,大圩鎮正按照合肥市包河區委、區政府「濱湖引領、老城復興、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的「大圩樣本」。
  • 區縣集錦|打造鄉村振興「樣本」,他們是這樣做的!
    ,沙灣區把農旅融合和鄉土文化復興,作為兩個重點來抓,兩手抓兩手硬,齊頭並進走好鄉村振興之路。2014年,村裡引進桃樹進行種植,現在已經發展成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網紅打卡地」,每年一到桃花盛開時節,都會吸引周邊的遊客前去觀賞。考慮到單一的賞花遊難以持續發展,所以羅一村近年來通過引進業主,開發旅遊項目,打造鄉村旅遊「升級版」。由單一的採摘模式向集休閒、旅遊、觀光為一體的農旅融合綜合發展模式轉變,讓村集體經濟發展起來,村民富起來,使鄉村經濟得到全面振興。
  • 美麗中國浙江樣本:鄉村振興典型案例解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作為七大戰略之一寫入黨章,這在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浙江堅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要打好低收入農戶增收攻堅戰、擦亮「千萬工程」金名片、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典範。在努力爭當鄉村振興排頭兵的過程中,浙江湧現出了一批典型案例,為全國鄉村振興提供了浙江樣本、浙江經驗及浙江方案。
  • 朝陽市賈店農場打造鄉村振興戰略的美麗樣本
    朝陽縣賈家店農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想實招、施實策,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自覺擔當起建設美麗鄉村的政治責任,使貫徹新發展理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收到實效,美麗鄉村建設充滿生機和活力。他們吸引在外人才回鄉創業,讓願意留在農場、建設農場的人才留得安心,鼓勵各類人才在農場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 想打造鄉村振興的標杆?戳這裡,這十大鄉村振興模式值得學習借鑑!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通過梳理目前國內外鄉村振興中產業發展較好的經典案例,總結出鄉村產業振興的十種模式,對於鄉村振興實踐頗具指導意義。三瓜公社位於合肥合巢經濟開發區,距離合肥市中心約50公裡,半徑150公裡內輻射人口近2600萬,是合肥旅遊發展的重要節點。
  • 勐侖鎮:創新黨建引領模式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近年來,勐侖鎮以黨支部規範化達標創建為抓手,以提升基層組織組織力為核心,以抓實「黨建+產業」「黨建+隊伍」「黨建+治理」「黨建+美麗」為載體,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依託勐侖特色小鎮建設項目及「羅梭江黨建+」平臺,整合雙方資源優勢,發揮黨建在園地協同發展中的引導、促進、示範作用,以黨建促發展,實現鄉村振興與產業振興同頻共振,順利實施「傣蘭之鄉」、「陸稻種植推廣」、「蜜蜂養殖培訓」、「村寨民宿發展」、「曼賽水果採摘園」、「 觀鳥塘」等合作項目。
  • 佛山三水:創新機制建設美麗鄉村,打造鄉村振興的美麗方案
    全省鄉村振興「大閱兵」,三水捧回三大獎項據了解,此次系列評選活動自啟動以來受到社會的熱烈響應,全省共有123個美麗鄉村、124條美麗鄉村精品線路、329個特色名村參與評選,先後經過了申報推薦、網絡票選、專家走訪、綜合評定等多個環節,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全省鄉村振興「大閱兵」。
  • 客家古邑打造「兩個河源」 創新鄉村振興模式助民脫貧
    客家古邑打造「兩個河源」 創新鄉村振興模式助民脫貧金羊網  作者:林海生、陳驍鵬  2019-11-06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全國如火如荼開展
  • 韶關新豐:以全域旅遊為抓手 打造鄉村旅遊先行樣本
    新豐也願意成為韶關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者,努力開創全域旅遊帶動鄉村振興的『新豐模式』。」韶關市委副書記、新豐縣委書記陳波表示。 、投資企業聚焦當下鄉村旅遊發展熱點、痛點和關鍵點,共同探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旅遊的發展新路徑。
  • 吉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以鄉風文明為保障,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互促,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大力推進文化振興,建設具有關東特色的文明鄉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人才」為筆,描繪鄉村振興秀美畫卷
    鄉村發展的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牢記總書記囑託,山東緊緊圍繞解決鄉村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用不好」的問題,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全力做好多元化引才、全方位育才、多渠道留才文章,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在鎮域經濟發展中一直處於威海市的中遊,資源稟賦並無特殊之處,大水泊鎮靠什麼闖出新路?鎮黨委書記滕新強表示:走「人才驅動鄉村振興」的路子!
  • 「創新」發展合作社為鄉村振興「把薪助火」
    農村合作社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對於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黨員幹部要用好「創新」二字,發揮合作社共贏帶富優勢,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創新」合作社工作思路,為鄉村振興提供動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合作社發展也不例外。
  • 創新+前瞻 習近平以六「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近觀中國)創新+前瞻 習近平以六「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中新社北京3月9日電 題:創新+前瞻 習近平以六「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中新社記者 張蔚然 安英昭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8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
  • 濰坊創新提升「三個模式」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先進典型公布
    近日,由濰坊市委農辦聯合市農業農村局、市婦聯、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教育局開展的創新提升「三個模式」、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先進典型評選活動結果揭曉。
  • 激活鄉村「沉睡」資產,打造鄉村文化振興的「延平範本」
    東南網訊 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性、整體性、綜合性的大工程,不僅要推動鄉村物質文明的深化發展,更要推動鄉村精神文明的高度繁榮。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文化振興。
  • 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大著力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堅持把鄉村振興戰略放在優先位置,完善現有政策,創新體制機制,凝聚各方力量,奮力開創新時代山西「三農」發展新局面。
  • ...潛力在鄉村!「最強大腦」匯聚青島,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智慧。青島作為山東經濟發展的龍頭,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肩負著重要責任。作為一個城市化、工業化快速推進的沿海開放城市,青島最大的薄弱環節在鄉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鄉村。圍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青島全面發起鄉村振興攻勢,一條城鄉深度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路子正在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