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大山深處草木葳蕤,滿目蔥蘢。懷化辰谿縣羅子山瑤鄉劉家壠村黃桃基地進入了採摘期,這片黃桃基地是由「辰谿縣羅子山瑤鄉生態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村民土地,通過「合作社+農戶+基地」的形式統一經營和管理。現有社員105戶,其中受益貧困戶78戶,目前年產黃桃量10萬斤左右,年產值50餘萬元。
農村合作社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對於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黨員幹部要用好「創新」二字,發揮合作社共贏帶富優勢,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創新」合作社工作思路,為鄉村振興提供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合作社發展也不例外。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環境下,想要合作社健康有序發展,創新就是不竭動力,能幫助黨員幹部理清發展思路,把握髮展方向,全面提升合作社發展質量。合作社發展從「創新」的角度而言,是靠外力有效促進、全方位的方式來進行的,這就要求黨員幹部要以敏銳的眼光、頑強的意志,加大財政投入,加快基礎設置建設,鼓勵同產業類型合作社合併,激發出合作社內生動力,打造合作社品牌,創建出規模更大、市場競爭力更強、產權保護更到位的現代化合作社。同時,要強化人才支撐,強化政策保障,把思想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論斷、新部署、新要求上來,做優研學平臺,廣招賢士、海納人才,讓好的平臺、制度成為吸引優秀人才的強有力「磁場」,為合作社創新發展不斷提供新鮮「血液」。
「創新」合作社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提檔升級
高質量合作社為農業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戰略力量。一方面,要多角度協同發展。「改革開放」模式為合作社創新發展提供了先進理念,合作社創新不僅要求形式上創新,在內容上也要創新。要深入開展調研,認真審視合作社成員構成、管理辦法、運行環境、機制體制、業務方向上的問題,查漏補缺,注重合作社運行的每一個環節,有效融合第一二三產業,實現合作社多元化發展。另一方面,創新還得立足特色。特色產業助力創新合作社打造特色品牌,是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利用「特色」二字重新調整資源配置,重新組建符合大環境下的生產經營體制機制,鼓勵廣大農戶朋友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質量特色農產品,創建出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引領,特色產業為主導,多種生產經營主體並存的現代農業合作經營體系。
「創新」鄉村振興戰略格局,帶動合作社員共同致富
農村合作社以效益為中心,能為農戶發展創造新格局,最終助力共同富裕。一方面,要以產業融合帶動農戶致富。農戶和市場之間的紐帶就是合作社,內接農戶生產生活,外接市場、消費者等。當前脫貧攻堅任務艱巨,農村合作社作為解決農戶增收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必須融合多產業發展以促進合作社不斷創新壯大。要加大對農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重點扶持多產業發展短板,激活產業發展後勁,鼓勵合作社加強與其他市場主體、社會力量的融合,以高質量的服務水平不斷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另一方面,要規範合作社運行。健康運營的合作社能為脫貧攻堅不斷注入「時代動力」,通過增加貧困戶財產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提供有力保障。要細化工作措施,加大督查力度,強化問題整改,認真梳理剖析合作社發展的先進典型,規範產業發展、貧困戶入股、扶貧資金入股等,發揮合作社在帶動農戶尤其是貧困農戶致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