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最大最美邊境城市」遼寧丹東,有位75歲、身患癌症多年仍堅持用雙腿記錄丹東歷史,編撰出版300萬字地方史志著述,讓本土歷史光芒照進現實,並且歷時8年,在病榻上創作出版66萬字上中下三卷本長篇小說《苦戀鴨綠江》的抗癌硬漢於秉義(又名於秉益)。
隆冬時節,一則範長龍將軍到身患癌症仍堅持完成《苦戀鴨綠江》一書作者、丹東二中1966屆高三(二)班同窗學友於秉義家中探望的消息,在二中老三屆校友中盛傳。一時間,同學的疾苦,將軍的牽掛,猶如寒冬中的一縷陽光,溫暖著老校友們的心房。
11月26日上午,胰腺癌晚期患者,剛出院不久正在家中養病的丹東二中老三屆畢業生於秉義家有人輕輕敲門。打開房門,於秉義驚喜萬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竟是遠在北京的同班同學範長龍將軍前來看望。「秉義!」「長龍!」兩位老同學親切握手,互致問候。
範長龍將軍緊緊握著於秉義的手,親切地端詳著老同學瘦弱的身體,仔細地詢問他的病情……並對他患癌期間仍抱病編撰300餘萬字地方史志,並且筆耕不輟,於病榻上創作出版66萬字飽含家鄉情懷的《苦戀鴨綠江》一書,從作品立意、整體構思、寫作風格、語言特色、文字表達及歷史知識積澱等方面,多角度給予了充分肯定。
當於秉義得知,此次範長龍將軍回丹東,是為專程探望90多歲患病的老嶽母,只請了兩三天假。因於秉義病重特來看望,就沒有時間再安排與其他老同學見面時,於秉義和家人更是萬分感動。
範長龍將軍(左)手捧《苦戀鴨綠江》與於秉義合影
交談中,範長龍將軍滿懷深情地回憶說:「我家就在前聚寶街的丫丫葫蘆樓附近,童年在永安小學、興隆小學上學……「分手時,範長龍將軍手捧《苦戀鴨綠江》一書,提議與於秉義及家人合影,並深情激勵:「秉義老同學,你的抗癌毅力和創作精神讓我感動,令人欽佩!你一定要堅定信心、戰勝疾病,注意休養,有機會我們再相見……」
今年國慶節前,於秉義懷著對文學的摯愛,特別是對家鄉鴨綠江的情懷,以頑強毅力,強忍癌症晚期病痛的折磨,歷經8年,繼完成《元寶區志(1945年至2005年)》後,又一部飽含家鄉情懷的力作《苦戀鴨綠江》出版並發行。
通過媒體報導和丹東二中老三屆校友群推送,人們紛紛到新華書店購書,閱讀後熱情點讚於秉義和他的《苦戀鴨綠江》一書。在丹東的一些師生,特別是德高望重、身體欠安的丹東市委統戰部原副部長尹九穎老師還專程趕到丹東市第一人民醫院,探望正在接受放療的學生於秉義,讓他深受感動。於秉義還收到許多國內外同學和親朋好友的微信祝福,大家衷心祝願他早日康復,能夠繼續再戀鴨綠江。
那麼,於秉義又是怎樣一位可敬並且令將軍感動的老人?他的《苦戀鴨綠江》又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
於秉義上中下三卷本長篇小說《苦戀鴨綠江》
據悉,今年75歲的於秉義為人謙和,多才多藝,不僅文字功夫好,而且酷愛書畫。2018年在元寶區委老幹部局舉辦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書畫展中,他的參展作品《松鶴延年》榮獲一等獎。
2006年,於秉義從丹東市元寶區政協秘書長崗位退休,後返聘在元寶區史志辦工作。於秉義自幼熱愛寫作,精益求精,痴迷工作,不辭辛勞,尤其是對史志編撰情有獨鍾。為尋覓收集丹東經濟、文化、民俗等方方面面的史料,他的足跡遍布丹東地區的大街小巷、溝溝岔岔;為尋找甲午戰爭中我方炮臺的準確方位,他曾數十次來到九連城當年的老城區……
特別令人感動和敬佩的是,2019年8月,當於秉義被確診為胰腺癌晚期病痛加劇時,他更是以頑強的毅力,咬定目標不放鬆,堅持上班。在接受介入治療的前一天,他終於完成了40萬字的《元寶區年鑑(2018年)》的校訂,並親自送往位于振安區武營村的印刷廠。其後,他又伏案疾書,最終在醫院的病床上,在數度病危的情況下,先後完成了180萬字《元寶區志(1945年至2005年)》的校訂和66萬字長篇小說《苦戀鴨綠江》的定稿。
談及創作《苦戀鴨綠江》的初衷,於秉義介紹說:「該書以一個闖關東家庭的創業史為脈絡,以百餘年中國近代史、現代史、東北發展史以及遼東開發史、遼東人民的抗日鬥爭史為背景,以兩對中日男女青年的跨國戀情為主線,展現了中國人民的家國情懷,再現了那個特殊年代安東(即丹東)人民勤勞質樸友善的優秀品質和對家鄉深深摯愛的情懷,可謂是名副其實的苦戀鴨綠江。」
據悉,《苦戀鴨綠江》是和於秉義家史相關的一部小說。書中「大哥於彰善」就是於秉義的父親,「桂芝母親」就是於秉義的媽媽,書中的「小保弟」就是於秉義自己。落難日本女士愛蘭感恩於家真誠無私的幫助,於家三代人也都把愛蘭視為親人。對此,小保弟記憶猶新。書的結尾一句「愛蘭大嬸,小保弟想你呢!」是發自作者內心的呼喚……這些都是真實的故事。
此書再現了那段真實苦澀的歷史。眾多經歷和聽說過那個時代的老人,讀罷此書更能溶入感情,更能理解和品味《苦戀鴨綠江》中「苦」的含義。
談及《苦戀鴨綠江》的創作過程,於秉義坦言:「我深知,我之所以能夠突破胰腺癌晚期的存活期限,並且在生命幾度垂危的情況下,堅持完成兩部作品,絕對是與長龍和同學們的鼓勵分不開的。2019年在北京看病時,長龍贈我題字——『坦然面對,戰而勝之』,我一直珍藏並時時品味著,它令我信心倍增。」
於秉義說,在他創作過程中,有同學們和社會各界的看望、資料贈予、微信電話鼓勵……這些深深的關愛和親切的激勵,不斷增強了他與病魔作鬥爭的勇氣,在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後,才終於完成了長篇小說《苦戀鴨綠江》的創作。為此,「我對長龍和所有關心鼓勵我的學友們、親友們,對於購書的讀者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據悉,《苦戀鴨綠江》出版後,丹東二中1966屆高三(二班)同學第一時間齊聚一堂,為還在住院的於秉義舉行首發式。老班長楊吉祥專程從大連趕回並主持首發式。儀式上,於秉義深情講述了寫作背景和辛勤付出,以及夙願實現的愉悅心情,並當場帶病為同學們贈書籤字留念。
首發式後,二中老三屆許多同學去新華書店購買、閱讀《苦戀鴨綠江》,王阿麗還精心製成「美篇」和《首發式相冊》傳入校友群。老校友們紛紛向年過七旬、身患重病著書的於秉義祝賀並發表評論。
範長龍將軍在北京看到「美篇」和《首發式相冊》,欣聞於秉義作品《苦戀鴨綠江》正式出版發行,非常高興,特揮毫寫下贊語:「於秉義同學的抗癌故事很感人,信念產生精神,精神創造奇蹟。」
伏櫪老驥壯心在,不老情懷不了情。休養中的秉義老人仍筆耕不輟,最近正抱病整理為故鄉秀美山川傳神立照的《五龍山賦》和12篇系列遊記散文。一部8萬字的《走進五龍山》即將問世。
於秉義,這位與將軍同窗問道的古稀學子,正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繼續用他那頑強的生命,詮釋著「信念產生精神,精神創造奇蹟」的真義!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唐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