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孩子的身高問題,一直是所有家長的熱點問題。
個頭高,形象就好,就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與好感,對孩子未來工作和感情方面的發展都會「加分」,這應該是絕大部分家長的想法。
然而想法都是好的,現實卻並非盡如人意,許多家長,自家夫妻倆個子就不算高,孩子出生後,同樣也身高「有限」。
還有部分家長,確實身材高大,可偏偏子女卻是「嬌小玲瓏」,讓人百思難解之餘又實在是失望。
既然先天「不給力」,那就後天「發力」,通過運動,讓孩子趕在青春期,個頭再躥一躥。
我的好友小鄭,就是抱著這麼個心思。
小鄭家的孩子已經快要升初中了,可是身高卻好像低年級的孩子一樣,與大多數同齡人站一起的時候,總是被不知情的小夥伴喊做弟弟,小傢伙為此一直悶悶不樂。
小鄭的妻子也是一直鬧心不已,但是小鄭卻似乎是智珠在握。原來,小鄭的父母個頭也不高,但小鄭如今卻有1米8的大個頭兒,這都是他上學時愛運動的緣故。
有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小鄭已為孩子安排好了運動計劃。
每天早上起床,或者下午放學,就把孩子領到附近的公園裡跑上幾公裡,就這麼跑了一學期,可孩子的身高卻似乎也沒什麼變化。
小鄭有些想不通,在和朋友聚會閒聊的時候,就忍不住了提了這事兒,可是一位好友的說法,卻讓小鄭驚疑不定。
那位好友說,小鄭通過運動鍛鍊讓孩子長個子的想法是對的,可是孩子的年紀太小,小鄭給孩子安排的運動量相對來說已經算是超標了。
再照這麼個方式跑下去,只怕會傷及軟骨,日後想長高都困難……
隨著醫學健康知識的普及,大家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運動的重要性也是越來越重視,體育鍛鍊的確能促進孩子的身體發育,尤其在身高方面。
但是,如果家長和孩子只是一味不加分辨,盲目的選擇運動方式,很有可能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1. 大重量負重運動
這種類型的運動,當以舉重為典型代表。眾所周知,舉重主要鍛鍊的是人體的核心力量,腿、腹、背這三片區域,都能鍛鍊到,許多家長因此鼓勵孩子練舉重。
然而,舉重的弊病也是十分明顯,因為重量過大,會導致骨骼關節區域受到嚴重壓縮,對骨骼連接處的軟骨組織造成擠壓。
關於中國兒童身高的重要發育年齡段,女孩兒為11到13歲之間,男孩兒則在13到15歲之間。
就是說,在16歲之前,大重量的負重運動,會對孩子的身高成長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2. 長時間有氧運動
這種運動主要就是長跑。由於孩子的體格發育尚不完全,所以骨骼硬度低,彈性大,肌肉也不成規模。
如果長時間的有進行氧運動,不僅極易受傷,甚至會使骨骼發生形變,並且對肌肉的消耗也很大。
此外,孩子的心臟也比較小,收縮力弱,而且胸廓小,攝氧量也低,長時間有氧會使孩子的心肺負擔超標。
總的來說,像這種運動量大,耗時長的運動,年齡在十餘歲上下的孩子,都不建議參與。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亟需大量的營養供身體成長,這種運動恰恰最是消耗營養。
3. 拔河
拔河對孩子的身體耐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因為孩子的四肢被迫固定在一個位置上發力,對能量的消耗極大,經常導致許多參加過拔河的成年人在賽後,渾身酸痛。
成年人尚且如此,孩子就更不用說了,他們骨骼稚嫩,再進行這種高強度的運動,很容易造成骨骼損傷,而孩子要長個子,骨骼的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
1. 桌球
桌球堪稱是我國的「國球」,在我國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孩子在進行桌球訓練時,行動是十分迅速的,並且全身的肌肉都會調動起來,增加血液循環。
由於雙眼緊盯著彈跳的桌球,眼球隨著桌球急速轉動,也是對眼睛的一種有效鍛鍊,算是一種變相的眼部鍛鍊,既能增長身高,也能保護視力,可謂一舉兩得。
2. 籃球和跳繩、跳遠
這三種運動,都包含有較多的跳躍運動,尤其是跳繩。因為彈跳能夠促進骨骼的生長,在彈跳過程中,骨骼會被拉伸,同時也會刺激到生長激素的分泌。
許多個子較高的孩子,平時的體育運動中,都會包含這三種運動之一。
3. 體操與引體向上
這兩類運動,都屬於拉伸類運動,拉伸運動也是公認的促進青少年身高增長的運動之一。
因為這類運動,可以讓關節之間變得更加柔和,這也是能促進孩子增長身高的主要原因。
4. 遊泳
遊泳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
在運動過程中,全身都得了舒展,肢體的許多重要關節包括膝蓋、肩背、腳踝等等都得到了鍛鍊、增強了骨骼細胞的活力,對孩子的身高增長大有裨益。
在孩子的身體成長過程中,運動的確很重要,可是運動並非「萬金油」,飲食、睡眠、情緒調節,這些都是不能忽視的問題,家長不能顧此失彼。
親愛的寶爸寶媽,你們為孩子的身高問題煩惱過嗎?又聽說過什麼促進孩子長高的小訣竅呢?快來下方評論區,一起分享吧!
關注我,每日獲取科學實用的育兒乾貨!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