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娃6個群,想屏蔽都不行」,家長群是非多,3種類型讓人煩

2020-09-10 豆寶奶奶育兒經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為了家校溝通方便,實時掌握孩子的動態,老師和家長一起織了一張「網」——家長群,沒想到,這張網如今也成了家長的束縛

一位記者,專門針對「家長群」做了一個調研,隨機採訪了28位小學家長後,記者發現:每位父母都有家長群,最少2個最多6個

「1個娃6個群,想屏蔽都不行」,每個群都得時刻關注,寶媽苦不堪言

擁有6個家長群的那位寶媽,向記者吐槽道:「1個娃6個群,每個群都有必須要關注的消息,手機一震就得查看,生怕錯了消息耽誤孩子學習,都快成神經衰弱了,可想屏蔽也不行!」

寶媽還給記者展示了這6個群的「作用」

有班主任的官方班級群——任課老師會在這個群裡布置作業,和家長交流;班主任會發布孩子在校參加活動的照片等等。

一個班裡相熟的幾個家長的交流群——這個群裡都是,孩子在班裡比較要好的同學的爸爸媽媽,平時會交流各種「小道消息」,也會約著一起帶孩子出去玩。

同一年級所有家長都在的群——這個是開大會、發通知時要用到的。

住在同一個小區、孩子上同一年級的家長群——哪個家長有事,接送不了孩子,這個群裡的家長就會互相幫個忙。

兒子補習班的家長群——家長們在這個群裡交流孩子的補習進度。

班主任和幾個家委會成員的群——老師要組織活動,大家就一起在這個群裡商量。

採訪到最後,寶媽無奈地說道:嗨,現在手機裡沒幾個家長群,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家長了,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被群「綁架」的家長更煩的是:家長群裡是非多,這3種類型讓人煩

劉女士家裡有個一年級的娃,每天也有看不完的「群消息」,她的職業又是一名急診科的醫生,有時候忙起來連口水都顧不上喝,丈夫也是醫生,一臺手術下來幾個小時不看手機是常事。

有次就因為倆人都沒看到班主任的消息,耽誤了孩子填問卷,被點名批評了,劉女士表示自己也很委屈:很多家長在裡面閒聊,老師發個通知就是滿屏「收到」,改變不了現狀,劉女士只好和丈夫相約,空閒時間輪流監視家長群,生怕再耽誤了孩子。

不同的家長群有不同的「槽點」,下面這四種是不少家長最討厭的:

1)刷屏討好老師,家長群變「馬屁群」

很多家長會把圓滑世故那一套,用在和老師交流上,有個網友曾經吐槽:老師在群裡表揚了一個學生的作文寫得好,誰知有個家長竟然直接接茬說「文章和老師一樣美」,還有其他家長在附和著。

而老師發個消息,後面跟著「小紅花」和「感謝、辛苦」更是再常見不過了,這樣的「馬屁」老師喜不喜歡還兩說,還會讓其他家長錯過重要的消息。

2)動不動就吵架,家長群變「辯論群」

孩子之間有爭執是很常見的現象,但家長一介入就容易讓事情變味兒、矛盾升級,但那些暴脾氣的家長可不考慮這些,家長群反而成了他們的戰場,更方便了他們「保護」孩子。

孩子回家一說「今天誰誰欺負我」,家長就立馬到群裡點名道姓地指責對方的家長,兩方家長你一言我一語,吵得不可開交。

3)集贊投票營銷,家長群變「廣告群」

積攢、砍價最近在社交平臺盛行,家長群也不可避免地成了「重災區」,時不時地就有人來一句「幫忙投票」「朋友圈第一條點讚」,不管家長情不情願,礙於情面都得照做。

家長群建立的初衷是好的,請各位家長一定要規範自己的行為,不要讓它變得烏煙瘴氣。

討論話題:家長朋友們,你覺得家長群有必要存在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

(文中配圖全部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1個娃6個群,屏蔽都不行」,每個群都得時刻關注,寶媽苦不堪言
    一位記者,專門針對「家長群」做了一個調研,隨機採訪了28位小學家長後,記者發現:每位父母都有家長群,最少2個最多6個。01「1個娃6個群,想屏蔽都不行」,每個群都得時刻關注,寶媽苦不堪言擁有6個家長群的那位寶媽,向記者吐槽道:「1
  • 1個娃至少5個家長群,每天有看不完的通知,寶媽:到底誰上學
    5個群,猶如被家長群「綁架」,媽媽:不關注會被批評家長群方便是方便,一兩個群家長們還是應付得過來,但是五六個甚至更多的群常常讓家長們倍感勞累!兒子暢暢今年一年級剛開學,暢暢媽就被拉進了好幾個群:一號群是班主任組建的班級群,二號群是幾百號人的學校一年級大群,三號群是班裡關係好的「同盟」家長群,四號群是孩子同年級同小區的家長群,五號群是奧數培訓班群
  • 1個娃至少5個家長群,每天有看不完的通知,寶媽:到底誰上學
    兒子暢暢今年一年級剛開學,暢暢媽就被拉進了好幾個群:一號群是班主任組建的班級群,二號群是幾百號人的學校一年級大群,三號群是班裡關係好的「同盟」家長群,四號群是孩子同年級同小區的家長群,五號群是奧數培訓班群。
  • 孩子前腳畢業,父母后腳退家長群,原為交流方便的群為啥讓人煩?
    文\好孕姐孩子前腳畢業,父母后腳退群,為啥有些家長的退群速度如此之快?昨天,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閨蜜給我發語音:我發誓,等他小學畢業了,我一定要毫不猶豫地退群?再也不想管他的作業了,要被氣炸了。這段語音,嗓門很大,怒氣衝衝的。看來,真的是被孩子氣到了。但這退群就讓人想不明白了,家長群是家長和老師之間連接的橋梁,會在孩子一畢業之後就退嗎?
  • 家長群裡最「招人煩」的4種人,老師家長都討厭,希望你不是
    孩子上學之後,很多老師會組建家長群,把班級裡所有孩子的家長都拉進群裡,家長可以在群裡詢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老師也可以在群裡傳達學校的一些通知,但是有一些家長卻讓家長群「變了味」,做出一些讓人很討厭的舉動。
  • 家長群裡最「招人煩」的4種人,老師家長都討厭,希望你不是
    現在是網絡時代,我們可以通過手機上網,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便捷,很多學校也會利用網絡,來拉近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孩子上學之後,很多老師會組建家長群,把班級裡所有孩子的家長都拉進群裡,家長可以在群裡詢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老師也可以在群裡傳達學校的一些通知,但是有一些家長卻讓家長群「變了味」,做出一些讓人很討厭的舉動。
  • 家長群裡最招人煩的4類人,老師覺得心累,你是其中之一嗎?
    不過在群裡,偶爾會出現一些討人厭的家長,讓其他的父母和老師很不舒服,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家長群裡最招人煩的4類人,老師覺得心累,你是其中之一嗎?但是有一類家長喜歡在群裡不斷詢問老師孩子在校的表現,一天會在群裡問個十多遍,次數多了,就會招人煩,老師一人要帶幾十人學生,如果每位家長都不斷詢問同樣的問題,而且是已經解答過的,那麼老師很心累,其他的家長看到了也會覺得不開心,會覺得這類父母的控制欲太強了!
  • 你比較煩家長群裡出現什麼現象?
    家長群,是家校共育的橋梁,承擔著老師布置作業、通告信息的平臺。而這個群對於家長而言,卻變成了提交作業、每天打卡的壓力。 不少家長覺得微信群已經變成壓力群,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兩人在群,甚至爺爺奶奶也在群裡,爸媽太忙顧不過來,就讓帶娃的爺爺奶奶入群,也是可以理解的。
  • 「孩子畢業,立馬退群」,早已變味的家長群,不斷變化的師生矛盾
    家長群創建的本意是方便家長們及時掌握到孩子的學習近況,了解孩子們在學校中的表現並且方便老師們和家長溝通,及時通知班級學校事務。但是不知為何家長群卻逐漸的變了味,成了家長們拍老師馬屁討好老師、攀比自家孩子的大型現場,甚至有網友表示孩子今年六月份畢業,一畢業就打開群聊,退出了班級群!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厭惡家長群了呢?
  • 家長群「最招人煩」的5種家長,老師恨不得能拉黑,可你還爭著做
    ,人們的性格特徵素質都不同,當幾十個家長聚集到一個群中你就會發現一幕幕神奇的景象,總之群裡的奇葩家長還真的不少。家長群是為了方便老師與家長配合教育孩子,可不是家長大展身手的地方,因此當一些家長總在群裡發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時,就會非常招人煩。在家長群中,有5種家長「最招人煩」,老師看一眼都嫌煩,恨不得能直接拉黑,可你還在爭著做,試圖挑戰老師的底線。
  • 幼兒園老師恨不得退群「真想解散家長群」,家長這3種行為惹人煩
    幼兒園時期是小孩脫離怙恃,第1次單獨進入1個團體,所以怙恃對待幼兒園的選用、幼兒園教授都非常重視,尤其是收集上幼兒園虐童事件屢屢曝光,導致家長對教授信賴基本消散。原來幼兒園教授的壓力也非常大,對此那些真實喜好小孩,有師德的幼兒園教授也感覺到很憋屈,但是是有些家長在家長群的舉動,讓教授忍無可忍,乃至想遣散家長群。
  • 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孩子爸爸退出家長群引熱議
    家長王女士表示:「我家有兩個孩子,家長進了16個群:語文向前衝、數學加油群、英語視頻發布群、家長信息發布群、家長討論群,還有個家委會群、兩個託管輔導群,再有兩個孩子各有四個特長輔導群。看了默默流淚。我微信裡大概有50個群,衡量來衡量去,哪個也不能屏蔽不能退。」委屈! 家長想退群,你以為老師就不想退?近日,老師之間有一條流傳很廣的視頻。
  • 從不在家長群亂發言的家長,大多懂得3個道理,值得學習
    &34;,家長們進行博弈,拍馬屁、發廣告、炫富、裝X,讓其他家長煩不勝煩,也讓老師心力交瘁。與之相比,從不在家長群亂發言的家長仿佛一股清流,讓老師們倍感欣慰。其實,這些家長往往懂得3個道理,值得借鑑學習。
  • 家長群不討喜的3類寶媽,情商低讓人反感,影響老師對孩子的印象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如今一娃上學,群消息不斷已成常態,畢竟一個娃就帶來五六個家長群群聊可是門技術活,寶媽們情商高,在群中的「一舉一動」都能讓老師和家長對自家孩子另眼相看。若寶媽情商低,做的事情常常讓人反感,最後「受害」的還是自家娃。
  • 要想家長群裡混,十項技能需掌控,字字誅心
    相信每一個父母微信裡,都有幾個群,統稱「家長群」,只要一進家長群,再也不會任你呼風喚雨,在這裡「是龍你得盤著,是虎你得臥著。」別不相信,孩子幼兒園有一位當警察的爸爸,在外面雷厲風行、除暴安良,說出來的話擲地有聲、振聾發聵。可是在幼兒園老師面前,也得乖乖低著頭:拜託老師,多多照顧!說完還要一改往日的嚴厲作風,笑容擠滿了滄桑的臉龐。
  • 家長群成了「焦慮群」「攀比群」?這些解決辦法,值得你看看!
    不少人說,便於家校溝通的微信群逐漸成了「焦慮群」、「攀比群」、「馬屁群」,甚至是「廣告群」。有人說,家校微信群正在成為大家又愛又恨的存在:「愛」是因為它的方便,「恨」是因為它太方便了。不少老師說:「有了微信群,每天都像是在開家長會。」還有家長表示:「每天看溝通群的時候提心弔膽,消息太多,頭都炸了。」家校群,本是個更利於溝通的平臺,但為啥有時卻討不到老師和家長的好呢?
  • 一個娃9個群,「家長群」何以變成「壓力群」?
    原標題:一個娃9個群,「家長群」何以變成「壓力群」?  前不久,一位江蘇家長在網絡中上傳怒懟家長群的短視頻「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不但在網上廣泛傳播,而且引起央視關注。從視頻內容來看,這位家長對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讓家長承擔老師的責任和工作極為不滿。
  • 都這麼反對家長群,信不信今天取消家長群,明天就哀嚎一片
    哪怕最不雞血的媽,也要時刻留心家長群,完成老師布置的一項項任務。輔導作業比加班還累,只要那個小人兒一到家,家長就得跟打仗一樣,圍著他轉。這讓人想起一個辛酸的笑話,校長讓高中同學打掃衛生,為了公平起見,採取輪流制,第一年輪到高一,第二年輪到高二,第三年輪到高三。咱們這屆家長就是那倒黴催的一撥兒人,無論風水怎麼轉,都少不得要出力。那這個問題是出在家長群嗎?
  • 父母越低層次,越愛朋友圈刷屏曬娃,被吐槽:不是誰都喜歡你的娃
    後者卻不一樣,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大事小事的都往朋友圈裡搬,讓朋友圈裡的親朋好友煩不勝煩。再過一段時間,大家的朋友圈裡恨不得只剩下阿雯曬的兒子,都忍不住私下吐槽:比微商發小廣告都勤快啊!難怪有網友戲稱:"現在的朋友圈裡只剩兩種人還在刷屏,一個是寶媽,另一個是微商。"可大家都知道微商是做廣告的,屏蔽或乾脆拉黑就行了,眼不見心不煩。
  • 班主任直言:家長群裡這「3種家長」最討人厭,第一種尤為惹人嫌
    不僅如此,現在也有各種各樣的工作群,吐槽群以及班級群、家長群,而在這些社交群中,最難管的大概就是家長群了。不過一個班級裡面有幾十個孩子,老師的責任又不僅僅只是看著孩子,還有各種各樣的工作,哪裡有時間去時時刻刻跟家長匯報每個孩子的情況呢?但對於這樣的要求,老師是很難拒絕的,所以很多老師都覺得非常反感這樣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