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歲前,媽媽的錯誤抱姿會使孩子脊椎受損,很多人犯,速改

2020-12-18 騰訊網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會見到很多家長用千奇百怪方式抱娃,橫著抱、豎著抱,有的會藉助腰凳、背帶等工具來抱孩子。反正孩子又不會說話,也不知道舒服不舒服,就任期家長的擺布。

怎麼抱孩子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如何抱孩子、用什麼樣的姿勢都是很重要的,並不是說想怎麼抱就怎麼抱。如果家長只是一昧的隨心所欲的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抱娃,那不免要給孩子帶來傷害。

寶寶1歲前,媽媽的錯誤抱姿會使孩子脊椎受損,很多人犯,速改

1)1歲之前,寶寶的脊椎很柔弱

剛出生小寶寶,他們整個身體都是軟軟的像一團棉花。腦袋遠要比身子大很多,這時候他們的頸部肌肉還不發達,所以無法支撐頭部的重量。與此同時,剛出生的寶寶脊椎很軟,還沒有度過發育固定的階段,如果抱姿不正確,一不小心就會損傷到他們的脊椎。

2)錯誤護理,最容易給脊椎發育埋隱患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更多的家長總是關注孩子長的胖不胖、高不高、有沒有學會新技能,往往忽略掉了脊柱的發育。如果在這個階段,因為家長的一些錯誤的抱娃方式或不正確的護理方式,都會直接導致寶寶的脊柱發育不良,出現彎腰駝背、高低肩的問題。

寶寶的脊椎有發育緩衝期和關鍵期,媽媽要知曉

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生活了10個月,長期的蜷縮在子宮,裡面讓他們的脊柱呈現稍微彎曲的」C」字形,直至他們出生後,他們經歷一段時間的成長發育,才能將脊柱的形態生長為正常的生理曲線。

在這段生長階段中,他們要經歷三個發育的關鍵期:

1)第一階段「脊柱前突」---3個月左右

一般的寶寶在3個月的時候,會學會一生之中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抬頭」,寶寶能夠做到抬頭的這個動作,也就說明寶寶的頸部肌肉可以支撐住頭部的力量。這個時候寶寶的脊椎也迎來了第一個彎曲---脊柱前突。

2)第二階段「脊柱後突」---6個月左右

6個月的寶寶肌肉的力量已經發育的很不錯了,他們學會了翻身和單獨坐立。這個時候寶寶的脊柱會形成第二個彎曲---脊柱後突

寶寶學會坐立,是因為他們腰部的肌肉力量充足,所以才能坐得住。但如果寶寶腰部的肌肉力量不足,無法支撐整個上身的時候就練習學坐,就會讓尚未發育成熟的脊柱造成不正常的彎曲。

3)第三階段「腰椎前突」---1歲左右

1歲的寶寶經歷了爬行、站立的練習後,他們腰部、腿部的肌肉力量更加結實,平衡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鍛鍊。而這時候他們學會另外一個大動作「行走」,此時就是寶寶脊柱發育形成的第三個彎曲---腰椎前突。

當寶寶學會行走後,他們的脊柱的自然彎曲也就形成了,但是寶寶的脊柱還是很脆弱的,要等到他們6、7歲以後,脊柱才會慢慢的被韌帶固定。

在1歲以前寶寶的脊柱生理彎曲的形成的關鍵時期,而脊柱的彎曲和日常的姿勢有莫大的關係,所以如何正確的抱娃就直接影響到寶寶脊柱的發育。

接下來我們就來說下1歲以內寶寶的抱姿的相關注意事項:

一:0-6個月的寶寶

剛出生的寶寶不要豎著抱,因為頭重腳輕,豎著抱頭部的重量會壓迫到脊柱和脊椎,造成脊椎損傷和脊柱發育畸形。

不要掐著寶寶的腋窩抱,因為寶寶的身體和脊柱都太軟,這樣的抱娃方式會對寶寶的脊柱造成傷害。

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要單手抱娃,因為此時寶寶的脊柱力量和頸部肌肉還很弱,身體也不能更好的直立,而單手抱娃會壓迫寶寶的神經,導致孩子駝背。

正確的抱娃姿勢:將小寶寶輕輕的抱起,抱起的同時要用雙手託住寶寶的屁股和頸部,讓寶寶躺在一隻胳膊的臂彎裡,然後頭部要高於腳步,讓寶寶的頭部、背部全部支撐在胳膊上。

二:6個月以後的寶寶

6個月後,媽媽可以採用向外坐抱的方式來抱寶寶,這種抱的方式會減少媽媽的負擔,抱起寶寶來更是得心應手。

合理利用腰凳:最好的姿勢是躺靠在腰凳上,而媽媽的兩隻手也要同時保護好寶寶的腰部和屁股,確保寶寶坐在那裡比較舒適,這樣不僅媽媽省力,寶寶也會更加安全。

寶媽們,你們平日裡是如何抱寶寶的?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

ps: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別讓錯誤的抱姿傷害了寶寶的脊椎,怎樣抱寶寶才正確,你知道嗎?
    分享幾種正確的抱姿1、平抱這是最常見的抱姿,將寶寶的頭放在媽媽的肘關節上,媽媽的整個手臂託住寶寶的背部和臀部,另一隻手從另一個方向護住寶寶屁股。這種抱姿能讓寶寶整個處於媽媽的懷抱之中,會特別有安全感。2、拍嗝式抱法這是很多寶寶都喜歡的一種抱法,有的寶寶一橫抱就打挺,但是換成這種拍嗝式的豎抱,就立馬安靜下來。這種抱法的要點是,寶寶的頭要靠在媽媽的肩頭,媽媽的一隻手託住寶寶的屁股,另一隻手護住寶寶的脖頸和背部,防止他亂晃動。
  • 豎抱孩子可是個技術活!千萬別讓錯誤的抱姿,傷了寶寶的脊椎…
    前一秒晴空萬裡,下一秒狂風暴雨,這就是小寶。」「我家的現在4個多月,從2個月開始,橫抱或放下躺著立馬大哭,一豎抱就高興得腳一直踢,婆婆不讓豎抱,怕傷著孩子的脊椎,真頭疼。」「想不豎抱,可是他不幹啊,想豎起來之前還會和你啊啊啊,然後笑,要是不豎抱就是哭給你看,能怎麼辦呀?」對於寶寶豎抱的這種方式,真的會傷害寶寶脊柱嗎?長大真的會駝背嗎?
  • 你會抱孩子嗎?這兩種錯誤抱姿千萬別做!
    時光飛逝,很多90後甚至00後的年輕人已經成為了父母,面對著剛出生的嬰兒,不會抱寶寶,成為了這些新手爸媽的第一個問題,介於此,小編特地詢問了專業人士,來教爸媽抱寶寶的正確抱姿,以及需要避免的錯誤抱姿。新生兒建議採用 搖籃式懷抱法,爸媽用手肘貼合嬰兒後頸部,讓嬰兒的頭枕在大人的手肘前手臂控制住嬰兒身體,手掌摟住寶寶屁股,讓寶寶好像睡在搖籃裡一樣。
  • 這些毀脊椎的抱姿,也許你每天都在做
    怎麼抱孩子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對於不足三個月的小嬰兒來說,頸部和脊柱都還尚未發育完全,寶寶頸部的肌肉也無力去控制頭頸的姿勢,所以一旦抱姿不對就可能會傷害到寶寶。錯誤的抱姿可能會讓寶寶脊柱側彎,甚至變成小駝背。
  • 3個月寶寶脊椎變彎,醫生告誡:別再這樣抱寶寶了
    別不當回事,錯誤的抱姿導致的危害,可能短期內看不出來,但是卻可能為未來埋下隱患,有的孩子長大以後駝背、高低肩、脊椎側彎都可能和小時候錯誤的抱姿有關。所以,下面這些錯誤的抱寶寶姿勢,每個父母都應該避免。我平時在小區裡經常能看到有人採用「向外坐抱」的抱姿。這種向外坐抱的姿勢比較省力,可是也會增加寶寶脊柱的壓力。3個月內寶寶脊柱很軟的時候,這種抱姿會造成脊柱和腰椎側彎,不要向外坐抱。6個月以後,寶寶的脊椎已經有一定支撐力,能夠自己獨立坐著的時候,就可以嘗試向外坐抱或豎抱的姿勢了。
  • 心聚心:寶寶安全又舒適的正確抱姿,掌握好了會更好帶
    心聚心母嬰知識:「抱寶寶」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是一門技術活。對於很多新手媽媽來說,面對柔軟嬌嫩的寶寶,想要好好把他往懷裡抱,往往擔心抱姿不當,惹得寶寶不適哭鬧。那麼抱嬰兒的常用姿勢有哪些?不同月齡的嬰兒應該怎麼抱? 一、抱嬰兒的常用姿勢有哪些?
  • 抱孩子是有講究的,錯誤抱姿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寶媽們快來學學!
    抱孩子是有講究的,錯誤抱姿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寶媽們快來學學!大家好,我是鄭宗樹,很高興再次和大家見面。最近,在一個寶媽群裡看到一位剛生下男寶寶的寶媽,家裡人都非常喜歡這個孩子,總會搶著要抱一抱,然而到了一個月之後,這位寶媽突然發現孩子有些不對勁,寶寶好像有一點歪脖子的傾向,寶媽心裡非常焦急,於是立馬帶著孩子去了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最終醫生的結論是因為抱寶寶的姿勢不對所造成的,醫生建議這位寶媽堅持給寶寶按摩並糾正,到後來寶寶的脖子終於不歪了,著實讓寶媽心疼不已。
  • 你是這樣抱孩子的嗎?留意這4種錯誤抱姿
    寶寶坐在腰凳上時,髖關節和膝蓋要基本處於同一高度,才不會給髖關節造成壓力,保持膝蓋彎曲。X 讓不到3個月大的寶寶騎脖子這是很多寶爸帶娃的「套路」,總能哄得寶寶哈哈大笑。但要注意,0-3月齡的寶寶脊柱和雙腿還沒發育完全,這樣的姿勢容易造成駝背和O型腿,不建議使用這種抱姿。
  • 抱姿不對容易被抱成了歪脖子!如何正確抱寶寶?不同月齡有講究
    怎麼抱孩子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對於不足三個月的小嬰兒來說,頸部和脊柱都還尚未發育完全,寶寶頸部的肌肉也無力去控制頭頸的姿勢,所以一旦抱姿不對就可能會傷害到寶寶。錯誤的抱姿可能會讓寶寶脊柱側彎,甚至變成小駝背。1、如何正確抱孩子?
  • 橫抱,豎抱,飛機抱,別讓錯誤的抱姿影響寶寶的脊柱!
    曾經就有一則新聞,才7歲的孩子就已經脊柱側彎,看診的醫生說,孩子很難順利長高,再繼續發展下去,估計要做開刀手術。 如何預防 為了讓孩子有良好的體態,很多家長會送孩子去學舞蹈、學武術,這也是不錯的方法,就算不走專業道路,能把身板練好了,也能受益一生。
  • 新生兒「歪脖子」,可能是抱姿錯誤,一歲以內的寶寶要這樣抱
    小編帶大寶去遊樂場玩耍,大寶在遊樂場玩得不亦樂乎,小編終於閒下來歇會了。這時旁邊有位抱著小寶寶的寶媽,小編上前去逗小寶寶,給這位寶媽攀談起來。寶媽懷裡抱著的是二寶,但是這二寶看起來臉有點不對稱。後來越聊越多,小編才得知這寶媽家的二寶是個男孩。
  • 橫抱、豎抱、斜抱,不同月齡的寶寶對應不同的抱姿,別搞錯了
    錯誤的抱姿不僅會給寶寶帶來危害,而且還有可能阻礙寶寶身體發育。橫抱、豎抱、斜抱?不同月齡的寶寶如何抱才正確呢?一、0-1個月正確抱姿:橫抱常見錯誤:沒託住頭和腰,沒讓寶寶緊貼媽媽的身體。錯誤的抱法可能讓寶寶脊椎受傷,從而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
  • 抱姿錯了,竟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這些錯誤做法傷的不僅是脊柱
    嬰幼兒時期,孩子免不了要被爸爸媽媽抱著,但如果家長不注意姿勢的話,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脊椎,甚至會影響孩子身體發育。育兒嫂抱寶寶時,小林才意識到問題所在,原來是自己的手法出現了問題。其實家長錯誤的抱孩子方式,不僅會讓孩子覺得非常難受,讓他們缺乏安全感,更會傷害孩子的頸椎,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
  • 初生嬰兒抱姿有講究,別把孩子抱成「歪脖嬰」,這些動作要規範
    實際上,不敢下手抱是一方面,錯誤的抱娃方法對寶寶的影響更加嚴重。特別是面對著1~3歲的寶寶,他們頭重腳輕、肌肉不發達,錯誤抱姿很容易給寶寶留下一生的遺憾。,因此在抱姿上面也有很多的講究,正確的抱姿關鍵所在就在於,如何保護寶寶的頭部、頸部和腰部。
  • 1歲寶寶脊椎受傷,醫生的話讓媽媽自責,很多父母都在這樣做
    小文最近這幾天都睡得不太好,自己6個月大的寶寶每天都在哭鬧,嘗試過很多辦法都沒有用。寶寶還小不會說話,小文擔心寶寶是哪裡不舒服,於是就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小文,寶寶的脊椎受傷了,所以才會一直哭鬧。
  • 家長的3種壞習慣,正在傷害寶寶的脊椎,長大可能「矮」一截
    就是因為這樣一直抱著,孩子的脊椎受到損害,吃了很多營養的東西,依舊沒辦法跟上正常的生長水平。醫生說了是因為脊椎側彎,所以影響了身高發育。文文這麼好的基因卻因為不知道孩子的正確抱姿導致孩子身高發育不完全。新手爸媽該警惕起來了,看看你家抱寶寶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 男星失手摔死自己的小女兒,千萬別再這樣抱寶寶了,太危險
    ,可能脊椎損傷   3個月內向外坐抱,可能腰椎側彎   6個月內單手抱,可能駝背   6個月-1歲用錯腰凳,當心生殖器受損
  • 不正確的抱姿,影響的不只是娃的顏值
    在被問道為什麼的時候,醫生解釋說:多半是因為錯誤的抱姿問題,新生兒的身體很柔軟,因此在被抱的時候,不加小心就會造成頭部晃動,左右受力不協調,常一邊受力從而導致了,寶寶出現歪脖子的症狀。醫生勸小霞說孩子的年齡還小,只要改成正確的抱姿還是可以改回來的。聽到這話的小霞才停止了哭聲,只是卻後悔自己當初咋能讓8歲的大兒子去照顧剛出生的小寶寶呢。
  • 別讓錯誤的抱姿傷害了寶寶,90%的爸媽都抱錯了
    下面,就跟大家講講寶寶不同成長階段對應的不同抱寶寶姿勢。1-2個月左右的寶寶,儘量避免豎抱,橫抱是最佳姿勢。這是由於新生兒出生之後,他們的頭部重量佔到全身的1/4,如果選擇豎抱這種方式,脊椎的壓力會非常大,頭部的重量可能會引起寶寶脊椎受傷。2-3個月的寶寶可以選擇豎抱,但是時間不要很長。
  • 1歲寶寶脊椎受傷,醫生的話讓媽媽如夢初醒,再也不這樣做了
    阿麗的寶寶今年1歲多了,她帶寶寶去找朋友的時候,朋友看了一下寶寶就問阿麗為什麼寶寶總是低著頭慫著肩,阿麗這時候才發現寶寶好像駝背了,並且寶寶的背部放鬆的時候後背也不是平直的。 情急之下阿麗帶寶寶去醫院看醫生,醫生確診是脊椎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