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博世之外,德國又一汽車零部件巨頭,年營收3517億

2020-12-13 騰訊網

近日,由於晶片供應不足導致相關車企產能受到影響的消息引起熱議。

對此,國內相關人士表示問題確實存在,但並沒那麼嚴重。比亞迪更是表示在新能源電池、晶片等方面有一整套產業鏈,對內可實現充分自給,對外有餘量供應。

而德國的大眾、博世及大陸集團均發出晶片不足的警告。其中,大陸集團表示晶片不足導致的汽車供應鏈瓶頸可能持續到明年。

大陸集團作為全球排名領先汽車零部件企業,產能跟不上對下遊車企有不小的影響。而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今年「黑天鵝」事件的衝擊。

說起大陸集團,大家對他的固有印象應該是「馬牌」、「四大輪胎廠商之一」。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大陸集團成為全球四大輪胎廠之一,用了上百年時間。但成為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只用了二十餘年。

時間拉回到1871年,這一年德國完成了統一,這一年大陸集團在德國漢諾瓦正式成立。

企業創立之初,主要從事生產及銷售橡膠製品、橡膠布,以及馬車和自行車實心輪胎的生意。

經過二十餘年的積累和沉澱,大陸集團掌握了橡膠領域豐富的技術,成為第一家生產自行車充氣輪胎的廠商。同時,隨著德國汽車工業開始崛起,大陸集團也開始涉足汽車輪胎業務,並取得快速發展。

在此後的發展過程中,大陸集團深耕汽車輪胎行業,憑藉深厚的技術推出了許多革命性的產品。比如推出了全球首款帶花紋的汽車輪胎、防滑輪胎、可拆卸的轎車輪圈等,又比如在輪胎中添加炭黑,讓輪胎更加耐磨和不容易開裂。

這些技術創新,不僅讓大陸集團得到很好的發展,也為之後繼續成長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上世紀70年代,大陸集團開始不滿足於內生增長的打法,開始通過併購外延的策略,走上了國際化的道路。

具體來看,在此後數十年間,大陸集團先後拿下美國優耐陸在歐洲的輪胎業務、奧地利企業Semperit的輪胎業務、北美輪胎製造商將軍輪胎等。

憑藉一系列的併購,大陸集團成功躋身全球四大輪胎廠商之一。而取得這樣的市場地位,大陸集團足足花了上百年時間。

九十年代,汽車工業進入全球化高速發展階段,也推動汽車零部件行業迅速發展。大陸集團正是在這個時期開始發展汽車電子業務,並由此走向成為完善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道路。

在此後二十餘年間,大陸集團的產品除了早已有的輪胎產品,主要產品還包括制動系統、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發動機噴射系統、轉速表及其他汽車和運輸行業零部件等。

根據2020年數據,大陸集團2019財年總銷售額高達444.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517億元)。可以看到,德國不僅有博世這家汽車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也是。

綜上所述,大陸集團成功的基本邏輯在於通過自主研發形成了核心技術,即內生增長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併購外延的重要性則要稍次一些。

事實上,大部分德國製造業企業都更依賴內生增長,而不依賴併購外延。還是那句話,能買到的技術一定不會是最先進的,因此依靠併購的策略,無論怎麼發展都只能在後面追趕,而無法實現趕超。

而從某種意義上,國內有不少企業是比較依賴併購的,也確實通過併購國外企業取得了巨大進步。但如果這些企業沒有將資金投入到自主研發上面,是很難取得長遠發展的。

經營企業,要自立自強。國家,亦或個人,也是如此。

相關焦點

  • ​跨國零部件巨頭或繼續裁員 汽車市場「寒流」席捲全球?
    近日,博世集團透露有可能繼續裁員。「當然,我們必須對行業需求下降作出反應。」博世集團執行長Volkmar Denner向媒體記者表示,全球各大汽車廠商對柴油車的需求下降,將導致就業人數大幅減少。  不僅博世,舍弗勒、巴斯夫、奧託立夫……越來越多的跨國零部件巨頭動輒裁員數百、數千人。跨國零部件巨頭怎麼了,難道是「寒流」席捲全球?
  • 2018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榜:博世第一 中國6家上榜(附完整排名)
    日前,2018年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排行榜發布。據《美國汽車新聞》發布的榜單顯示,根據各汽車零部件廠商2017年的汽車配套營收進行排名。其中,博世排名第一,2017年汽車零部件配套業務營業收入達475億美元。
  • 德國博世集團2019年利潤銳減
    新華社法蘭克福1月29日電(記者沈忠浩)德國博世集團29日發布的初步數據顯示,受全球汽車業不景氣影響,2019年集團營業收入779億歐元,經匯率調整後比上一年減少1.1%,息稅前利潤約30億歐元,同比銳減超過40%。
  • 全球最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監事會主席公然反對電動車!
    原標題:全球最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監事會主席公然反對電動車!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監事會主席——弗朗茨·斐瑞班奇(Franz Fehrenbach)發表了新評論,大膽表露其反對電動車的立場,有人認為博世作出了一個愚蠢的決定。
  • 汽車零部件戰事正酣:信義集團破產 國威科技負債10億
    此外,一些海外零部件巨頭在中國市場的「猛攻」行動,也加重了國內零部件企業的負擔。比如近日,博世宣布將在無錫建立燃料電池中心,其創新與軟體研發中心也將落戶在這裡,用來支持博世中國的業務板塊。「當前汽車零部件產業面臨著嚴峻形勢,企業利潤空間逐漸收窄。」
  • 2017年汽車零部件行業大型投資併購案盤點
    每一年汽車零部件企業併購事件都時有發生,2017年已悄然離去,蓋世汽車對過去的一年進行匯總發現,有些併購案已完成,有些還在進行中,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今年發生了哪些大型知名的投資併購案!資料顯示,上海小糸主要業務為汽車照明系統研發及製造,主要客戶為上汽大眾、上汽通用、長安集團、一汽大眾、上汽乘用車、東風日產、東風乘用車等。2016年,上海小糸營收為98.25億元,同期淨利潤為4.06億元;2017年1—7月,上海小糸營收達70.32億元,同期淨利潤為2.93億元。
  • 博世等零部件巨頭抽離電池業務 中日韓「三國爭霸」全球電池市場
    比如,日前,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德國博世宣布:將放棄自製動力電池單元,轉而外購電池單元。未來,將通過自身的電池管理系統技術與系統集成能力,來提供完整的電池系統。此前,博世每年投資約4億歐元,試圖在電動出行領域有所突破,其中大部分用於對電池技術的研發。去年12月,博世表示其正在考慮投資200億歐元,使其電池產能在2030年達到200GWh,以對抗來自亞洲的競爭對手。
  • 寧德時代本田籤約/博世在德建廠丨汽車零部件企業2月上半月熱點回顧
    2019年2月上半月,寧德時代與本田合作籤約;博世將斥資11億美元在德建設新晶圓廠;自動駕駛初創公司Nuro獲軟銀9.4億投資;寶馬與四維圖新籤署自動駕駛地圖許可協議;圖森未來完成9500萬美元D輪融資……蓋世汽車對2月上半月各大零部件企業重要熱點事件進行回顧,詳細要點梳理如下:
  • 零部件巨頭開始自己造車 未來可能有「博世牌」
    而現在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Bosch)攜手本特勒(Benteler)以及賓尼法利納(Pininfarina)共同研發電動汽車平臺,博世則將打破零部件「魔咒」,首次進行整車的平臺打造,未來說不定你可以開上一款由博世打造,掛著博世Logo的汽車。
  • 德國又一低調的科技巨頭,是ERP代名詞,年營收2184億人民幣
    近日,Brand Finance發布了「2020德國最有價值的100大品牌」排行榜。在榜單前十名中,主要是奔馳、大眾、西門子、博世等熟悉的面孔。不過有一家企業的大眾知名度也許不那麼高,但卻有著不俗的實力,是德國又一低調的巨頭,它就是排在第十名的思愛普(SAP)。
  • 盤點一下全球十大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看看你認識幾個?
    所以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往往才是汽車行業的命脈之根本,像博世、麥格納等品牌大家都耳熟能詳,今天,依斯倍環保小編就給大夥盤點一下全球十大知名汽車零件供應商,裡面可是有不少世界五百強企業,看看大家認識幾個!德國羅伯特·博世1.德國羅伯特·博世(Bosch)博世汽車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他們主要生產蓄電池、濾清器
  • 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中國市場布局及產品一覽(博世篇)
    近年來,跨國汽車公司的生產經營由傳統的縱向一體化生產模式逐步轉向以開發整車項目為主的專業化生產模式。隨著新興市場汽車消費的迅速崛起,國際領先的零部件生產巨頭紛紛湧入新興市場並積極實施本土化戰略。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中國在全球汽車零部件的市場中表現亮眼,銷售額持續增長。同時也有許多國外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布局國內市場。
  • 速來圍觀,2019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
    前言近日《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根據各廠商2018年汽車配套營收,發布2019年度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Top 100 global OEM parts suppliers)。榜單顯示,博世、電裝、麥格納蟬聯前三位。全球前十大供應商沒有發生變化,只是第九和第十的兩家法國供應商交換了位置。
  • 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全球排名第九位,它一年入帳2600億元
    畢竟,像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汽車強國,基本上都有聞名全球的汽車零部件品牌,比如博士、大陸、電裝、米其林、康明斯等等。實際上,在近些年裡,中國也逐步崛起了一些汽車零部件企業,其中一些甚至在單個領域做到了全球三的位置,比如說汽車玻璃領域的福耀玻璃、動力電池領域的寧德時代、汽車安全電子系統領域的均勝電子等等。除此之外,中國還有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進入了全球前十,它就是濰柴控股集團。
  • 德國博世——強勁雋永的持續發展
    而在二戰結束時,德國再次落敗。這一次,博世在失去了海外市場之外,國內的工廠由於遭到轟炸,也變成了一片廢墟。創始人博世這時也已去世,但博世的管理層延續了博世的基因,再次重頭來過。博世公司堅持持續的研發投入,並進入到電子(電晶體、集成電路等)、電子控制汽油噴射系統、汽車液壓裝置、醫療電子產品和無線電技術、包裝機械、電信行業、集成電路、家電等領域。
  • 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榜 5家中國企業入圍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2017 Top100零部件供應商,博世零部件供應商百強" title="財報,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2017 Top100零部件供應商,博世零部件供應商百強" style="margin: 0px auto;
  • 2017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5家中國企業入圍
    《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發布的2017年全球汽車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博世、採埃孚、麥格納分別位居前三甲,中國今年共計入圍五家企業,成績最好的是延鋒,排在第14位。  《美國汽車新聞》自2004年開始整理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迄今已發布了13份榜單,每年根據供應商上一年度在汽車行業配套市場業務中的營業收入(銷售額)進行排名。由此,2017年全球零部件配套供應商百強榜中發布的則是2016年度各供應商的業績。
  • 汽車圈還真小 採埃孚新CEO竟是來自博世的他
    汽車零部件企業,尤其是德國著名的那幾家個個都表現強勢,但他們領導層的圈子卻似乎很小。  最新消息稱,原羅伯特·博世公司管理董事會成員、現任馬勒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Wolf-Henning Scheider先生即將出任德國第二大、同樣也是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採埃孚(ZF)集團的全球執行長。
  • 寶馬聯合西門子/SAP和博世建立汽車數據聯盟
    據外媒報導,寶馬將加入SAP、西門子、博世和採埃孚等德國工業和技術企業,共同建立汽車數據共享聯盟。作為歐洲第二大經濟體,德國當前正在尋求收復在與美國和中國競爭中失去的地盤。  工業巨頭西門子和技術企業SAP將與寶馬合作,建立一個不依賴美國或中國技術的雲數據交換平臺。
  • 鄭煤機擬收購博世麾下汽車零部件公司
    (賣方,博世之全資子公司)購買其所持有的Robert Bosch Starter Motors Generators Holding GmbH(SG Holding)100%股權。SG Holding係為本次交易博世公司起動機和發電機業務剝離而設立的公司,主要從事汽車起動機、發電機、48V BRM能量回收系統等開發、製造、銷售等相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