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學敦促家長不要做「直升機父母」

2020-12-19 環球留學

【環球網留學綜合報導】「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個新詞語,用來形容某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父母——他們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6月26日報導,越來越多的新加坡小學已經張貼標語,敦促家長不要把孩子遺忘在家的物品往學校送,不做「直升機父母」。

36歲的阿爾溫•林(Alvyn Lim)先生有一個在新加坡拉丁馬士小學讀二年級的兒子。有一天天,兒子告訴他,自己忘帶了課外強化班的一本機器人課程教材,林先生放棄了一部分午休時間將書送去給他在學生託管中心的孩子。「他告訴我,如果沒有這本書,他就不能繼續上課了,而我的單位在亞歷山大區,又離學校很近。」林先生告訴記者。

報導說,林先生便是眾多典型的「直升機父母」之一,這些父母對孩子的呵護到了費盡心思的地步,卻犧牲了對孩子獨立性和社會性的培養。

最近幾年,新加坡至少有九所像拉丁馬士小學這樣的學校對家長給予孩子過度關心的行為表達了明確的反對。 《新加坡新報》今年3月曾報導過新加坡國專長老會小學張貼告示,敦促給學生送來遺忘在家的物品的家長,立即「轉頭離開」。

武吉知馬小學在去年3月給學生家長的一封信中說,在一個學期之內,學校接到超過60次學生家長的要求,請他們把作業或零花錢等遺忘在家的物品轉交給學生。校方在信中通知家長,學校老師將不再中斷上課把物品交給孩子。校方稱:「我們相信這種方式可以教育孩子對自己應該帶的東西和行為負責。」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聖嬰女子小學(大巴窯)。該校校長瑪格麗特•譚(Margaret Tan)女士在去年2月寫信告訴學生家長,近期學校接到家長轉交東西給孩子的請求激增,她敦促各位家長教育孩子獨立解決忘帶東西的問題。譚女士在信中說:「如果(學生)來學校後發現忘帶了東西,我們希望(他們)能鼓起勇氣告訴老師。讓學生勇於承認自己的疏忽大意,也是在培養他們正直的品格。」

新加坡教育部(MOE)似乎也在做出類似的努力來消除這種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的做法。本月早些時候,新加坡教育部在臉譜網上發布了一篇被轉發超過2000次的文章,其中列舉了很多「直升機父母」的典型案例,比如找老師理論為孩子爭取更多的分數,或者給孩子送忘記帶去學校的作業。文章寫道:「你想幫助孩子,可是你知道這樣的溺愛可能會阻礙他們成長為獨立、有見識和適應社會生活的人嗎?」

對於學校是否有義務代家長轉交物品給孩子,新加坡教育部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但是一位教育部發言人稱,學校可以自主決定如何與家長合作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很多學校實施了一系列指導方針,禁止家長來學校給孩子送忘帶的物品。大多數情況下,學校會容許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拉丁馬士小學和雲海小學允許家長給孩子送藥物和眼鏡之類的必需品。

學校往往也會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必需品,比如武吉知馬小學的學生可以向學校借錢買午飯或課間餐,羅塞斯小學的學生可以去總務處借校服穿。 心理學家和親子教練安妮塔•尚卡爾(Anita Shankar)稱由學校來阻止「直升機父母」對孩子成長的過度幹涉是「及時而重要」的舉措。(實習編譯:袁浩鵬 審稿:譚利婭)

相關焦點

  • 家長說什麼就得是什麼?摒棄一言堂,家長要拒做「直升機父母」
    什麼是"直升機父母"?所謂的直升機型,父母其實就是指父母像直升機一直在孩子頭頂,無論孩子在做什麼?都會在父母的監視下,一年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被父母所熟知。這一類型的父母他們會用自己的影響力去改變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長主宰這些孩子,而孩子們則更多的是聽從和執行。直升機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大概有兩種:一種是乖巧到沒有自己,一種是激烈反抗到斷絕關係。
  • 避免成為直升機式父母,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家長要怎麼做?
    真是太可怕了,什麼事情都想幫孩子做,那讓孩子幹什麼呢?那孩子又從哪來學習東西呢?所以家長們不管有多閒,都不要幹了孩子應該幹的事,你們倒是學東西了,可孩子呢?直升機式父母很可怕,不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只會寫作業的機器。一、「直升機式父母」家長天天圍著孩子轉,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 你是不是「直升機父母」
    她承認自己曾經有點「西科斯基」(生產直升機的公司),她曾為兒子的生日派對請來一位足球教練,還給每個參加派對的人分發了口腔保護罩。但是從這一天以後,她創辦了一個叫「自由成長的孩子」博客,後來還出了一本書。她寫道,做父母的一代小時候自己一個人步行或乘車上學、被人善待 或被人欺騙、搖搖晃晃地挨家挨戶去推銷餅乾……可他們現在卻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做同樣的事。「我們把自己的孩子慣得弱不禁風。」
  • 低年級孩子假期上網課,家長如何不做書桌上的「直升機父母」?
    大學要好的同學打來電話,她女兒小學三年級,這次在家上網課,讓她特別的心累。以下是她的描述:女兒早上起床後,因為不用去學校,磨磨蹭蹭洗漱,吃早飯也慢吞吞地。等到開始上課的時間,她才開始去找本子找筆,還讓媽媽去給她倒杯水放在桌上。每天守在孩子旁邊看老師講課,聽的時候還做筆記。
  • 理解「直升機父母」
    首先就有趣在它的標題後半部分――《萬名「直升機父母」空降廈大》,又是「直升機」,又是「空降」,讓人很有些好奇。細細一看,才知道,原來是高校新生入學時,如影隨形的家長們總是及時、準確地出現在報到處、繳費處、宿舍、食堂,給自家的嬌子、嬌女們忙這忙那,隨時隨地都可以出現在自家寶貝兒身邊,宛如駕駛著直升機,可以在任何條件下做到「保障有力」。故名之曰:「直升機父母」;稱之為:「空降」。
  • 你是「直升機式的家長」嗎?
    小學到大學的教育花費上,中國香港以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三倍的13.2萬美元高居榜首,新加坡、臺灣和大陸分別以7萬、5.6萬、4.3萬美金位列第三、第五和第六。報告還顯示,82%的家長已經做好為孩子的成功做出犧牲的準備,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國父母已經完全喪失了自己的個人時間。在教育問題上,中國父母又一次碾軋了世界。可即便如此,仍然有超過七成中國父母擔心自己還沒有為子女做到最好。
  • 拒做「直升機父母」,遠離5種「家長陷阱」,才能養出獨立自主娃
    這樣盲目控制孩子、不懂得尊重孩子自我發展規律的父母,我們稱之為"直升機父母"。什麼叫"直升機父母"?"直升機父母"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個新詞語。把某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父母叫做 "直升機父母"——— 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
  • 拒做「直升機父母「,遠離5種「家長陷阱「,才能養出獨立自主娃
    現在很多小孩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家長們都會十分疼愛,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安排好。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甚至洗澡、穿衣、吃飯都是一條龍服務。什麼是「直升機」式父母?「直升機」式父母大多都有這些特點:「寶寶還太小了,等上了幼兒園以後,他就能夠自己做這些事情了。」「寶寶自己吃飯就弄的到處都是,還是我來給寶寶餵水餵飯吧!」
  • 注意,別做直升機式父母
    芝加哥大學對城市低收入社區的小學進行了為期7年的詳細研究。這項研究考察了學生成績和學校改善及其影響因素。教師的素質是其一,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家庭參與。研究發現,家庭參與度高的小學裡,孩子數學成績提高的可能性是家庭參與度低的小學的10倍,閱讀能力提高的可能性是家庭參與度低的小學的4倍。為什麼家庭,尤其是父母的參與,對孩子的教育和整個學校生活都更有好處呢?
  • 你是「直升機父母」嗎?
    直升機父母喜歡在出現問題的第一個現場進行幹預,告訴孩子不能做、如何做……這樣做的結果直接導致了孩子缺乏判斷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事實上所有年齡段的孩子都需要具備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直升機父母為孩子做了太多的事情,以至於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依賴。如果一位媽媽每天都要親自叫醒10歲的孩子以確保他按時上學,他就永遠學不會自己按時起床。
  • 教育孩子,你是「直升機父母」嗎?
    「直升機父母」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個新詞語。把某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父母叫做「直升機父母」——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你是「直升機父母」嗎?少年宮華憶訓練營教學總監秦華老師為家長支招:不要一味強迫孩子學習,要引導孩子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最終實現高效學習、快樂成長。「望子成龍,我錯了嗎?」最近,家住渝中的羅先生很著急。兒子星星自從上次補習後,學習就越來越不積極。「我文化水平不高,就希望孩子能多學點東西。」羅先生常說沒文化要吃虧,所以對兒子的學習要求特別嚴格。
  • 《父母的格局》:我們要有放手的勇氣,拒絕做「直升機媽媽」
    朋友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但是她依然沒有出去上班。問其原因,她給我的回答是:「我哪裡有那個時間?我除了每天要接送孩子以外,還要輔導孩子作業,要處理孩子的社交問題,要考慮孩子的飲食問題等」。細談之後才知道,朋友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朋友怕中午接送麻煩,然後就給孩子報了一個午託班。孩子中午的時候就可以去午託班吃飯,寫作業和睡午覺。家長只要到晚上六點鐘去午託班接孩子就可以了。
  • 別做「直升機父母」,讓你的過度教育,慢下來,降下來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沒有辦法理解這件事情,但是這卻是典型的直升機父母,什麼事情都替孩子最好,無時無刻都像直升機,一般圍在孩子的頭頂轉來轉去。可究竟是什麼導致許多父母成為了直升機父母呢?一、造成「直升機父母」的原因有哪些?
  • 家長越幫忙,孩子越廢柴:「直升機式父母」的五個陷阱,你知道嗎
    我們的家長,到底怎麼了?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總是不忍心看到孩子遭遇挫折,也希望能夠即時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久而久之,這種父母變成了「直升機式父母」。「直升機式父母」的總體表現就是對孩子過度關心,造成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理。
  • 直升機式父母,正在毀掉下一代
    ……天下父母心,父母總是不忍心看到孩子遭遇困難。但為什麼父母們給孩子製造了這麼大的壓力?新加坡教育局出了一個「直升機式父母」的小冊子,讓我們看到亞裔文化裡,父母總是過度付出,而這些付出常常反而成為孩子成長和親子關係的障礙……
  • 「直升機父母」錯把教育投資當教育
    漫畫:曹一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尼德羅)7月12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直升機父母」錯把教育投資當教育》的專題報導。我認識小區裡一位媽媽,女兒兩歲半,跟我兒子相仿,兒子12歲,小學剛好畢業。對大兒子,這位媽媽可算操碎了心。
  • 直升機父母:你以為的愛,其實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什麼是直升機父母「直升機父母」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迫切地希望孩子成龍成鳳。直升機父母分很多種類,有的在生活上過度操心,有的在學校上過度幹預,有的在人身安全方面過度關注,還有的在食品安全和營養方面過度保護,反正是盡一切可能讓孩子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機會。直升機父母表現會用自己的影響力改變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長主宰這孩子們,而孩子們則更多是聽從和執行。
  • 10年前,美國父母試圖摒棄「直升機育兒」,如今中國父母貫徹到底
    2019年,中國的家長們這樣做:上海,在一家國際小學中,有個孩子特別調皮,紀律對他而言,毫無意義,上課時,這個孩子搗亂,下課時,這個孩子時常和同學發生衝突,幼兒園許多家長聯名,希望校長開除這個孩子,以此來保護自家孩子。
  • 李連杰女兒六個月請家教:全民焦慮下,如何避免做「直升機父母」
    國際上把這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天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父母稱為「直升機父母」。家長的高規劃欲與高控制欲因為知道了學習成績與未來的工作,經濟能力有了直接的掛鈎,因為有了朋友圈,家長群的各種比對,家長就做如針氈,再也不能平靜下來。於是將壓力轉給孩子。
  • 拒絕做直升機父母,分清自私和無私界限
    他驚奇的發現這些案例的背後,都存在著一個對他們無微不至的「直升機」父母。「直升機」父母是指家長像直升機一樣在孩子頭頂盤旋,監控著孩子的一舉一動,提供保護和幫助,時刻準備著挺身而出為孩子解決麻煩,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