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歲兒科教授忠告:積食不可怕,常喝2種湯,寶寶不積食,少遭罪

2020-12-20 葉醫生在科普

孩子在熟睡之後不停的翻動身子,睡不安穩;原本胃口很好,但是孩子突然不愛吃飯;孩子嘴巴裡有酸臭味;孩子總是喊肚子疼,肚子脹。

以上的這些現象,各位家長們是否似曾相識?

自家孩子是否也出現過以上的現象?

那麼你們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嗎?你知道應該怎麼樣應對嗎?

其實孩子出現以上這些症狀,說明孩子很可能是出現了小兒積食。

小兒積食雖然常見,但卻不可忽略,因為它的危害遍布全身:

1、咳嗽

積食會引起咳嗽的發生,積食引起的咳嗽不同於外感疾病或者是病毒性的感冒,最常見的就是咳嗽,並且痰非常多,並且會伴隨著口臭,厭食腹脹,舌苔厚膩等情況。

2、腹瀉

在孩子出現小兒積食之後,排洩物會散發出酸腐味,就像臭雞蛋的味道,而且次數會明顯增多,這個變化非常明顯,家長一定要密切關注,而且還會伴隨著嘔吐,不願意吃飯,腹脹的情況。嘔吐物中一般都是一些未消化的食物,並且伴隨著酸臭味。

3、便秘

小兒積食時間久了就會出現便秘的情況,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由於暴飲暴食引起的,並且伴隨的味道也是酸臭味,味道非常難聞,情況很明顯。

4、發熱

即使導致的發熱一般都是低熱,不會超過38.5度,也會出現精神不振的情況,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手足心發熱,不排便。

5、夜啼

半夜啼哭是小兒積食的明顯特徵,孩子平時睡覺比較安穩,但是突然孩子變得愛喝椰奶,或者是有睡前喝奶的習慣,容易反身哭鬧不止,並且會伴隨著出汗,腹脹,腹痛,排便後哭鬧等情況。

91歲的張曉芳教授,研究小兒積食60餘年,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積食與父母的餵養習慣有關,很多的家庭都是打著「愛」的名義在「害」孩子,而且這種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想要扭轉不是一時就能夠達成的。

因此張曉芳教授建議:常給孩子喝2種湯,也能減少積食,讓寶寶少遭罪

1、柳果刺鋅

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調節小兒積食的方子,原方出自於《扁鵲內經》,對於緩解和預防小兒積食有非常好的效果。在平時喝水的時候給孩子放一勺柳果刺鋅,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是通過內調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調理腸胃,緩解積食,扶正固本。

柳果刺鋅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柳果、橘皮、山藥:健脾祛溼,行氣化滯;

茯苓:護理脾胃,加速腸道運轉;

山楂、雞內金:消積導滯,化解積食;

金銀花:清熱解表,預防積食鬱熱發燒;

低聚半乳糖:調節腸道菌群,促進營養吸收。

柳果刺鋅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方子,而且整體性質溫和,非常適合孩子喝,目前也廣泛用在小兒積食上,所以家裡如果有孩子的,可以提前準備一些。

2、二芽湯

主要成分是谷芽、麥芽和芒果核,對於有積食,脾氣暴躁,夜晚睡眠不安的寶寶可以喝一些,谷芽和麥芽都是消積是藥材,芒果核也比較溫和,而且有抗過敏的作用,對芒果過敏的孩子也不需要擔心。

孩子出現積食之後,各位父母們一定不要著急,不要盲目的給孩子吃藥,如果孩子出現了厭食口臭,腹脹腹痛,睡眠差等情況就說明孩子出現了積食,這時候父母在餵養的過程中,一定要轉變策略,調節飲食,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幫助孩子調理脾胃,提高胃動力。如果父母發現了孩子,依舊就給孩子過量餵食,這不僅不是愛孩子,反而是害了他!

相關焦點

  • 94歲兒科教授忠告:積食不可怕,常喝1種「水」,脾慢慢變強
    孩子容易生病,就與他們脾常不足、經常積食有關,脾胃是元氣之本,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百病生。94歲的兒科肖哲教授,研究小兒積食幾十年,在他看來,積食很多時候都是父母「養」出來的,家長不顧孩子的消化能力,一味地給予,導致孩子積食脾虛,身體素質越來越低下。
  • 這6物,堪稱孩子的「毒輔食」,粗糧也上榜,傷脾營養少,易積食
    個月齡以內的寶寶營養所需,超過6個月後,孩子身體機能不斷發育所需營養要更豐富;兒科醫生:即沒有營養又容易積食的6種「毒輔食」,不少寶媽還深陷其中年輕的父母都知道6個月大的孩子就要添加輔食,但是他們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輔食」的概念,盲目聽從老人的迷信觀念,進行一些不好的餵養,造成幼兒積食後才後悔不已。
  • 兒科醫生建議:寶寶未滿2歲別喝這3種湯,可能會脾胃虛難長個
    兒科醫生建議:寶寶未滿2歲別喝這3種湯,可能會脾胃虛難長個如今已經進入了夏季,天氣也是越發的熱了,但是這個時間對於孩子們的生長還是很有利的,尤其是現在五六月份的時候。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多數的滋補食品都是以湯的形式呈現的。不過對於什麼時候喝什麼湯或者是什麼人喝什麼湯,這都是很有講究的。要是不怎麼了解的父母,很可能就會害了自己的孩子,孩子本身腸胃發育的還並不是很完善,尤其是對於沒有滿兩周歲的孩子。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兩周歲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喝的幾種湯類,這些湯喝了之後很可能就會損害孩子們的腸胃系統。
  • 婆婆一碗骨頭湯,將2歲孫子積食送進醫院,醫生:再喝事就大了
    婆婆疼愛孫子,天天熬骨湯給寶貝孫子補身體,沒想到卻把孩子喝進醫院婷婷和丈夫一直沒懷上孩子,都36歲了才好不容易生下個男孩,全家都高興壞了。婆婆非常疼愛這個"來之不易"的小孫子,主動要求看孩子,即便是孫子從小愛生病、調皮,婆婆也照顧的非常耐心,婷婷也就放心回到了工作崗位。
  • 從業60年兒科教授:常用這物泡水喝,娃不積食,脾胃更好,少生病
    案例:瑩瑩和她的媽媽相差41歲,而且是家裡的第一個寶寶,自瑩瑩出生後,全家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她,她是全家的小公主,是父母心尖上的寶貝。家裡人對於瑩瑩有求必應,不論想吃什麼玩什麼,都滿足她。積食的6個症狀1. 厭食,不願意吃飯,食欲不振,吃飯拖沓,不積極;2. 肚子脹脹的,愛打嗝,並且有酸臭味,口臭明顯;3. 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是容易翻身,磨牙或者是說夢話;4.
  • 寶寶未到3歲,別喝這幾種湯,兒科醫生:傷脾胃還影響免疫力
    「美食」,孩子都不敢興趣,飯量大減,一到吃飯的點就「蔫兒」一樣,最後一次發燒、嘔吐,趕緊帶他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孩子是脾虛積食了。 寶寶未到3歲,別喝這幾種湯,兒科醫生:傷脾胃還影響免疫力 1、一層油花的雞湯、排骨湯 小孩子胃容量比較小
  • 2歲寶寶積食不發育,醫生說3種傷脾胃的輔食不要再給孩子吃了
    2歲寶寶積食不發育,醫生說3種傷脾胃的輔食不要再給孩子吃了 1、油鹽重的食物 寶寶正在長身體,需要營養滋潤 2、鮮榨的果汁 鮮榨的果汁,家長都喜歡給寶寶喝一點,但是寶寶喝多了,你會發現寶寶食慾會越來越差。
  • 想讓寶寶不積食,兒科主任:三歲以內,以下食物千萬別碰
    關於寶寶的健康成長,其實在生活中也有非常多的輿論,有些認為孩子可以做,但是有些並不認為孩子可以做,比如在很早之前,就討論過熱搜是因為孩子一歲之前,到底能不能吃鹽的問題?兒科專家就曾經指出,在孩子一歲之前是儘量不要攝入鹽的,因為吃鹽會加重身體的負擔,不僅會導致孩子的脾胃出現異常,而且還會更多的傷害身體,還有如果攝入鹽的時候,千萬要注意含量,在六個月到一歲之內的孩子,每天攝入的鹽不要超過350毫克,否則就會導致孩子鹽攝入過量,引發脾胃比較虛弱。
  • 兒科醫師忠告家長:此物若給孩子常吃,冬季少積食,養脾胃長高個
    這也就是說,想讓孩子健康,少生病,就不能給孩子太多的食物,穿太多的衣物。在過去吃都吃不飽,也不像現在一樣每餐都能吃上肉,所以那時候的積累的食物很少出現。但是現在經濟水平升高,肉幾乎成了每家每戶每頓不能或缺的食物,再加上肉類的味道比蔬菜更好,所以很多孩子多偏愛吃肉不愛吃菜,再加上日常還有不少的零食小吃,孩子吃的太多太好,所以孩子食物堆積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
  • 94歲兒科教授研究積食60餘年,忠告:3種食物是禍根,少給娃吃
    94歲的肖加哲教授,研究小兒積食60餘年,發表了數十篇關於積食的文章,也曾做客少兒頻道講解關於積食的知識,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也變得多樣化起來,但積食的孩子越來越多,肖教授發現,這與平時的不當飲食有非常大的關係。
  • 5歲娃一年猛漲26cm,寶媽常做2事養脾胃不積食,長高又長肉
    但在4歲的時候,浩浩的身高僅僅有84公分,和同齡孩子站在一起,很明顯就身高發育不足。媽媽帶著浩浩去醫院檢查發育的時候,兒科醫生直接表示:浩浩發育過晚,不僅身高不達標,體重也不合格,而導致這樣結果的原因就是孩子的脾胃不太好。
  • 金牌月嫂建議:寶寶未滿2歲可別喝這3種湯,「坑娃」沒商量!
    金牌月嫂建議:寶寶未滿2歲可別喝這3種湯,「坑娃」沒商量!第1種:骨頭湯、肉湯這種骨頭湯、肉湯、雞湯等,是很多家庭都會做的一種,好多家長還為了讓肉能更軟爛一點,就會煮的時間稍微常一點,並且覺得煮的時間長了,湯裡的營養會更濃一些。
  • 蘋果水配此物,沒事使勁喝,消除積食,強健脾胃,寶寶少積食
    案例:蒙蒙是3歲2個月的時候開始上的幼兒園,班裡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比她大,蒙蒙瘦瘦小小的,壓力非常大,因為其他的小朋友吃飯比她快,玩的遊戲也比她多,蒙蒙慢慢的就不想去上學了,吃飯的時候因為怕被老師責罵就吃得很快,有時候午睡睡不著也只能閉上眼睛。
  • 兒科主任建議,早上2堅持,晚上2不要,孩子不積食少生病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不再像之前吃不飽穿不暖,如今吃的用地有了很多選擇,不像之前那個年代只求吃飽飯就行,選擇琳琅滿目,但生活好了,孩子的身體卻也越來越容易生病了。兒科劉主任說,不是人們的體質變了,而是吃得太雜太多,孩子的脾胃從小受到損傷,基礎就沒有打好,長大後體質也就不好了。
  • 84歲兒科教授研究積食60餘年,忠告:3種食物是禍根,少給娃吃
    相信許多家長都在不斷擔心孩子脾胃虛弱,腸胃消化不良等症狀,由於脾胃原因造成的孩子不喜吃飯,每每都讓做父母的苦不堪言;擔憂的家長重在考慮哪些食物能讓孩子多吃一點,而忽略了幫助孩子調理脾胃,吸收不良導致積食越來越嚴重,對孩子生長發育也造成一定的影響,嚴重影響孩子健康狀況。
  • 首次公開:91歲院士,5個重孫從不積食生病,只因常做2件事
    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孩子表現出積食的時候就及時幹預,而且積食對孩子日常的成長發育也非常有影響。肖院士,91歲高齡了,研究小兒積食50餘年,發表過數十篇關於小兒養護的文章,但卻發現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孩子受到積食的困擾,他深知要讓更多的父母了解到積食對孩子的影響。
  • 兒科醫生:寶寶3歲以內,米湯等八種輔食別碰,易積食還影響發育
    兒科醫生:寶寶3歲以內,米湯等八種輔食別碰,易積食還影響發育奧運冠軍劉璇曾因「育兒」上了熱搜,起因是她主張1歲以內不能給孩子吃鹽,引發了網友們的批判,認為她過度重視孩子了:@網友:調料不放能理解,鹽也不給放,一點味道沒有,孩子能吃的下去嗎?
  • 兒科醫生提醒:寶寶積食有4個信號,常做3事,趕走積食胃口更好
    家住山東青島的張麗婚姻幸福,不僅有體貼的老公,更有兩個可愛的寶寶。張麗的二寶今年3歲半,長得白白淨淨,胖乎乎的可愛極了,平日裡胃口特別好,輔食奶粉都能喝不少,胃口相當不錯。可是,最近一個月卻不知道是為什麼,寶寶一直不好好吃飯,就連平日裡最喜歡吃的零食和水果都提不起興趣。剛開始,張麗還沒當回事兒,以為寶寶只是吃多了,改天就好了。
  • 給寶寶吃肉 要注意這3點吃錯了傷脾又積食
    給寶寶吃肉,親貝網小編相信這是很多父母都有的想法。為什麼呢?多吃肉才能補充營養,營養到位了,個子才能長高。給寶寶吃肉,要注意這3點,吃錯了傷脾又積食1、儘量少喝肉湯很多老人都會認為,「骨頭湯」或者「母雞湯」等都特別有營養,但這其實是錯誤的想法,很多肉和骨頭即便熬煮的時間再長,溶解到湯中的營養都是很有限的,即便給孩子喝一大鍋湯都不如吃一小塊肉來的有營養,並且湯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常喝不僅會造成肥胖,
  • 4歲孩子個子矮,兒科醫生:這3種湯別給孩子喝了,傷脾又積食
    表哥家的孩子梅梅今年4歲了,雖然看起來跟其他孩子一樣,可是一做比較就發現身高比同齡孩子矮一大截,每一次學校組織集體活動,梅梅就要站在最前排,而且看起來還很瘦削。表嫂很擔心孩子長不高,可是奶奶說:「我們家都沒有矮子個,基因好著呢,不用擔心,到一定的年紀肯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