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開:91歲院士,5個重孫從不積食生病,只因常做2件事

2020-12-24 健康新經

小孩積食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但常見並不代表可以被家長忽略。

中醫上認為,積食一來百病生,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的積食,任其發展,最後很有可能會形成非常嚴重的危害,甚至發展成扁桃體腫大,腺樣體肥大,需要手術切除的地步。

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孩子表現出積食的時候就及時幹預,而且積食對孩子日常的成長發育也非常有影響。

肖院士,91歲高齡了,研究小兒積食50餘年,發表過數十篇關於小兒養護的文章,但卻發現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孩子受到積食的困擾,他深知要讓更多的父母了解到積食對孩子的影響。

雖然小兒積食比較難以預防,但是肖院士卻通過自己總結和摸索出一套化解小兒積食的方法,讓孩子在生活中能夠大大降低積食的概率。

將這套方法用於自己的5個重孫,發現他們很少積食,更少生病,最大的重孫14歲了,也從來沒有因為生病去過醫院,讓很多家長羨慕。

首次公開:91歲肖院士,杜絕小兒積食,讓娃少生病,只因常做2件事

肖院士成功克服小兒積食,讓更多孩子擺脫積食的困擾,保障孩子脾胃功能,減少生病,其秘訣在於養成一系列健康的行為和生活習慣,從而能夠強化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有助於營養的吸收,從而真正扭轉了積食脾虛的不利態勢。

1、常吃1物——柳果刺鋅

這是一種比較全面的綜合方,針對小兒嬌嫩的脾胃來講是比較合適的,市面上關於小孩消食的藥非常多,但其實大多都是寒涼性質的,即便是能夠很快消食,對脾胃的傷害也比較大,肖院士的不主張的。

因為柳果刺鋅是溫和性質的,裡面有十多種藥食同源的成分,即便是幾個月的孩子都可以喝,所以肖院士是比較推薦的。

首先它可以促進胃蛋白酶和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物的消化,另外還能夠扶正固本,強化脾胃功能,提升脾的運化作用,促進食物中營養的吸收,因此也有很多兒科大夫將柳果刺鋅稱為「脾胃小衛士」。

對於積食的孩子,可以連續喝三四天,如果是出於預防保健的目的,可以每周喝一兩次,堅持下來,就能發現孩子體質明顯的提升。

2、堅持少吃

很多家庭做不到這一點,俗話說,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孩子脾胃水平比較低下,當有太多的食物進入到脾胃時,就會出現脾胃運轉不懂的情況,本身孩子胃的受納能力和脾的運化能力就是非常有限的,若是強加給它們太多的負擔,很容易「罷工」,所以很多大夫都會強調說給孩子吃「好消化」的食物。

同時,在肖院士看來,為了更好的促進脾胃的功能,以下3種食物也是不能碰的:

1.飲料

大多數飲料都是偏寒涼性質的,如一些果汁、雪碧、可樂之類的,對孩子脾胃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害,如果是奶茶、咖啡類的熱飲,其中熱量非常高,影響胃口,更不適合孩子喝,所以家長給孩子喝白開水和奶粉就可以了。

2.薯片

薯片一般都是油炸的,其中脂肪含量高,而且薯片口感偏鹹,鹽分多,容易造成腎負擔過重,再加上薯片的口感酥脆,很多小孩都喜歡,容易上癮,但薯片對孩子的傷害非常大,所以不要讓孩子吃。

3.冰淇淋

冰淇淋性質非常寒涼,口感偏甜涼,大部分小孩喜歡,冰淇淋屬於對脾胃都有傷害的食物,脾胃最怕涼,有的小孩吃過冰淇淋立馬消化道就會出現不適,所以父母一定要減少給孩子吃這類食物。

相關焦點

  • 91歲院士公開,從重度肝硬化到肝功正常,只因常喝這一「水」
    至今已有91歲,肝病專家孫燕院士,投入肝病科研究已有60餘年,為肝病領域總結了非常寶貴的研究成果。孫院士提醒:肝不好的人,這3種食物要少碰,對肝傷害極大1、黴變食物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發黴蔬菜、水果等,都是比較常見的。多數人都會認為,只是輕微的發黴,把發黴的部分削掉就好了。
  • 年長寶媽有話說:一直堅持3件事,兩個娃從不積食咳嗽,生病都少
    翠菲今年已經33歲了,但她的兩個寶寶卻不大,大寶今年5歲,,起初翠菲就是給孩子吃感冒藥、帶去打針,但孩子越來越愛生病,抵抗力也是比尋常孩子差多了,三天兩頭去醫院,簡直就是個小「病秧子」,於是翠菲辭掉工作,在家安心全職帶娃。
  • 積食的寶寶,堅持3件事,脾胃會好轉,不積食生病少
    有很多寶媽們第一次做父母,肯定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突然就不愛吃飯,睡眠質量也不好,容易哭鬧,這時候家裡的老人就會說孩子可能是積食了,孩子腹痛腹脹,哭鬧不止,反覆感冒,也有可能是積食導致的。
  • 退休院士聲明:愛積食的孩子,早晚2件事,堅持4天,勝吃消食片
    5歲小朋友個頭矮小,發育遲緩,是怎麼回事?明明小朋友已經5歲了,但是身高卻比同齡的孩子矮半頭,明明的爸爸媽媽帶著他到處求醫,抽血化驗說是有營養不良,但明明吃得也不少,而且明明媽媽還給他買了很多營養品,甚至補鋅的、補鐵的一些微量元素都整天給明明吃,但收效甚微。
  • 孩子積食愛生病?多半是脾虛,調理孩子的脾胃,這3件事做少了!
    對於許多家長來說,孩子積食,腸胃不舒服,不愛吃飯都會讓他們「頭痛腦熱」。然而,大部分孩子在積食後會誘發一系列的疾病,導致身體的免疫力降低,就會動不動就生病,甚至會誘發習慣性生病。此外,積食會傷害脾臟,而脾是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在體內主運化。
  • 清理積食,健脾益胃,常做三件事,孩子積食沒了,脾胃越來越健康
    6歲女孩,身體出現這4種表現,家長要留心,孩子就要停止發育了!②表現二:出現口臭小孩子一般是沒有口臭的,或許吃些氣味重的食物,如洋蔥、大蒜等會出現輕微的口氣,不過隔天后就消失了,當發現小孩口中傳出酸臭的氣味,並且刷牙也沒有用的話,說明是孩子的脾胃虛了,肚子裡有積食,積滯在胃裡,酸臭味就是從脾胃傳出來的。
  • 6歲男孩1米41,很少去醫院,姥姥:常做3事,娃不積食長個快
    養孩子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孩子在一歲到10歲的時候,總是容易有積食的情況出現,更是讓寶媽們直呼帶娃難!孩子積食避免不了,若是發現孩子常常有不想吃飯、便秘、口臭,或者是經常生病,動不動就發燒咳嗽等,大多都與積食有關。
  • 孩子積食多是"慣"出來的,這3事是積食「加速器」,還在做快停下
    有了孩子之後,就怕孩子生病感冒,孩子受罪不說,家長還跟著遭罪,日夜不能好好的休息,就怕孩子有什麼問題。據數據統計,80%孩子生病是由於積食引起的。積食也就是食物堆積在腸胃道內,沒有被脾臟運化,腸胃的蠕動能力降低,也就是人們常說的&34;。
  • 5歲娃一年猛漲26cm,寶媽常做2事養脾胃不積食,長高又長肉
    孩子發育不到位,做父母的自然十分緊張,尤其是看到孩子比同齡孩子矮半截的時候。在眾多影響孩子發育的因素中,積食是最常出現的原因案例:5歲的浩浩是幼兒園大班裡年紀最小的孩子2. 飲食療法採用食療的方式也可以解決孩子積食的問題,像山楂、蘋果、山藥等都是可以幫助改善積食問題的食材。
  • 孩子積食脾虛,家長別再不當回事了,做這3件事,消積健脾胃口好
    天天今年5歲了,孩子剛上幼兒園那時,和班上的小朋友身高差不多,但是今年開學一看,天天成了班裡面最矮的小朋友,開學體檢報告顯示,天天只有92CM,遠遠低於同齡兒童的標準身高!這讓孩子的父母擔心。4、如果積食時間長了,營養跟不上,免疫力下降,孩子會經常生病,感冒,咳嗽,經常發燒,使孩子非常痛苦。5、如果積食沒有得到積食處理,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發育,孩子日漸面黃肌瘦,個子長不高,非常瘦弱,體質不好等等,都嚴重營養孩子的健康。
  • 吃一次等於10個塑膠袋,4歲男娃積食咳嗽半年,只因常吃2種食物
    4歲的小哲已經咳嗽半年多了,每次都是夜裡和早上起床之後咳嗽,白天很少咳,止咳藥吃了很多,霧化機也買了好幾個,但都沒法解決小哲的咳嗽問題,冬天到了之後,小哲感冒的次數更多了,每次都是發燒,上周還因為肺炎住院了。
  • 6歲女娃2年沒長個,警示:1種水喝太多,積食脾虛難長高
    她的女兒小欣才6歲,個頭很矮,卻已經查出了卵泡了……據了解,小欣出生的時候和同齡的孩子是一樣的,都是50公分,一直到2歲之前都很正常,性格也開朗,愛唱歌跳舞,從2歲到3歲這一年開始頻繁生病,期間也吃了很多藥。
  • 研究癌症60年,91歲院士提醒:4種食物會喚醒「癌細胞」,勸少吃
    孫燕院士,今年已經91歲高齡,大約從30歲便開始針對於肝癌的研究,直到現在,已有60餘年了。別看孫燕院士是九旬高齡老人,但是依舊精神抖擻、意氣風發,仍在抗癌前線,讓人很是羨慕。在一次的記者訪問會中,有人向孫院士提問:「孫院士,如今肝癌頻發,患病人數越來越多,並且難以治癒,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呢?」孫院士回答道:「所謂病從口入,根據我日常生活的習慣做出總結,那就是,別吃致癌食物,有幾種食物,我從不吃。」
  • 孩子經常反覆的積食,家長做2件事,孩子脾胃好了,積食消了
    孩子出現反覆積食,是每一位家長都不想看到的。由於我國的氣候原因,不少人都有脾虛的問題,而且孩子大多數也有,因為孩子的脾胃沒有發育健全,如果沒有細心的照顧和保養,那麼,就很容易出現積食的情況。很多家長不明白積食的什麼情況,積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長期出現食物過剩或者營養過剩,導致食物和營養在體內堆積過多,形成的一種疾病,嚴重還能夠危害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
  • 5歲娃半年猛漲13公分,經驗是常做4事養好脾不積食,長高還長肉
    而脾胃就像是樹木的根部,打好了根部基礎,樹木才能高大茂盛;脾胃健康,孩子才能有個好的身體基礎。昊昊今年5歲了,去年在幼兒園大班時候就突然不大長個了,同班的小朋友都給昊昊起外號,叫他「矮冬瓜」,昊昊為了這個事情沒少跟其他小朋友打架,老師也叫過幾次家長,但昊昊還是脾氣怪怪的,也沒小朋友跟他玩。
  • 91歲兒科教授忠告:積食不可怕,常喝2種湯,寶寶不積食,少遭罪
    4、發熱即使導致的發熱一般都是低熱,不會超過38.5度,也會出現精神不振的情況,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手足心發熱,不排便。5、夜啼半夜啼哭是小兒積食的明顯特徵,孩子平時睡覺比較安穩,但是突然孩子變得愛喝椰奶,或者是有睡前喝奶的習慣,容易反身哭鬧不止,並且會伴隨著出汗,腹脹,腹痛,排便後哭鬧等情況。
  • 春節後孩子積食易生病,收好4個消積法!
    ● 三星湯三星湯的組成材料有:谷芽、麥芽各 10 克,山楂 5 克(1歲以下是:谷芽、麥芽各 8 克,山楂 3 克),具有健脾消積、疏肝理氣的功效,消積力度比較溫和,1歲以下的孩子用也是沒有問題的。一般情況下,孩子積食時用三星湯消積,配合素食,連續2~3天;日常保健的話,一周一次。
  • 奶奶帶娃6年,孩子從不積食,日常堅持這1招,你也可以
    韜韜奶奶通過這件事後就認識到中醫的強大,開始自學醫學知識。韜韜咳嗽、發燒這些小病症,都被奶奶解決了,這都6歲多了,從沒因為生病去過醫院,而且體質也很好,即使是流行感冒時期韜韜也安穩度過了。這其實大部分歸功於奶奶的調理有方,奶奶看過這麼多醫書,也總結出,小孩要是想身體健康少生病,養好脾胃、別積食是特別重要的,相當於是個基礎,奶奶也有自己的一個小秘訣,和日常常做的事,能保娃少積食,脾胃好。1.
  • 堵脾胃的「兇手」被找到,請趁早拉黑,若娃常吃,難怪積食總生病
    嬌嬌沒有辜負奶奶的期望,比同齡的孩子都要高要胖,2歲的時候嬌嬌就已經30斤,身高達到了95公分,比同齡的男孩子還要高要胖,但是沒過多長時間,嬌嬌卻突然變得不愛吃飯了,只想吃零食,奶奶一看這不行啊,就給控制零食,結果飯也不吃,零食也不吃,很快就瘦了,還連生了幾場病,奶奶就有些著急了,讓嬌嬌媽媽請了假,帶孩子去醫院看看。
  • 5歲女娃脾虛衰竭,不發育,醫生怒斥:常吃3物孩子積食成這樣
    張女士有個5歲半的女兒琦琦,這孩子長相可愛,性格活潑,不管是同學還是長輩都很喜歡琦琦,可琦琦的身高一直是張女士比較擔心的問題,琦琦是班上最矮的學生,每次升國旗或者集體活動都會站在第一個,平時孩子也不喜歡吃飯,還經常生病,很多人以為琦琦只有3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