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麗莉
本文轉載自 New Pathway
啟德國際 K12 旗下知名國際教育品牌
孩子對讀書沒興趣,那要如何培養起興趣?孩子閱讀速度太快,到底能夠理解多少,該如何指導他有效地閱讀?孩子只愛讀中文書,對於英文讀物會急於翻看譯本,如何引導他進行英文閱讀?筆者結合自己在青少年閱讀領域的教學經驗,撰文一篇,希望能夠對上述三個問題做出有益的解答。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份書單,你的孩子讀過幾本呢?作者將書單中標色的書目稱為「全壘打書」,如果你還不知何為「全壘打書」,那麼這篇閱讀經驗,你可要好好看看啦!01.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許多孩子對閱讀沒有興趣,並非因為家中無書,相反,家長購置了許多中外名著,教導孩子閱讀之重要性,責怪孩子怎能對閱讀毫無興趣!良苦用心之餘,大家卻發現這樣做的結果是使孩子與閱讀漸行漸遠。
【觀點 1 :並非只有經典的,才是最合適的】
我們提倡孩子閱讀名著。然而,既是名著,對於閱讀者的要求難免頗高,如同一位智慧長者,高高在上;而站在閱讀殿堂大門外的孩子所需要的,只不過是一位親切和藹的夥伴,牽起他的小手,一同去探索一個新的世界。
孩子和成年人以完全不同的角度觀察世界,只有適合孩子思維特點的書才能夠成為啟迪興趣的原動力。從我們以往的教學經驗中來看,很少有孩子會抗拒那些如《哈利波特》等真正優秀的兒童讀物。
【觀點 2 :找到一本「全壘打書」,就能讓孩子愛上閱讀】
美國學者 Trelease(2001)認為,只要一次美好的閱讀經驗,就可以造就一個熱愛讀書的人。他借用 Fadiman(1947)的《全壘打》一詞,把這樣的一本書稱作「全壘打書」。
工作中我和孩子們發現了許多「全壘打書」:讀 George Orwell 的《動物農莊》,開啟了孩子獨立思考之門;讀 Michael Morpurgo 的《柑橘與檸檬啊》,讓七年級的男孩潸然淚下;讀 Ian Mc Ewan 的《夢想家彼得》,讓孩子深感於想像力的無窮力量。比起《戰爭與和平》這類如雷貫耳的名著,這些書對於孩子們來說才更加深入他們的心靈。
【觀點 3 :選書是培養閱讀興趣 80% 的重要性】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動態過程,不同階段的興趣發展的特點各有不同。從小學到初中、高中階段的孩子是身心發展變化最快的階段。他們半幼稚、半成熟,半獨立、半依賴;他們對自己喜歡的事物的探索還處於萌芽階段;他們興趣是分散的、衝動的,他們對於事物的看法是片面的、膚淺的。
因此,每選定一本好書,都承載著為他們答疑解惑,甚至開天闢地的重任。每一次選擇都是出於對他們的細緻觀察,基於他們的興趣愛好,同時又希望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受到心靈的震撼。
【觀點 4 :選擇合適書籍的五個原則】
恰當的選書,就會成就一個孩子的閱讀。但選書的確是一件複雜的事,如果將通用的依據歸納起來,大致可以有以下五方面:
類型合適(歷險,奇幻,家庭,校園…)
思想略高出當下理解水平
語言難度適中
出版社正規
篇幅不宜過長
選書的過程如同試圖去窺探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那是一次充滿著不確定的冒險。所以,如果你已經成功地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妨時常帶他去書店或圖書館吧,把這項偉大而困難的任務交給那個最合適的人去完成,而我們不妨去充當一個謙虛的嚮導。
02.
如何指導孩子的有效閱讀
閱讀興趣養成後,父母常常擔憂孩子的閱讀質量。如果孩子的閱讀速度太快,他對書中的內容到底有多少消化?應該如何指導閱讀的過程和進度?很遺憾,父母再一次以無微不至的關愛帶給孩子不能承受之輕。
全世界對於閱讀最專業和前沿的研究結論告訴我們:
1、閱讀是「教」不出來的。
2、閱讀是可以有效「引導」的。
【觀點 5 :閱讀是「教」不出來的】
美國圖書館學教師 Susan Rosensweig 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計劃閱讀,那註定不會長久。」Stephen D.Krashen 借用 Csikszentmihlyi(1991)的心流(flow)研究給我們提供了根本性的解答。
實際上,閱讀的過程,就是一種心流活動的過程,是一種非常主觀的狀態,是無法被他人把控的。「心流是當人們專注而輕鬆地投入某種活動時所達到的一種心理狀態。當人們處於心流狀態時,日常關注的事,甚至是自我的感覺就會消失,對於時間的感覺也改變了,活動以外的其他事情都覺得無關緊要。」 (摘自《閱讀的力量》)
可見,父母希望監控孩子的閱讀過程,就如同將流水塑形,必將無果而終。
無論是我們希望強勢改變孩子的閱讀節奏,還是嚴格控制他的閱讀過程,都是不現實的。那麼在幫助孩子提升閱讀能力的道路上,除了選書以外,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實際上,家長在孩子的閱讀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相當重要的。
【觀點 6 :閱讀是可以被有效「引導」的:第一在於理解修辭】
對於一本好書來說,片段乃至通篇的精讀,十分必要。而精讀的落腳點就在於分析修辭。亞里斯多德說:「修辭與辯證法匹配,所有的人幾乎都要用到它們,因為每個人都要試圖討論問題,確立主張。」修辭就是以語言作為手段來影響讀者或聽者為其目的,或是掩飾意圖,或是吸引注意,或是加深印象,或是增強抒情。
以往對修辭狹義的理解是比喻、擬人、誇張、排比等修辭手法。實際上,這些修辭手法僅屬於美學修辭的範疇。所謂美學修辭,是運用想像和聯想通過辭格來喚起生動的意象,使語言文字新鮮活潑,發揮更大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取得藝術性的表達效果。而廣義的修辭還包括交際修辭,交際修辭在閱讀中無處不在。交際修辭,在內容表達上偏重於鍊字煅句,在型式結構上偏重於嚴謹妥帖,總體上講究邏輯思維,以有效地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
在閱讀中,體會詞語的恰當使用,感受句型的表達效果,理解行文的感情色彩,領悟作者的言外之意,這些統統要靠分析修辭。可以說,修辭是語言智慧的體現。理解修辭,既是提升語言智慧。
【觀點 7 :閱讀是可以被有效「引導」的:親子討論,激發思考】
對於一般的家長來說,精讀指導和研究修辭未免要求過高,但親子閱讀是大部分家庭都可以實現的操作方式。親子閱讀,與孩子討論書中的內容與思想,是促進孩子的心智成長捷徑。順帶說一句,很多孩子到了中學階段和父母交流的話題就不多了,親子閱讀也給父母與孩子交流提供了好機會。
美國學者 Mortimer J.Adler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談到閱讀積累漸進的四種層次,層次間進階的關鍵就在於閱讀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書。對於孩子來說,如果能夠和比自己閱歷豐富的人一起探討書中的內容,必然有助於提升他們的理解,促進他們的成長。討論有助於孩子積極思考,提出問題,主動閱讀。閱讀得越主動,讀得就越好。
當孩子們閱讀一本感興趣的書時,這種相互提問式的閱讀和討論往往是十分熱烈的。當我和孩子們閱讀《動物農場》時,我們常常討論,如果 Snowball 沒有被 Napoleon 趕走,動物農場的未來將會走向何方?
探討這個問題,將會引發孩子去思考政治的本質,思考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針對某些帶有爭議性話題的書,鼓勵孩子去思考贊同還是反對作者的觀點,並有依據地陳述自己的想法,孩子的心智就是在這樣的討論和思考中成長起來。
有效的閱讀引導,不是檢查孩子今天讀了幾頁書,不是測驗孩子記住多少情節,不是強制孩子完成一個閱讀任務,而是引導孩子體會語言的精妙,是啟發孩子感受思維的樂趣,是留給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間。
03.
如何指導孩子進行英文閱讀
許多家長苦惱於孩子愛讀中文書,但不愛讀英文書。這時,強行規定孩子閱讀只會使孩子更加討厭英文書。
【觀點 8 :英文閱讀起初是一個困難的解碼過程】
事實上,母語閱讀(中文閱讀)和第二語言閱讀(英文閱讀)有著根本性的區別。「第二語言習得」這一專門學科對其進行過深入研究。簡單地說,首先,孩子在閱讀中文書時,他所生活的中文語言環境已經給他奠定了一個良好的語言基礎;而當他閱讀英文書的時候卻缺乏必要的詞彙語法構架。
其次,中文閱讀可以由強大的中國文化背景輔助詮釋,而英文閱讀缺乏這種文化背景來支撐理解。最後,當孩子進行中文閱讀時他的思維是單一一種語言,而當他進行英文閱讀時,他的思維會在兩種語言之間迴旋。
因此,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母語為中文的孩子在閱讀英文書時面臨著強大的語言障礙,他們當然不會對英文閱讀產生自然的興趣。英文閱讀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觸發點,從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最可能使他們對英文書產生興趣的動因是找到英語閱讀的成就感。
運用已經學到的語言知識去理解新的英文材料會使孩子產生一種巨大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激發他們主動地去學習更多的語言知識。一個有效的方法是,下功夫精讀一本原版書,讀透書中的所有詞彙和句子,這就是英文閱讀的引爆點。
【觀點 9 :第一本英文原版書的通透閱讀至關重要】
讀透一本書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莫過於反覆多遍地讀。中國古語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確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雖然多遍閱讀,每遍的側重要有所不同。實際操作中,我主張以三遍為準:
其中每一遍的閱讀方法都可以反覆進行。
但是這個方法不適用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他們的閱讀積累還不夠,閱讀興趣需要進一步培養。在我的教學中一般給 7 年級以上的孩子使用。低齡的孩子可以從《神奇書屋》等簡單的兒童讀物或簡寫版讀物開始閱讀。
04.
閱讀英文書需要隨時查字典嗎
大家經常要問閱讀英文書的時候要不要隨時查生詞?我想說一點原則:不要影響閱讀興趣。對於年齡偏低的孩子,不建議在起初階段使用生詞過多的材料(每頁生詞量不宜超過 5 個)。
而對於已經有了一定學習動力的中學生而言,如果希望在短期內提高單詞量,也可以選擇一本生詞偏多的書來做精讀(每頁有 10 個左右的生詞)。然後按照上述的三遍閱讀法來操作。最近有兩個孩子在讀完一本《動物農莊》後就掌握了 800 多個新單詞,英文水平立刻更新了一個高度。同時,這樣的進步,給她們帶來了更大的閱讀動力。
對於查字典的問題,我們還建議大家可以用 kindle 或其他的電子書,這些基於觸控螢幕的翻譯技術,可以讓孩子把單詞的障礙減低到最小。
【觀點 10 :語境詞彙】
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死記硬背單詞的效果是很差的。因為,遺忘的速度往往快於你的記憶。缺乏語境的單詞背誦,看似捷徑,其實不然。很多孩子一本單詞書背了一年,一半都記不住。
對於單詞來說,只有在文本中,才有生命力。在語境中學習單詞,以閱讀來提高詞彙量,以詞彙量的提高來促進閱讀,這也是閱讀對於學習單詞的強大而不可代替的作用。
我建議用「螢光筆閱讀法」,就是把生詞用螢光筆直接標註在書裡,用於檢查和複習。和單純記錄在筆記本上比,可以讓單詞記憶有更豐富的背景。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希望對你的留學規劃有所啟發。如果有任何問題想要諮詢我們的導師,請點擊 「閱讀原文」 預約通話。
感謝你的關注,我們明天見
想要回顧往期精彩內容,可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