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閱讀:分級還是不分級?

2020-12-12 中國教育新聞網

4月2日是國際兒童讀書日,當日,親近母語研究院通過其微信公號「點燈人教育」,發布了《中國小學生分級閱讀書目(2019年版)》。沒想到這條微信在短短幾天內,閱讀量就達到了20萬。如同每一個兒童閱讀推薦書目公布時所面臨的「遭遇」一樣,該書目被廣泛轉發和讚譽的同時,也面臨一些質疑之聲。

4月13日,在第十五屆中國兒童閱讀論壇上,來自教育界相關專家、一線教師、兒童文學作家以及兒童閱讀推廣人,與現場2000餘位參會代表一起,就兒童閱讀是否需要分級、如何科學進行分級、分級閱讀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等相關問題,展開了深入研討和交流。

浙江省杭州市天長小學特級教師蔣軍晶現場執教詩詞研討課《送別》。

圖書應與孩子的認知水平和興趣相匹配

自稱「資深奶爸」的紹興白魚文化創始人蔡朝陽,從兒子菜蟲10個月開始,就從沒間斷親子共讀。到菜蟲4歲時,他開始讀《安徒生童話》,沒想到讀了沒幾分鐘,菜蟲就爬過來說,「爸爸,這是你的書,這不是我的書」,然後會塞給他一本繪本。

「到菜蟲6歲時,我嘗試著給他讀《納尼亞傳奇》,開頭幾分鐘他仍然在床上不停地蹦達,但是很快便停了下來,他安靜地爬過來趴在我肩上,跟我一起讀起來。等到菜蟲小學四年級時,他已經開始閱讀《人類簡史》和《二戰簡史》了,這是許多男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蔡朝陽覺得,凡是有親子共讀經驗的父母都會有非常直觀的感受,即分級閱讀是必須的,「孩子每天都在成長,他的大腦在不斷發育,他從讀圖、讀文字,到進行初步的抽象、思維和理性判斷,他每天都在進步,他所閱讀的書籍一定會不一樣」。

「兒童分級閱讀雖然是一件很專業的事情,但其實是很多在家做親子閱讀的父母每天都在做的事情」。當然,蔡朝陽為兒子閱讀時,也參照了一些相關書籍,比如《長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書》,「這本書就甄選解讀了近50個國家的1001本經典童書,並按照年齡的增長進行編排和推薦」。

馬來西亞兒童文學協會副會長郭史光宏,也是當地的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他介紹說,馬來西亞的教師和父母對於如何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圖書,同樣也十分迷茫,「當我們總為孩子選擇不太適合的圖書時,孩子對閱讀就會失去興趣,所以分級閱讀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兒童閱讀推廣人孫慧陽曾經帶過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孩子的閱讀,因此她特別關注到一個「閱讀年齡」。「我發現,隨著閱讀年齡的增長,孩子們閱讀讀物的差異也越大。所以,在實踐中進行閱讀指導時不但要關注孩子的實際年齡和認知差異,還應關注其閱讀年齡」。

她認為,分級閱讀應該是基於兒童的認知和心智發展,因此一定要做好「認知匹配」。同時,兒童的成長性是一個重要變量,因為成長才產生了分級的訴求,所以閱讀也是一種「精神餵養」。

蘇州大學實驗學校特級教師張學青現場執教文學研討課《打架》。

警惕分級閱讀中的「誤讀」現象

當分級閱讀越來越受到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並在實踐中不斷推進時,也需要警惕兒童分級閱讀中的「誤讀」現象。兒童閱讀推廣人、珠海市香洲區學科帶頭人付雪蓮,至今仍對兩年前聽過的一堂語文課記憶猶新:一位有多年教齡的小學語文教師,為低年級的孩子們講美國作家艾諾·洛貝爾的知名作品《青蛙和蟾蜍》。教室的大屏幕上顯示了一組帶拼音的詞語,這位教師先讓孩子們以各種方式朗讀了多遍,然後她開始講故事,之後帶著孩子們看了一段視頻,以區分自然界裡的青蛙和蟾蜍,然後又帶著孩子們畫青蛙和蟾蜍、做青蛙和蟾蜍的遊戲……最後,給孩子們留的作業是把《青蛙和蟾蜍》文本中的好詞好句摘抄和背誦一下。

「這樣一堂課,看起來似乎既豐富又充實,但其實是教師對經典文本的一種『誤讀』。」付雪蓮覺得,如果教師自身的閱讀能力不匹配,即使把分級閱讀書目做得再好,把書的難度和學生的能力匹配得再好,也難以達到理想的閱讀教學目標。

而閱讀教學中的另外一種「誤讀」也同樣值得關注:有一類教師教學能力很強,完全能夠深度、完整地解讀文本,對整本書的課程教學把握能力也很到位。但他可能會不自覺地以個人的喜好,來決定給孩子們讀哪一類書。比如,聽到某位專家講生命教育很重要,便一學期都讓孩子們沉靜在各種關於死亡的故事和話題中。當聽說繪本教學很重要時,又花了大量的時間給每天給孩子們讀各種繪本……

「這樣的閱讀教學,從閱讀的質和量上看,應該也很好了,但遺憾的是停留在了一個維度上,在兒童閱讀的多樣性和層級性上,還存在較大的上升空間。」付雪蓮指出,很多教師覺得進行閱讀教學的最大成本是購買圖書的費用,其實時間才是最大的成本。

「朱光潛先生曾談到年輕時的閱讀教訓,他反思自己在10多歲最該發展想像力的年齡,卻讀了很多年的議論文,這導致他的想像力變得極為匱乏,讓他無法把握有血有肉的世界」。付雪蓮覺得,教師如果單憑自己的興趣而讓孩子重複閱讀同一類型的書或者同一種閱讀體驗,可能會錯過孩子閱讀中的重要認知發展關鍵期。

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朱自強對此有同樣的感受,他以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為例,提出在兒童分級閱讀指導中,一方面應考慮兒童的現有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其可能的潛力。「父母和教師在閱讀中,應不斷嘗試為孩子提供帶有一定難度的內容,調動其積極性和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從而達到下一發展階段的水平」。朱自強認為,兒童心智成長的速度有時超過我們的想像,所以我們提供的分級閱讀書單應該是一個成長性的書單,要特別關注兒童的成長性。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育才學校校長、全國優秀教師朱愛朝現場執教研討課《時節之美》。

兒童文學作家眼中的分級與不分級

資深媒體人、兒童文學作家張弘從創作者的角度談到她眼中的兒童分級閱讀。她認為,沒有一個作家願意用「分級」的概念來約束自己的創作,「一個稍有些野心的作家,一定不願意將自己的作品限定在只給某一個年齡段的孩子閱讀,他一定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讓孩子反覆讀,能在不同的年齡讀出不同的感覺和深度。」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兒童文學作家在創作中沒有分級意識和讀者意識,這種意識不單單表現在遣詞造句上,更體現在他能夠深入體察兒童的心理和認知發展水平,也必定要調動他自身的很多童年記憶、童年體驗以及對兒童的理解」。

張弘認為,兒童文學是最好的激發兒童語言的靈性文字,可以激發兒童對社會和自我的理解與認同,「當我們理解了創作本身的複雜性,理解了分級和不分級的矛盾性後,我們再去看各種分級閱讀書單時,看到的就不僅僅是所列出的圖書了,而是其背後的兒童觀和價值觀。」

郭史光宏則認為,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家在創作中都在嘗試挑戰兒童的最近發展區,「比如很多年以前,教師很難在小學生中進行生死教育,也很難談論一些哲學命題,可是當一些非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出現時,這些話題的討論就變成了可能。」

與作家在創作中的相對淡定不同,國內出版商對於分級閱讀市場的重視已達到相當的程度,這其中也是喜憂參半。孫慧陽認為,如果「橋梁書」的引入和越來越多高品質原創兒童讀物的出現是令人喜悅的一面,那麼市面上大量出現的經典名著縮編拼音版則值得警醒。

「經典名著之所以成為經典,就在於已經過了漫長歲月的淘洗和檢驗,這樣的作品又怎麼能隨意縮編呢?是應該縮編文本中的情節還是對話?抑或是其心理或景物描寫?縮編以後,還能算是經典嗎?」孫慧陽覺得,經典作品被縮編後,表面上看字數少了,句子短了,其實並沒有真正助力孩子們的理解,反而製造了某種閱讀中的「霧霾」現象。 

江蘇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學特級教師周益民現場執教兒童課堂沙龍《我看童書》。

把閱讀的自由還給孩子

當成人為孩子們的閱讀到底該分級還是不分級爭吵不休時,孩子們的回答則既簡單又單純。論壇上,來自南京市芳草園小學的孩子們,總結了他們最不喜歡的幾類書:一是道理多,文字乾癟;二是沒趣味,情節感差;三是太深奧,難以理解;四是過於血腥和暴力。 

而針對教師和家長在兒童閱讀中普遍存在的焦慮心態,蔡朝陽引用了一句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的話:孩子們總是在大人看不見的地方,以孩子的方式幹著壞事成長的。他回憶說,自己從小也是看著「垃圾書」長大的,如今則是一個「熱愛古典文學的中年人」,「我兒子的唐詩啟蒙來源於《植物大戰殭屍》裡的唐詩漫畫。所以,當我們向兒童推薦圖書時,還要傾聽孩子們的聲音,要把閱讀的自由權還給孩子。」

對此,郭史光宏也表示贊同,「我們千萬不要因為做分級閱讀而將其變成了一種限制和捆綁。因為,每一個兒童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因興趣、環境、成長背景等的不同,可能會導致個體在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方面的差異非常大,所以不太可能有一個標準或者分級系統符合每一個體性的兒童閱讀需要。」從這個角度說,不會存在完美的分級閱讀,它的核心目的是提供閱讀參考和指導,而絕不是為了限制和捆綁兒童的閱讀。

在郭史光宏看來,兒童分級閱讀並不是簡單地出一份書單,而是包含分級閱讀研究、分級標準體系建立以及分級閱讀服務,等等。「表面看來好像是在為圖書分級,其實質則反映的是我們的閱讀觀和兒童觀」。

因此,分級閱讀永遠是第二位的,是需要不斷進行更新和改變的。分級閱讀最重要的價值之一,在於勾勒孩子閱讀成長的規律和曲線,也幫助成人更清晰和理性地去理解孩子的認知和成長規律。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實驗教育集團南頭小學名師周美英現場執教兒童文學研討課《柳林風聲》。

本土化的兒童閱讀分級體系呼之欲出

親近母語創始人、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徐冬梅認為,兒童分級閱讀不只是對讀物的分級,其實質是根據兒童的認知水平和閱讀能力,為每個孩子提供合適的讀物並給予其適當的建議和指導,以提升其閱讀能力和素養,促進其人格發展和精神成長。

徐冬梅以藍思分級閱讀體系、A-Z指導性閱讀分級體系和發展性閱讀評估分級體系為例,指出這些分級閱讀體系都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分級閱讀理論和應用實踐體系,其中藍思、牛津、培生等英文分級閱讀體系也已被引入國內。

在國內,中文分級閱讀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閱讀+出版」為模式,以出版社為主體,研發中文分級閱讀讀物,代表機構為南方分級閱讀和接力出版社。第二階段,以「閱讀+科技」為模式,以科技公司為主體,進行中文分級閱讀網際網路產品的應用探索,代表機構為考拉閱讀、攀登閱讀、悅讀家園等。

徐冬梅認為,相比於成熟的英文分級閱讀體系,中文分級閱讀體系在發展了10多年後,仍存在很多難點問題。例如:中文分級閱讀標準如何建立?漢語的兒童語料庫如何建立?如何科學評測兒童的認知水平、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如何進行中文讀物的科學分級……

「中文不同於英文,有其獨特性,在分級閱讀時也更複雜,比如,不是短句子就一定是表意簡單的句子,篇幅短小的也不一定就是淺顯的文本。」另外,中文的音韻也非常重要,讓孩子在童年時充分地誦讀和吟詠,是孩子學習母語必須的內容,「這不簡單是為了讓他們多背幾十首詩歌的問題,其背後有很深的教育學原理。」徐冬梅認為,很多兒童閱讀推廣人都是兒童「默讀」推廣人,他們只帶領孩子們讀兒童文學、讀整本書,這是遠遠不夠的。

也正因為如此,親近母語很早就研發了《日有所誦》,可以進行兒童詩歌的分級誦讀。系列產品之一《我的母語課》,則屬於兒童文學文本的分級閱讀。徐冬梅透露,經過10多年的探索,尤其是近3年的努力,親近母語的分級閱讀標準已經基本完成建模工作,很快就能和大家見面。而即將推出的兒童中文分級閱讀網際網路產品——小步讀書,則希望能實現三個目標:相對科學地測評兒童的閱讀水平;為兒童匹配適合其當前閱讀能力的文本;提供專業的閱讀陪伴和閱讀指導。

針對親近母語公布的《中國小學生分級閱讀書目(2019年版)》的相關質疑,徐冬梅回應說,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存在很大的不同,「閱讀實踐中,教師和父母十分需要針對不同年級和年齡段孩子的閱讀書目推薦,而這份書單的背後蘊藏著我們長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我們也盼望,能有更多的機構和組織加入進來,為中國兒童閱讀持續做一些打根基的基礎性工作。」(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郜雲雁)

相關焦點

  • 探索研發兒童閱讀教育與分級閱讀標準
    所謂兒童分級閱讀,是指依據少年兒童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特徵與認知水平,為其提供科學的閱讀計劃,為不同讀者提供更適宜的讀物,這是一種世界性的閱讀趨勢,符合少年兒童的心智發展規律,在西方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 聚焦分級閱讀與英語啟蒙 中國兒童分級閱讀高峰論壇開幕在即
    為幫助更多家長和孩子更好地認知英文分級閱讀,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與美國學樂出版集團聯合發起了主題為「中國兒童分級閱讀高峰論壇」活動。本次中國兒童分級閱讀高峰論壇將於12月15日在北京北大博雅國際酒店舉行。
  • 兒童分級閱讀要有行業標準了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少兒教育分社社長胡苗、「3-8歲兒童分級閱讀指導」標準研發項目組首席專家張建國就該標準的編寫工作向與會領導和專家作匯報。兒童分級閱讀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在國外已有60年的歷史,並已形成多種分級閱讀體系和標準。分級閱讀的概念引進中國也已有十多年時間,而國內對分級閱讀標準的研究大都在民間或出版機構,且分級閱讀理論體系的搭建較為滯緩,存在著研究主題的行業結構單一、標準制定者公信力不夠、推行力量沒有形成合力等問題。
  • 企盼早日實現兒童讀物「分級閱讀」
    近來,有部分童書相繼陷入爭議旋渦,被質疑「美化自殺」、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等,其中不乏知名作家的作品。這引起了一些家長的擔心,一場「閱讀保衛戰」正在進行中。有家長整理出一份「排雷書單」,還有家長發出疑問:如何為孩子選到合適的讀物?針對家長「選書難」的問題,專家倡導「分級閱讀」。
  • 分級閱讀好在哪裡,父母應該如何給孩子進行分級閱讀?
    導語:近幾年國內家長家長開始關注分級閱讀,而一些出版社、專業圖書公司也開始不斷出版有關分級閱讀有關的圖書。但很多家長依然未了解,究竟什麼是分級閱讀,易讀寶給大家梳理一下分級閱讀這回事。  一、什麼是分級閱讀  所謂的分級閱讀,就是按照少兒兒童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髮育程度為兒童提供科學的閱讀計劃,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讀物,提供科學性和有針對性的閱讀圖書。
  • 首屆原創兒童漢語分級讀物研討會:跨學科專家探討分級閱讀的理論與實踐
    10月24日,由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組織的 「2020第一屆中國原創兒童漢語分級讀物學術研討會」在北京郵電出版大廈隆重召開。會上隆重發布了國內真正意義上的首套原創漢語分級讀物《小羊上山兒童漢語分級讀物》(下稱《小羊上山》)。
  • 漫談讀書┃海飛:分級閱讀是兒童閱讀的有益推手
    分級閱讀,在我國是個新生事物,是在我國推動全民閱讀的過程中,向廣大少年兒童讀者推行的一種針對性很強的閱讀模式。分級閱讀在國外已經推行多年,儘管有人不支持甚至公開反對,但全社會在整體上是支持的。據我分析,支持的原因大體是相同的,就是閱讀作為一種非常個性化的行為,對於獨立的、健康的成年人來說,是自由的、自主的、自在的,但對於需要精心呵護的未成年人來說,是需要分級的、鼓勵的、引導的。這是人類對於自我未來的關注和愛護,這是社會成熟、理性、有責任感的標誌。
  • 中國兒童分級閱讀高峰論壇舉行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與Scholastic美國學樂出版集團於15日聯合主辦「中國兒童分級閱讀高峰論壇暨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於美國學樂出版集團戰略合作發布會」。  「我女兒小時候讀的最多的書就是《Clifford》,那時大紅狗的形象我天天看著,非常親切,所以今天新東方和美國學樂出版集團的合作讓我特別開心。」
  • 關於分級閱讀的那些事兒—如何進行英語分級閱讀(中)
    了解了這些分級閱讀的信息和內容之後,家長們最關心的就是如何進行英語分級閱讀了:如何進行英語分級閱讀01 母語為英語的孩子如何使用分級閱讀體系分級閱讀體系起源於以英語為母語的歐美國家,隨著國家對閱讀的推廣活動發展起來,其中又以美國的分級閱讀體系最為成熟,是美國兒童教育領域
  • 【分級閱讀】分級閱讀已成大趨勢,英文分級閱讀大掃盲
    不知不覺中孩子開始了「拾字」積累,以後識的字積累多了,孩子還能試著讀句子——開始孩子試讀短句子,哪怕句子裡有 一兩個不認識的字,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這就是孩子最初的「獨立閱讀」。因此,家長們、老師們和(通常是有教學經驗的)作家們開始為輔助孩子慢慢學會獨立閱讀編寫了一系列的插圖讀物,也就是「分級閱讀」系列圖書。
  • 親近母語掃描國際分級閱讀,說說中文分級閱讀的意義和現狀
    少年兒童在不同的成長時期,閱讀性質和閱讀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分級閱讀就是要按照少年兒童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髮育程度為兒童提供科學的閱讀計劃,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讀物,提供具有科學性和針對性的閱讀書。分級閱讀模式,目前已成為國際兒童閱讀的一個重要坐標。
  • 英語分級閱讀開啟兒童英語學習新局面
    據悉,此次發布的《劍橋英語分級閱讀館》是劍橋大學出版社與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UCL-IOE)合作開發的適合幼兒園到小學階段學生的分級英語讀物。該套讀物按照Sue和Glen分級方法共分為11個等級,綜合考慮不同年齡段孩子在英文水平、心智和興趣方面的不同,以期為不同年齡的孩子設計不同的閱讀素材。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總經理張秋林表示,此次與劍橋大學出版社、新東方在線一起合作推廣這套《劍橋英語分級閱讀館》分級讀物,將是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在英語教育出版市場的一次「華麗亮相」。
  • 兒童閱讀需要分級嗎? 揭秘中國童書市場現狀
    然而除去選書指導,分級閱讀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它對於中國兒童閱讀、兒童教育的意義如何,其實在大眾中依然相對模糊,對此的意見也是眾說紛紜。「分級閱讀」尚處在徵求意見的階段,青閱讀綜合多方聲音,嘗試探討,什麼是分級閱讀?有關兒童的閱讀和教育中,需不需要分級閱讀?在國外順利實行的童書閱讀分級體系是否同樣適合中國孩子?
  • 美國分級閱讀標準
    美國主要分級方式點評 (一)藍思藍思分級法的內容與特色該分級法國內已有不少介紹,它由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發展中心制定,在藍思分級標註中,藍思(Lexile)是衡量讀者閱讀水平和標識出版物難易程度時使用的單位。
  • 中文分級閱讀,究竟是噱頭還是救星?
    剛剛說漢字這種象形文字對於閱讀比較坑,但是對於識字卻是非常有效且有幫助的辦法。只是不知道是該鄙視我自己的雞娃水平,還是其實就是不好意思承認自己娃笨,從4歲到6歲的這兩年裡,哥哥的識字量始終在250左右徘徊。
  • 不該被忽略的分級閱讀柯林大貓
    American English Big Cat系列是由柯林斯出版社強力打造,由著名分級閱讀教育專家Cliff Moon主持編寫,由世界各地著名兒童作家和插畫家共同打造的分級讀物。主題豐富,符合各年齡段學生心理和認知發展需求, 「故事」和「百科」二者兼顧,讓學生充分接觸不同形式的英語內容,習慣其表達特點。
  • 沒有分級閱讀的英語學習是支離破碎的,9套經典分級閱讀大比拼!
    如果一次看不完,可以收藏起來,以後再回溯。文章中也有一些我們個人的觀點,歡迎大家指正。什麼是分級閱讀分級閱讀,顧名思義是對書的難度進行分級,通過選擇難易適當的書幫助孩子的閱讀從低到高發展。分級閱讀也往往是契合孩子年齡和心智發展的,一般最低階段的設計符合3-4歲兒童的閱讀特點,所以分級閱讀要從「小」開始。9套經典分級閱讀系列書籍本文精選了9套經典分級閱讀系列,從整體框架、內容製作、表達形式等方面給大家做詳細介紹。因為都是分級閱讀,自然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在這裡先做一個簡單分類。
  • 一畝閱讀嘗試分級閱讀新「玩法」
    著名作家曹文軒在活動現場表示:「這是第一次有人為分級專門寫作的一套書,這個很不一樣,過去我們也編過,但都是根據現成的東西大致地分一分,那個分也是很不可靠的,但是這個寶盒專門為分級寫了一套書,畫了一套書,也許他們能使分級閱讀在中國成為事實。」
  • 大貓系列分級閱讀
    ·為4-15歲中國少年兒童家庭英語閱讀提供全面解決方案  ·為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提供全面解決方案  ·大貓英語分級閱讀」系列由英國柯林斯出版集團和外研社強強聯手打造。  ·為教育部重點課題 「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體系標準研製」 實驗用書  ·由英國著名分級閱讀教育專家Cliff Moon主持編寫   ·由世界各地著名兒童作家和插畫家共同打造
  • 山東學子三下鄉,深入調研兒童分級閱讀
    8月1日,為了深入了解「新冠」肺炎對於兒童閱讀習慣的影響,山東大學(威海)文化傳播學院「閱微」團隊赴濟南,進行針對兒童分級閱讀的調研,團隊通過觀察和訪談的形式深入調查濟南市兒童目前的閱讀情況以及對兒童分級閱讀的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