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由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組織的 「2020第一屆中國原創兒童漢語分級讀物學術研討會」在北京郵電出版大廈隆重召開。
會上隆重發布了國內真正意義上的首套原創漢語分級讀物《小羊上山兒童漢語分級讀物》(下稱《小羊上山》)。
在研討會上,兒童閱讀專家、學前教育專家、心理學家、語言學家、一線幼兒園園長和童書出版人以《小羊上山兒童漢語分級讀物》為樣本,就兒童漢語分級閱讀進行了多角度、多學科的討論,精彩紛呈,既有理論高度,又有接地氣的困惑答疑。會議由童趣總編輯劉玉一主持。
童趣總經理史妍介紹道,童趣在漢語分級讀物出版領域起步是最早的。在我國零售市場上可以買到的第一套培養孩子自主閱讀能力的漢語分級讀物,就是由童趣於2010年出版的《迪士尼寶寶自己讀》系列。
童趣於2016年推出了體系更加完備、難度分級更加合理的《迪士尼我會自己讀》系列,這套書獲得了更多家長和小朋友的好評。
2020年童趣再次攜手孫蓓老師,於10月推出從故事到分級系統完全是「中國原創」的《小羊上山兒童漢語分級讀物》。
《小羊上山》的主編孫蓓向與會人員介紹了這套書的特點,分析了創作團隊針對此套書品所做的家庭內測和幼兒園試讀報告。
孫老師表示,從測試報告上來看,不少家長都覺得《小羊上山》「是一套孩子容易讀下來的書」 「對孩子獨立閱讀習慣的養成幫助很大」 「因為可以獨立閱讀,孩子有較大成就感」;還有家長表示「孩子想自己獨立讀更多的書了」……
談及此套書系策劃出版的初衷,主編孫蓓表示,孩子在閱讀敏感期階段,對周邊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識。為了樂趣去閱讀,那麼孩子怎麼去學會閱讀呢?因為沒有太多的簡單有趣的閱讀入門讀物可供選擇,孩子可能會產生挫敗感,長久以往,甚至會失去閱讀的興趣。
這套書名叫《小羊上山》,寓意著幫助小朋友們像善於登山的小羊一樣,輕鬆愉悅地學會自主閱讀,攀登書山。全套書共14級,目前已出版了一、二兩級。
全套圖書先設定各級字表,後編寫故事,為真正意義的中國首套原創漢語分級讀物。孫蓓說:「在當下,我們面對的是創新,既使是在世界範圍之內也是一個獨特的分級讀物形勢,在中國,我們需要引導讀者理解什麼是分級讀物,怎麼使用分級讀物,這些都是我們要面對的挑戰,也是一種探索。」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的李虹教授以《小羊上山》為樣本,做了主題為《基於小學語文教材的文本難度量化分析》的報告。
李虹教授介紹了實驗室在文本難度量化方面的研究,初心來自於對閱讀障礙兒童的關懷。她想為這些孩子找到足夠簡單、有趣的書,但非常困難,所以她開始思考階梯閱讀。
階梯閱讀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孩子的閱讀能力和文本進行匹配。而《小羊上山》,她願意推薦給閱讀起步的孩子。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長徐升國認為,從全民閱讀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了「分級閱讀的前景和價值」,他指出孩子早期閱讀一般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是培養閱讀的興趣,第二階是培養閱讀的習慣,第三階是培養閱讀的能力。
而一套難度適宜、用詞講究、圖畫精美的分級讀物對處於第一階段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且難得,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小羊上山》很值得推薦。
同時他提出,在算法體系中,我們下一步的發展方向不僅僅是分級,甚至是個性化的千人千面的為每一個孩子定製化提供最適合他本人、本階段的讀物,而且伴隨他的成長。在人工智慧技術的時代,我們也能很好的彎道超車,這種歷史的機會再次能夠讓我們在全球的分級閱讀體系中間處於新的歷史時空中間。
中國兒童語言研究中心主任,北外英語學院的陳亞平教授,從語言學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了「分級閱讀的理論和應用」。
她的提醒是,閱讀一定要從兒童抓起的,閱讀的目的實際上是讓孩子們愛上閱讀,而分級閱讀的目的就是培養閱讀習慣,要讓孩子愛上閱讀很容易,但是又很難。在探索的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陳老師說,語言學發現,實際上嬰兒只要能夠看東西就可以開始閱讀,所以這個閱讀不一定是非得通過自己讀,對於嬰兒來說,任何與閱讀活動相關的行為都叫閱讀。閱讀終極目的不是識字,識字應該是他的副產品。
而分級閱讀實際上從孩子生下來就可以開始,分級閱讀是合作閱讀、參與閱讀慢慢走向獨立閱讀。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著名的兒童閱讀專家王林博士一開始充分肯定了《小羊上山》,他說這是一個具有工匠精神的團隊認真打磨了多年的成果。
會上,他提出自己的觀點,分級閱讀的本質是閱讀的科學化,應該依靠科學的系統來檢測,用一種科學化的形式來讓文本和孩子的閱讀能力匹配起來。他說,分級閱讀的研究本質上是難度的分級與個體的閱讀之間的適配。
接著,他立足於多年來對分級閱讀的研究提醒大家,我們很需要高品質的漢語分級讀物,國內這類讀物太少了。他還敏銳地說到,近幾年來,分級讀物成為了一個創業上的熱點、學術上的熱點、出版上的熱點,基於此我們甚至需要成立一個分級讀物的聯盟或組織,群策群力將這一領域做好做大,服務更好的讀者和家庭。
首都師範大學前教育系教授餘珍有老師從學前教育的視角,分享了「幼小銜接中的閱讀準備」的主題發言。
在談到識字問題時,他反對讓學前階段的孩子進行機械的識字,他認為幼兒識字是在圖畫書閱讀尤其是漢語分級讀物和生活學習的自然產物,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而興趣和習慣是孩子獲得初步閱讀能力的重點。
自由發言討論環節,首都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劉曉曄副教授在講到閱讀和識字的關係時,她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就是尋找一種平衡。
現在並沒有研究支持說識字一定好或一定不好,其實我們關注的是如何識字。因為我們無法拒絕孩子讀文,也無法拒絕孩子自然而然地認識漢字。
她說,若有一套像《小羊上山》這樣的讀物,裡面的內容既很簡單、又很好玩、有趣,兒童願意去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自覺地認識了一些字,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她又總結說,她認為漢語分級讀物和其他的圖畫書的定位是不一樣的,這種讀物既關注興趣又兼顧功能,她個人推薦適齡的兒童來閱讀這套讀物。
紅黃藍教育集團幼兒園教研總監邊軍老師分享了在幼兒園裡孩子們對《小羊上山》的試讀情況。發現孩子們對這套書非常感興趣,會自己選書,和小朋友一起開心地讀,讀完故事會一起做書後的閱讀小遊戲。
她說,孩子們自己能夠獨立的閱讀完一本書,他們會感到很有成就感,使他們在閱讀上變得很有自信。
《學前教育》雜誌主編安穎老師認為,《小羊上山》這套讀物有科學依據,能夠給家長很正向的閱讀方法的引導,很有價值。
通過這樣的分級讀物,能讓家長知道到底應該怎麼對待孩子的閱讀與識字的問題,因為這裡是很多家長的困惑之處。
各學科專家暢所欲言,各持理論和觀點,但初心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幫助更多孩子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一生受益。在漢語兒童分級閱讀領域,理論與實踐都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但大家都堅信,這條路會越走越好!
笑臉童年
⬅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We bring stories to life!
讓生活充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