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聞名的裕泰老茶館兒,大方桌兒寬條凳燙金對聯兒。銅搬壺細蓋碗兒小葉香片兒,侃西山道北海取樂兒消閒兒……」
北京曲劇熟悉的京腔響起,直唱得人嗓子痒痒,忍不住也想來一壺小葉花茶潤潤口。
往常在舞臺上聽得著、喝不著,現在,來通州臺湖,看北京曲劇沉浸式《茶館》演出,觀眾不僅可以聽曲兒喝茶、當一回戲中人,出得門來還能賞一番湖光美景、嘗一嘗美味燒烤,再愜意不過。日前,由北京市曲劇團帶來的北京曲劇沉浸式《茶館》的演出在通州區臺湖溼地公園慶禮堂上演,實現了遊客飽覽自然風光、觀看北京地方戲特色演出、了解老北京民俗風情的綜合體驗。
新鮮,這麼看戲,頭一回!
在通州臺湖溼地公園慶禮堂三層,一間300餘平米的劇場內,幾張方桌錯落擺放,觀眾在店小二的引導下有序落座。當你還疑惑演出舞臺在哪裡時,殊不知,好戲已經開場,您已經是茶館裡的「茶客」了。一群穿著旗裝、留著辮子的八旗子弟或提籠架鳥,或手握文玩核桃,端著爺的架子,徑直朝你走來。然後,冷不防坐在離你咫尺的位置,要共享一壺好茶了。
此時,穿梭在大堂中的掌柜、夥計時不時與你打個招呼。越細瞧越讓人忍不住樂的「唐鐵嘴」還想給您看個相、算個命呢:「哎呦,這位客官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將來必定大富大貴之命。」
一齣戲以如此形式開始,很多觀眾大概會有驚掉下巴之感,不過等回過味,瞬時便領悟到了演出的精妙所在,對劇情有了新的期待。
「真新鮮,之前上學時讀過老舍的《茶館》,老早就知道裡面的劇情和結局。但這麼看演出還是頭一回,感覺在看一個全新的故事,而我也是故事裡的一個小人物了。」一位觀眾評價。
與演員同桌而坐、安靜喝杯茶就是沉浸式體驗了?驚喜遠不止如此。觀眾還可以與演員一塊點菜、聊天、遛鳥,現場還會有演員張手跟您討「飯錢」呢!如果您能臨機應變接上演員拋來的詞兒,那這齣戲就更好看了。劇中打手二德子就有一句臺詞:「誰?誰說的?是你說的吧?你說我是惡霸,欺軟怕硬。哼,我今兒個還就欺負你了。」這句話就是演員對著觀眾說的,簡直是對「身臨其境」的最佳闡釋。
「再沒有比這更生動直觀的戲劇薰陶了。演出時,我和兒子身旁就坐著《茶館》裡的常四爺、松二哥。中間,兒子還跟扮演松二哥的演員小聲聊天。演出看完後回家路上,他還一直問我,為什麼他們穿那樣的衣服?為什麼提著鳥籠來喝茶?有了這份好奇,我以後就有機會把當時的歷史背景和老舍筆下的故事慢慢講給他聽。」一位帶孩子來看戲的媽媽說。
「我們所有的創新都要保證老舍原著的精髓,保證北京曲劇的韻味,保證在邏輯說得通的情況下添加很多北京民俗元素進去。比如結尾處,王利發會跟觀眾說一說老北京拱手禮的講究,其實就是一種文化傳播,出發點是號召我們在當下也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節的中國人。」該版本《茶館》導演陳志飛介紹。
有水有魚有好戲,
優質演出讓臺湖光彩照人
對演出方北京市曲劇團來說,沉浸式《茶館》最初只是一次院團創新戲曲演出形式的嘗試,沒想到自2019年亮相中國戲曲文化周后一路走紅,憑藉觀眾口碑不斷發酵。
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的演出現場,沉浸式《茶館》第一次亮相,演員們懷著忐忑又期待的心情登場,臺詞還是那些臺詞,可茶桌上坐著的演員卻不是熟悉的同行了,有了觀眾的參與,任何一個小動作都會被看得清清楚楚,任何一句臺詞都會字字入耳、考驗功底,如此大膽又突破常規的演出,觀眾能買帳?
沒成想,諾大的園博園,北京園內的聚景閣卻因為《茶館》成了最熱鬧的去處之一,每場都有百餘名觀眾與演員一道聽戲、喝茶。而在「茶館」之外,還排滿了想體驗下一波演出的觀眾。
「《茶館》的演出打破了戲曲舞臺的傳統表演形式,探索了一種園林和戲曲融合的新形式,增強了觀眾的代入感。通過環境氛圍營造及演職人員表演還原故事真實場景,為遊客打造另一個時空,獲得差異化的個性體驗。」北京市曲劇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一探索同時獲得了相關文旅部門的高度認可,沉浸式《茶館》初步具備了走向更大空間,與其他文旅元素相結合,發揮「1+1〉2」的效果,開拓一種新的市場演出模式的潛質。在社會效益上,這一做法也有利於傳播優秀戲曲文化,弘揚老北京人文風情。
有了觀眾給的信心,北京市曲劇團在通州臺湖溼地公園慶禮堂正式駐場演出。作為通州新添的文化休閒好去處,慶禮堂所處的臺湖金福魚匯溼地公園是以集 休閒、娛樂、餐飲為一體的「魚」主題公園,公園內水生花草豐盛、候鳥爭相棲息。夏天能賞荷,秋天能賞蘆葦,冬天還能在屋裡賞魚,園內還建有能「吃」的魚博物館,旅遊業態非常豐富。
而且,北京市曲劇團帶來的沉浸式《茶館》演出也符合臺湖演藝小鎮的規劃建設。小鎮突出演藝功能定位,未來將形成以休閒娛樂、文化演出為核心的產業生態,展示城市副中心的文化魅力。雙方合作,將京腔京韻的北京曲劇送進臺湖,無疑豐富了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也滿足了全國遊客來京旅遊既要欣賞美景的同時又能近距離沉浸式感受京味特色文化的重要意義。
演出周周有,還將增設非遺文化和老字號展覽,
快來打卡吧!
演出結尾,有幸被龐太監選中的觀眾穿上劇中宮女、侍衛的服裝,跟著專業演員走起了臺步、行過了請安禮,《茶館》的一個時代暫時告一段落。
「意猶未盡,真希望能夠看到整個劇本的演出。」一位觀眾期待地說。作為一次嘗試,沉浸式《茶館》目前的演出只有60分鐘左右,呈現的是舞臺版本第一幕的故事情節。未來,還會有第二幕、第三幕,的確讓人好奇和期待。同時讓人憧憬的還有舞臺版北京曲劇《茶館》,希望隨著北京市曲劇團老帶新的戲曲傳承,我們能儘早再與北京曲劇《茶館》見面。
從北京市曲劇團獲悉,目前沉浸式《茶館》的演出已經全面進駐通州臺湖溼地公園慶禮堂,演出分布全年,每周都有,且一天多場,能夠滿足不同時段觀眾的欣賞需求,想要獲取更詳細演出信息,可以關注北京市曲劇團官方網站及微信公眾號了解。
好消息是,未來三樓的演出結束後,觀眾步入二樓,將有機會穿上演員的服裝打卡拍照。這裡還將開展北京豐富多元的非遺文化及中華老字號展覽。全國各地遊客來到北京通州,既可以沉浸式互動的形式欣賞到具有北京特色的經典劇目《茶館》,又能感受老北京的民俗風情,還可以品嘗中華老字號食品,收穫一場全身心的文旅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