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去茶館喝茶喉嚨被灼燒 服務員竟稱錯倒了消毒液

2020-12-19 映象網

花之林茶館的開水壺,當天喝的開水就是用這種壺倒的

  「去茶館和朋友喝茶聊天,結果喝的茶裡竟然有84消毒液。」前天上午,鄭州市民李先生向記者反映說,10月24日中午,他和兩位朋友去花之林茶館喝茶,中間發現茶水味道不對,喉嚨有灼燒感,一問服務員竟稱是錯倒了84消毒液,讓他們氣憤不已。記者採訪涉事茶館店主,卻被回「無可奉告」。目前,鄭州市二七區食藥監局已經介入調查此事。

  遭遇喝茶後喉嚨灼燒、舌頭髮麻

  當天中午1點左右,李先生一行三人來到長江路與嵩山路交叉口東北角花之林茶館吃飯。

  「吃飯中間,服務員倒了茶水,但喝著感覺味道是苦的,喝完第一杯之後覺得胃不舒服,以為是茶葉的問題,便專門又喊服務員倒白開水喝。」他說,沒想到,這次喝下半杯後,喉嚨開始有灼燒感,舌頭髮麻,其他兩個人也有同感。

  這時,李先生叫來服務員問詢,「服務員聞了聞味道,慌亂地解釋說,是早晨茶壺除水垢用的84消毒液忘倒了,被另一個服務員誤拿著接了開水送來」。

  一個多小時後,店經理才到餐廳,李先生當面撥打了食藥監局投訴電話,之後,店經理將三人送到鄭州市中心醫院檢查。

  讓他們哭笑不得的是,在消化內科竟然碰到了「病友」——另一個病人是在一家餐館喝茶時,服務員誤把洗潔精和茶混到一塊,直到吃完飯後發覺口腔腫痛趕來就醫。

  從醫院回來後,二七區食藥監局工作人員來到餐廳,現場檢查並詢問,封存了李先生喝的一杯水帶走。「事後,茶館方沒有任何人主動聯繫過我們,甚至沒說過一聲道歉。」李先生說。

  食藥監局水裡確有84消毒液,正在調查尚未立案

  27日上午11點,記者來到涉事的花之林茶館鄭州亞星店,服務員稱當時的服務員和店長都不在,讓等店長來。

  約一小時後,店長陳先生才趕來,記者剛提出想了解事情經過,他便打斷說:「無可奉告,這個事情正在處理,我也不曉得,當時我不在。」能否找當事服務員了解情況?他說:「這名服務員已經被開除,因為工作操作失誤,導致顧客在這裡用餐體驗不愉快,我們的公司嚴格規定,必須開除。」

  不過,李先生提供的一份錄音文件顯示,茶館負責人承認,是服務員操作失誤,才把含有消毒液的水倒到開水壺裡。

  27日下午,記者來到二七區食藥監局食品監督二科。楊科長表示,他們正在調查此事,已經詢問過雙方做完筆錄,但如果要採訪需要找領導。不過,他向記者確認,封存水杯的水裡有84消毒液。二七區食藥監局監督所所長李華傑說,此事還在調查中,尚未立案,有結果會告知記者。

  說法餐具消毒不建議用消毒液

  事實上,餐館誤食消毒液的事情在多地都發生過。2011年9月,常德一位女士在酒店吃飯,服務員把84消毒液當成茶水上到餐桌上,顧客一口飲下大半杯導致中毒,被緊急送往醫院洗胃搶救。2014年3月,北京劉女士帶著兩歲兒子在餐館用餐時,孩子誤食洗滌用的84消毒片,事後她將飯店告上法庭,最終,法院認為飯店在提供餐具環節上存在過錯。

  餐具清洗能否使用84消毒液?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食品監管處相關負責人說:「餐具消毒應該首選高溫等物理方式,不建議用刺激性的消毒液,雖然沒有明確規定說不能使用消毒液,但需要謹慎使用,因為人工很難把握而出現藥物殘留。」

  省人民醫院消化科專家尚佳提醒說,餐具中消毒液濃度超過一定量,肯定會對人體食道、胃部造成傷害。 (記者 張叢博 文/圖)

相關焦點

  • 去茶館喝茶 結果吃了頓自助餐
    都市快報 記者 宋贇 攝影 仲偉 宋贇9月1日,杭州網友「momo醬也是徐老師」發了條微博:「今天我學妹來看我,我就帶她去杭州的茶館。然後她說被震驚到,以為茶館只有瓜子花生,但為什麼杭州的茶館甜點炒菜水果都有,而且竟然還有麻辣燙、牛肉粉絲、小餛飩、麵條……總之感覺去茶館不是喝茶的,是吃飯的。」
  • 男子平安夜茶館喝茶無端遭搶劫 十多人持砍刀搜掠
    水母網12月26日訊(YMG記者 方春明) 24日晚是平安夜,可煙臺萊山區的一個茶館裡卻上演了一場「黑幫劫匪大片」,張先生和他的4位朋友度過了一個充滿暴力和恐懼的「平安夜」。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    「不準動,都趴到地上。」「誰動就砍死誰!」
  • 麥當勞員工誤拿消毒液衝調飲料 致食客臟器損傷(圖)(1)
    父子倆喝下熱巧克力飲料不久,感覺嘴裡發酸,緊接著舌頭髮麻,喉嚨出現灼燒般疼痛。醫院檢查,兩人為消毒液中毒。當事的麥當勞餐廳相關負責人承認,工作人員誤將剛配好的消毒液當成熱開水,做成熱巧克力飲料。目前,兩江新區食藥監部門已介入調查。喝飲料喉嚨灼燒般疼痛馮先生家住鴛鴦街道附近。
  • 重慶這家茶館當地人喝茶1元,遊客竟要15元,這是為何?
    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的交通茶館,隨著去喝茶的外地遊客越來越多,因此近些年來也變成一處網紅打卡點。這是全重慶唯一一家至今還保留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風格的茶館,老式木架結構,房梁參差不齊,灰黑的磚瓦和斑駁的牆體透露出獨特的年代感。
  • 疑服務員誤把消毒液當白開水,顧客差點中毒!賠償遇麻煩
    」這位市民懷疑服務員倒的不是水可能是消毒水!>對方確認了白開水是消毒液一事但同時提出了另一個觀點對方稱:「是一名新來的服務員端上去的,可能是弄混淆了。水杯裡的消毒液是未經稀釋的原液,原液的刺鼻的氣味反而不如稀釋的消毒液氣味大。」
  • 茶館真的只是喝茶的地方嗎?真正的茶館究竟是怎樣?老舍給你答案
    現代社會已經很難看見茶館了,許多人對茶館的了解可能是僅僅是從字面上了解。所謂茶館,就是喝茶之館,是人們喝茶的一個地方。還有的人是從影視劇中了解茶館,茶館是江湖俠客匯聚之地,在茶館中可以得到許多江湖消息,也會有說書人在茶館中說書,引人們入館喝茶。
  • 隨著喝茶的人越來越多,開一家大眾茶館怎麼樣?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與之相伴的衍生品茶館,在這幾千年的歷史中,也不斷發生著各種變化,擴展出各種各樣的檔次與種類,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與自身特色,開出各種各樣的茶館。今天小約不說高檔茶樓,單挑最普通、最大眾的茶館來聊一聊。
  • 在成都,美術館裡也能開茶館
    在成都,茶館可能猝不及防地出現在任何地方,比如寺廟,比如美術館。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家茶館,就是一家開在美術館裡的茶館,或者說,它本身就是美術館的一部分。「茶館裡的成都」系列第四期——成都畫院茶館其實這個茶館究竟叫什麼名字,好像也沒個官方說法,我們姑且把它叫作成都畫院茶館。
  • 瀋陽一餐廳服務員將84消毒水當飲用水端上飯桌,兩名顧客喝下中毒……
    可誰也沒想到,喝下去的不是水,是一杯84消毒液,瀋陽市民周先生外出吃飯,就碰上了這事兒……9月19日,遼寧瀋陽,周先生帶著懷孕的妻子及家人一行五人到大悅城潮粥薈飯店就餐。餐廳服務員把84消毒水當飲用水端上飯桌給他們倒上,周先生和妹妹飲後被灼傷。周先生介紹,點餐以後,餐廳服務員從後廚拿出一個玻璃杯,當時看著是裝有正常的液體。服務員倒完水以後,周先生和妹妹先喝了這兩杯水。
  • 多乎哉不多也茶館
    茶館有八九十年歷史,經營老闆不是別人,是魯迅筆下孔乙己的曾孫——孔戊癸。當年魯迅寫「孔乙己」這篇小說時,寫到孔乙己被舉人老爺打拐了腳後,後來怎樣,到哪裡去了,魯迅並未明確寫清楚,只是說或許死了吧,其實孔乙己沒有死。
  • 一個充滿舊上海記憶的上海老茶館,很多人去那裡不是為了喝茶
    朋友小時候住在離城隍廟不遠的地方,她說閉著眼都能找到路,熟的不能再熟了,很多地方都有著從前的記憶,特別是城隍廟上海老茶館,她打的第一份工,就是在那裡。十分不起眼的小門面,老上海美女穿著旗袍的海報。踏上古舊的木梯,啪嗒啪嗒的很響,不由得放慢了腳步,迎面走來一位穿長衫的中年男子,映入眼帘的是舊上海的氣息,仿佛僅僅幾步之遙就轉換了一個時空。店家很熱情的把我們迎進來,並且告訴我們店裡可以隨意拍照,很開心。選了一個古舊的方桌坐下來,要了一份綠茶,一份紅茶。喝茶的桌子,椅子都是老物件。
  • 來臺北泡上一次溫泉,再去邀月茶館喝喝茶,太美了
    邀月,翻譯成英文是邀請月亮,對這個有著迷人月色的茶館來說呢,這確是一個恰當的名字,走進這家茶館,就像是走進了一個中國式的建築,門上掛著紅燈籠,兩邊小路上都載有小樹木。這是開設於十五多年以前,經濟衰退期間的一間茶館,隨著飲茶的普及,以及飲茶成為休閒活動,邀月老闆的堅持得到了回報,為了滿足慢慢增多的客人,老闆增加了茶館的座位。
  • 石家莊並不產茶,為什麼茶館遍布城鄉喝茶的人特別多?
    我們石家莊這個地方並不產茶葉,但有喝茶習慣的人很多。解放前石家莊的茶館比起京城來也毫不遜色。那時的茶館遍布城鄉,就像遍布的飯館一樣,隨處可見。檔次高一點的設八仙桌、靠背椅子;檔次低一點的,四方桌、長條凳。石家莊的茶館有的稱「茶肆」、「茶坊」,有的稱「茶鋪」。那時的茶館形式多樣,按種類來說,有書茶館、戲茶館、酒茶館、棋茶館、清茶館。
  • 一個小茶館,為方便周圍的人喝茶
    關於茶葉 我們只做原產地直採 關於茶禮 我們只做個性尊貴 關於茶道 我們只是專業的傳播者 關於茶館
  • 【城西警事】城西一火鍋店內三男子酒後竟對服務員大打出手!
    【城西警事】城西一火鍋店內三男子酒後竟對服務員大打出手!澎湃號·政務 3月25日,城西區某火鍋店服務員王某報警稱
  • 西湖會所轉型「開心茶館」 每天接待400位客人
    每天400位客人只有4個服務員  的確和客人說過「別家也能喝茶」  「往年接待高端客戶時,每天大約80位客人左右,沒想到,春節期間,每天接待400位客人,」昨天上午10:00左右,開心茶館總經理許德榮摁掉了錢江晚報的採訪電話。
  • 射洪一男子半夜衝進房間刺女兒9刀 事後竟悠閒去喝茶
    半個月前的深夜,她為阻攔父親打罵奶奶,被父親連刺9刀,倒在了血泊裡。  噩夢 酒後作惡父親刀傷女兒  上月24日凌晨3時,楊遠林因發現其母未關廁所門而衝進其房間發酒瘋。「他罵我奶奶是『老不死的』」,小葉說,當晚自己和奶奶一起睡。奶奶反問了一句之後,楊遠林發瘋似地扯掉了奶奶的蚊帳,還從自己房間裡拿出把刀,揚言要「收拾」奶奶。
  • 茶館中的翹楚:一生中必須要去一次的18家茶館
    它被寫進魯迅的日記:陶陶居茶樓廣州上下九步行街第十甫的陶陶居茶樓,在這座城市乃至全國喝茶人的耳中,都該聲名赫赫。魯迅在1927年3月18日的日記裡寫著:「18日,雨。午後,同季市、廣平往陶陶居品茗。」就是說這一天,伏案之餘的魯迅先生,帶著自己心愛的女人,忙裡偷閒去陶陶居喝茶了。
  • 男子與朋友聚餐,服務員索要餐具費,男子:憑什麼
    導語:男子與朋友聚餐,服務員索要餐具費,男子:憑什麼國慶假期期間,許多人都會出去遊玩和吃喝,即使不去遊玩賞風景,也會叫上幾個好朋友出來聚餐, 平時大家工作都特別忙,誰都抽不開時間出來,馬先生約了幾個朋友,去了一家餐廳就餐,一伙人終於聚齊了,高高興興地吃完後
  • 巴蜀茶館:一碗茶裡的市井與歡愉
    本地作家朱曉劍喜歡漫遊成都的小街小巷,去不張揚的小茶鋪喝茶。「生活和茶一樣,本來就是流動的。」「啖三花」是典型的成都生活。現在走進川渝兩地的茶館,會發現本地茶几乎全面佔領了茶館。天清氣爽時,他就和同事去不遠處的百花潭公園喝茶。百花潭公園裡的茶座非常多,置身盆景園滿眼皆綠,在百鳥園又覺得鶯啼婉轉,臨水處撐起的陽傘,拱橋上的少女等待赴約的戀人,無論在哪裡喝茶,所見俱是美好。除了本地學者,大量外來文人也對四川喝茶有美好的回憶。抗戰時《歷史研究》的主編黎澎在成都做編輯,專門去茶館寫文章。至今朱維錚教授還向人記述,復旦大學南遷重慶時,學生們因為宿舍條件簡陋,都喜歡去茶館做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