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智慧,出淤泥而不染,明機巧而不用!

2020-12-25 瀚史輝文

北宋儒家理學代表人物——周敦頤在嘉佑八年,應朋友之邀請遊玩聚會,興之所至,揮筆寫下了一篇名傳後世的散文《愛蓮說》,其中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被後世視為「君子」的寫照。明朝洪應明《菜根譚》大概是化用了這名句的意思,寫下了:

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尤高。

世事紛擾,權勢和利慾是這紛擾塵世中人們尤為熱衷的東西,趨利避害本就是人類社會的規律,貪權戀勢本也是人類最常有的姿態。與權勢利益完全絕緣的人少之甚少,物以稀為貴,這樣的人才顯得高潔;但是更高潔的是視權勢利益為糞土的人,但是自古至今又有誰真的能做到呢?

善於心機巧智和權謀之術可謂高明,但是從不知權謀心機為何物的人更是高明,因為任何心計權謀對其而言皆如泥牛入海,對這樣的人運用心機肯定費力不討好,若果運氣再差些,說不定會偷雞不成蝕把米,大智若愚就是說的這種人。但是比大智若愚更高明的是藏拙的人,所謂藏拙就是俗話說的「裝傻」,最善於從長避短。

人際交往,爭權奪利、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在所難免,也無可厚非,畢竟是各憑本事,勝者為王!但若毫無本事,一味地趨炎附勢就會被人不齒了,《漢書·張耳陳餘傳》說:勢利之交,古人羞之。可見趨炎附勢者自古就是被人看不起的。

勢利之爭、權謀運用不可事事皆言道義,但也不可不顧道義,更不能禍延他人,殃及無辜,否則即便功成,最終也會眾叛親離而至「亢龍有悔」。

這個人類的社會,處處存在爭鬥,交往中有,生活中有,工作中有,學習中有,甚至在酒局飯桌上也有。所以,人生如戲,要了解人生這個遊戲的規則,該放手的放手一笑置之,該把握的把握全力爭取,有爭鬥還需有諒解。

不以權謀欺人,不以勢力壓人,把握分寸,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方是高明之人所為。

本該結束了的文章,寫到這裡忽然想起九七版《天龍八部》的主題曲《難念的經》裡的幾句歌詞,心有所悟,與諸君共勉:

笑你我枉花光心計愛競逐鏡花那美麗怕幸運會轉眼遠逝為貪嗔喜惡怒著迷責你我太貪功戀勢怪大地眾生太美麗悔舊日太執信約誓為悲歡哀怨妒著迷捨不得 璀璨俗世躲不開 痴戀的欣慰找不到 色相代替參一生 參不透 這條難題

相關焦點

  • 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學術上,其提出的太極、理、氣、性、命等一系列哲學範疇,成為宋明理學的基本範疇,他本人成為宋明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去世,諡號元,稱元公。著作有《通書》《太極圖說》《愛蓮說》等,後人編有《周子全書》。在歷史的長河中,周敦頤最為後人所廣泛熟知的是他的那篇《愛蓮說》,今日我們來重溫周敦頤的那些經典詩文。
  • 分享菜根譚精典100句之十七
    往 期 回 顧分享菜根譚精典100句之十六德在人先,利居人後分享菜根譚精典100句之十五>義俠交友,純心作人分享菜根譚精典100句之十四脫俗成名,超凡入聖分享菜根譚精典100句之十三路要讓一步,味須減三分分享菜根譚精典100句之十二眼前放得寬大,死後恩澤悠長分享菜根譚精典100句之十一澹泊明志,肥甘喪節分享菜根譚精典100句之十得意須早回頭
  • 生命,出淤泥而不染!
    蓮花在天國世界中是一種神聖的花,佛教中的蓮花也代表著一種智慧的境界。凡間人世中的荷花並不是蓮花,但是生活在濁世之中的人看見荷花就會聯想到蓮花,荷花的清麗淡雅和飄逸高遠的詩情也曾讓我多次忘卻凡塵,感受到一種走進仙界的寧靜和聖潔。荷花以其高潔、清雅的風韻久為國人所喜愛,經常以之比擬高尚的人品。
  • 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孩名字,個個濯清漣而不妖!
    名字的價值,並不僅僅在名字那幾個字,而在於你賦予名字和名主多少能量與內涵,以及你能通過起名,挖掘激發激活多少潛能,讓這個人埋藏壓抑的智慧與能量能多大限度地釋放出來,活出本來該有的最理想的狀態與樣子,能通過起名,將一個人的智慧點亮能量引爆,讓她熠熠生輝、光芒萬丈氣貫長虹、聲震山河,女孩清爽
  • 30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孩名,個個含英咀華,水木清華!
    女孩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就如山間清爽的風,如古城溫暖的光,給人一種美好的享受,所以,為女孩起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字,可以說是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那接下來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詩詞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孩名,總之,個個名字都含英咀華、清新脫俗。
  • 如何讓自己出淤泥而不染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同樣是橘子,但是在兩個完全不同的地方,生長出來的味道就不一樣。做人如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選擇交友的同時也預示著我們往後的行為風格。在社會複雜的當下,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咋這種環境中的出淤泥而不染?看起來時間難事,但這就需要我們在自己的領域形成一道防護牆。
  • 蓮為何出淤泥而不染?原因全網都答錯了!
    文章來自「科學大院」 作者: 陳瑩婷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為何有些人能夠「出淤泥而不染」,而你不能?
    宋朝周敦頤的《愛蓮說》被人熟識,是因為我們上學考試時它在考試範圍之內,其中有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更是廣為人知,能像蓮花一般生長在淤泥中,而不被汙泥所汙染的人又有多少。在當今時代這個大染缸裡,誰又能保證你沒有沾染上雜七雜八的顏色……未卜先知是我們所不具有的能力,如若可以預測未來,那麼你將如何對待現在?世上人千千萬萬,可是真正能夠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並不多。
  • 手繪蓮花 ,最愛蓮出淤泥而不染
    愛它婀娜多姿,愛它出淤泥而不染,愛它濯清漣而不妖……總之愛蓮的理由有很多。一個是花瓣的內側還有花瓣的外面所以話的時候要稍微注意一下把一這片花瓣分成兩個部分來畫中間留出一條空隙接下來把所有的花瓣都畫好晾乾用綠色畫出和花的花杆
  • 美文故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暑假裡的一天,爸爸帶我去一個荷花池玩,可是到了那兒,我才發現,池裡的水清澈見底,似乎沒有鋪泥,可荷花靠近水的部分非常髒,因此我開始懷疑自古以來讚美荷花的詩句——「出淤泥而不染」的真實性。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藥。其出汙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
  • 詩詞:願你一生若蓮,出淤泥不染
    周敦頤愛蓮,寫下了這樣的詩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夏日的蓮花,是湖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那麼在其他文人墨客筆下,蓮又是怎麼樣的呢?
  • 【花最美】出淤泥而不染
    今天是花最美活動,最後一天了,來個出彩的,不知道你們看著漂不漂亮。反正是我最滿意的黏土作品,荷花看大圖美不美步驟如下找了幾根細木條,我用的是點蚊香剩下的。拿出淺黃色黏土,團成圓球狀,按在木條上,把上端壓成圓餅狀團幾個小綠色圓球,圍一個圓粘在剛才那個圓球上,然後用針扎出眼來花芯做好了,接下來拿出粉色黏土戳成長方形狀,拿出玫紅色戳成長條狀,把長條粘在長方形中間位置然後,用工具切出三角形狀,把三角形壓扁,下邊壓的圓滑點,就成花瓣了,一朵朵,一層層粘在一起花就完工了開始做另一個花苞,一個黃色的花芯,團出兩三朵花瓣
  • 出淤泥而不染,它是怎麼做到的?
    「出淤泥而不染」這一名句出自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周敦頤在《愛蓮說》中這樣寫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但卻少有人會追究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秘密。小時候曾天真地以為荷花從淤泥中發芽,經歷了水的洗禮,淤泥都被洗掉,出淤泥而不染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事實並不是這樣,荷花的乾淨不僅限於「出淤泥而不染」,無論何時,我們所見的荷花都是那麼乾淨,幾乎沒有一絲塵土,而其它的花卉時間一長就會蒙上一層灰塵。
  • 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孩名字,個個都清純動人
    因此,今天獵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孩名字,快來看看吧!以晗在「以晗」這個名字中,「以」字和「晗」字組合在一起,既沒有違和感,又給人一種清新雋逸之感,同時,「以」字很簡單,用作人名意指以理服人、寬以待人、持之以恆之義,「晗」是天將明的意思,這個代表著迎接新的未來,對未來充滿著無限的希望,最重要的是,這個字也有朝氣蓬勃、積極樂觀的寓意。
  • 賽博朋克2077任務出淤泥而不染進不去屋子怎麼辦
    本文我們為玩家們解讀出淤泥而不染這個任務怎麼進屋子,希望下面的問題對你有幫助!賽博朋克2077任務出淤泥而不染進不去屋子怎麼辦?玩家在進行到任務出淤泥而不染後需要和NPC安娜·哈米爾對話,而npc位於室內我們得強行進屋才行。通常來說這個任務有兩個過法,一種是技工等級高的情況下直接黑開門,一種就是莽夫加點從陽臺爬過去。
  • 【藝術玩蛋】手繪蓮花 ,最愛蓮出淤泥而不染
    愛它婀娜多姿,愛它出淤泥而不染,愛它濯清漣而不妖……總之愛蓮的理由有很多。畫的時候是一條線一條線的畫所以過程很慢,不要著急就這樣一條線挨著一條線把一片花瓣畫滿同樣的方法話其他的花瓣這一片花瓣有兩個面露出來一個是花瓣的內側還有花瓣的外面所以話的時候要稍微注意一下把一這片花瓣分成兩個部分來畫中間留出一條空隙接下來把所有的花瓣都畫好晾乾用綠色畫出和花的花杆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為何「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看法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譯文: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只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十分喜愛牡丹。
  • 身出淤泥,怎能不染?-《善惡的彼岸》尼採
    「身處淤泥,怎能不染?」德文原文:Wer mit Ungeheuern kmpft, mag zusehen, dass er nicht dabei zum Ungeheuer wird.看到這裡我突然共鳴地想起,前段日子知悟的:「身處淤泥,怎能不染?」解析:當你太過了解一個事物的黑暗面,了解它的內在動因,了解它的行為模式,了解它所帶來的便利,就很難不被其同化.同樣,當你過分沉浸於某種不好的情緒或是經歷,那這種負面情緒就會一直糾纏你,而你也極難再擺脫它.——但我想,不盡然。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寫給動畫天官賜福靈文
    周敦頤之《愛蓮說》有云:「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寓意蓮之高潔品質。而在動畫《天官賜福》中的靈文,同樣具有蓮的這一品質。遂寫此文,以讚美之。
  • 《道德經》第六十五章,老子為何說不提倡「以智治國」
    老子在《道德經》第六十五章中說,「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