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玩蛋】手繪蓮花 ,最愛蓮出淤泥而不染

2020-12-25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文豆兒媽咪

要說我我最愛的花,非蓮花莫屬過!愛它婀娜多姿,愛它出淤泥而不染,愛它濯清漣而不妖……總之愛蓮的理由有很多。這朵蓮花是我的最後一個參賽作品,玩蛋活動完美收官~

下面是作品展示:

來個遠景:

再來個近景:

首先在雞蛋上用鉛筆勾出蓮花的輪廓

然後用白色顏料進行第一遍塗色

我用的是國畫勾線筆畫的

給大家來一個近景看一下

畫的時候是一條線一條線的畫

所以過程很慢,不要著急

就這樣一條線挨著一條線把一片花瓣畫滿

同樣的方法話其他的花瓣

這一片花瓣有兩個面露出來

一個是花瓣的內側還有花瓣的外面

所以話的時候要稍微注意一下

把一這片花瓣分成兩個部分來畫

中間留出一條空隙

接下來把所有的花瓣都畫好

晾乾

用綠色畫出和花的花杆

現在晾乾了

用紅色開始畫花瓣上紅色的部分

同樣是用勾線筆一條線一條線的畫

全部畫好晾乾

用黃色在花朵的中間位置點出花心

在用綠色再花趕上點出荷花杆的小刺

最後在花心上一些綠色進行色彩豐富

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完成了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相關焦點

  • 手繪蓮花 ,最愛蓮出淤泥而不染
    要說我我最愛的花,非蓮花莫屬過!愛它婀娜多姿,愛它出淤泥而不染,愛它濯清漣而不妖……總之愛蓮的理由有很多。這朵蓮花是我的最後一個參賽作品,玩蛋活動完美收官~下面是作品展示:來個遠景:再來個近景:首先在雞蛋上用鉛筆勾出蓮花的輪廓然後用白色顏料進行第一遍塗色我用的是國畫勾線筆畫的
  • 生命,出淤泥而不染!
    凡間人世中的荷花並不是蓮花,但是生活在濁世之中的人看見荷花就會聯想到蓮花,荷花的清麗淡雅和飄逸高遠的詩情也曾讓我多次忘卻凡塵,感受到一種走進仙界的寧靜和聖潔。荷花以其高潔、清雅的風韻久為國人所喜愛,經常以之比擬高尚的人品。每當初夏荷花盛開的時刻,流連於清香四溢的翠荷之中,會使人想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曠世名句。
  • 《陳情令》魏嬰喜歡蓮花,寓意出淤泥而不染,藍湛喜歡的卻在桌上
    在《陳情令》中,魏嬰一直就是一個放蕩不羈,卻有著熱心腸的人,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才深得藍湛的信任,可也是這樣的性格時常會讓給自己遭來不必要的麻煩,畢竟嫌魏嬰聰明和能力強的人,都會有嫉妒心,可就像江楓眠說的,魏嬰才是那個江氏最通透的人,因為他深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道理。
  • 【日語之聲】名詞新解:11.蓮花,出淤泥而不染
    雙語文摘「最豐盛的語言文化大餐
  • 千古文人最愛蓮
    最知名的「蓮花」粉絲,可謂是唐太宗了,唐太宗貴為一國之君,也是文筆書畫樣樣皆通。在自己的御花園裡看見蓮花粉紅透白,開得一片大好,欣然詠詩一首:「結伴戲方塘,攜手上雕航。船移分細浪,風散動浮香。遊鶯無定曲,驚鳧有亂行。蓮稀釧聲斷,水廣棹歌長。棲鳥還密樹,泛流歸建章。」豪放有力的句子,表達了唐太宗的雅興。此後詩人多愛蓮。
  • 1985年,蓮花被評為世界十大名花之一,古人說它:出淤泥而不染
    1985年被評為世界十大名花之一,古人說它:出淤泥而不染文/三條石接天連日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是宋朝的楊萬裡對夏日荷花的真實讚美。這些中藥品來自同一種植物,但不同的部位作用卻不相同:藕節止血、散瘀;荷葉清暑利溼、升發清陽、止血;荷梗清熱解暑、通氣行暑;荷葉蒂清暑祛溼、和血安胎;蓮花活血止血、去溼消風;蓮房消瘀、止血、去溼;蓮須清心、益腎、澀精、止血;蓮子養心、益腎、補脾、澀腸,以湖南的「湘蓮子」最為著名;蓮衣能斂、佐參已補脾陰;蓮子心清心、去熱、止血、澀精。
  • 蓮花憑什麼能成為佛教的象徵?
    法師怎麼說@常敏法師 潼南大佛寺出淤泥而不染!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提為伴侶!質疑與解答@去留不可出淤泥而不染和佛法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生長在純淨的高原雪頂之上,而要在汙穢爛泥中開花結果。所以蓮花迄今為止仍是菩薩道的最佳形象代言人。
  • 「濯清漣而不妖」與「出淤泥而不染」哪個更難做到?
    《愛蓮說》不長、不難讀,大家都學過,所以我也沒打算在字句上細講。而且這篇課相對其他文章,確實也沒有那麼多有趣之處可談,只不過我還是有些問題想跟侄子討論。比如說這一段:「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為何有些人能夠「出淤泥而不染」,而你不能?
    宋朝周敦頤的《愛蓮說》被人熟識,是因為我們上學考試時它在考試範圍之內,其中有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更是廣為人知,能像蓮花一般生長在淤泥中,而不被汙泥所汙染的人又有多少。在當今時代這個大染缸裡,誰又能保證你沒有沾染上雜七雜八的顏色……未卜先知是我們所不具有的能力,如若可以預測未來,那麼你將如何對待現在?世上人千千萬萬,可是真正能夠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並不多。
  • 國畫收藏欣賞:出淤泥而不染 國畫荷花圖
    丁珂,師從於國家一級花鳥美術大師馮雪生,在其老師的教誨和指導下,丁珂不僅繼承了其師的繪畫特點,還在此基礎上星辰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她尤善牡丹、孔雀、荷花等題材的創作,其畫作,清新亮麗,墨色靈活,構圖設色皆有獨到之處,稱為「中國寫意大家」她的作品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收藏潛力也是十分巨大
  • 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因晚年在江西廬山蓮花峰下傍水而築「濂溪書堂」定居,世稱濂溪先生,儒者尊其為「周子」。周敦頤曾任洪州分寧縣主簿、郴州郴縣令、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國子博士、通判虔州、廣南東路轉運判官等,為官清廉,所到之處,都很有實績。學術上,其提出的太極、理、氣、性、命等一系列哲學範疇,成為宋明理學的基本範疇,他本人成為宋明理學的創始人之一。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鑑賞歷代青花瓷上的「蓮韻」
    他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管中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有較大影響。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70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有哪些人出淤泥而不染?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也:蓮,花之君子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娛樂圈中的一朵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除了她還能是誰
    娛樂圈裡的真真假假,有時讓我們傻傻的分不清楚。今天在人前秀恩愛的夫妻,明天有可能就已經離婚了,在微博裡經常撒狗糧的男女朋友,說不定哪天就分手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腳,一個不小心,緋聞就纏上你了。因為不是主角所以大家對她的印象也不是很深,提起劇裡的名字,大家應該也不陌生,2011年與白百何、賈乃亮聯合出演愛情劇《離婚前規則》在裡面演繹的嘟嘟妹妹張小凡,2012年出演電影版《金太狼的幸福生活》,飾演一個為愛奮不顧身的東北女孩。2014年出演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等等,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劇比人紅吧。
  • 美文故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暑假裡的一天,爸爸帶我去一個荷花池玩,可是到了那兒,我才發現,池裡的水清澈見底,似乎沒有鋪泥,可荷花靠近水的部分非常髒,因此我開始懷疑自古以來讚美荷花的詩句——「出淤泥而不染」的真實性。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藥。其出汙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摺紙,折蓮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語出宋朝周敦頤的《愛蓮說》,用以形容蓮花的純潔高貴的品格。寓意我們也應在充滿各種誘惑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高潔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今天我們一起來折一朵高貴的蓮花吧。1、取一張正方形的摺紙,把四個角折向中間。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為何「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看法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譯文: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只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十分喜愛牡丹。
  •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為何古人如此喜愛荷花?
    其中荷花在古往今來的詩詞繪畫宗教等領域最常見,它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超凡脫俗之風範,被封建社會中各階層、各領域中的人們廣泛運用。    隨著歷史發展荷花被大量栽培,人們開始關注於它,並由荷花衍生出很多形象比喻,產生了很多形容荷花的詞語,比如形容女子步態輕盈的步步生蓮,形容女子美貌的柳腰蓮臉,還有形容人妙語連珠,說話很有文採的口吐蓮花。
  • 30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孩名,個個含英咀華,水木清華!
    女孩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就如山間清爽的風,如古城溫暖的光,給人一種美好的享受,所以,為女孩起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字,可以說是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那接下來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詩詞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孩名,總之,個個名字都含英咀華、清新脫俗。
  • 詩詞:願你一生若蓮,出淤泥不染
    周敦頤愛蓮,寫下了這樣的詩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夏日的蓮花,是湖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那麼在其他文人墨客筆下,蓮又是怎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