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為何古人如此喜愛荷花?

2021-01-11 網易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涵蓋萬千,從人們的日常生活接觸事物中產生和發展出了很多種文化,花鳥蟲魚,琴棋書畫包羅萬象,豐富多彩,在歷史長流中綿延不斷,歷久彌新。其中花卉在古代也十分受推崇,比較著名和受歡迎的花種主要有梅花、蘭花、桂花、牡丹和蓮花,這些花因花期、花香和花形被人們賦予不同的感情色彩,代表了各種人格魅力,常出現在各種文藝作品中。

  幽谷芷蘭不以無人而不香,梅花不畏嚴寒愈冷愈香,蕭瑟清秋丹桂飄香,大氣牡丹國色天香,炎夏酷暑十裡荷香,這些都是享有盛譽的花卉。古人從大自然中的各種花卉探索人生奧秘和真諦,以花卉抒發自己的情懷。其中荷花在古往今來的詩詞繪畫宗教等領域最常見,它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超凡脫俗之風範,被封建社會中各階層、各領域中的人們廣泛運用。

  

  一、荷花的生長極其功用概述

  1、荷花的最早起源說

  荷花又名蓮花、芙蕖、澤芝、出水芙蓉等,水培花卉,是印度和越南的國花,在很多國家有栽培,我國也是其中之一。《辭源》對荷花的形容是「花色豔麗,因此被用來形容人的美貌」,據傳荷花的歷史比恐龍久遠,是名副其實老壽星,考古學家在柴達木盆地發現的荷花化石,距今至少有一千萬年的歷史。在地球上龐大的恐龍,曾是地球的主宰早已滅絕,而荷花卻穿越上億年,歷經無數次的自然災害和變遷而留存至今,荷花頑強的生命力實在令人心服口服。

  古人栽培荷花也已有六千多年歷史,種類主要分為觀賞荷花、子用荷花和藕用荷花,藕用荷花主要是白色荷花,另外荷花藕是荷花的根莖,多孔,可食用。烹飪好的蓮藕有的脆、有的軟,古人認為蓮藕營養豐富,能治療心煩,夏天天熱容易讓人煩躁,此時古人多會食用蓮藕來清熱解暑。

  2、荷花的實用性和史書記載

  除了蓮藕,荷花其他部位也可食用,古人在做糕點、麵食時,也會用鮮荷葉或晾曬乾的荷葉浸泡水之後用來做墊子,再放上食物,所做食物就會荷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還有就是蓮子,古代中醫早就了解到據《本草綱目》記載,蓮子芯性味苦、寒、無毒,適合夏季食用。

  《大明一練志》記載,蓮子芯具有清心除煩、養心健腦等作用。《神農本草經》所載的蓮子,性味甘平,具有補中益氣、養神的功效。古代醫書《日華子本草》中也記載荷花具有鎮心,益色駐顏的功效。可以說荷花渾身是寶,它的壽命之長,功用之齊全是任何花卉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

  

  隨著歷史發展荷花被大量栽培,人們開始關注於它,並由荷花衍生出很多形象比喻,產生了很多形容荷花的詞語,比如形容女子步態輕盈的步步生蓮,形容女子美貌的柳腰蓮臉,還有形容人妙語連珠,說話很有文採的口吐蓮花。據考證,最早對荷花進行記錄的是《楚辭》,其中多稱荷花為芙蓉,比如「臨曲池些,芙蓉始發」、「集芙蓉以為裳」等等。古代在吳國還專門制定每年的6月24日為荷花日,又名觀蓮節,可見當時帝王和國人對荷花的喜愛。

  二、荷花文化的形成至興旺

  1、荷花的發現和廣泛的運用

  在新石器時代,由於農耕技術的出現和發展,人們對荷花也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人們生活離不開水源,所以大都居住在湖畔、河岸和山泉水源附近,而這些地方也是野生荷花的生長地帶,人們與荷花朝夕相處,對荷花的生長等有了很多認識。到了公元前十一世紀起,野生荷花被人們在田野、湖泊、水池中栽培。據《周書》記載,當時人們已經不僅是觀賞還開始了食用,到了春秋時期,人們開始對荷花各部位取名,並對荷花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荷花因其觀賞和食用等價值被人們廣泛熟知,也因其鮮豔的花色和亭亭玉立的風姿而深入人心。

  戰國時期,由於戰亂不斷,人們生活艱辛,更不用提文化、藝術和經濟等的發展了,直到秦朝統一,荷花文化才開始出現在農業、經濟、文化和藝術等領域。漢朝時期,農業開始極速發展,荷花栽培也在發展,到了魏晉南北朝,荷花由原先的單瓣荷花逐漸發展為重瓣、千瓣荷花,也即並蒂荷花,此後古人便有了用「並蒂蓮」來形容夫妻恩愛和睦,感情深厚。

  

  荷花在西漢開始廣泛傳播栽種,並在北方也開始栽種,這就使北方人了解了荷花,並在此基礎上出現了種荷技藝的記載,如《齊民要術》記載了種藕法和種蓮子法,可見當時人們對荷花的生長已經有很深的了解,這為荷花文化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另外在西漢時期,漢樂府歌辭十分盛行,荷花因此也被編入歌詞,形成了採蓮歌謠,比如《湖邊採蓮婦》、《採蓮曲》等等。歌舞者通常手拿荷花載歌載舞,充滿了祥和、幸福的氛圍。由此可見荷花之所以被喜愛和運用在於荷花的用途、美麗和魅力。

  2、君子和清廉的象徵

  隋唐以後,由於荷花技藝的不斷提高和完善,荷花相關的詩詞歌賦、繪畫雕塑等更加多姿多彩,荷花也開始成為名貴的養生保健珍品。並且靠著明豔大氣的外觀出現在私家園林,比如秦漢時期的宜春苑,在隋朝更改為芙蓉園,還有南宋時期的曲苑風荷。唐貞觀之治後,荷花越發被大範圍運用,比如在瓷器、銅鏡、紡織品、金銀器物上都能看到荷花的影子。明清時期的木版年畫中多採用荷花圖案,來寓意「蓮年有餘」、「蓮貴子」,此時人們已經把荷花作為吉祥物,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的無限憧憬。

  

  荷花也以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姿態得到官員和文人墨客的推崇,這時,人們已經不在外觀和用途上對荷花進行評價,而更多賦予了精神思想。比如宋朝周敦頤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就是荷花由外在到精神層面的升華。從此很多清官會以荷花為精神寄託來表達自己的為官清廉,比如白居易不僅十分喜歡荷花,還自己栽種了一片荷花,他為官也如荷花般清廉自律、淡泊名利,他還在任職時隨身攜帶荷花,以此來自勉。由此,在古代君子和清廉思想的影響下,荷花受到了人們的喜愛。

  三、荷花與宗教文化

  荷花之所以興盛另一方面也和古時候的宗教信仰息息相關,比如道教和佛教。在道教中的八仙之一「何仙姑」手中就拿著荷花,而佛教的佛祖和觀世音菩薩等也端坐蓮臺。至於佛教傳入中國的時期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在荷花興盛的南北朝時期,有人認為秦朝時期,也有人認為是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以後傳入,但又有傳說是東漢明帝夜夢佛祖,才會派人去天竺求取真經。佛在各種雕塑和畫像等藝術作品中有一個特點就是無論端坐還是站立底部一定是以荷花做託,就連菩薩坐騎也是腳踩荷花。

  

  佛教和道教一樣都會塑造形象在寺廟或道觀中,由於古代人們多數受到上層階級的壓迫和剝削,又受到戰爭、災害、疾病和窮苦等交織影響,生活很不容易,道教和佛教所宣傳的神佛神通廣大,能救苦救難,很符合人們的祈福心理,因此古代道觀和寺廟會香火不斷,而佛教在古代逐漸超越道教地位,更受帝王和達官貴人的青睞,這也影響了普通百姓的信仰。

  在南朝就有四百八十寺之說,可見當時佛教在民間已經有極大的影響。佛教中記載佛祖釋迦牟尼剛降生人間就走了七步,每走一步腳底都有荷花座,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佛教的尊貴也表現在他受到歷朝歷代帝王、皇親國戚和達官貴人們的歡迎和青睞。隨著人們熟悉和了解佛教,為了能脫離苦海,善男信女紛紛燒香拜佛,以求能出五濁惡世,生於蓮花遍布的佛國淨土。因此隨著佛教的盛行,荷花出現在各種與佛教有關的各種方面,比如佛經、佛寺、佛堂等等,因此荷花也被上至帝王下至普通百姓所熟知、推崇和喜愛。

  

  四、結語

  如果說蘭花是花中君子,那麼可以說荷花就是花中聖賢。滾滾紅塵猶如淤泥,聖賢能超越凡塵,自得一家,猶如荷花出淤泥綻放光華。或許渾身是寶成為荷花被廣泛栽培的原因,也因此在古代影響深遠。再加上各種文化的點綴,荷花已經成為人們寄託美好的象徵。如果有機會大面積種植花卉,我會首選荷花,或許我也已經被荷花吸引而深深愛上它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生命,出淤泥而不染!
    凡間人世中的荷花並不是蓮花,但是生活在濁世之中的人看見荷花就會聯想到蓮花,荷花的清麗淡雅和飄逸高遠的詩情也曾讓我多次忘卻凡塵,感受到一種走進仙界的寧靜和聖潔。荷花以其高潔、清雅的風韻久為國人所喜愛,經常以之比擬高尚的人品。每當初夏荷花盛開的時刻,流連於清香四溢的翠荷之中,會使人想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曠世名句。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為何「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看法
    節選原文: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譯文: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只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十分喜愛牡丹。而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汙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豔。
  • 蓮為何出淤泥而不染?原因全網都答錯了!
    文章來自「科學大院」 作者: 陳瑩婷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荷花怎麼那麼乾淨?出淤泥而不染,它是怎麼做到的?
    「出淤泥而不染」這一名句出自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周敦頤在《愛蓮說》中這樣寫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荷花是現今可以找到的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所以人們也習慣於將荷花稱之為「活化石」。地球的兩代霸主都曾經目睹過荷花之美,一個就是我們人類,而另一個就是地球歷史上最強大的生物恐龍了。是的,在恐龍時期就已經有了荷花。
  • 為何有些人能夠「出淤泥而不染」,而你不能?
    宋朝周敦頤的《愛蓮說》被人熟識,是因為我們上學考試時它在考試範圍之內,其中有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更是廣為人知,能像蓮花一般生長在淤泥中,而不被汙泥所汙染的人又有多少。在當今時代這個大染缸裡,誰又能保證你沒有沾染上雜七雜八的顏色……未卜先知是我們所不具有的能力,如若可以預測未來,那麼你將如何對待現在?世上人千千萬萬,可是真正能夠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並不多。
  •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原來有如此多的美好寓意,你知道幾個
    她在庭院旁專門弄了一處池塘,準備養荷花。因為李小姐曾經在別處看過盛開的「碗蓮」,覺得真的是太美了!所以,她決定在自家也養一盆。這樣就可以在陽光灑滿庭院的下午,品一壺淡茶,賞一處荷花。多愜意的場景。其實,在國內很多花友都很喜歡荷花。荷花寓意真、善、美,形容善良美好的姑娘、純潔的愛情和高尚的情感。
  •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既象徵了文人的高潔,又寓意吉祥
    張大千愛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娉娉婷婷,雍容高貴,而田田荷葉、姿態優雅的荷稈也時常走進他的畫面。他認為「中國畫重在筆墨,而畫荷是用筆用墨的基本功」。畫荷與書法有著密切關係。尤其是晚年創潑墨彩之後,所畫荷花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屬性,更將文人花卉的筆墨範圍拓展至另一境地。他不但愛畫荷,也愛種荷。他通過與荷花朝夕相處,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長期捕捉荷花的特徵和瞬間的動態,然後用他自己的審美感和藝術情趣加以提煉、誇張,使之寓意深刻,生機勃勃。荷花能夠被文人畫家所喜愛,並經常出現在文學繪畫作品中,與它特有的文化內涵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 人一定要像荷花一樣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出汙泥而不染,灌清漣而不妖『』我最喜歡這句了,因為這句話的含義太深刻了。
  • 美文故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暑假裡的一天,爸爸帶我去一個荷花池玩,可是到了那兒,我才發現,池裡的水清澈見底,似乎沒有鋪泥,可荷花靠近水的部分非常髒,因此我開始懷疑自古以來讚美荷花的詩句——「出淤泥而不染」的真實性。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藥。其出汙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
  • 詩詞:願你一生若蓮,出淤泥不染
    周敦頤愛蓮,寫下了這樣的詩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夏日的蓮花,是湖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那麼在其他文人墨客筆下,蓮又是怎麼樣的呢?
  • 國畫收藏欣賞:出淤泥而不染 國畫荷花圖
    畫牡丹、孔雀則工(筆)寫(意)兼用,使色彩自然透明;畫荷花、芙蓉則注重光影和質感技巧,讓景致水靈豐腴,不斷提高作品的立體感和藝術魅力,在方寸之間營造出賞心悅目的唯美意韻,受到業內人的認可和讚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丁珂老師的荷花系列作品!古往今來,太多的文人墨客寫下膾炙人口的詩文讚美荷花的君子品格,並把它作為激勵自已潔身自好的座右銘。
  • 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譯文:水上和陸地上草本木本的花卉中,可以喜愛的有很多。
  • 有哪些人出淤泥而不染?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也:蓮,花之君子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1985年,蓮花被評為世界十大名花之一,古人說它:出淤泥而不染
    1985年被評為世界十大名花之一,古人說它:出淤泥而不染文/三條石接天連日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是宋朝的楊萬裡對夏日荷花的真實讚美。杭州西湖的荷花固然美麗,尤其又是在盛夏的六月。但是,我們靜下來細細琢磨一下,荷花除了看起來好看,還有沒有其他的價值?看到這個問題,醫學院的朋友可能要搶答一下了。因為荷花全身是寶。不管是蓮藕,蓮子,還是荷花的根莖,花,種子的胚芽,甚至我們看到的荷葉都是可以當作藥材食用的。
  • 梁攝影師鏡頭下的「泌陽荷花」竟如此之美...快來看看吧!
    荷花,「君子之花」,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荷花全身皆寶。蓮、藕是很好的蔬菜和蜜餞果品。蓮葉、蓮花、蓮蕊等也都是中國人民喜愛的藥膳食品。荷花的花語為:清白、高尚而謙虛(高風亮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代表堅貞、純潔、無邪、清正的品質。低調中顯高雅。她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鑑賞歷代青花瓷上的「蓮韻」
    俞老說,他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他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管中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有較大影響。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70餘首。
  • 荷月問荷說——蓮是荷花嗎?
    然而大自然在此時也為我們準備好了降暑之物——荷花。你看,此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暑氣是否已消去多半了,因為「荷」之如此喜人,六月也常被稱為「荷月」。悠悠暑日長,我們不如一起閒聊「荷」一番以解暑苦。「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荷花怎麼畫漂亮又簡單,夏日荷花簡筆畫圖片大全
    夏天到啦,要問什麼花最能代表夏天,大家一定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荷花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描述的就是夏天荷花盛開的情景,其實現在很多地方的荷花已經開放了,家是不是已經看到池塘裡盛開的荷花了呢?
  • 英語六級翻譯荷花梅花牡丹,「出淤泥而不染」,你的答案是啥?
    四世同堂翻譯引熱議,網友:年度DIY單詞大賽來了不出意外,今天四六級考試又火了!四級考試中,一個#四世同堂翻譯#難倒了大家。
  • 【花最美】出淤泥而不染
    作者:寶寶知道#初心綠葉叢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嬌羞的少女,滿臉緋紅,微微含笑.一朵朵荷花,緊緊依偎著碧綠滾圓的荷葉,在輕柔的雨絲沐浴下,顯得更加清秀、雅潔、嫵媚、可愛了.翠綠的荷葉叢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個個披著輕沙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佇立,嬌羞欲語;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陣陣,沁人心脾.湖面上蔥綠的荷葉,託出朵朵芙蓉,如同少女分紅的面頰.今天是花最美活動,最後一天了,來個出彩的,不知道你們看著漂不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