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許多人在看書或睡覺時,通常會有枕高枕的習慣,但是頸椎不是太好的人,通常就會引發落枕。
落枕後,一般無藥可施。骨科專家提醒,落枕之時,不妨試試「鳳字」、「米字」頸椎操,這樣落枕就能好得快。
如今雖已進入秋季,但天氣仍很炎熱。通常年輕人不是把被子撂在一邊,就是把被子當成枕頭用,但是把被子當枕頭用的人,不小心就會引發落枕。年輕人小張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小張前天晚上因為炎熱,是枕著被子睡覺的,可當第二天醒來時,頸部卻傳來陣陣的刺痛,脖子向右一動都不敢動。小張意識到自己睡「落枕」了。
平時睡落枕,一兩天就能恢復。可是這一次,都四五天了,小張的落枕也不見好,脖子僵硬疼痛,讓小張無法正常工作,像個木頭人一樣。
在此情況下,小張來到新醫三附院骨科找醫生醫治。骨科主任王起印教授查看了小張的病情之後,沒有給小張開藥,也沒有給小張打針,只傳授給了他一套活動頸椎的體操,一種是「鳳字操」,一種是「米字操」。
王起印教授說:「用頭部做這兩種操,頸部所有的神經都會跟著轉動伸縮,可達到頸部伸展活血,緩解疲勞、僵硬、強迫姿勢所帶來的痛苦,治療落枕效果非常好。」
「鳳字操」的具體方法就是,頭寫連體或繁體「鳳」字。取站姿或坐姿,身體放鬆不動,用頭在空中書寫連體、繁體「鳳」字,筆畫的起落都要點到,注意要點是動作要緩慢,輕度患者一天4~5組,每組4~5遍即可;症狀稍重的患者一天可試著做十幾組,一次4~5遍。鳳字操只要堅持連續做三天,落枕帶來的病痛就會有效恢復。
「米字操」也很簡單,就是按照米字的寫法,分筆畫活動頭部。即以頭為筆頭,用頸作筆桿,反覆書寫「米」字,每次書寫5~10個「米」字。
做「米字操」時也要切記動作要慢,不可過快,動作過快就成了搖頭晃腦,反而引起頭暈症狀的發生。
自從學過這兩套體操方法之後,小張便開始按照專家的方法進行訓練,一天之後,頸部疼痛明顯減輕,待到第二天,落枕症狀完全消失。之後,小張又把這兩種方法傳授給單位的同事們。
王起印教授解釋說,落枕是指人在睡覺或外傷後突感頸部肌肉疼痛,此症多發於青壯年。
落枕病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肌肉扭傷,如夜間睡眠姿勢不良,頭頸長時間處於過度偏轉的位置;或因睡眠時枕頭不合適,過高、過低或過硬,使頭頸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均可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使頸椎小關節扭錯,時間較長即可發生靜力性損傷。
二是感受風寒,如睡眠時受寒,盛夏貪涼,使頸背部氣血凝滯,筋絡痺阻,以致僵硬疼痛,動作不利。
落枕的常見發病經過是入睡前並無任何症狀,晨起後卻感到項背部明顯酸痛,頸部活動受限。
落枕的臨床表現為晨起突感頸後部,上背部疼痛不適,以一側為多,或有兩側俱痛者,或一側重,一側輕。多數患者可回想到昨夜睡眠位置欠佳,檢查時頸部肌肉有觸痛,由於疼痛,使頸項活動欠利,不能自由旋轉,嚴重者俯仰也有困難,甚至頭部強直於異常位置,使頭偏向病側。檢查時頸部肌肉有觸痛、淺層肌肉有痙攣、僵硬,摸起來有「條索感」。
王起印教授表示,落枕作為一種常見病,除了以上兩種體操方法之外,治療的方法還有很多種,如手法理筋、針灸、藥物、熱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如果患者連續做三天「鳳字」、「米字」操後,症狀還沒有明顯減輕,那就需要及時就醫,檢查一下是不是頸椎出了問題。
1.要選擇有益於健康的枕頭,用枕不當是落枕發生的原因之一。
2.要注意避免不良的睡眠姿勢,如俯臥把頭頸彎向一側;在極度疲勞時還沒有臥正位置就熟睡過去;頭頸部位置不正,過度屈曲或伸展等。
3.要注意避免受涼、吹風和淋雨,秋冬季晚上睡覺時一定要蓋好被子,尤其是兩邊肩頸部被子要塞緊,以免熟睡時受涼使風寒邪氣侵襲頸肩部引起氣血淤滯、脈絡受損而發病。
4.要注意飲食平衡,葷素合理搭配,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鈣的食品,如新鮮的蔬菜、水果、奶製品及豆製品等。
5.要經常適量運動,尤其是頸椎的活動操,如做「米字操」,這是一種操作簡便的頸部保健操。
「鳳字」、「米字」頸椎操治好了落枕
什麼是落枕?
預防落枕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