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心理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被更多的人熟知(雖然不全是正確的認知,但是畢竟要有個過程),「原生家庭」的概念深入人心。
原生家庭是什麼?我做個類比你就知道了:
「原生家庭關係,原生親戚關係,原生親家關係」,「原生班級關係,原生年級關係,原生學校關係」,「原生小組關係,原生部門關係,原生公司關係」。
怎麼樣,是不是感覺好像明白了點什麼?
包括原生家庭在內的各種關係,其實都是「原生環境」關係。
在職場被PUA,是你太弱了。在學校被PUA,是你太弱了。在家庭被PUA,同樣是你太弱了。
試想一下,你一出生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就擁有足夠多的知識,經濟獨立,能夠獨當一面地生活,你還會輕易被自己的「原生環境」PUA嗎?不會的,因為你足夠強大。
例如,有的原生家庭充斥精神暴力和行為暴力,你弱小,就被暴力欺負了,你強大,不暴力你的原生家庭就不錯了。誇張一點說,當你的原生家庭的某個或某些人來暴力你,你一巴掌把ta(們)拍牆上,扣都扣不出來,你還覺得所謂的「原生家庭」是個事兒?
說了這麼多,什麼意思?包括你原生家庭在內的「原生環境」帶給你的傷痛,都是因為你「自我的弱小」。更樸素一點的表達就是「弱肉強食」。
所以,重點是什麼?你要擁有足夠多的知識,經濟獨立,能夠獨當一面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