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在經歷青春期的時候,
事實上都在經歷一個:
重塑你自己形象的過程。
個人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巨大的,在你未能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很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真正認識自己。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會體現在這個人生命的所有方面,最重大的影響在於對家庭和婚姻的認識,以及對幸福的定義和感知能力。
例如,如果你是個女孩,你成長在一個重男輕女十分嚴重的家庭,那你也許內在有很深的「不值得」的信念,並且也不敢去爭取更好的生活。
或者,如果你是個男孩,當你的父親在你的成長中缺席,你長大後也許不知道該怎麼成為一個「男人」,沒有力量,不知道如何去關懷伴侶等。
當你還是一個小孩子,
還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時候,
你像一塊海綿,
你會很輕易的接受,
你的父母給你的所有觀念。
我們需要觀察自己如今的一切:在我們目前的生命中,哪一些觀念是從小到大父母給我的,我覺得很好,所以要留下來的;
哪一些觀念是父母給我的,我覺得不好,所以我要還給他們或者放下;還有哪一些部分,是屬於我們自己獨立意志的,要重新形成我們自己的信念。
為什麼原生家庭帶給一個人的痛苦會那麼深?
比如說:從小你媽媽告訴你,不要信任男人,看你爸爸喝酒吸菸,不給家裡拿錢,什麼都不管,媽媽的生活過得好辛苦。
那你是否要接受這個信念?如果你接受了這個信念,你就跟你媽媽一樣。你會繼續吸引這樣的男人,並且很可能複製這個痛苦。
所有的小孩子都是在不知不覺中,
接受了父母的信念。
在你長大的過程中,你從來沒有舉辦「深情告別式」!沒有把「原生家庭」給你的觀念徹底告別掉。
我們從原生家庭繼承了多少觀念是我們沒有去改變的?你就知道你要做多少內在功夫了。
我常說:作為一個成長中的人,一定要學會「叛逆」!
這個叛逆不是讓我們去抵抗、對抗父母,而是用一種屬於成年人的、健康的方式來「叛逆」。
所謂健康的叛逆期,就是你必須重新自我面對:
「父母給我的觀念真的都是對的嗎?
這些東西是我想要的嗎?」
人過了18歲,影響你這一輩子最深的人是誰?——是你自己!
過了18歲,你已經成年了,你的心智也已發展的相對健全,且擁有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
過了18歲,你再也沒有資格說:「我的命運是我原生家庭決定的;我的性格是被我原生家庭決定的;我受原生家庭影響太深,無法改變。」
過了18歲,影響你最深的人,便是你自己。當你想往東的時候,法律沒有規定你只能往東!
假設小時候你父母給你的觀念是你不能吃冰,你現在能不能買一根冰棒來吃?法律沒有規定不可以,也不會有警察來抓你!
小時候你爸媽告訴你不能穿露背裝,否則會被人欺負。你長大了,穿不穿露背裝是誰來決定的?是你自己。
當你成年以後
影響你這一輩子命運最深的人,
就是你自己。
記住這句話,
這句話會給你力量!
假設你過去一直很小氣,你試一下拿1000元給一個過路人,你可不可以做這種決定?都是你能決定的,對嗎?
一旦你做了這件事情,你就做了這一輩子從來沒做過的事情。你這一輩子從來沒有莫名其妙的送給一個陌生人1000元吧!
我只是想告訴你什麼都是可能的,只要你去做,所有的可不可能都是你的腦袋自己說了算。
你要徹底明白,你真的可以創造自己的實相。
只是你從來都不認為你可以!
我跟一位同學說:「明天你花一天的時間,跟每一個你碰到的人說,我愛你。」你做不做得到?想不想做?有沒有什麼理由阻止你做不到?
唯一的理由是不好意思跟不習慣。法律沒有規定不可以。
對別人說出你心裡真實的想法,不犯法。當你喜歡一個人,不敢去表白;當你討厭一個人而不敢拒絕;如果你真的做了,會怎樣?前者也許會收穫一段戀情,後者也許會讓一個你討厭的人離開你。
——能不能做?可以做!
在生活當中有太多是我們能做,但是我們沒有去做的,其實卡在我們頭腦當中。
我們小時候接受那些大人們的觀念,那些既定的信念,代表了概念的心靈與精神的布料,這些都是你可以拿來塑造自己生命的原料。
我們選擇父母給予的信念和教育,作為我們這一輩子性格的原料。可是成品是你決定的,你可以只用它們來做原料。
而我們很多人,一邊拿著父母給我們的原料,做出跟父母同樣的成品,不去創造、不去發揮自己的能力,還要去抱怨,你給我的原料只能這樣。
一袋麵粉,既可以成為柔軟的麵條,又可以成為香噴噴的饅頭,你還能將它加點你喜歡的東西,變成餃子、包子。
當一個人在經歷健康叛逆期的時候,
就是給自己一個重塑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