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原生家庭會影響人的一生,那到底什麼是原生家庭?

2021-01-08 vimfun偉凡心理

每一個人在經歷青春期的時候,

事實上都在經歷一個:

重塑你自己形象的過程。

個人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巨大的,在你未能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很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真正認識自己。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會體現在這個人生命的所有方面,最重大的影響在於對家庭和婚姻的認識,以及對幸福的定義和感知能力。

例如,如果你是個女孩,你成長在一個重男輕女十分嚴重的家庭,那你也許內在有很深的「不值得」的信念,並且也不敢去爭取更好的生活。

或者,如果你是個男孩,當你的父親在你的成長中缺席,你長大後也許不知道該怎麼成為一個「男人」,沒有力量,不知道如何去關懷伴侶等。

當你還是一個小孩子,

還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時候,

你像一塊海綿,

你會很輕易的接受,

你的父母給你的所有觀念。

我們需要觀察自己如今的一切:在我們目前的生命中,哪一些觀念是從小到大父母給我的,我覺得很好,所以要留下來的;

哪一些觀念是父母給我的,我覺得不好,所以我要還給他們或者放下;還有哪一些部分,是屬於我們自己獨立意志的,要重新形成我們自己的信念。

為什麼原生家庭帶給一個人的痛苦會那麼深?

比如說:從小你媽媽告訴你,不要信任男人,看你爸爸喝酒吸菸,不給家裡拿錢,什麼都不管,媽媽的生活過得好辛苦。

那你是否要接受這個信念?如果你接受了這個信念,你就跟你媽媽一樣。你會繼續吸引這樣的男人,並且很可能複製這個痛苦。

所有的小孩子都是在不知不覺中,

接受了父母的信念。

在你長大的過程中,你從來沒有舉辦「深情告別式」!沒有把「原生家庭」給你的觀念徹底告別掉。

我們從原生家庭繼承了多少觀念是我們沒有去改變的?你就知道你要做多少內在功夫了。

我常說:作為一個成長中的人,一定要學會「叛逆」!

這個叛逆不是讓我們去抵抗、對抗父母,而是用一種屬於成年人的、健康的方式來「叛逆」。

所謂健康的叛逆期,就是你必須重新自我面對:

「父母給我的觀念真的都是對的嗎?

這些東西是我想要的嗎?」

人過了18歲,影響你這一輩子最深的人是誰?——是你自己!

過了18歲,你已經成年了,你的心智也已發展的相對健全,且擁有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

過了18歲,你再也沒有資格說:「我的命運是我原生家庭決定的;我的性格是被我原生家庭決定的;我受原生家庭影響太深,無法改變。」

過了18歲,影響你最深的人,便是你自己。當你想往東的時候,法律沒有規定你只能往東!

假設小時候你父母給你的觀念是你不能吃冰,你現在能不能買一根冰棒來吃?法律沒有規定不可以,也不會有警察來抓你!

小時候你爸媽告訴你不能穿露背裝,否則會被人欺負。你長大了,穿不穿露背裝是誰來決定的?是你自己。

當你成年以後

影響你這一輩子命運最深的人,

就是你自己。

記住這句話,

這句話會給你力量!

假設你過去一直很小氣,你試一下拿1000元給一個過路人,你可不可以做這種決定?都是你能決定的,對嗎?

一旦你做了這件事情,你就做了這一輩子從來沒做過的事情。你這一輩子從來沒有莫名其妙的送給一個陌生人1000元吧!

我只是想告訴你什麼都是可能的,只要你去做,所有的可不可能都是你的腦袋自己說了算。

你要徹底明白,你真的可以創造自己的實相。

只是你從來都不認為你可以!

我跟一位同學說:「明天你花一天的時間,跟每一個你碰到的人說,我愛你。」你做不做得到?想不想做?有沒有什麼理由阻止你做不到?

唯一的理由是不好意思跟不習慣。法律沒有規定不可以。

對別人說出你心裡真實的想法,不犯法。當你喜歡一個人,不敢去表白;當你討厭一個人而不敢拒絕;如果你真的做了,會怎樣?前者也許會收穫一段戀情,後者也許會讓一個你討厭的人離開你。

——能不能做?可以做!

在生活當中有太多是我們能做,但是我們沒有去做的,其實卡在我們頭腦當中。

我們小時候接受那些大人們的觀念,那些既定的信念,代表了概念的心靈與精神的布料,這些都是你可以拿來塑造自己生命的原料。

我們選擇父母給予的信念和教育,作為我們這一輩子性格的原料。可是成品是你決定的,你可以只用它們來做原料。

而我們很多人,一邊拿著父母給我們的原料,做出跟父母同樣的成品,不去創造、不去發揮自己的能力,還要去抱怨,你給我的原料只能這樣。

一袋麵粉,既可以成為柔軟的麵條,又可以成為香噴噴的饅頭,你還能將它加點你喜歡的東西,變成餃子、包子。

當一個人在經歷健康叛逆期的時候,

就是給自己一個重塑自己的機會。

相關焦點

  • 「原生家庭會影響一生」,「照你這麼說,那心理學就都是邪教了」
    很多人都覺得,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是一輩子的,然而事實卻是,即便原生家庭再不堪的人,他只要有意願,就可以從原生家庭的陰影裡走出來。只是那條走出來的路,可能千迴百轉。心理學鼻祖弗洛伊德說,一個人的內在關係模式,在6歲之前就已經定型了。也就是說,當我們還是個手無寸鐵的孩子時,我們一生的命運,就被外界決定了。
  • 原生家庭是什麼意思 都挺好原生家庭對蘇明玉有哪些影響
    【原生家庭是什麼意思 都挺好原生家庭對蘇明玉有哪些影響】近日《都挺好》熱播,很多人都在討論一個詞,就是原生家庭。有的網友並不知道原生家庭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個概念在《奇葩大會》中有過涉及,不過大家也是懵懵懂懂。其實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其實很大的。  原生家庭說的其實就是我們和父母在一起的家庭,沒有兒媳婦,沒有女婿的家庭。
  • 原生家庭: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有多深?
    近幾年來,我們經常會聽到原生家庭這個詞,那什麼是原生家庭呢?原生家庭其實就是我們從小長大的那個家,那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影響呢?全球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聯繫會影響每個人的一生。
  • 我的個性從哪來——「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人的一生?
    而原生家庭影響人主要是在一個人的童年時期。阿德勒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癒童年。」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而原生家庭就是塗抹的顏料。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電視劇《都挺好》中蘇明玉就生活在一個父親懦弱自私,母親重男輕女又極度偏心的原生家庭中。
  •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的一生?
    12月23日,未來春藤邀請趙倩Eva老師為春藤的家長們帶來一堂《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的一生》直播講座。 每個學校都會有心理老師、德育主任,包括分管家庭教育的校長,他們會有一個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培訓項目,我是這個項目中的培訓導師之一,特別高興跟未來春藤的家長們進行分享,講一講原生家庭怎麼去影響孩子的一生。 一、什麼是系統?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最近在看電視劇《三十而已》發現,原生家庭真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顧佳14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所以小小年紀的她不得不被迫懂事,獨立。而陳嶼,他從小被打罵著長大,所以他的性格特別的自私以及陰沉。「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什麼都會做,你再看看你」「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 「你再這樣子,我就不要你了!」 家應該是個溫暖的地方,卻有時候總讓人受傷。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不僅是意識層面的,更多是潛意識層面的。這意味著你的很多不好的行為模式明明是父母的傳承,但你自己根本沒發現,甚至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對的,因為父母一直也是這麼認為的。 在成為父母的那一刻,希望所有人都能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家庭,這個家庭將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 為什麼原生家庭的影響伴隨一生?心理學有關原生家庭的3個理論
    原生家庭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是近來大眾甚感興趣的熱門心理學議題。曾經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同事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童年的回憶或陰影總是讓我們一生難以抹去的印記。那麼心理學是如何解釋原生家庭的影響呢?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原生家庭的痛,沒經歷的人不了解
    什麼是原生家庭?其實人這一生會有屬於自己的兩個家庭,一個是和自己父母在一個的家,這就是所謂的原生家庭;而另一個則是成年後走入婚姻後組成的新家,也是以後我們孩子的原生家庭。對於原生家庭也是這幾年頻繁出現在大眾視線中的字眼,它的出現讓更多人知道了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百分百的愛,但是卻會有百分百的傷害。
  • 貧窮與原生家庭,到底哪一個對我們一生的影響更大?
    來自原生家庭的我們,從出生開始,就會受到家庭成員的影響,也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於這些影響並未留意,但其實我們的外在行為都在重複著家庭成員及環境對於我們的影響,這就是最早的「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之前有網友曬出了自己的經歷:畢業後一個人在大城市創業,但在創業的初期每一次談判都談崩,她總是覺得對方沒有給予她足夠的尊重,所以一直死死地抓著自己的底線,最後鬧得和所有人都沒辦法進行合作。
  •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
    原生家庭對人影響的重要性怎麼說都不為過。瞽叟偏愛小兒子象,偏愛到和後妻、象一起數次謀殺舜,所幸的是都被舜機智擺脫。這些都是父母偏愛的極端例子,但在現實生活中,你也可以看到父母的偏愛對下一代的影響。 對那些在缺乏溫暖關愛原生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則要憑藉自己的良知去發現內心的光明。要找到過去未曾滿足的內在需要並正視它,療愈曾受到過的創傷,走出原生家庭的影響,並斬斷原生家庭的代際影響。
  •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到底能有多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孩子從出生就與父母朝夕相處,現代科學研究證實,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已經開始受到母親情緒的影響,其實從這個時候開始,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已經開始了。小美已經三十多歲了,別說結婚了,連男朋友也沒有。小美說她不想結婚,也不想談戀愛,她覺得男人都很危險,有暴力傾向。小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 你的原生家庭,到底對你有多大影響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不要把原生家庭當作不肯成長、改變的藉口,因為,你的幸福、快樂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 原生家庭怪圈:莫讓孩子一生都在療愈童年
    》、《不完美的她》,每一部劇都向人們講述著一個人生活中的痛苦、矛盾、掙扎,而這些都基於原生家庭的對於一個人一生的影響。這些劇的熱播,也讓「原生家庭」這個詞又重新回歸到人們的視線。讓人們重新開始熱議原生家庭對於孩子一生成長的影響。什麼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一個人從小成長的家庭,也就是由我們的父母照顧的家。再生家庭是指我們自己建立的小家,包括我們的老公或老婆還有孩子們。
  • 原生家庭什麼意思? 原生家庭對子女婚姻的影響有多大?
    原生家庭什麼意思? 原生家庭對子女婚姻的影響有多大?時間:2020-04-02 17:05   來源:美一下女性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原生家庭什麼意思? 原生家庭對子女婚姻的影響有多大? 我們會聽到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兩種術語,分別代表的家庭情況是不一樣的,其中原生家庭什麼意思呢?
  • 原生家庭的不幸,會影響我們一生嗎?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什麼?
    隨著電視劇《都挺好》和《歡樂頌》的熱播,原生家庭的話題又一次引起人們覺得熱議,原生家庭真的可以影響我們的一生嗎?家本是溫馨的,充滿愛的地方,家也是我們避風的港灣,可有的時候家卻在不經意間傷害著我們。心理學家阿德勒有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原生家庭的影響,該如何緩解?不要讓新生家庭成為第二個原生家庭
    他強調人的生活風格,約在四五歲的時候以往家庭環境中形成,以後幾乎一生不變。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其實在孩子4、5歲的時候已經開始潛移默化了。我在家裡排行老大,還有一個妹妹,我們之間相差5歲,我父親是一個比較強勢的人,說一不二,家裡基本就是他的一言堂,不管什麼事情,基本是父親做主,若是遇到其他人有異議的,都是以父親的觀點為準。
  • 如何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東野圭吾在《時生》一書中對原生家庭的解釋:「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如何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原生家庭一個窮怕了的人,即使後來靠自己的努力過上了不錯的生活,依然改不了摳門的習慣。一個從小就目睹了父母失敗婚姻的人,即使遇上靠譜的另一半,對結婚這件事也還是免不了擔憂。一個成長過程中總是被忽視的人,即使在某個領域有天賦,也會因為自卑,不敢掌握話語權。你被什麼傷害過,就恐懼什麼。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一生起了決定性作用,孩子在任何方面的成功或失敗都能追溯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家庭成員是孩子首先接觸到的人,他們的行為、互動及關係對孩子的影響極大,家庭也是孩子如何認識自己的決定因素。一個有愛及包容的家庭才能給孩子提供成長及建立與家庭的牢固關係的基礎。
  • 依戀類型測試:原生家庭如何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該如何治癒原生家庭傷害?丨原生家庭測試
    全球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聯繫有會影響每個人一生。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每個人生命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