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觀致是打不死的蟑螂,倒下一波,又湧上一波,最近關於觀致7的新聞非常多,這款車是一輛緊湊SUV,可能會在今年上市。
觀致在中國市場走了13年,每次有新車上市都會被熱炒一陣,但是這些新車的銷量都讓之前所做的努力付諸東流,讓人不免納悶觀致為什麼只能匍匐前進?
之前因為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小探討,過半消費者肯定觀致產品的品質,不過對於觀致的價格,售後服務,變速箱等方面都有頗多不滿,不管奇瑞如何推動,就是在市場上抬不起頭,眼看復活無望,奇瑞就把這塊燙手山芋轉給了寶能。
寶能之所以買下觀致是為了獲取汽車生產資質,不過它也沒有成為觀致的救世主,曾因為左手倒右手的神操作淪為業界笑柄。
時間進入到2019年,觀致在這一年累計銷量2.2萬,每個月只有1000多臺,這樣的月銷量讓人質疑觀致汽車存活的意義,如今圍繞在觀致身邊的是一團團陰影,而這次對於觀致7的亮相,大部分消費者是報以幸災樂禍的態度,都想知道這次觀致7會怎麼個慘法?
通常都有個慣例,一件事情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有可能就會來個出乎意料,觀致7有沒有這個可能性?
觀致7有一個很拉風的英文名稱-Qoros 7,或許寶能想把觀致7打造的國際化一些,不僅起了一個洋名兒,還採用了全新家族設計語言,起到散熱功能的中網和大燈相互貫通,使前臉看起來從容優雅,橫向拓寬了視覺寬度,讓視覺效果更加富有層次性。
觀致7的腰身也一改之前的常規風格,突出運動姿態的腰線設計的很有新意,採用的懸浮式車頂加強了車身的立體感,從後方角度打量觀致7,狂傲不羈的氣質讓人駐足回顧,倒L型後尾燈與前大燈造型迥異,塑造出了出色的既視感。
觀致7的顏值值個90分,上面集合了很多時下流行的設計元素,貫穿式前臉,個性化腰線,雙色車身,呈現出來的長相很有攻擊性。
觀致7的尺寸,車身是4649毫米,寬是1897毫米,高是1679毫米,軸距是2720毫米,緊湊SUV的定位,中型SUV的尺寸,用尺寸來評級,應該可以站在同領域裡的一線陣地。
觀致7的駕駛艙仍蓋著一層薄紗,從之前亮出的效果圖來分析,大尺寸中控屏是缺不了的,而且尺寸佔到中控面板的1/2,方向盤,儀錶盤和電子手剎的造型都很有科技感,另外AI人工智慧助手也出現在了中控臺上方,整體配置十分精妙。
核心動力方面,觀致7將會採用1.6T和1.8T渦輪增壓發動機,功率分別高達150KW和170KW,這一套發動機來自於華晨寶馬,變速箱參數並沒有流出,脫離了奇瑞體系的觀致7會有著怎樣的動力,只能等待市場上見真招了。
觀致7如果想大賣必須要解決兩大問題,第一個就是售價,售價歷來是限制觀致品牌走量的原因。
我可是有證據的,觀致7的同胞觀致5,一輛緊湊SUV,價格13.88~19.49萬,這個價格處在一個什麼水準呢?
拿自主品牌來對比,長安歐尚X7的價格區間位於7.77~12.77萬,銷冠王哈弗H6的價格在10.3~14.1萬這個區間,這兩款車在緊湊SUV裡面的關注度數一數二,消費者喜歡它們的就是價錢便宜。
再來看一下合資品牌,最暢銷的日產奇駿,價格是18.88萬到27.33萬,日產逍客的價格是15.49萬到18.59萬,前者有3.8萬的降價優惠,後者則有1.8萬的降價,價格這麼一對比,就會發現觀致5的問題所在,一輛人氣平平的國產車賣出了合資車的價格,還一分優惠也沒有,誰願意買你啊。
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觀致3,廠商指導價是9.89萬到15.39萬,是一輛緊湊型車,這個領域可不同於緊湊SUV,合資車的統治力能達到80%。
兩大王者大眾朗逸和日產軒逸,前者的指導價是9.99萬到16.19萬,終端起售價降到了6.59萬,日產軒逸的指導價是9.98萬到14.3萬,降價後是8.48萬,再來看看觀致3,競爭對手有人氣,有性價比,它有什麼?每個人看到這個價格二話不說轉身就會跑。
第二口碑,奇瑞幫觀致塑造起來的好口碑已經被敗壞的差不多了,三大件成了壓倒觀致品牌的導火索。
以觀致5為例,被投訴變速器頓挫,變速器異響,擋把總成故障,影音系統故障,發動機功率不足,油耗高,拖擋等,這些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充分解決。
更糟糕的是觀致的售後服務,2018款觀致5的服務投訴多達22個,涉嫌的原因是服務態度,服務收費,承諾不兌現,銷售欺詐等,這些問題都影響到了觀致汽車的銷量。
消費者現在買汽車除了想享受低價,對售後服務這一塊也很看重,你不能買前是大爺,買後是孫子吧,觀致7想獲得高銷量必須把這一塊給解決掉。
一言以蔽之,觀致7想大賣,不是簡簡單單把外觀打造得漂漂亮亮,再配上幾個高配置就可以實現的,市場留給它的問題比這些都要重要的多。
看法
奇瑞自從把觀致脫手,立馬轉了運勢,推出的捷途系列和星途系列都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之前轉手觀致的時候,旁觀者都覺得奇瑞放棄了一批好馬,但是現在看來,放棄是對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不放棄觀致,奇瑞還要被拖累很長一段時間,放棄了觀致才迎來了新生。
不知道現在的寶能有沒有後悔買下觀致,在去年,觀致品牌發生了一次人事變動,寶能汽車常務副總裁,觀致汽車CEO李峰離開了寶能汽車。
觀致品牌曾經在李峰的帶領下在2018年總銷量達到63,179臺,不過後期被人質疑銷量摻雜了多重水分,對於觀致來講,這似乎成了一個打不破的魔咒,它在死胡同裡像一隻無頭蒼蠅轉來轉去,但就是找不到突破口。
在很多人都把觀致遺忘了的時候,觀致7出現,再一次把眾人的眼球都聚焦了過來,不過大多數人都不對觀致7感興趣,而是對觀致品牌仍然活在市場上很好奇。
從觀致被寶能收購後的成果來看,觀致的高峰期只是那一秒鐘,然後又陷入漫無期限的黑夜裡邊,寶能這個門外漢顯然並不能幫助觀致脫困。
現在跟觀致有關的消息全都是一些人事變動,停廠裁員,要不就是品質崩壞這些花邊新聞,跟新車相關的很少很少,這顯然不是一家及格的汽車品牌。就好像一個明星,圍繞在他身邊的全是一些八卦,很少有人關心他的主業,觀致的主業可是汽車啊,至於觀致7能否幫助觀致回歸主流市場,仍需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