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以「低價遊戲充值」為名實施詐騙

2020-11-03 蘇州公安

現如今,網際網路普及,不少人選擇下載幾個遊戲打發時間。但無論是網遊還是手遊,大多都涉及到充值這一問題。充值氪金和戰力提升逐漸畫上了等號,不少玩家為了提升遊戲戰力,紛紛選擇充值。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在網上以「低價充值」、「低價代練」、「低價帳號」等口號吸引玩家並騙取錢財。

1、10月12日,蘇州範某在網上收購遊戲裝備,對方騙取範某轉帳2058元後將其拉黑。

2、10月24日,蘇州辛某的遊戲好友向其推薦某款低價充值遊戲幣的APP,辛某在充值600元後,發現遊戲幣未到帳,詳詢客服後,辛某再次支付了2600元開通快捷發貨渠道,還未見遊戲幣到帳,辛某意識到自己被騙。

3、10月29日,蘇州顧某被人以交保證金及遊戲換綁費為由讓其轉錢,顧某通過掃二維碼轉帳的形式,向對方轉帳870元後發現被騙。

警方提示:廣大群眾在購買遊戲裝備、遊戲帳號時,應當在正規平臺進行線上交易,交易完成後應儘快更改遊戲帳戶信息,切勿進行線下個人交易。同時,不輕信網上「低價充值」、「低價代練」等虛假廣告,避免個人財產遭受損失。

相關焦點

  • 警惕網絡購物類詐騙,牢記這幾類詐騙套路!
    警惕網絡購物類詐騙,牢記這幾類詐騙套路!02網購遊戲裝備詐騙騙子利用微信、QQ等帶有遊戲功能的社交平臺,針對「遊戲黨」發布充值、裝備、點卡等信息,誘惑網友上鉤,精心製作的系統提示界面很容易讓網民信以為真。
  • 「0.1元可充值999元Q幣」?嚴防對未成年人詐騙 !
    經審理查明,2018年6月起,嫌疑人王某通過抖音平臺發布虛假視頻,謊稱能夠通過低價充值的方式獲得「王者榮耀」皮膚,誘騙遊戲玩家加入其視頻中發布的用於詐騙的QQ群。後其在QQ群中發布充值教程,並謊稱無論充值數額是多少實際只扣0.1元或者1元,以此誘騙被害人以直接充值或者掃二維碼充值的方式向其指定的QQ號碼中充值Q幣。
  • 警惕暑期以介紹「兼職家教」為名實施的詐騙陷阱
    近期,各地連續發生多起以介紹兼職家教為名騙取中介費的詐騙案件,此類案件中受害者幾乎都是在校大學生,雖然案值不高,但性質十分惡劣。為有效遏制此類案件發案勢頭,希望各地相關單位高度重視並加大防範打擊力度,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此類案件繼續蔓延。
  • 超4成大學生或身邊人曾被詐騙 社交、遊戲成為高發領域
    網絡詐騙猖獗,不明網站連結無處不在,輕輕一點,後果可就沒那麼簡單。「微信客服」的連結竟然是詐騙陷阱,遊戲充值也會被騙。寒假即將到來,作為容易上當受騙的群體之一,大學生的錢包可能正在被騙子「覬覦」。
  • 電信詐騙「六宗最」之六──網路遊戲交易類詐騙
    真實案例:某職專學生王某某在玩「球球大作戰」網路遊戲時,被人以購買低價遊戲道具為由,通過向對方提供的QQ號充值10800元後發現被騙。民警分析:此類詐騙受害人平均年齡最小,主要表現為:一是低價銷售遊戲裝備,詐騙分子常利用某款網路遊戲,進行遊戲幣和裝備的買賣,在騙取玩家信任後,讓玩家通過線下銀行匯款的方式,得到錢款後立即消失;二是在遊戲論壇上發表提供代練,待得到玩家提供的匯款及遊戲帳號後,代練一兩天後連同帳號一起侵吞;三是在交易帳號時,雖提供了比較詳細的資料
  • 警惕網路遊戲詐騙
    近日,經深挖線索,破獲系列電信詐騙案,打掉6個詐騙窩點,當場抓獲嫌疑人14名,收繳作案電腦21臺。勝北中隊經對線索摸排,發現轄區內一個電信詐騙窩點。8月5日晚,該隊組織警力在長安區某小區將張某坤(男,32歲,本市人)、張某楠(男,30歲,本市人)現場抓獲。經現場突審該兩名犯罪嫌疑人,發現還有5個詐騙窩點。勝北中隊立即向分局刑警大隊匯報情況,連夜展開工作。
  • 反詐防範攻略第十八期】遊戲帳號交易詐騙套路深,愛玩遊戲的朋友注意了!
    警情綜述*近期,景德鎮市公安局接到2起有關網路遊戲詐騙類的案件,都是由於出售網路遊戲帳號被詐騙,目前案件在進一步偵查中。● 步驟四:「客服人員」主動聯繫,稱想要解凍帳戶,需要充值等額「保證金」● 步驟五:充值後再不斷以其他名義要求賣家向其轉帳景德鎮網警提醒您騙子的作案手法,可以總結為以下幾步
  • 返校必備反詐騙「秘籍」
    還有的犯罪嫌疑人通過上述方式,以騙取被害人的銀行帳戶和密碼等信息直接轉帳、消費的方式,實施詐騙。       詐騙案例:網絡刷單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遇到「刷單」「刷信譽」「刷信用」的網絡兼職廣告時要提高警惕。不要有「輕輕鬆鬆賺大錢」的心理,不要輕信所謂的高額回報,不要輕易點擊陌生連結。
  • 熊孩子充值Q幣2萬餘元,怕被責備竟謊稱遭網友詐騙!
    揚子晚報網9月4日訊 (通訊員 程思 記者 張斌)14歲的小胡玩QQ遊戲上了癮,用父親微信裡的零錢充值Q幣2萬餘元。為了瞞住家人,小胡竟然編出了自己被網友詐騙的謊言……然而,當胡先生帶著小胡來派出所報警時,常州市魏村派出所民警發現了事情的真相。
  • 上網玩遊戲請小心這些詐騙
    大學生返校以來,網路遊戲詐騙案件頻發。警方提醒網路遊戲玩家注意以下八類網路遊戲詐騙方式。5、拋物快搶法:不法分子在交易時,故意稱自己的交易系統或者計算機出現問題無法正常交易,要求將裝備扔到「地上」或者交由「中介人」(常為同夥)進行交易,隨後哄搶。
  • 微信封殺7萬個帳號、微信群 警惕十大詐騙類型
    原標題:微信封殺7萬個帳號、微信群 警惕十大詐騙類型1月21日消息,微信安全中心今天發布「關於進一步打擊網絡欺詐行為的公告」,其中提到,2019年,微信團隊持續對網絡欺詐行為進行打擊治理,共計對超過48000個確認存在欺詐行為的帳號進行了階梯式處罰,對10000多個確認欺詐支付帳戶進行限制,對12000多個確認存在欺詐行為的微信群進行了封群處理
  • 11歲男孩一月內向遊戲公司充值5萬
    家長報警,警方幫忙追回錢款暑假期間,康保縣一名11歲男學生為玩遊戲向遊戲公司充值5萬元,家長得知情況後報警,最後,在警方多次溝通協調催促下,幫助把5萬元悉數追回 。民警接報後調取了其銀行及微信等交易明細發現該銀行帳戶內的資金多次向一家遊戲公司充值,鑑於張女士家庭情況,民警初步斷定應該是被其孩子用來充值遊戲了。
  • 泉州少年拿媽媽的手機玩遊戲,被騙14萬!
    ,迎來愉快的暑假,不少孩子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來爸爸媽媽的手機,然後下載最想玩的幾款遊戲,然後盡情陶醉在網遊當中,但是,殊不知不法分子正將詐騙的圈套投向這些孩子們。8月7日,家住泉州安溪的蘇女士報警稱,其13歲的兒子小林在QQ上添加了一個好友,對方以遊戲商城活動只要充值即可雙倍返還為由,誘騙小林進行轉帳,在8月7日當天,小林通過媽媽的支付寶掃描對方提供的二維碼支付了近30000元,同時還向對方提供的一張家樂福電子購物卡充值48000元,總共被騙近8萬元。
  • 反詐中心提醒廣大學生,警惕電信網絡詐騙!
    而這也為一些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尤其是針對學生及家長群體的電信詐騙案件屢有發生,甚至有人受利益誘惑,淪為幫兇、共犯。日前,反詐中心發出《致全縣學生的一封信》,提醒廣大學生,警惕電信網絡詐騙!2、冒充客服詐騙:網購聲稱商品有問題辦理多倍賠款的,或者聲稱誤開會員幫你取消的,或者聲稱包裹遺失辦理賠付的,或者要求私加個人微信、QQ處理訂單的就是詐騙。3、網絡貸款詐騙:先交保證金、驗流水的貸款就是詐騙;網貸聲稱銀行卡號填錯需要激活的就是詐騙。
  • 「淨網2020」謹防不法分子以「遊戲交友」實施詐騙
    冒充「美女」以「相親交友」為幌子,吸引男性安裝遊戲APP,再以「線上結婚」「線下見面」等名義引誘受害人充值刷禮物實施詐騙。近日,重慶警方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偵破一起「遊戲交友」詐騙案。市民吳先生加入一個QQ聊天群,一位「美女」主動加他為好友,邀請吳先生玩一款手機遊戲,吳先生在對方的帶領下闖關升級。「美女」在遊戲中不斷誘惑吳先生,稱如果想和她以男女朋友交往,需要不斷為她充值送花,增加親密度,並且達到一定級別後就能在遊戲中「結婚」。「美女」還主動說她是單身,想和吳先生在現實中交往談戀愛。
  • 近期註銷貸款類和兼職類詐騙高發!警惕冒充各大知名企業的詐騙
    而當企業的形象、品牌隨著企業的產品、服務、內容不斷擴大而提高,在廣大人民群眾心中有了一席之地時,企業也迎來了更多的挑戰,比如官網伺服器被黑客攻擊,只為得到該企業的會員隱私資料:比如仿冒企業官網,為的是詐騙用戶錢財;又比如打著企業客服的稱號招搖撞騙。今天就來聊聊那些被騙子仿冒的知名企業,也看看大家都使用了哪些措施來應對。
  • 領免費遊戲皮膚,十歲女孩被騙三十萬!家長們請警惕
    充值1元即可得瑪莎拉蒂遊戲道具!遊戲詐騙陷阱花樣百出孩子們往往禁不住誘惑白白給騙子送錢為領遊戲皮膚,10歲女孩被騙30萬近年來,家長們以哄孩子開心、獎勵孩子為目的,多半會在假期、作業寫完後,將手機交給孩子打打遊戲、看看視頻。未成年人在網絡衝浪過程中,多半沒有足夠的網絡安全意識,十分容易被網絡上隨處可見的騙子們發布的虛假廣告所吸引。
  • 【網警提醒】 上網玩遊戲請小心這些詐騙
    大學生返校以來,網路遊戲詐騙案件頻發。警方提醒網路遊戲玩家注意以下八類網路遊戲詐騙方式。5、拋物快搶法:不法分子在交易時,故意稱自己的交易系統或者計算機出現問題無法正常交易,要求將裝備扔到「地上」或者交由「中介人」(常為同夥)進行交易,隨後哄搶。
  • 防止網絡詐騙!
    防止網絡詐騙!近期詐騙類型為紅包返利詐騙1起,冒充客服1起,公檢法詐騙1起,網貸類詐騙1起,遊戲交易詐騙1起,刷單類詐騙1起,其他類2起。一、D女士在微視看到賺錢廣告,點擊下載「樂擺攤」APP聯繫客服進行充值,「盈利」提現數十次,放鬆警惕加大投入,直到無法提現,損失60000餘元。二、N女士在玩遊戲時收到私信詢問是否賣號。微信聯繫後在對方提供的網站上交易,提現時被對方以卡號輸錯繳納保證金為由騙取1000元。
  • 【警方提示】口罩低價賣?網課要繳費?警惕網絡詐騙!
    低價賣?「老師」讓你交網課費用在全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時不法分子卻利用疫情實施詐騙讓不明真相的小夥伴們落入圈套防「疫」詐騙要警惕一、網課詐騙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某地潘先生在班級微信群裡收到了「班主任老師」發布的一個收費通知,「因為疫情影響接教育部門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