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逆境中,最後真正能翻身的人,都是做到了這4點

2020-10-20 老閆說事

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總有高峰和低谷的時候,處在高峰時,正是人生得意處,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人的種種需求都會及時得到滿足,因為這個時候正是你人生的黃金地帶,沒有人能妨礙到你。

可是當你處在逆境中時,情況就不同了,你會做什麼都不順,各種打擊和冷嘲熱諷都會撲面而來,如果你意志脆弱,抗壓能力不強,那麼就很容易被擊潰,從而滑向虛無的深淵。

所以一個人需要鍛鍊足夠的堅強和堅韌,讓自己有彈性,去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話又說回來,一個人遭受苦難和逆境,不一定是壞事,這些可以磨練我們的心性,讓自己成長強大,當你走過這片泥濘過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人生彩虹。

一個處在逆境和苦難中的人,是會痛苦和悲觀,但是總有一些人,從苦難中走出來,最後來一個整個人生翻盤,這類人是真正的精英和英雄,他們是怎麼樣對抗這些苦難呢?是怎麼樣面對自己的磨難的呢?他們都是做到了這4點,才最後來一個人生逆襲,那麼是哪4點呢?

第一,逆境中不抱怨

有的人遭遇了一丁點挫折,就會抱怨這個,抱怨那個,抱怨身邊所有人,這種抱怨是一種不良情緒的發洩,除了讓自己短時間好受點,於事一點無補,因為他把自己的不良情緒散發給周圍的人,周圍的人感受到了這種不友好,從而都不願意搭理他,當然,更不會幫助他了。

一個愛抱怨的人,除了短暫的快感外,只會讓事情更加惡化,因為他現在的行為,不是解決問題本身,而是在發洩不良情緒。你越是抱怨,事情就越朝著抱怨的方向發展,因為裡面有一個暗示效應,意思就是你心裡怎麼樣,你的言行舉止就會朝著你想的方向發展,事情發展的結果就是你抱怨的結果。

第二,失意不失志

我們農村有句俗話講「人窮志不短」,一個人要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失去了志向,否則你就會失去信心,從而讓自己絕望,一個人到了絕望的邊緣,那麼就是萬復不劫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僅僅因為一兩次的失意,就徹底否定自己,那麼你的人生也太脆弱了,要做一個堅韌的人。

一個人有了志向後,那麼他就渾身充滿了鬥志,擁有了源源不斷的力量,即使身在泥沼中,也是心向大海,有這麼大的志向,這個人就是打不死的小強,生活中各種打擊和不順,不僅不會讓他消沉,還會是他追求美好的動力。

第三,信己不信命

有句話講「事在人為,境由心造」,什麼意思呢?就是事情都是人做出來的,只有真正去做了,才可能成事,心境是由思慮造成的,你什麼樣的想法,就會有什麼樣的心境,所以儒家有一句話:我一切萬物的源頭。

一個人要想在這個社會成就一番事業,就要有一種信己不信命的勇氣,相信自己能成,而不是把自己交給命運去擺布。把自己交給命運擺布的人,是沒有勇氣的,他們從源頭上喪失了對自己的信心,從而一開始就註定要失敗。

第四,艱難不逃避

一個人到了關鍵時刻,是要有頂上去的決心和勇氣的,而不是退縮,要有拼死一切的毅力,這樣才能用大無畏的勇敢,來徵服敵人。如果關鍵時刻,你逃避了,那麼就會動搖這個系統的穩定性,你的人生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何為兵敗如山倒,就是整個系統的崩盤,如果人人都敢做敢為,個個爭先,遇到艱難也不退縮逃避,那麼這個系統將是穩如泰山,何來有山倒之意。作為個人,我們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遇到問題要直面面對,並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那麼你的生活將會越來越好。

一個普通的人,有普通的生活方式,一個成功者,擁有著鮮花錦簇,普通人很羨慕成功者,但是,只有成功者自己知道,他們曾遭受何等的屈辱和痛苦,並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扭轉乾坤,其實他們都是用這4個方法,走出人生的逆境。

相關焦點

  • 能從落魄中走出來,成功翻身的人,往往都悟透了4個字!
    應對逆境的能力,對收入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我也曾多次從逆境中走出來,每一次都有新的突破,收入也一直在增長。身邊有些好友也從落魄中翻身了,為此我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希望能給每個人正在逆境、落魄中,想要翻身的人帶來精神上與收入上的幫助。
  • 狼道:處在逆境中,具備這三種強者思維,定能重振旗鼓
    狼,是一種神秘的動物,也是動物界中的強者,有著血性。對於狼來說,無論是處在什麼樣的環境裡,即使是處於自己不利的情況下,不管遇到怎樣的危險、面對多麼強大的對手,都不會退縮、不會被輕易打倒。狼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當我們處在逆境中的時候,具備狼這樣的三種強者思維,定能重振旗鼓。
  • 面對逆境,真正厲害的人,往往能做到三件事,做到一件,也了不起
    仔細想一想,這個成語應該是這樣的:當你嘗盡了各種逆境、失敗、經歷了無數坎坷,你的經驗值和戰鬥力都積累到了一定量的變化,那麼引起質變就應該是時間的問題。所以說,當你遭遇逆境乃至失敗時,不要停下腳步,只要確定目標正確,就一直走下去,這樣,你就一定能走出人生的陰霾。逆境看起來非常可怕,但實際上沒有任何逆境是絕對的黑暗。
  • 一個落魄的人,能夠在逆境中做到這3點,東山再起的可能性很大
    人生就像這江水一樣,起起伏伏,有湍急,有平緩,有洶濤拍岸,也有柳暗花明。所以一個人有順境,也有逆境,處在順境時,要樂善好施,為自己積德,處在逆境中時,也要守住做人的底線,奮鬥努力,只要不放棄不拋棄,人生就還有希望。
  • 真正有遠見的人,都做到了這4點
    前後折騰了6個月,所有細節都定好了,這時候要推翻重來?相信一般人都接受不了這個現實,但是賈伯斯沒有猶豫,他轉頭告訴負責人:「我們得重來。」 這是賈伯斯讓人痛苦的一面,和他合作的人,常常被逼到絕境。
  • 身處逆境時,這4樣一定要戒除,留一樣都是禍患
    過去寫文章的時候,我非常喜歡引用南懷瑾大師在開示時說的一番話,即「不如人意,即是人生。」因為這番話中的寓意哲理,著實讓人回味無窮,每讀一遍,都不禁讓人生出新的人生感慨來。恰如南師所言,人這一生確實就是在跌宕起伏,潮起潮落間度過。
  • 處在逆境中,逼迫自己做好這3件事,你會越來越強大
    每個人的生活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總會有坎坷起伏,就像這翻騰的大河一樣,正因為如此,我們的生活才會波瀾壯闊,人生也才會壯美瑰麗。一個人處在逆境中時,要學會自強不息,唯有此,在度過低谷後,才能品嘗那處在高峰的暢快和愜意,如果生活之路平平,你也就沒有人生的高峰了。
  • 真正有野心,能翻身之人,都會秉承「四個不」,不會落魄太久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經受磨難是有好處的,因為患難困苦是磨練人生的最高學府;因為唯有在逆境的人生中度過,才能達到人生巔峰!每個人都會經歷逆境,逆境時你會倒黴透頂,看盡世間冷暖,這個時候你若想東山再起,或者大器晚成,需要遵守著「四個不」。真正有野心,能翻身之人,都會秉承這「四個不」,不會落魄太久,倒黴透頂時也建議一看。
  • 老祖宗的告誡:身處逆境時,若能做到這三點,遲早熬出頭
    人生在世,常常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磨難,難免會處於逆境之中。這時想盡辦法克服困難,這是一種成長,更是一種收穫。逆境往往能磨練人的品格與意志,古人言「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人在經歷過逆境後,能讓自己的人生更豐富。但是逆境往往會讓人感到絕望,很多人會被打敗,而選擇放棄掙扎。其實我們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 曾國藩:內心真正強大的人,堅持做到這三點,福報自然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原創作者千雪千言,這是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點看法,謝謝你們的觀看!熟悉曾國藩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其為人,教人,在平時待人並不嚴厲,特別是對自己的親信。然而在一字上他常常痛批,那就是「惰」。誠然,一個人唯有將「勤勉」發揮到底,人才能走出低谷,重見光明;唯有內心強大起來,堅持做到以下這三點,才能等到時來運轉!
  • 真正能翻身的人,往往能做到「三不」,窮也不會窮太久
    人這一生,難免遭遇浮沉,有成功的時候,就有失意的時候。在低谷時期逆風翻盤的人少之又少,真正能翻身的人,往往能做到這「三不」,窮也不會窮太久。失意並不可怕,這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重要的是,失意後有沒有重新開始的勇氣。在窮困潦倒的時候,怨天尤人沒有用,悲傷痛苦也沒有用,唯一能改變現狀的只有站起來面對眼前的困境。越是在低谷,越要仰望天空,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
  • 仁德上人:在逆境中修行,終會苦盡甜來
    這些人生的哲理,只有過來人、走過來的人,才能體悟這裡邊的真實味道,只有真信、真幹、真落實的人,才能得真實的利益。修行最怕苦了一點,不想吃苦,就想著法子逃避,妄想追求快樂,不知真正的快樂是從苦中過來的;真正的佛菩薩是從眾生的煩惱中過來,真正的智慧是從愚痴當中過來,真正的解脫是從無明煩惱之中過來的。
  • 懂《易經》的人,當處境不利時,可創造新的時空,逃脫逆境
    《易經》之理、數、象,囊括宇宙,我們生活在其中,如果你能保持警覺,洞察周圍的萬象變化,則不用佔卜,不用起卦,也可以發揮易的作用,做到手上無卦,心中知吉兇。對於《易經》之用,我自己悟到一個新的使用規則,任何一本《易經》書上都沒有的,今天詳細分享給大家:懂《易經》的人,當處境不利時,可創造新的時空,逃脫逆境。
  • 人生真正的境界:在風雨中前行,在逆境中成長
    人生的每一次經歷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一個人的成長取決於他的經驗,而不是他的年齡。有些是成功的,有些是成功的,有些是成功的。它們都是喜怒哀樂。任何經歷,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會在你的生活中留下一些痕跡。關鍵是你能得到什麼?
  • 未來能在逆境中率先翻身的孩子,他的媽媽懂得教會孩子這3句話
    文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我的一個高中同學,在銀行工作,人長得很漂亮,但是性格特別內向,在我們班裡是最不愛說話的那一種。有時候老師總是提醒她要自信一些,她總是打不起勁。後來找了一個長相和工作遠不如他的老公,聽說最近分居了。
  • 易經告誡:人在逆境時,不要急於求成,控制這3點,定能改變現狀
    世上只有兩種人:讀過《周易》的,沒讀過《周易》的。讀《周易》的人又分兩種:讀懂和沒讀懂的。在《易經》的規律中,人有兩種處境:一是順境,二是逆境。順逆交替,在自然中,是正常的變化;對人而言,則很難適應。人處在順境中,比較舒服,一旦進入逆境,就會感到焦慮和壓力。這個世界,一物降一物,關鍵找訣竅。人在不順時,控制住3點,有助你改變現狀,迎來好運。
  • 一個人,身處逆境的時候,厚臉皮活著,才能「鹹魚翻身」
    一個人,身處逆境的時候,又窮又無奈,走到哪裡,都被人瞧不起。俗話說,人窮不能窮骨氣,心不能窮。可是,你的骨氣從哪裡來?好死不如賴活著,你都身處逆境了,就別「死要面子活受罪」了,學會「厚臉皮」活著。當你懂得厚著臉皮「死纏爛打」的時候,也許,就慢慢找到了方向,就「鹹魚翻身」了。厚臉皮,才有求人的「勇氣」。人在逆境的時候,別人是不會主動幫助你的,你只有「低聲下氣」去求人,卑微地活著。臉皮厚的人,往往更有勇氣去求人,不怕被拒絕。
  • 未來能在逆境中率先翻身的孩子,往往都擁有「元認知」思維模式
    愛搞事的弟弟思維靈活,一個問題總能想到不同的點子。雖然哥哥的學習成績更優秀,更乖巧,但是我更擔心哥哥。碰到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為什麼被卡住,使我們沮喪的原因,需要去解開的地方,這就是元認知。我們要洞察自己的感覺、需求和行為,這是我們在頭腦中進行的自我對話。事實證明,元認知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強大工具。
  • 孩子受挫時,怎麼才能讓孩子真正的戰勝困難,從逆境中走出來?
    身處逆境中的孩子更需要得到父母的鼓勵和支持,父母應用積極的態度去影響孩子,幫助孩子調整心態。讓身處逆境的孩子得到鼓勵和讚許,那麼孩子就會從另一個積極的狀態中開始拼搏,讓孩子從逆境中走出來。讓孩子從逆境中中走出來,相信這句話說起來簡單,真正做起來很難。不管是從家長這方面講,還是從孩子本身不同方面講。
  • 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喜歡少年逆境
    有人說:「逆境中長大的孩子,會早些看清生活真正的面目」。生活是千姿百態的,而順境中的人,往往只看到了人生的和順,很少能體會到生活的不易。而在順境的時候,聽到的都是喝彩奉承,人心就會膨脹,放縱自己。而君子寧可在逆境中奮發圖強,獲得轉機,也不會在順境中溺亡,被溫水煮青蛙,喪失自強不息的力量,更不會因為獲得的榮譽,就喪失了自身本有的優點。生活中,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是少年逆境,而後有成。經歷過落魄的人才明白,年輕人做事,越是順境,反而越容易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