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
我的一個高中同學,在銀行工作,人長得很漂亮,但是性格特別內向,在我們班裡是最不愛說話的那一種。有時候老師總是提醒她要自信一些,她總是打不起勁。後來找了一個長相和工作遠不如他的老公,聽說最近分居了。
前一段時間她來到我的諮詢室,終於向我敞開心扉。原來她生活在一個缺乏愛的家庭環境中,家裡比較重男輕女,她是家裡的老二,下面還有二個妹妹和一個弟弟,父母都特別寵愛弟弟,什麼都要讓給弟弟。她和第一個妹妹長得非常像,但是她小時候比較笨手笨腳,父母常常拿她跟妹妹比較,當著大家的面經常說她笨,比妹妹差遠了,一點用兒也沒有。即使她考試考了滿分,父母也沒有好臉色給她。
長年累月,這樣的話語和對待就像刀子一樣刻進她的心中,再也消除不了。她一直很自卑,總覺得自己幹什麼事情都不行,對自我評價很低,同時在尋找配偶上也是草草了事,隨便找個人嫁了算了。
原生家庭帶來的自我評價過低,一直深深地刻在她的身體,雖然她也學著調整,但是無法完全把它們剝離開,一直如影隨形。
對自我評價過低一方面來自天生的遺傳和性格,更多的來自於後天的教養方式,其實我們只要教會孩子方法,讓孩子對自我會更肯定,更有自信,那麼孩子的人生之路會走得更平坦、更寬闊。
經常會聽到孩子們說:「我不會打籃球,我可能不擅長。」「我想嘗試拉小提琴,我不敢開始。」
「我不能演講,因為我沒有很好的口才。」……
沒有人擅長所有事情,做出合適的選擇可能很難,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應該放棄。在生活中要告訴孩子,如果碰到這樣情況:與其說「 我不能 」 ,不如說一些積極的自我對話,幫助孩子在缺乏自信或者退縮的時候,重新樹立自信,激發出勇氣,教孩子們成為自己的「啦啦隊長」,為自己鼓勁加油。這樣的習慣如果一直延續下來,那麼自我肯定的種子就會在孩子心中發芽。
因為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一旦遇上挫折,沒有良好心理素質的孩子可能會一直陷在自卑、退縮的人生泥潭中,不能自拔。學會自我肯定和自我調整能夠幫助孩子及時完美地翻身。
我總結了一種方法:三連式自我暗示法,來幫助孩子們進行積極的自我對話。
「我想我可以。」「我知道我可以。」「我相信我可以。」
我想,表達出自己的意願,我是嚮往我可以的;我知道,表達出對自己的認可和自我認識,我是有能力可以的;我相信,表達出自信和力量,我有信心我可以做到。層層迭進,這樣的積極自我對話對孩子很有幫助。
給孩子們講講有關小型發動機的故事,一個很小的引擎就能夠將一架又大又重的火車駛過高山。要一直對自己說:「我想我可以;我知道我可以;我相信我可以。」孩子信任自己,並願意為之努力,甚至全力以赴。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對自我評價會越來越肯定,自信心就會生根發芽。
「我要嘗試。」「我要行動。」「我現在就去做。」
我要嘗試,表達出孩子想行動的意願;我要行動,表達出孩子要拿行動來完成意願;我現在就去做,表達出孩子已經開始行動了。層層迭進,給予孩子從意願到強大的行動力。
孩子們很可能會在嘗試之前就放棄,這很容易,但是那樣一來,他們將永遠看不到他們本可以做什麼。例如,也許他們想學習打棒球的方法,但是擔心他們打球或投球的表現不佳。告訴他們不要擔心做得不夠好或者想做得更完美。教他們對自己說:「我要嘗試。」「我要行動。」「我現在就去做。」
「我試試看。」「我會努力。」「我會拼盡全力。」
我試試看,表達出孩子只敢嘗試,對行動結果和自我有所保留;我會努力,表達出對意願的堅定和行動力;我會拼盡全力,表達出孩子會全力以赴。還有什麼比全力以赴更努力的呢?
缺乏自信,自我價值感低的孩子,行動力是非常弱的,就像我的同學一樣,跟老公過得不幸福,卻遲遲不想邁出改變的一步,沒有勇氣重新來過。
通過這樣積極的自我暗示,層層迭進,這樣的積極自我對話,在塑造孩子的自信心、勇氣和掌控感。
當然自我積極暗示法還有很多,但是我總結的三連式積極暗示法,通俗地講,就是3句話,是最經典、最通用的,每個孩子都適用。父母教會孩子最有用的心理技能,在塑造孩子的自我肯定感、心理能量和自信,讓孩子未來能在逆境中率先翻身,完美逆襲!
我是動歷盒育兒袁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及兒童正念教養專家,從事過十多年的家庭教育輔導、兒童培訓和心理諮詢工作,致力於將家庭教育方法產品化、課程化、工具化,擁有家庭教育類版權245項、幾百個原創產品和幾十個原創線上課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進入我原創家庭教育產品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