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能在逆境中率先翻身的孩子,他的媽媽懂得教會孩子這3句話

2020-09-05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

文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

我的一個高中同學,在銀行工作,人長得很漂亮,但是性格特別內向,在我們班裡是最不愛說話的那一種。有時候老師總是提醒她要自信一些,她總是打不起勁。後來找了一個長相和工作遠不如他的老公,聽說最近分居了。

前一段時間她來到我的諮詢室,終於向我敞開心扉。原來她生活在一個缺乏愛的家庭環境中,家裡比較重男輕女,她是家裡的老二,下面還有二個妹妹和一個弟弟,父母都特別寵愛弟弟,什麼都要讓給弟弟。她和第一個妹妹長得非常像,但是她小時候比較笨手笨腳,父母常常拿她跟妹妹比較,當著大家的面經常說她笨,比妹妹差遠了,一點用兒也沒有。即使她考試考了滿分,父母也沒有好臉色給她。

長年累月,這樣的話語和對待就像刀子一樣刻進她的心中,再也消除不了。她一直很自卑,總覺得自己幹什麼事情都不行,對自我評價很低,同時在尋找配偶上也是草草了事,隨便找個人嫁了算了。

原生家庭帶來的自我評價過低,一直深深地刻在她的身體,雖然她也學著調整,但是無法完全把它們剝離開,一直如影隨形。

對自我評價過低一方面來自天生的遺傳和性格,更多的來自於後天的教養方式,其實我們只要教會孩子方法,讓孩子對自我會更肯定,更有自信,那麼孩子的人生之路會走得更平坦、更寬闊。

經常會聽到孩子們說:「我不會打籃球,我可能不擅長。」「我想嘗試拉小提琴,我不敢開始。」

「我不能演講,因為我沒有很好的口才。」……

沒有人擅長所有事情,做出合適的選擇可能很難,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應該放棄。在生活中要告訴孩子,如果碰到這樣情況:與其說「 我不能 」 ,不如說一些積極的自我對話,幫助孩子在缺乏自信或者退縮的時候,重新樹立自信,激發出勇氣,教孩子們成為自己的「啦啦隊長」,為自己鼓勁加油。這樣的習慣如果一直延續下來,那麼自我肯定的種子就會在孩子心中發芽。

因為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一旦遇上挫折,沒有良好心理素質的孩子可能會一直陷在自卑、退縮的人生泥潭中,不能自拔。學會自我肯定和自我調整能夠幫助孩子及時完美地翻身。

我總結了一種方法:三連式自我暗示法,來幫助孩子們進行積極的自我對話。

三連式自我暗示法:我可以

「我想我可以。」「我知道我可以。」「我相信我可以。」

我想,表達出自己的意願,我是嚮往我可以的;我知道,表達出對自己的認可和自我認識,我是有能力可以的;我相信,表達出自信和力量,我有信心我可以做到。層層迭進,這樣的積極自我對話對孩子很有幫助。

給孩子們講講有關小型發動機的故事,一個很小的引擎就能夠將一架又大又重的火車駛過高山。要一直對自己說:「我想我可以;我知道我可以;我相信我可以。」孩子信任自己,並願意為之努力,甚至全力以赴。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對自我評價會越來越肯定,自信心就會生根發芽。

三連式自我暗示法:我行動

「我要嘗試。」「我要行動。」「我現在就去做。」

我要嘗試,表達出孩子想行動的意願;我要行動,表達出孩子要拿行動來完成意願;我現在就去做,表達出孩子已經開始行動了。層層迭進,給予孩子從意願到強大的行動力。

孩子們很可能會在嘗試之前就放棄,這很容易,但是那樣一來,他們將永遠看不到他們本可以做什麼。例如,也許他們想學習打棒球的方法,但是擔心他們打球或投球的表現不佳。告訴他們不要擔心做得不夠好或者想做得更完美。教他們對自己說:「我要嘗試。」「我要行動。」「我現在就去做。」

三連式自我暗示法:我努力

「我試試看。」「我會努力。」「我會拼盡全力。」

我試試看,表達出孩子只敢嘗試,對行動結果和自我有所保留;我會努力,表達出對意願的堅定和行動力;我會拼盡全力,表達出孩子會全力以赴。還有什麼比全力以赴更努力的呢?

缺乏自信,自我價值感低的孩子,行動力是非常弱的,就像我的同學一樣,跟老公過得不幸福,卻遲遲不想邁出改變的一步,沒有勇氣重新來過。

通過這樣積極的自我暗示,層層迭進,這樣的積極自我對話,在塑造孩子的自信心、勇氣和掌控感。

當然自我積極暗示法還有很多,但是我總結的三連式積極暗示法,通俗地講,就是3句話,是最經典、最通用的,每個孩子都適用。父母教會孩子最有用的心理技能,在塑造孩子的自我肯定感、心理能量和自信,讓孩子未來能在逆境中率先翻身,完美逆襲!

我是動歷盒育兒袁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及兒童正念教養專家,從事過十多年的家庭教育輔導、兒童培訓和心理諮詢工作,致力於將家庭教育方法產品化、課程化、工具化,擁有家庭教育類版權245項、幾百個原創產品和幾十個原創線上課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進入我原創家庭教育產品店鋪。

相關焦點

  • 未來能在逆境中率先翻身的孩子,往往都擁有「元認知」思維模式
    原因有很多:學習成績突然下降了,他覺得自己就學不好了;原先成績比他差的同桌現在反超了,他接受不了,覺得自己很笨……這樣的孩子很多,當孩子們遇到棘手的事情,比如很難的運動項目,生澀的英語作文,不喜歡的社交活動等,孩子們常常說的一句話是:「我不行,我不能!」然後退縮,不再前進。
  • 真正聰明的父母,懂得教會孩子這3點,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真正聰明的父母,懂得教會孩子這3點,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有了孩子之後,想必每一位父母都對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個足夠優秀的人。那麼我們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呢?其實關於孩子的培養,還是有很多小技巧的,這些小技巧體現在生活瑣事中,只要父母們能夠有意識地做好這些事,那麼孩子將會越來越優秀!
  • 幼兒園老師:入園前教會孩子說這5句話,孩子能少受很多委屈
    現在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出息,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將孩子送進幼兒園了,覺得這樣孩子才能贏在起跑線上。但是父母們只考慮了孩子是否能贏在起跑線上,卻沒有考慮過孩子在幼兒園是否會被欺負。於是為了得到答案,我就去問了一個朋友,她是一位幼兒園老師,當我問她怎樣才能讓孩子不被欺負時,她說了這樣一句話:「入園前教會孩子說這5句話,孩子能少受很多欺負。」
  • 李玫瑾坦言:當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這3句話,孩子未來更優秀​
    而對於孩子頂嘴這一問題,李玫瑾教授也坦言到:父母若能學會這3句話,孩子未來更優秀。第二句話: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我們等冷靜下來之後,再聊這件事雖然孩子年紀不大,懂得道理並不是很多,但是一些好賴話其實還是能夠聽懂的,只是孩子的情緒腦比較發達,理智腦尚未發育完善,因此在生氣的時候會出現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況,其實一些情緒管理能力較弱的大人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 教會孩子恰當拒絕,懂得維護自己權益,不懂拒絕的孩子更容易受傷
    生活中經常能聽到老好人,牆頭草這樣的詞,這是一個貶義詞,還是褒義詞呢?很多時候非常難定義,不過有一個定律,那就是老好人,即使做了很多好事,不見得會得到別人的誇獎,反而可能會惹來一身麻煩,而且經常會有人背地裡給老好人詮釋出一個醜陋的形象,比如窩囊、無能、好說話,相信很多人都不願意做這樣的人,可生活中卻有很多孩子非常容易成為這樣的人。
  • 如何教會孩子"發脾氣"?懂得發脾氣的孩子,更容易贏得尊重
    有一位家長直截了當的在微信裡問我:"如何才能讓孩子懂得發脾氣。"他說自家孩子的脾氣很"衝",有的時候又讓人捉摸不定,突然有不和其心意或者受委屈了,猛地就會大哭大鬧,嚴重了還會抓住東西亂摔,攪得家裡雞犬不寧。
  • 真正聰明的媽媽,都懂得跟孩子「示弱」,孩子以後獨立有自信
    有句話叫"女子本弱,為母則剛",誠然,保護和照顧孩子是母親的天性,但近年來有不少人用這句話"綁架"了媽媽。在為人母親這條路上,媽媽們不得不被迫朝著"超人"而努力,甚至為"成不了完美媽媽"而自責。其實,媽媽並不是無所不能的,她們也有難過的時候,也會有弱點。
  • 逆商培養繪本,《孩子,沒關係》,讓孩子們學會在逆境中成長
    在小編看來,與其教會孩子各種各樣的知識,不如教會他解決問題和與他人溝通的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逆商。這套書,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代替說教,幫助爸爸媽媽們對孩子進行逆商培養,控掘孩子內心的「超能力很多孩子把這套繪本看了一遍又一遍,愛不釋手。
  • 孩子從小就要教會他懂得感恩,學會分享不能自私
    一個人在生活中是否懂得感恩,主要是來自從小的家庭教育。如果小時候沒有人教過他這些,那麼他長大了也不會懂得這個道理,因為在他的腦海裡從來沒有這個概念。她能成為今天的樣子也怪不得她,只能說是她父母教育的缺憾,小時候太過於寵溺她,才導致她長大了也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孝順父母,而只會一味地索取。從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多重要,小時候父母太過於溺愛孩子不是對她的愛而是害了她。很多好吃懶做就知道啃老的人,不就是因為小時候父母的溺愛導致的嗎?
  • 孩子經常說這3句話,多半「情商」很高,中的家長就偷著樂吧
    其實情商培養的關鍵期在3-9歲,這個階段孩子的情商高低,多半已經能看出未來的雛形。如果你發現自己家孩子經常說這三句話,那麼恭喜你,多半擁有一個情商很高的娃!一、你沒事兒吧?一般來說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一個經常說這句話的孩子說明他對他人情緒的感受能力較強,同時能安慰他人,這也奠定了好人緣的基礎。
  • 最好的教育,不是教孩子如何去贏,而是教會孩子懂得愛
    文|酷媽今天又聽到了這句話:"你只要好好學習行了,其他的什麼都不用管。"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句話是否熟悉,很多家長都會跟孩子說這樣的話,記得我小時候,爸爸媽媽也講過這樣的話。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什麼都好,每次考試都希望孩子能考第一,都能考100分。
  • 媽媽的五種品質成就孩子未來!
    在這一點上,可以從很多有名的科學家與藝術家的筆下能感受到,他們成功的背後都離不開母親的偉大。孩子最終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跟媽媽很有關係。那麼到底是哪些品質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呢?二、媽媽的高情商教會孩子為人處世高情商的人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考慮,不會隨意拿別人不願意聽的話題來開玩笑,與人相處時更為善解人意。
  • 當孩子被人欺負,父母別再說「沒關係」,要教會他這句話
    但是從兒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這句話並不妥當,主要有這兩個弊端:一、讓孩子懦弱膽小。當孩子每次被欺負時,父母如果都安慰他說「沒關係」,會讓孩子認為別人欺負了自己,自己也沒啥辦法,只能忍氣吞聲,可能會導致他的性格膽小懦弱。二、讓孩子討好迎合。有的孩子本來非常生氣,或者有其他的辦法,但父母說了沒關係,反而強行壓抑住其他的念頭。
  • 培養孩子的性格特質,這3點父母要重視,對孩子的未來發展很有利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類人,可能在學生時代不是最受老師歡迎的,但是未來的發展中卻發揮了非同一般的能力,獲得了比一般人更大的成就,其實我們經常會發現,成績和成就不一定成正比,也不是影響他未來發展的直接因素
  • 當孩子受欺負時,別再忍氣吞聲,教會孩子說這句話,孩子自信倍增
    當孩子受欺負時,別再忍氣吞聲,教會孩子說這句話,孩子自信倍增教育孩子對每一位父母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往往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難題,這就需要父母善加引導了。當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家長的表現,往往就決定著孩子未來的性格。
  • 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看他的「挫折商」就知道
    3歲那年,昂子喻被診斷為原發性視網膜色素變性,這是一種罕見且無法治癒的疾病,到小學畢業時,昂子喻的雙眼已經幾乎失明。這無異于晴天霹靂!而那時,他的成績已經能排到年級前50名。殊不知,越是生活太平順的孩子,越容易在突遭變故時困在自己的世界裡走不出來,最終走上極端。真正的家庭教育是鼓勵孩子敢於面對逆境,並在挫折中培養出一顆強大的內心,才能讓他哪怕處於人生低谷,也依然有堅強的勇氣和樂觀的心態。
  • 孩子受挫時,怎麼才能讓孩子真正的戰勝困難,從逆境中走出來?
    身處逆境中的孩子更需要得到父母的鼓勵和支持,父母應用積極的態度去影響孩子,幫助孩子調整心態。讓身處逆境的孩子得到鼓勵和讚許,那麼孩子就會從另一個積極的狀態中開始拼搏,讓孩子從逆境中走出來。讓孩子從逆境中中走出來,相信這句話說起來簡單,真正做起來很難。不管是從家長這方面講,還是從孩子本身不同方面講。
  • 教會孩子寬容禮讓,讓孩子懂得換位思考,家長做好這些引導很重要
    ,理解與體諒他人,這是每一個父母都應該教會孩子的。有些孩子明明不懂得去寬容別人,卻總認為別人在和自己作對,不懂得寬容的孩子往往比較喜歡斤斤計較,而孩子的內心就會產生一種復仇心理,就算沒有人得罪他,也會覺得別人在針對自己,一旦別人在某些方面得罪了這類孩子,孩子就會用報復的手段去對付對方,使自己的內心痛快,這類孩子往往不會在意別人怎麼想,只讓自己的內心痛快就可以了,這樣的孩子不僅招人討厭,而且他自己從來不自知,還會讓自己的性格變得扭曲
  • 堅持對孩子說這3句話,孩子會越來越優秀,長大懂事又孝順
    出門的時候大侄子盯上了一個遙控飛機,我能看不懂他的心思嗎就直接給他買了。沒想到我剛下到三樓大侄子就說:「姑姑我們把遙控飛機退了吧,給媽媽換一個禮物好不好。」為了考驗大侄子是不是真心的,我真的把遙控飛機給他退了。沒想到回到家之後,大侄還是開開心心的拿著用遙控飛機換的禮物送給了嫂子。嫂子告訴我說培養孩子最出力不討好的,就是整天告訴孩子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 睡前10分鐘問這3句話,孩子未來一定有出息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將來會走向什麼樣的道路,大部分都跟家庭教育有關。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多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及時幫孩子排憂解難,這才能對他的心理健康成長、性格的養成起一個積極的作用。平時工作太忙的家長會在睡覺前給孩子講故事或者有其他的家庭活動,來增加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