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聰明的父母,懂得教會孩子這3點,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2020-07-31 教育無垠

真正聰明的父母,懂得教會孩子這3點,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有了孩子之後,想必每一位父母都對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個足夠優秀的人。

那麼我們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呢?

其實關於孩子的培養,還是有很多小技巧的,這些小技巧體現在生活瑣事中,只要父母們能夠有意識地做好這些事,那麼孩子將會越來越優秀!

真正聰明的父母,懂得教會孩子這3點,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一、愛孩子,但不溺愛

很多80後、90後抱怨自己小時候總是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因為父母那一輩的人都很含蓄,總是不善於表達愛,所以當80後、90後成為父母之後,就會重視跟孩子表達愛。

愛孩子,本該是非常美好的感情,我們也提倡大膽地跟孩子表達「爸爸媽媽愛你」的感情。

但是,愛也是要有限度的,過分的寵愛成了溺愛,最終受傷的還是孩子。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雖然一直被愛包圍,但孩子的內心是缺乏愛的,這些孩子大都自私,習慣了父母的特殊待遇,只會接受愛,不懂得付出愛;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習慣了父母的包辦代替,孩子自己的動手能力低下,難獨立,也會導致孩子缺乏上進心;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習慣自我滿足,價值觀扭曲,在學校這種群體生活中,容易不合群,或者被排擠。

所以,愛不等於溺愛,父母們把握好尺度的愛,在愛孩子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懂得尊重、寬容、責任等原則性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

真正聰明的父母,懂得教會孩子這3點,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二、讓孩子參與家務

相信很多家長都聽過魏永康這個人,魏永康2歲就掌握了1000多個漢字,4歲基本完成初中的課程,8歲就連級跳進入縣屬重點中學學習,13歲考上重點大學讀本科,成為當時湖南省年齡最小的大學生,17歲考上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研究生。

這樣一個天才少年卻在20歲的時候,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學。

原來魏永康的母親認為,孩子只有專心讀書,將來才會有出息。於是,她就將家中所有的家務活都包下了,包括給兒子洗衣服、端飯、洗澡、洗臉。為了讓兒子在吃飯的時候不耽誤看書,魏永康讀高中的時候,她還親自給他餵飯。

魏永康的母親跟大部分中國家長的教育觀念一樣: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其他事情都不用管。

因此也出現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孩子,不會剝雞蛋、不會繫鞋帶、家裡的掃把倒了也不會扶起來......

魏永康的事例就可以給我們警醒:學習成績再優異,生活能力不行,也難以在社會上立足。

哈佛大學學者曾做過一項調查,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愛做家務的孩子就業率是不愛做家務孩子的15倍,犯罪率卻只有十分之一。並且愛做家務的孩子,擁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指數和家庭幸福指數。

所以我們家長要捨得用孩子,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做他力所能及的家務,鍛鍊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手腦配合能力、以及認知能力,還能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一舉多得。

真正聰明的父母,懂得教會孩子這3點,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三、讓孩子吃苦

「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都多」,我們總是喜歡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去教育孩子,秉著一切為了你好的原則,教育孩子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

家長的這些心理我們都明白,不希望自己走過的彎路、吃過的苦,讓孩子再去經歷一遍。

這種願望是好的,但實際卻可能事與願違。

父母過度保護孩子,不讓孩子吃苦,孩子的抗壓能力就會很弱。

近幾年孩子輕生的新聞時有發生,有被父母斥責跳樓的、也有因為成績下滑而跳樓的。

養大一個孩子不容易,哪一個父母都不想失去自己的孩子。

所以我們要懂得給孩子試錯的機會,一切的經驗教訓需要孩子自己中去感受和體會,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得到成長。

而我們父母要做的則是學會放手,捨得讓孩子吃苦,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陪伴鼓勵孩子、給孩子戰勝困難的勇氣,孩子才能慢慢成熟,並逐漸優秀。

父母之愛子,比為之計深遠。

只有真正聰明的父母,懂得用長遠的目光來教育孩子,懂得為孩子的未來做打算。

以上3點,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不容易。

只希望各位父母能心懷遠見,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名優秀的孩子!

相關焦點

  • 真正聰明的父母,會把這幾句話常掛在嘴邊,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
    導讀:真正聰明的父母,會把這幾句話常掛在嘴邊,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真正聰明的父母,會把這幾句話常掛在嘴邊,難怪孩子越來越優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聰明的父母應懂得向孩子「示弱」,做到這3點,孩子會越來越出色
    導讀:聰明的父母應懂得向孩子「示弱」,做到這3點,孩子會越來越出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聰明的父母應懂得向孩子「示弱」,做到這3點,孩子會越來越出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懂得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
    父母最成功的愛,不是為孩子安排好一切,而是讓他儘早獨立,獲得抵抗風雨的能力。真正優秀的父母,懂得培養孩子的這3項能力。自理能力:父母教會孩子的第一課原來,這是一隻被餵慣了的小鳥,它以為張開嘴就能得到食物。有人評論說:那樣子,像極了被父母溺愛的孩子。沒有自理能力的孩子,一旦離開父母的保護,便茫然失措。
  • 李玫瑾:孩子12歲以後,真正聰明的父母都懂得「示弱」
    然而,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的個性越來越強,主見也越來越多。如果父母只會一味地用身份和權威壓制孩子,難免出現激烈的衝突。胡可曾在節目中傳授育兒心得時指出:父母一定要懂得示弱,才能讓自己的兒子有機會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將來的生活?優秀父母提前教會孩子3點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將來的生活?優秀父母提前教會孩子3點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餐桌禮儀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惡習,而是他父母的教育、他所在家庭的整體素養。飯桌上的教養,決定了孩子將來的生活。
  • 想讓孩子更優秀,父母要「逼」他做到這4點,長大後太實用
    每對父母都想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但優秀的孩子需要父母用更優秀的方式去教育。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給予他正確的引導,長大後想讓他成為人中龍鳳,這簡直就是「痴人說夢」。如果想讓孩子長大後更優秀,那父母需要從小培養,尤其是要「逼」孩子養成以下這4種習慣,長大後他一定會感激你,
  •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在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你是否也做到了?
    身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後能夠有出息,能夠有所成就,都想將這世上最好的東西給自己的孩子。然而這只是父母的美好願望而已,你不可能將這世上所有的好東西都給孩子,況且有些東西你也給不了。成功的父母不是將好東西留給孩子,而是讓孩子擁有創造這些東西的能力,讓他儘早獨立,從而能夠抵禦得了未來生活的風風雨雨。
  • 李玫瑾:你盯得太緊,孩子才會不自律!聰明父母一定要懂得這3點
    點不睡覺。自律的孩子不僅家長省心,老師喜歡,關鍵這也是孩子自己一生最大的財富,通往成功的墊腳石啊!家長如何才能教會孩子自律呢?聰明父母,做好這3點就成功了一半。1、堅持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養成依賴心理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因孩子太小而過度縱容孩子。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生活和行為習慣,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如廁,自己刷牙……規律的作和息。
  •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跟孩子說「廢話」
    但在筆者看來,真正聰明的父母,從不吝惜對孩子說「對不起」。父母以身作則,孩子便會有樣學樣地做好,父母言行不一,孩子也將學會耍賴狡辯。如果父母連「對不起」都不肯說,孩子如何懂得擔當?要知道,父母的一句「對不起」,帶給孩子的影響已遠遠超過字面上這三個字。所以,千萬不要再把「對不起」視為可說可不說的廢話了!
  • 真正聰明的媽媽,都懂得跟孩子「示弱」,孩子以後獨立有自信
    而且,懂得示弱的母親,培養出的孩子會更加獨立,也更加有責任心和自信心,不信往下看。真正聰明的媽媽,她將這件事分享到網上,網友紛紛點讚,並羨慕她有一個這麼勇敢和懂事的寶寶。懂得跟孩子示弱,是有很多好處的★孩子以後獨立很多爸爸媽媽在呵護寶寶之餘,也在煩惱怎麼教會他們獨立,面對依賴著自己的寶寶,家長實在是束手無策。而適當地跟孩子示弱,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 孩子3歲之前,牢記這5點,孩子會越來越聰明
    導讀:孩子3歲之前,牢記這5點,孩子會越來越聰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3歲之前,牢記這5點,孩子會越來越聰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俗話說:3歲,7歲。
  • 孩子"富養"還是"窮養"?聰明的父母懂得拿捏
    其實這樣錯誤的養育觀念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就是富二代,時間長了,就會讓孩子虛榮心作祟,什麼都想要最好的。家裡有一親戚,老來得子,很是高興,所以從小到大都是把孩子捧在手心裡,孩子要什麼給什麼,信誓旦旦的說:一定要富養孩子,這樣將來才不能被金錢誘惑。以至於孩子長大後越來越肆無忌憚,要的東西也越來越好,和朋友攀比,父母不給買就鬧騰,折騰不過父母就給錢買。
  • 聰明的父母應懂得向孩子「示弱」,做到這3點,孩子會越來越出色
    強大的父母,弱小的孩子,成為親子互動模式的常態,這看似沒什麼問題,因為家長愛護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然而「強父母、弱小孩」的模式卻也很容易令孩子積累一些弱小感,增加孩子消極的自我體驗,容易成為自卑、負性情緒的來源。有位媽媽,自己生病了,還要強撐著給孩子做飯、洗衣服,而孩子一邊玩遊戲,一邊抱怨媽媽做的飯不好吃。
  • 教會孩子感恩,懂得知恩圖報,是父母的職業之一!
    以後這棵樹上的鳥越來越多。又是一天中午,閆福興的困勁要上來了,他不禁躺在樹下沉沉地睡著了。忽然,他又聽到樹上的鳥群在拼命亂叫。閆福興睜眼一看,不得了,條蛇正盤在他的身邊。他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打走了蛇。他知道,是小鳥教了他。他記住了小鳥的救命之恩,和小鳥結下了不解之緣。以後,他天天把兩個手指放在嘴裡學鳥叫。慢慢地,小鳥聽懂了他的話,他也聽懂了小鳥的話。
  • 李玫瑾:這3種孩子小時候很「聰明」,長大卻沒出息,父母要警惕
    李玫瑾教授還曾說過:「這3種孩子小時候很「聰明」,長大卻沒出息現在的父母都在乎自己家孩子聰不聰明,而李玫瑾教授這句話正是要點醒一些父母,有三種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卻沒出現,父母們一定要警惕。相信不少父母都在為自己家孩子佔了別人家孩子便宜而開心,覺得這是一種聰明的表現。
  • 選對繪本,孩子會越來越聰明,這三個原則父母千萬不要錯過
    隨著居住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和增長知識。大家都知道,3歲以下的孩子既不懂深奧的道理,也不懂得複雜的語言,只能通過父母和一言一行來理解周圍的世界。
  • 不想讓孩子吃虧,父母就要教會孩子「自私」,否則會活得很累
    所以,父母就要教會孩子「自私」,雖然,自私這件事任何父母都不喜歡孩子擁有,因為,自私的性格很難融入到集體當中,但是身為父母卻應該從小就教會孩子仔細,因為不懂得自私光會分享的孩子,為了會生活得很累,很痛苦。
  •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如何在餐桌上教育孩子
    可孩子媽媽像沒事人一樣,只顧著跟周圍的人聊天,仿佛沒有看到好幾個客人被孩子濺了一身的湯汁。在餐桌上,越來越多的父母關注孩子的營養,卻對孩子的教養關心甚少。聰明的父母,都懂得如何在餐桌上教育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的用餐禮儀,這是保證孩子將來進入社會後事業成功的重要前提。這種教養的養成,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這種資產是永恆而無限的。
  • 3-6歲是孩子情商培養關鍵期,父母做到這3點,孩子更優秀
    很多父母都是以學習成績的高低來評判孩子是否優秀,其實,成績的好壞僅代表著孩子智商的高低,這關乎的是孩子聰不聰明,而非優不優秀。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曾說「一個優秀的人,20%靠智商,剩下的80%靠情商,情商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優秀的主要標準」。
  •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以後的生活?優秀父母提前教會孩子3點
    飯桌上的教養,決定孩子以後的生活?優秀父母提前教會孩子3點餐桌禮儀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的重要,有的時候僅僅通過一頓飯就可以看出你的性格,你的生活背景,以及教育程度。一個人的餐桌禮儀和他小的時候受到教育有很大的關係,一個在餐桌上舉止非常粗俗的人,所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他的一些不好的習慣,還有他父母的教育,以及家庭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