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讓孩子吃虧,父母就要教會孩子「自私」,否則會活得很累

2020-12-20 Nini奶爸育兒記

每個孩子都父母的寶貝,都不希望孩子以後會活得很累或者是很痛苦。

所以,父母就要教會孩子「自私」,雖然,自私這件事任何父母都不喜歡孩子擁有,因為,自私的性格很難融入到集體當中,但是身為父母卻應該從小就教會孩子仔細,因為不懂得自私光會分享的孩子,為了會生活得很累,很痛苦。

案例

小香是一個非常可愛又懂事的女孩,從小就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因此,小香的爸爸媽媽經常會在外人面前誇小香,並且還表示小香這麼小就懂得分享,還懂事。

不過,小香的父母並不知道,孩子這種聽話的性格並不是一件好事。

就在一年的暑假中,小香的親戚的孩子打算在她家裡住上一段時間,小香最開始是很開心的,因為平時都沒有陪自己玩,這次有了別的孩子陪自己,就不會那麼孤獨了。

親戚家的孩子剛來的時候,媽媽總是讓小香分享自己的私人物品,就連每天晚上要抱著睡覺的玩偶,都要分享。

小香心裡明明很不開心,不過由於她已經習慣性地聽從父母的話,要知道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媽媽要求小香無理由的去分享私人物品了。

由於小香在媽媽的眼中就是那種懂得分享,懂得奉獻的孩子,因此,無論小香的什麼東西都要去分享才行。

但是小香的父母卻不知道,自己的這種想法是非常自私的,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未來,很容易讓小香變成一個沒有主見,不懂得拒絕的人。

學習和他人分享卻是是每一個孩子都要具備的品德,可是,有時候的這種「無私」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痛苦,父母要知道,每個孩子都要屬於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和最自私的物品,因此,父母不要強行地去要求孩子分享,因為這會非常的殘忍。

培養孩子的性格,父母要做到這3點

1)要學會陪伴孩子

現在的父母真的是太忙太忙了,一天到晚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好不容易有休息的時候,甚至還要去加班,就算不加班也懶得動彈,只想在床上好好的休息一天。

但是,父母的這種想法,卻成功地忽略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不能缺少父母陪伴的,雖然有爺爺奶奶等長輩在身邊,但是父母的地位卻是無法替代的,因此,父母一定要抽出時間去陪伴孩子。

2)不要溺愛孩子

父母疼愛孩子這是應該的,但是千萬不要把疼愛變成溺愛,如果從小對孩子進行溺愛,那麼會讓孩子養成一種自我的性格,甚至以後都會不把父母放在眼裡。

3)請父母尊重孩子的選擇

大部分的父母都是讓孩子聽自己的,卻從來沒有靜下心去聽聽孩子的想法,其實,身為家長應該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才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結尾

如果不想讓孩子吃虧,那麼父母就要教會孩子「自私」,適當的自私,會幫助孩子成長。

相關焦點

  • 別再讓孩子當「聖母」,吃虧不一定是福,父母該教會孩子「自私」
    例如家長從小就會教育孩子,要尊老愛幼,「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已經被父母們教爛了。但是家長們想過沒有,孩子在學習這些知識,禮儀和思想時,是否真的能夠領悟到呢?會分享的孩子不一定懂得謙讓的美德多麼偉大,他們只是不想讓父母失望,不敢拒絕,不敢自私罷了。
  • 2件事上父母可以教孩子「自私」點,別讓孩子成為聖母,白白吃虧
    有時與別人發生一些爭執的時候,他們也總是沒有辦法為自己做辯解,因此總是輸得一敗塗地。他們不願意和別人爭得面紅耳赤,更不會主動地說出自己的需求和請求。與那些「自私」的孩子相比,這類孩子非常「懂事」,甚至是有些過於成熟。「老好人」的性格非常好,但卻常常被人忽略。在後來的生活和學習上,很容易被別人當作「透明人」。
  • 這兩件事上,父母要教會孩子自私,"裝大方"只會耽誤孩子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想法,不過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是哪種教育觀念,都要根據孩子的個性來為孩子制定。有些父母會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是個完美寶寶,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很難實現的,畢竟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父母如果不能接受娃的缺點的話,也會生活的非常辛苦,所以在育兒路上父母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太焦慮。
  • 趁早教會孩子,吃飯,吃苦,吃虧
    當父母把碗給孩子時,孩子應該用雙手將碗接過,以示對長輩的尊重。第三訓練兒童正確使用筷子。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得到別人的讚揚,所以,父母要從平時就注意孩子的餐桌禮儀,這樣到了一定的場合,才不會有些不必要的尷尬。
  • 孩子自私如何管教?硬核父母巧用這些方法,連老師都拍手叫好
    首先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家長不能因為別人的做法來決定孩子應該怎麼樣。其次,對自私的理解應該從傳統的含義轉向現代更多維角的度去,最後,當父母教育孩子關於自私這方面時也應該從什麼是正確的方向轉為什麼是準確。所有的父母都應該知道,在孩子6歲之前要給孩子打下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道德修養的基礎,否則等到孩子出現問題時再想調整就有很大的難度了。在這些行為習慣中,對於孩子自私的表現,很多家長不以為然,有些老人覺得孩子還小呢,很正常,大了就好了。
  • 經常對孩子說這幾句話,可以教會孩子「不自私」,更懂得感恩父母
    導讀:經常對孩子說這幾句話,可以教會孩子「不自私」,更懂得感恩父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對孩子說這幾句話,可以教會孩子「不自私」,更懂得感恩父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自私的孩子怎麼管,實用妙招配硬核管教,幼兒園老師都拍手叫好
    這次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孩子自私該怎麼管談起自私,很多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是,「現在甭說孩子,哪個人不自私。」從我們身邊發生的事來看,好像是越來越多的人都表現出了自私的那一面,所以,在父母覺得既然大家都這樣,孩子自私怎麼了。
  • 孩子在這些方面越自私,長大以後過得越幸福,盲目改掉很可惜
    文\好孕姐記得有一次外出吃飯,聽見鄰桌的幾位家長談論孩子的教育。其中一位家長聊到自己的育兒經,特別強調了一點,就是教孩子不能自私,要懂得分享。比如,他會教育孩子家裡有好吃的東西,不能吃獨食,要分享給家裡的長輩吃;如果拿的玩具,有其他小朋友想玩,也要一起分享等等。
  • 讓孩子學會「自私」,才是父母成功的教育體現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孩子太自私了,因為他們的父母本身就很自私。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年輕一代的父母,本身就是獨生子女,自私被他們刻進了骨子裡,然後又傳承給了下一代。也有人認為,孩子不該被「狼性」教育,應該從小就讓他們知道無私奉獻與分享的快樂。可是,讓一個年幼的孩子,從小就去克服人性的弱點,活得自抑且高尚,才是最好的麼?
  • 父母要教孩子學會「自私」,不懂拒絕的孩子,長大活得很痛苦
    自私這種品德是每一位父母都不希望自己孩子擁有的,因為自私的人總是會被人唾棄,這種性格的孩子也常常會交不到朋友。但是作為父母,應該要從小教孩子學會「自私」,因為不懂得拒絕的孩子在長大以後將會活得很痛苦。父母教會孩子自私並不是說讓孩子不要學會和他人分享,而是說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學會合理地分配自己的私人物品,並且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
  • 中國式父母的自私才是毀掉孩子的第一步
    ,卻不曾想恰似這樣無私的愛無形中卻漸漸地轉換成自私的愛,以至於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傷害孩子的同時也傷害自己!人都如此,你把一切精力花在一個人身上時,你會期待對方的回饋,否則就會有失望、憤怒等情緒產生當父母所有的付出可能付諸東流的時候,父母同樣會焦慮!
  • 生了孩子不想自己母乳餵養很自私嗎?
    在懷孕的時候我就不想母乳餵養,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想母乳,家人都是幫著熬湯催奶,可我本身身體瘦小,生了孩子後仍然九十多斤,我不想喝湯也不想母乳餵小孩,看多了餵養後胸部下垂,被小孩咬的血淋淋的胸部就後怕,所有人都說我自私,有女人像我這樣的嗎?
  • 無私的父母,為什麼容易養出自私的孩子?
    我就要吃蝦!還給我!」7歲的大壯漲紅著臉,又跳又叫。奶奶起身,從媽媽手裡接過蝦盤,放在大壯麵前:「他還是個孩子,讓他吃就是了。」客人也笑著附和。……像大壯這樣愛吃獨食的孩子,還真不是少數!很多家長都反映,現在的孩子太自私。
  • 孩子無情不愛,與父母撫養有關,阻止孩子自私需從小抓起
    個人認為,一個成人也好,一個孩子也好,太過自私,都不會找人待見的,也是不可愛的。而孩子自私,無情不愛,也正是孩子暴露出來的性格上的一種缺陷。而這種性格上的缺陷則與父母的撫養過程有直接關係。看到媽媽工作辛苦,累的腰酸背痛,無動於衷。看到奶奶爬樓梯很吃力,累的氣喘籲籲,不知道扶著奶奶。這些行為,這些表現,都是孩子不懂,也不能夠體會他人痛苦,自私,無情不愛的表現。
  • 應教會孩子"不用善良",這是對自己的最好保護,不然孩子也會累
    以前有很多家裡的人都會教育孩子一定要善良,好像善良的孩子才能夠跟討論喜歡一樣,但是家長在教會孩子善良的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不能夠太過於善良,不然就成為了軟弱。有些孩子在外面被同學欺負的時候,回家告訴家長,有些家長會說打回去也有些家長會說吃一點虧,沒什麼事的,吃虧是福,那麼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到底怎麼樣的才是正確的呢?
  • 育兒百科|最關鍵的教育,莫過於教會孩子吃飯、吃苦、吃虧
    這教育孩子上也是講究「吃」的!都吃什麼呢?教育專家說了,要「吃飯」」吃苦「」吃虧「,而這幾點卻往往是現在家長們最頭疼的地方。先說孩子吃飯問題,就讓很多父母發愁,現在很多孩子不僅不吃飯,更不懂得」吃飯「背後所蘊含的」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義。
  • 不想養出白眼狼,必須得讓孩子吃這六種苦(父母必看)
    同樣,現在一味縱容孩子貪圖安樂,在未來的某一天,失敗也會加倍奉還,讓你的孩子變得更加挫敗。先苦後甜和先甜後苦,你會怎麼選?如果你是個明白人,你早就為孩子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父母無論有多麼愛孩子,也要清楚,對她嚴厲,更是一種更深沉的愛。做父母的要學會放手,學會狠心,捨得讓孩子吃這六種苦,幫助孩子建立堅強的人格。1.
  • 父母最大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出自私冷漠的孩子,因沒做好一點
    錯誤的方式易養出自私、冷漠的孩子1.給孩子過度的愛順順從小是跟爺爺奶奶長大的,直到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爸媽才把順順接到身邊。因為從小沒在身邊長大,爸媽也是比較內疚,所以對於順順的任何要求,他們都是有求必應,即使有時候也覺得不合理,但是不想讓孩子不高興。
  • 「自私」的父母,孩子將會更優秀?
    他們為了子女,幾乎可以奉獻自己的所有,愛孩子勝過愛自己。然而,太無私的父母,往往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有時候,父母帶點「自私」,孩子反而走得越遠越好。此時,父母一場重病,無異於折斷了他們高飛的翅膀。只有父母好好照顧好自己,保持好健康,孩子才能安心在外奮鬥。
  • 父母的幾種行為,容易把孩子養成「軟柿子」,將來在社會上很吃虧
    父母的這幾種行為,容易把孩子養成「軟柿子」一般來說,孩子的性格形成的關鍵詞是在3~6歲,對其影響最大的人就是父母家人,軟弱的性格也多半與家長的教育有關,尤其是以下幾種方式:1、經常強勢打壓孩子,變得沒有獨立精神,習慣聽從父母的指令行事,將來在校園和工作中,給人的感覺就是膽小怕事、沒有主見、討好型人格,經常容易被當軟柿子捏,受欺負也是常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