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若屈,抱樸而守拙

2020-12-14 品詩賞詞

《菜根譚》中有句話:「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意思是說,對於一個涉世淺顯的人來講,那他沾染不良的習慣也較少;一個人的閱歷世事一旦加深,那城府也隨著加深。 所以君子與其處事圓滑,不如保持樸實的個性;與其事事小心謹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達一些才不會喪失純真的本性。

「守拙」一詞,語自陶淵明「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意思是固守住愚拙。麝因有香身先死,橡樹因有膠遭砍伐,虎豹因有彩紋被獵殺,木秀於林遭風摧,堆高於岸流必湍。因此老子哲學主張:大道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俗話說,人無巧難以立,心不聰難以明,所以大多數人的人生準則是不能吃虧,同時看到老實人吃虧還嘲笑他。比如幾個朋友一起幹事,總會有幾個所謂聰明人非常善於指揮人,也一定會有一個人願意或被迫去拋頭露面,一般情況下這個人是幹得最多,而獲得最少,真乃愚人。

但有時「愚人」就是一根筋,願意吃虧,所以別人也就習慣於指揮他。可是這個「愚人」在衝鋒陷陣的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本領,比如,語言表達能力、與人溝通本領、吃苦耐勞精神、善於解決問題的本事、能夠協調人際關係和適應環境等等。長此以往,愚人變得能力越來越強,成為聰明人。而聰明人因為長期依賴別人,自己卻失去了很多應有的本領,變成了笨蛋,所謂用進廢退,在這裡同理啊。

《列子·湯問》記載北山九旬愚公,因為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擋住出入,決心率領子孫剷平青山,鄰村智叟取笑他愚不可及,螻蟻如何撼動峻岭?愚公卻帶領兒孫繼續開山,不為所動,結果智叟因其言而受人恥笑,愚公因其行而感天動地。鄭板橋主張為人處世要「難得糊塗」,也是老子超然榮辱,淡泊物慾的守真樸拙之道。這世間多少人悽悽惶惶奔走仕途,熙熙攘攘競逐名利,爾虞我詐算盡人事,機關用盡害人背後,最後卻迷失本真害了自己,倒不如安於拙愚。《射鵰英雄傳》裡歐陽鋒武功登峰造極,心狠手辣,後因錯練九陰真經而發瘋,而郭靖則被師傅們認為愚不可及,朽木不可雕也,江南七怪幾位師傅都教不了,還常常被黃蓉戲耍,但最後卻是成大器者。

杜甫說: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守拙即是守道,天道、人道都在此「拙」之中, 若善用此「道」,「拙」能養氣,亦可修行。周敦頤說,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勞,拙者逸;巧者賊,拙者德;巧者兇,拙者吉。 嗚呼,天下拙,刑政徹; 上安下順,風清弊絕。有個朋友說,年輕時看見不平的事就喜歡論個公平,但不僅得不到反而變得遍體鱗傷,之後他學會了沉默,學會了吃虧,學會了忍讓,發現也並沒有比以前失去更多,有時候別人覺得他總是在讓,覺得過意不去,總是給他多一點機會。再如開車,性子急的司機總覺得別人開得慢,一有機會就想超越前面,甚至不惜違章,但即使安全超越了,前面還是被紅燈擋住,或者也就快幾分鐘到達。而安全開車,必須要自覺遵守交規,才能避免一些偶然事故,為自己、家庭和別人的幸福,還是愚一點好。

三國時的楊修因為恃才放曠,隨意猜測主公心思,擾亂軍心而遭殺身之禍。一個朋友說,以前看見工作上的問題處理不好心裡焦急,經常給領導提意見,本來是為單位考慮,一片苦心。但領導一般都好面子,而且能力一般,以為我的朋友有意無意地嘲笑他,雖然表面很感謝,滿臉堆笑,但暗地裡卻恨得牙痒痒的,找機會把他調離原來崗位。所以後來他就吸取教訓,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個愚人倒樂得清閒。愚人一副痴呆愚頑的表情,不張揚,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容易得到眾人的歡迎。

社會是現實的,人心是難測的,聰明外表、 鋒芒畢露時,則遭人妒忌。說話遭禍者,不在少數,究其因,無非是愛逞利齒,喜歡論人長短。而最冤枉的也是這些人,本無心之語,被人道聽途說、斷章取義,致千古之恨,史上多少文字獄都是如此。

得意時不能太張揚,要感謝大家;失意時要忍,是知雄守雌,以退為進。一般來說,體育運動員都是性情中人,說話時嘴裡都沒有把門的,但是看看如今的奧運冠軍和一流的高手都非常會說話,在媒體和體育迷面前滴水不漏,實際上他們都有自己的經紀人,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早有預案,不然一定會群起而攻之。

當然,萬事都是相對的,所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若世人都三緘其口,人前不說真話,背後常論是非,那麼社會就缺乏正義,缺少敢說真話,敢幹實事的人。所以說,中國人的中庸之道適合於官場,卻遺害了社會,更容易毀掉年輕人的熱情。如今社會房價高企,道德缺失,民風不純,官風不正,年輕人讀書唯實用論,急功近利,行政、事業單位假大空不止,享樂在前,服務在後。

這樣的環境必然會影響處在象牙塔裡的知識分子和廣大的學生團體,學術作假已是司空見慣,大學生廢寢忘食不是為了讀書做學問,而是到處去考證、求職,全社會缺乏一種安全感和信任度。所以,我們不僅要提倡守拙,也要號召抱樸,不要還未出校門就已經沒有稜角,變得油滑世故,虛情假意,沒有謙卑,只有功利。

相關焦點

  • 「抱樸守拙·行穩致遠」上海外灘抱樸美術館守候你!
    在初夏的暖風中,上海外灘抱樸美術館,屹立在北外灘核心CBD。依傍著黃浦江的黃金水道,與陸家嘴金融中心,隔江相望。從開館以來成功舉辦了國家級的「宋釉今燒」學術成果研討會。「抱樸守拙」不忘初心外界一致的好評並不會讓我們驕傲,而是更加堅守自己的初心。「抱樸守拙」發源於老子的道家思想,根植於中華文化的精髓,體現了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真智慧。
  • 素心守拙,方為大美
    物道君語:守拙,不是笨,它是一種生活態度。《紅樓夢》的寶釵心思深,曹雪芹卻說她「守拙」。有一次,寶釵忽見一雙蝴蝶,一下一上撲閃,便取出扇子,跟著它穿花度柳,躡手來到河邊、池上。在曹雪芹眼中,寶釵守拙,守的是她的天真。而守拙,不僅是守小孩的童趣,還有人之初的認真、樸素。也是我們面對生活的態度。
  • 旅遊:「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有桃花源文化的守拙園!
    守拙園是古建築「異地搬遷」保護利用模式的典型代表,於2013年4月啟動,規劃佔地84.9畝,主要依託四大功能區,打造集陶文化研究、休閒養生、非遺展示、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新業態。守拙園項目所在的赤嶺村為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次子陶俟之後裔陶庚四遷居地。
  • 「移動」—2020上海(長三角)青年藝術家第六回邀請展,在抱樸美術館...
    「移動」—2020上海(長三角)青年藝術家第六回邀請展,在抱樸美術館正式開幕!12月19日,「移動」—2020上海(長三角)青年藝術家第六回邀請展,在抱樸美術館正式開幕!
  • 學會抱樸守拙
    這次重新品讀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對「守拙歸園田」這句頗有感悟。面對紛繁複雜,節奏過快的現代社會,與其削足適履,竭盡所能去勉強應對,不如動則思靜,返璞歸真,抱樸守拙,以不變應萬變,拂去紅塵煩擾,保持心靈家園的自由和寧靜。目前我不可能真學陶淵明去鄉間耕作,但心靈遠離種種羈絆和束縛,擁有我專屬的精神頻道,這並不難做到。心靈自由與否,只在一念之間。
  • 深圳抱樸物業|樓村花園小區斬獲「2020年中國幸福社區範例獎」
    其中,深圳市抱樸物業管理的樓村花園小區突破層層重圍斬獲「2020第二屆中國幸福社區專業服務範例獎」。抱樸物業所合作的樓村花園小區是深圳市最大村改居示範項目,曾在2017年就已榮獲年度深圳市物業管理優秀項目,廣東省宜居社區、深圳市首個村改居物業管理優秀項目、光明區垃圾分類優秀小區、新湖辦事處平安促進會會員單位、深圳市安全文明小區、消防安全重點示範單位。今年的再次獲獎更是對抱樸物業純樸真誠服務精神的肯定,也是對抱樸全體員工工作的極大鼓勵。
  • 2020CBME孕嬰童展,抱樸實力出挑,圈粉無數
    本屆展會,抱樸更是攜旗下品牌的眾多新品,重磅亮相。碧歐奇寶寶吃飽吃好怎麼夠,為寶寶聰慧成長,我們想得更多。有沒有一款產品能讓寶寶邊吃邊學,既能填飽肚子,又能開發智力。「尋至珍,給最愛」始終是抱樸母嬰不變的追求,在抱樸,我們致力於為中國引入品質最佳的產品,讓媽媽和孩子健康快樂,讓每一個生命都綻放其獨特的光彩。
  • 品讀《菜根譚》札記-2|抱樸守拙,涉世之道
    抱樸守拙,涉世之道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品 讀 |「抱樸守拙」這四個字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很多書法名家也常寫這四個大字送人!作者分別引用了《道德經》中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和陶淵明《歸園田居》詩句中「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的內容。「樸」的意思是沒有加工過的原木,說的是本真。「拙」的意思當然是笨拙,不靈巧。那為什麼處事要「用笨辦法」呢?其實這就是中國人的處世之道,又叫「大巧成拙」!「樸」好抱,但「拙」不好守。
  • 「以案說法」屈某叫屈,屈不屈?
    連續幾年了,屈某經常來人大鳴冤叫屈討說法。屈某今年70周歲,其哥哥二十幾歲時因叛國投敵一案,於1972年4月18日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市公安機關軍事管制委員會判處死刑,立即執行。1980年經屈某申訴,法院作出再審判決,撤銷原判,宣告屈某哥哥無罪。2014年屈某到法院要求賠償死亡賠償金58萬餘元、喪葬費3萬餘元、精神損失費50000元。
  • 【畢業觀】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 學好、守拙、別怕
    第二句話就是守拙。中國有一句話叫大智若愚,從小格調上講,大聰明的人就是最笨拙的人,我們講守拙就要執著,肯吃虧,吃虧是福(可能是帶有「機會主義」)。我們說做一個別人喜歡的人,做一個和別人在一起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和愉快的人,我想你願意吃虧就意味著你願意奉獻,願意貢獻你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現。而你恰恰就是在這種吃虧、奉獻別人、奉獻社會的過程中你自己收穫滿滿,你自己贏得了別人的承認、尊重。
  • 中華屈氏起源,自豪我姓屈!
    屈驁也是屈氏的最早祖先之一,其後裔子孫時代稱屈氏至今。    該支屈氏正確讀音作qǖ(ㄑㄩ)。源流三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莫敖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楚武王熊通有個兒子叫熊瑕,官至莫敖,位於令尹之下。楚武王封熊瑕於屈地(今湖北秭歸),並把屈作為熊瑕的食採之邑,其後史稱為屈瑕,或莫敖瑕。
  • 老子《道德經》: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是什麼意思?
    句解《道德經》: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首先,要知道這裡的道,是大道,天道、正道,不要簡單從字面上理解成道路,同樣的,名可名非常名的「名」,也不是名稱,就好像道德經的「」與現代漢語中的道德完全是兩碼事一樣。
  • 文獻學家屈萬裡
    1945年,屈萬裡隨國民黨中央圖書館遷回南京,歷任編纂及特藏組主任。     1948年年底,屈萬裡跟隨國民黨中央圖書館去臺灣,應「國立」臺灣大學之聘,任副教授兼文書組主任。這是屈萬裡一生致力最多的一門學問。從漢朝到現在,2千多年來,用心於經學的學者固然不少,但是,尚待解決的問題仍然很多,屈萬裡在這方面的著作,有很多是超越前賢,自成一家之言的。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能善於運用新發現的資料,如石經、甲骨文、鐘鼎文及其他史料,博採各家精義,就本文以求本義。
  • 委委屈屈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委委屈屈,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裡十分難過。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20回:「那日已是迎娶吉期,襲人本不是那一種潑辣人,委委屈屈的上轎而去,心裡另想到那裡再作打算。」近義詞有:委委曲曲,委委屈屈是中性成語,可作定語、狀語;用於人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