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知曉情況及教育效果評價研究「疫情與教育」成果公報

2020-08-31 水母網

了解大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的知曉情況、對生活學習心理的影響以及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教育效果的評價。採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收集了7719名大學生的相關數據,應用SPSS 20.0統計軟體分析大學生對新冠肺炎疫情知曉情況及對學校開展相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的教育效果評價。調查結果顯示:7719名大學生中,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知曉率為91.7%,對此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產生、傳播途徑等的知曉率為97.3%,對此次疫情的防護措施的知曉率為98%,性別、年齡、專業類型、戶籍地,是否為獨生子女、父親的文化程度、母親的文化程度為疫情整體了解程度的主要影響因素。93.1%的大學生認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其日常生活產生了影響,91.8%的認為對其學習狀態產生了影響,79.4%的認為此次疫情對心理狀況產生了影響。被訪大學生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學校採取的教育措施的效果評價中,對學校制定的有關疫情控制的措施和政策評價的得分最高,心理健康或諮詢服務的評價最低,其餘各方面的得分均在4分以上。受此次疫情的影響,大學生普遍提高了自己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且較多關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措施,但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知曉率仍有待提高。此外,疫情對心理狀態的影響較難察覺,且學校在疫情期間開展的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或諮詢輔導等服務仍有待加強。

關鍵詞:大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知曉;教育效果評價

魯東大學林楊主持的高校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健康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編號:2020YZB006,參與人王娜、杜潔、田仕靜、於麗平、張宏溧。課題立項之後,課題負責人對課題組成員進行分工,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大量的文獻研究以及可行性調查,整理分析相關資料。期間多次開展研討會制定課題方案,分組設計編制調查問卷,採用專家諮詢法對於調查內容進行反覆論證、篩選和修改,確保調查問卷編制信度。問卷初步編制完成後採取線上的方式發放問卷進行預調查,並運用測量工具進行信效度檢驗完成後進行調查。本課題採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選取山東省的六所本科院校,按照年級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及以上分為4層,專業涵蓋醫學、文史、理工、藝體4大類,每層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共抽取80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7719份,問卷有效率為96.5%。其中男生2686(34.8%),女生5033人(65.2%);年齡18歲以下552人(7.2%),19~21歲6302人(81.6%),22~24歲838人(10.9%),25歲以上27人(0.3%);漢族7472人(96.8%),滿族41人(0.5%),回族49人(0.6%),藏族20人(0.3%),其他137人(1.8%);年級大一2391人(31.0%),大二1885人(24.4%),大三1921人(24.9%),大四及以上1522人(19.7%);醫學類2153人(27.9%),文史類1865人(24.2%),理工類2810人(36.4%),藝體類891人(11.5%);戶籍類型農村5250人(68.0%),城市2469(32.0%);生源地山東省5940人(77.0%),山東省外1779人(23.0%);獨生子女2853人(37.0%),非獨生子女4866(63.0%)。運用spss25.0軟體對調查的數據進行整理與統計分析,並完成報告的撰寫。

一、問題緣起

2019年12月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具有突發性、公共性、不確定性、獨特性、危害性、信息有限性,且傳染性極強等特點。到目前為止,新冠肺炎疫情,科學家仍未掌握其傳染源、傳播途徑、變異等信息,並且還未找到特效治療藥物。大學生作為社會的特殊群體,是未來社會的主導力量,普遍具有相當的科學文化知識,同時對外面世界有著靈敏的嗅覺和高度的關注性。面對這場來勢兇猛且充滿未知的疫情,大學生普遍都出現了恐慌、焦慮、緊張、擔心、無助等情緒表現,甚至有些大學生因為認知偏差,出現了強烈的應激反應,行為也開始發生變化,表現為過度關注網絡疫情信息,過度注意自身身心狀態,甚至出現聽信謠言搶購物資等行為,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的安定。為更好地了解大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的知曉情況、對生活學習心理的影響以及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教育效果的評價。通過對大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知曉、對其影響及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教育效果的評價,從而為高校有針對性地開展積極廣泛深入的健康教育活動和心理危機幹預工作提供依據,提高高校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二、研究內容與方法(含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研究內容

課題的研究對象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背景下,對大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知曉情況及教育效果評價進行調查與分析。

1.大學生對新冠肺炎疫情知曉情況及影響

大學生是一群特殊的人群,具有容易接受新事物,對信息獲取渠道多,社交媒體活躍度高等特點。新冠疫情的發生給大學生的學校、生活以及心理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提高大學生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認知和改善其相關危險行為,可以提高大學生的防護意識,進一步減少大學生因社交、私自返校、體育鍛鍊等活動外出而增加感染風險,而且還可以讓大學生將相關知識和良好行為傳播給周圍的人,消除他們的過度恐懼心理,防止疫情現狀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及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助力。

2.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教育效果的評價

高校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高發地和重點防範場所,學校自身的特點使其成為新冠肺炎暴發流行的高危區。疫情發生後,各高校積極採取防控措施,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教育,幫助師生提高防範意識,了解防治知識,引導師生做好科學防護。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後對學校為應對此次疫情所採取的措施進行教育效果評價,發現防控過程中的成效與不足,建立、健全高校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機制,對高校開展應急健康教育,及時有效地預防突發事件的傳播和蔓延,提高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可為有關高校開展相關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二)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廣泛搜集和查閱有關課題研究內容的相關著作和文獻資料,構建研究的理論框架,同時做好文獻資料的積累,為課題研究奠定基礎。

2.問卷調查法

利用自行編制的調查問卷,採用線上收集方式進行相關內容的調查,了解大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知曉情況和對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教育效果的評價,為課題研究提供準確的數據。

3.統計分析法

運用spss25.0軟體對調查的數據和資料進行整理,並運用相關的統計學方法對大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知曉情況及教育效果評價進行科學的統計和分析。

三、研究結論

(一)研究結果

1.大學生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知曉程度

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知曉程度,1687人非常了解,佔21.9%,2482人了解,佔37.9%,2482人一般了解,佔32.2%,569人不太了解,佔7.4%,66人非常不了解,佔0.9%。對此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產生、傳播途徑等的知曉程度,1978人非常了解,佔25.6%,3697人了解,佔47.9%,1840人一般了解,佔23.8%,160人不太了解,佔2.1%,44人非常不了解,佔0.6%。對此次疫情的防護措施的知曉程度,2181人非常了解,佔28.3%,3871人了解,佔50.1%,1518人一般了解,佔19.7%,106人不太了解,佔1.4%,43人非常不了解,佔0.6%。就了解程度各維度的均分可知,大學生對疫情的防護措施的知曉程度高於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知曉程度,對此次疫情的產生、傳播途徑的知曉程度的均分最低。

2.不同組別調查對象對疫情了解程度的得分比較

以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作為自變量,疫情整體了解程度的得分作為因變量進行單因素分析。男生、回族、藝體類、城市戶口、獨生子女、父親文化程度在專科及以上、母親文化程度在專科及以上的大學生對疫情的知曉程度更高,見表。

3.疫情對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狀態、心理狀態的影響

此次疫情對日常生活的影響,1835人認為影響非常大,佔23.8%,3117人認為比較有影響,佔40.4%,2227人認為影響一般,佔28.9%,436人認為影響很小,佔5.6%,104人認為完全沒影響,佔1.3%。此次疫情對學習狀態的影響,1824人認為影響非常大,佔23.6%,2932人認為比較有影響,佔38.0%,2329人認為影響一般,佔30.2%,482人認為影響很小,佔6.2%,152人認為完全沒有影響,佔2.0%。此次疫情對心理狀態的影響,1067人認為影響非常大,佔13.8%,2048人認為比較有影響,佔26.5%,3009人認為影響一般,佔39.0%,1244人認為影響很小,佔16.1%,351人認為完全沒影響,佔4.5%。

4.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教育效果的評價

被訪大學生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學校採取的教育措施的效果評價中,心理健康或諮詢服務的評價最低,為(3.9453±0.00969)分,其餘各方面的得分均在4分以上,對學校制定的有關疫情控制的措施和政策評價的得分最高,為(4.0443±0.00907)分。學校採取措施後,學生對疫情防控知識、個人防護行為的了解程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認為沒有變化的僅佔5.8%、5.2%。認為戰勝疫情的信心較之前有很大增加的佔65.1%,一般增加的佔25.1%,認為沒有增加的佔9.7%。而認為心理狀態較之前有很大提高的佔50.1%,一般提高的佔28.6%,沒有變化的佔21.3%。由此可見,心理狀態較之前相比變化最不明顯,沒有變化的佔比最高,而戰勝疫情的信心提高最為顯著,其次為對個人防護的了解程度和對疫情防控知識的了解程度,一定程度上,學校疫情期間採取的相關措施對學生防控和戰勝疫情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研究結論

總體而言,大學生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的防護措施及疫情的產生、傳播途徑的知曉程度均較好;受此次疫情的影響,大學生普遍提高了自己對疫情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且較多關注疫情的防控措施,但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知曉率仍有待提高。疫情對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狀態、心理狀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被訪大學生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學校採取的宣傳教育措施的效果評價中,對心理健康或諮詢服務的評價最低,對學校制定的有關疫情控制的措施和政策評價的得分最高。學校採取措施後,學生對疫情防控知識、個人防護行為的了解程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高校應該有針對性地開展大學生健康教育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措施,促進高校穩定發展。

四、對策建議

(一)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

教育相關部門或者高校應該充分利用多種資源與途徑,做好權威信息的發布工作,有針對性地加強新冠肺炎相關知識與預防方法的宣傳與教育,提升信息的公開度、透明度,及時闢謠。著力提升大學生的科學素養和醫療知識水平,促進他們對新冠肺炎相關知識客觀、科學的認識,對疫情保持理性的態度,不信謠、不傳謠,改善身心健康狀況。所以我們應採取科學的措施,保持積極平和的心態,有效地預防和控制新冠肺炎可能在學校中的傳播與蔓延。

(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教育

在疫情期間高校應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心理評估和指導,儘快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同時,可開設應對突發事件的心理健康課程,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情緒反應,掌握心理調適技能。學校應該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或諮詢服務,要積極制定疫情防控期間新生心理援助方案,積極發揮正面教育的引導作用。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加大對心理知識的宣傳力度,積極通過學校官網、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加強防疫知識以及心理健康、自我調適等方面的宣傳。另外,高校要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和正面輿論引導作用;結合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湧現的模範人物、感人事跡和先進典型講好「中國故事」,弘揚「愛國精神」,引導大學生充分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了解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積極成效,不斷增強「戰疫」信心,傳遞「戰疫」正能量。

(三)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

針對高校學生特點, 積極開展廣泛深入的健康教育活動。利用網絡等多種途徑開展認知健康教育,保障大學生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身心健康,及時向大學生提供有關疾病和相關服務的信息,開展健康宣教。把健康教育相關課程納入高等院校教學體系, 採取更加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 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培養健康教育專業隊伍,創造學校健康環境,促進學生自覺參與健康教育活動, 主動培養其健康意識,提高高校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四)建立完善的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置體系

高校增強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工作的重視程度,建立完善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體系和應急預案。建立迅速、暢通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和發布制度,做到信息公開透明、真實準確。疫情防控期間,對師生的健康狀況進行動態監測,對健康信息實行日報告制度。建立通暢的聯絡制度,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獲取學生反饋,有利於學生對學校各項防控政策的支持和配合。

相關焦點

  • 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知曉情況及教育效果評價研究「疫情與教育」成果...
    了解大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的知曉情況、對生活學習心理的影響以及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教育效果的評價。採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收集了7719名大學生的相關數據,應用SPSS 20.0統計軟體分析大學生對新冠肺炎疫情知曉情況及對學校開展相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的教育效果評價。
  • 自主發展引領幸福人生——「疫情與教育」成果公報
    」成果公報一、題目:疫情期間初中學生核心素養中的自主發展探究二、內容摘要學生必須居家隔離學習,自主學習環境必須因時而變。課題組成員都在教學崗位上擔當重任,三位班主任,一位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經驗豐富、熱衷於研究,積累了豐富的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經驗。前一階段,著手研究了在疫情期間學生居家隔離學習的自主發展情況。五、成果內容(一)第一部分:問題緣起歲在庚子,居家防疫談學生核心素養中的自主發展具有相當現實、重要的意義。
  • 疫情背景下師範生三習實踐教學混合式指導策略研究「疫情與教育...
    疫情背景下師範生三習實踐教學混合式指導策略研究「疫情與教育」成果公報魯東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田麗傑一、內容摘要本課題是在疫情防控時期,根據我校《關於做好2019-2020學年春季學期教育實習工作的通知》,落實延期開學期間對2017級1351名師範生開展教育實習網絡教學指導的背景下,從重構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模式、實踐教學指導策略、實踐教學評價等方面展開研究與實施。
  • 鴻文教育李文龍榮獲「民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民進十四屆四中全會閉幕民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代表民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代表鴻文教育集團董事長李文龍先生作為遼寧省傑出企業家代表,民進遼寧省委先進會員,在疫情期間快速響應民進遼寧省委、盤錦市委號召,積極地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當中
  • 昌邑市育新外國語學校新冠疫情下的初中生心理疏導探究第一期成果...
    3.關鍵詞   新冠疫情   初中生   心理疏導4.引言:山東省昌邑市育新外國語學校李曉燕主持的《新冠疫情下的初中生心理疏導探究》獲批為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疫情與教育」專項課題,課題編號2020YZJ047,參與人有夏偉聖、翟麗芹、孫曉鵬、李豔梅、祝雪萍、盧春蕾、孫曉娜、趙香玉等老師。
  • 後疫情時代小學「生命教育」課程建設與實踐研究成果公報(一)
    本研究首先通過對以往生命教育的梳理和理解,本研究試圖結合當前新冠疫情的實際,進一步明確「生命教育」的含義和內容:生命教育是一種:為了使學生形成完整生命觀和生命價值取向,在小學開展並面向全體學生的,以生命本身為基本內容,遵循生命之道、藉助生命資源對學生進行的關於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係的學習與實踐,從而幫助學生正確看待生命的完整意義,實現建設生命整體觀並創造學生的自我價值、自然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教育活動
  • 中國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紀事
    ◆中國-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專家考察組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認為中國採取了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應對措施,在減緩疫情擴散蔓延,阻斷病毒的人際傳播方面取得明顯效果,已經避免或至少推遲了數十萬新冠肺炎病例。◆中方宣布向世界衛生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以支持世界衛生組織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國際合作。◆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指導組成員介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進展情況。
  • 鴻文教育集團董事長李文龍獲「民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在閉幕會上,民進中央表彰了民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鴻文教育集團董事長李文龍先生作為遼寧省傑出企業家代表,民進遼寧省委先進會員,在疫情期間快速響應民進遼寧省委、盤錦市委號召,積極地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當中,並在民進十四屆四中全會閉幕會上被授予「民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捧回了屬於遼寧省、屬於鴻文教育集團的至高榮譽。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
    (20)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集中救治方案》。(4)2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通過視頻直接面向全國17萬名幹部進行動員部署,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經過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強調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 來華留學生新冠肺炎疫情知信行實證調查
    疫情期間除了必要的生活和醫療援助之外,更應該重視及時向留學生傳遞正確的抗「疫」知識、講述中國抗「疫」故事,做好留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關鍵詞:來華留學生;新冠肺炎疫情;思想教育;實證調查本研究聚焦我國高校中的外國留學生這一群體,通過實證調查探討留學生應對疫情的知識、信念和行為現狀。
  • 重構後疫情時代的教育新常態
    卓忠偉攝/光明圖片【思想匯】編者按 雖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還在擴散蔓延,但中國的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正在逐步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疫情給人們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但教育領域卻充分依靠在線教育的科技手段以「停課不停學」作出自己的探索。
  • 昌邑市育新外國語學校《新冠疫情下的初中生心理疏導探究》第二期...
    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了多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隨著疫情的進展,我國其他地區及境外也相繼發現了此類病例.正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日前多次強調,在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需要事實,而非恐懼""需要科學,而非謠言".人們對未知的事情總是會感到恐懼,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她力量」 調查報告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國婦聯新聞 ,作者姜秀花 楊慧 中國婦聯新聞中國婦聯新聞點擊 ⤴ 關注「性別研究視界」前言在新冠肺炎疫情這一近百年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
  • 研究生輔導員應對重大疫情思政教育途徑研究
    >  今年春節,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超過99%的學生基本可以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其中75%的學生表示從未有過信謠、傳謠行為。  出現以上現象原因,其一是由於研究生年齡偏長,受教育程度較高。其二,在他們人生觀、價值觀建立的重要時期,進行了文理分科教育,使他們的人文教育相對薄弱。第三,長期的理工類科學研究工作使他們的思維更加嚴謹,遇事喜歡經過嚴密的推理與辯證後再做評價。
  • 「疫情下的教育技術創新」專題之六 | 建構主義視角下的大學在線教學及其改進建議:以新冠疫情期間在線教學為例
    建構主義視角下的大學在線教學及其改進建議:以新冠疫情期間在線教學為例吳曉林1,嶽慶磊2(1.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天津300350;2.南開大學中國政府發展聯合研究中心,天津300350) 【摘要】在新冠疫情期間
  • 智慧教育(30)丨從古文明歷史解讀新冠肺炎疫情
    從古文明歷史解讀新冠肺炎疫情這次「空中課堂」,我帶來了《探訪古代文明》一課。讓學生通過音頻分析、圖片認知等方式,潛移默化地把這種課堂理念傳導給學生。,結合歷史,回顧當下,站在法律的高度審視疫情中的必要準則。
  • 新冠疫情期間中小學在線教育互動研究報告全文來了!
    北師大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光明日報教育研究中心新冠疫情期間中小學在線教育互動研究報告發布時間:2020年4月2日友情提示:本文共7273字,閱讀時間約20分鐘建議點擊右上角「···」收藏後閱讀 研究主要發現本研究通過網絡數據實驗平臺「極術雲」於2020年3月8——12日調查了全國2377名中小學教師使用在線教育產品授課的互動形式、互動效果以及使用評價等情況。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全文公布
    6月7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日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7)1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疫情舉行第一場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美方通報,美國國內發現首例確診病例。國家生物信息中心開發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信息庫正式上線,發布全球新冠病毒基因組和變異分析信息。
  • (受權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日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20)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集中救治方案》。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學生心理危機幹預措施研究
    因此,為充分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以期為大學生的心理危機幹預提供理論依據,本公報主要從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期間大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入手,系統闡述了疫情期間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並從認知體系的建構、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構建互助體系、合理篩選信息、增加心理援助等五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議,以期能更好的提高疫情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