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備這四項能力的孩子,去幼兒園只能是白受罪,父母提前做準備

2021-01-09 小魚奶爸日記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最近收到一位寶媽的私信,她說姐姐家的孩子1歲半就送進幼兒園了,自己的孩子也馬上2歲,但孩子有點怕生,不敢送到幼兒園。但又怕送晚了耽誤孩子發展,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幾歲才能把孩子送去幼兒園」是很多新手爸媽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就像上面這位寶媽,送早了怕孩子受欺負,送晚了又怕被人落下。

有很多所謂的「育兒專家」明確告訴家長,3歲是孩子去幼兒園的最佳時機,但實際上這個說法有些片面。

每個孩子生長發育的速度和生活環境都不一樣,即便是在相同的3歲,孩子的能力也是天差地別,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

尤其對發育較晚的孩子來說,3歲時可能還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果這時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那真是坑了孩子。

01不具備這四項能力的孩子,去幼兒園只能是白受罪

判斷孩子是否可以送進幼兒園,標準不應該是年齡,而是能力。

無論孩子發育的如何,如若不具備這四項能力,去幼兒園也是受罪,父母要提前做好準備,理性對待。

1)獨立吃飯、上廁所

雖說幼兒園老師負責孩子在校的生活,但每個班級都有很多孩子,老師不可能細心到餵每個孩子吃飯,幫每個孩子上廁所,最多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因此,如果孩子不具備獨立吃飯、上廁所這樣的基本能力,那在幼兒園就可能餓肚子或者拉到褲子裡,時間長了就會被學校「勸退」。

家長在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前,要提前教會孩子這些,比如在吃飯前問孩子餓不餓,讓孩子明白餓了要找老師。

2)獨立午睡

孩子從小都是由父母哄睡的,但到了幼兒園可就不能等老師來哄了,如果每個孩子都要老師哄睡,肯定是忙不過來的。

如果孩子不能獨立午睡,不僅自己休息不好,還會影響其他孩子休息。

父母在家可以給孩子單獨準備房間,在要午睡時間營造安靜的睡眠環境,每天讓孩子在固定的時間午睡,養成睡眠習慣,之後再去幼兒園就會很快適應了。

3)情緒管理

小孩子大哭、喊叫都是很正常的情緒表達,但在幼兒園中所有孩子聚在一起,孩子如果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很容易和小夥伴發生衝突,容易被孤立。

父母平時要幫孩子學會情緒管理,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主動幫孩子分析解決,引導其學會控制。

4)穿衣、整理等基本能力

對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自己穿衣穿鞋、整理書包玩具都是最基本的能力。

父母要在孩子上幼兒園前,要鼓勵孩子自己穿衣服,拿玩具,如果孩子做的好還可以適當給予獎勵,既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鍛鍊孩子獨立。

02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如果父母平時工作忙沒時間指導孩子,不如讓孩子自己在玩的同時,學習並掌握基本生活技能。這本《我能做得好》引進德國原版,是專門針對幼兒園小朋友設計並製作的習慣養成繪本。

繪本中有精美的配圖和小故事,書中就好像有一個小孩,讓孩子在讀繪本的同時,不由自主地和故事裡的小孩一起練習,拉拉鏈、繫鞋帶、按扣子等6種基本生活技能。

故事全部來源於生活真實情景,代入感非常強,減少孩子的牴觸心理。鞋帶、卡扣、拉鏈的顏色都非常童真,更容易激發孩子動手的欲望。

最小1歲的孩子也能玩,如果父母有時間也可以陪孩子一起動手,效果絕對事半功倍。

03寫在最後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家長也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否則「揠苗助長」的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如果孩子不具備基本能力,家長一定要理智對待,成長可以引導,但不能操之過急。

相關焦點

  • 孩子對上幼兒園很排斥?除了基礎準備,還有心理四項準備
    除了基礎準備,還有心理四項準備。因為孩子還小,過度培養他的獨立能力還沒有必要,他也學不了太多知識。如果孩子進入全託幼兒園,和爸爸媽媽交流的機會減少也不利於其成長,容易變得更加脆弱敏感。草莓剛去幼兒園,會抱著一個洋娃娃,睡覺都要摟著,看到洋娃娃就不哭了。
  • 資深幼師:不學會這仨技能,去了也是白受罪
    但沒過幾天,就不願意去了。朋友原本認為這是每個孩子必須經歷的一個時期,適應過後就好了。但一個月後,孩子肉眼可見地瘦了,脾氣也變得很差。讓人覺得,孩子不是去上幼兒園,而是受罪去了。幼兒園的老師反映,朋友家孩子喜歡亂丟東西,對待別的小朋友很強勢,所以班上小朋友不喜歡她。朋友就諮詢了一位資深幼師,博士學位,有10多年的教學經歷。她一聽孩子的情況就說不是年齡問題,孩子入園沒有最佳年齡,只看孩子是否具備這仨技能。
  • 孩子滿3歲該送幼兒園?老牌幼師建議:沒有這3種能力純粹白受罪
    不過小陳的兒子一直都很排斥去幼兒園,一開始小陳以為是孩子不習慣,過幾天就好了。但是沒有多久,小陳就發現,現在孩子回家後都不怎麼理人,還開始會對家人發脾氣,整個人都顯得很急躁。每次要去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哭鬧,情緒越來越不對。對此,同事很著急,怎麼孩子上個幼兒園就性情大變了。
  • 孩子滿3歲該送幼兒園?老牌幼師建議:沒有這3種能力純粹白受罪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孩子的教育問題,從小就是父母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因為教育關乎著孩子的未來。很多家長未來讓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不僅很早就開始給孩子啟蒙學習,甚至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開始考慮送孩子去幼兒園,或者是到早教中心開始接受教育。
  • 不具備這4種能力的寶寶,去幼兒園會很遭罪,爸爸媽媽要提前培養
    於發育比較晚的寶貝來說,三歲的時候,可能也不適合上學。因為他們還沒有辦法,準確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在這個時候送寶貝去上學,無疑就是在坑寶貝,寶貝在幼兒園的時候,也會非常遭罪。寶貝容易交不到朋友,被孤立等等,甚至還會讓寶貝造成一定的心理陰影。在寶貝不具備這4種能力的時候,咱們先別急著送寶貝,到幼兒園上學。
  • 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勸退,具備這幾項能力的孩子,老師沒法不喜歡
    具備這幾項能力的孩子,老師沒法不喜歡其實,很多時候焦慮都是父母傳染給孩子的,只要在入園之前,孩子具備了這幾項能力,就會受到老師的青睞。,能告訴老師想要做什麼,具備基本的溝通能力,而不是讓老師去猜孩子的想法。
  • 在孩子具備這幾項能力之前,千萬別送他去幼兒園
    雖然教育專家一般認為孩子上幼兒園的最佳年齡是2歲半到3歲,但主要還是看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如果孩子沒有具備這幾項能力,就千萬別著急送他去幼兒園。如果孩子連獨立上廁所的能力都沒有,家長就早早的將其送進幼兒園。那麼在幼兒園裡肯定會經常尿褲子,不僅孩子受罪,父母和老師也會心力交瘁,更有可能受到同學的嘲笑,從而影響孩子身心的正常發展。
  • 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兒園,父母提前做好這幾種準備,能避免很多麻煩
    文丨飯飯媽由於孩子從小都在父母身邊沒有離開過,突然要孩子離開父母進入幼兒園生活,孩子難免有所不適應,所以也會遇到一些問題。但是孩子之所以在幼兒園會遇到各種問題,其實是因為他們在上幼兒園前,家長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才導致的。
  •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父母提前做好這幾種準備,能避免很多麻煩
    前一段時間,我帶孩子去小區外面散步時,認識了一個寶媽,她說自己家的兒子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但是準備工作並沒有做好,導致孩子有一些牴觸情緒。原來,她家的孩子從小就被嬌生慣養,爸爸又經常不在家,所以,她跟孩子真的做到了寸步不離,為了能夠讓孩子得到更好的鍛鍊,這才準備送上幼兒園的,但是看到寶貝大哭大鬧又覺得心疼。
  • 孩子上幼兒園,光孩子做好準備還不夠,父母也要做好這5個準備
    孩子要想順利入園,必然面臨一個實際問題:入園前要做好哪些準備?以往的入園準備工作大多都圍繞著孩子展開,在我看來,孩子入園要做好準備,父母同樣也要做好準備,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父母的準備工作做得是否到位決定了孩子能否順利度過整個幼兒園生涯。
  • 孩子進入幼兒園,應該具備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哪些?
    相信父母挑選幼兒園也是從家庭狀況、孩子等各個角度反覆思考,也期待孩子能在新的環境展開快樂的學習人生。然而,讓孩子上幼兒園是父母的決定,但試問:孩子準備好了嗎?這樣的準備包括心理建設與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建設過去的孩子不一定有上幼兒園,多是年滿6歲直接進入小學就讀,如今因為孩子生得少,加上多為雙薪家庭,不少父母讓孩子從小班開始接受學齡前教育。對於小孩而言,即將離開熟悉的環境,進入陌生的幼兒園並接觸新的人事物,將是一大挑戰!
  •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父母提前準備這些事情,可避免很多麻煩
    有的孩子則比較內向敏感,那麼可能更需要父母提前準備,幫助他們度過這個環境交替期。比如不願意在幼兒園吃飯,不願意自行午睡或者非要老師時時陪伴自己等。有的孩子甚至會出現「倒退」現象,也就是在家裡本來自己做得好好的事情,到了幼兒園反而好像不會做了一樣。例如在家原本可以自己如廁,結果到了幼兒園,反而抗拒和大家一起如廁,進而出現尿褲子等情況。
  • 孩子若不具有這3種能力,去幼兒園就是受罪,很多家長還不自知
    在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很多家長都會猶豫到底是3歲送孩子上幼兒園,還是4歲上幼兒園,因為有人說四歲上幼兒園好,有人說三歲上幼兒園好,網絡上七嘴八舌的爭辯,讓很多家長都失去了判斷能力。其實根據我對孩子多年的了解發現,若孩子不具備這3項能力不管是3歲還是4歲,去了幼兒園只能是去受罪,但是很多家長都還不自知。
  • 幼兒園老師親身經歷:不具有這四種能力的孩子,去幼兒園是活受罪
    表姐在這件事情後,不止一次地感慨說:「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幼兒園,如果孩子沒有養成這四種能力,去幼兒園就是活受罪。」能力一:吃飯、如廁等自主生活能力幼兒園不像在家裡,老師沒有那麼充足的時間來對園中的每一個寶寶進行一一地照顧。這就要求父母首先要鍛鍊自家寶寶的獨立生活的能力。最典型的就是吃飯和上廁所。如果這兩點都做不到,孩子很大程度上會被園方「退園」處理。
  • 孩子上幼兒園,提前做準備,接孩子放學這些錯誤希望你別犯
    為了避免孩子對幼兒園的環境感到害怕,父母在孩子入園前需做哪些準備呢?入園前的兩方面準備實際上,對於孩子入園前的準備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物質方面,另一個是心理方面。孩子對新環境不適應,緊張與興奮可能會導致其大小便失禁。同時,孩子在進餐的時候可能會不小心把湯汁撒到自己身上,所以爸爸媽媽需要多準備一些替換的衣服,而衣服最好是容易穿脫的,太複雜的衣服會讓老師很苦惱。
  • 孩子幾歲入園合適?不是越早越好,當孩子具備這3點能力在行動
    一、當孩子具備這3點能力的時候,就可以考慮送幼兒園1. 自理能力孩子具備自理能力是送入幼兒園的基礎條件,不像是在家裡,孩子被父母重點照顧,在幼兒園,老師一個人要面對眾多學生,一對多難以照顧到每一個孩子,難免會顧及不到。
  • 從教10年幼師強調:孩子不具備這5種能力,上幼兒園等於「活受罪」
    所以導致一些孩子因為在不合適的年紀上幼兒園,生長發育受到了負面影響。一位從教10多年的幼師舉了幾個例子,有的孩子上幼兒園,因為年紀太小,聽不懂老師講的話,每天都很茫然;還有的寶寶因為家長的溺愛,入園後亂發脾氣,被「孤立」了,最後只能無奈轉學。這位幼師不禁感嘆:孩子連基本的這5種能力都沒具備,家長就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孩子就是去「活受罪」。
  • 資深老師坦言:上幼兒園前,孩子不具備這3種能力,還是別來了
    孩子上幼兒園實際上是孩子第一次真正的離開父母,這對於孩子以後的整體成長、發育中也會產生很重要的影響。每年的幼兒園開學季,比好萊塢大片還要精彩。幼兒園門口總會上演&34;的苦情大戲,可謂是&34;。孩子對於上幼兒園沒有正確的認知,認為以後再也見不到父母了。這可能是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之前,與外面的小朋友接觸比較少,很難接受陌生的環境和人。有些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落後於其他同齡人,都會選擇讓孩子提前上幼兒園。但是,孩子年齡幼小的話,沒有各種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提前上幼兒園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 廣東幼兒園女童午睡時間死亡,幼兒園裡這3件事父母應提前準備
    所以我們應該引以為戒,在孩子入園前做好這3件事。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技能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所以孩子肯定會有很多不適應和不習慣。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技能。飯前便後要洗手,早睡早起都是好的生活習慣,父母們應該在孩子入園前幫孩子養成習慣。
  • 廣東幼兒園女童午睡時間死亡,幼兒園裡這3件事父母應提前準備
    這樣一個幼小的生命離我們而去,我相信這樣的事情放在哪個家長身上,那都是一輩子的傷痛,很可能有的家長就走不出這個痛苦。所以我們應該引以為戒,在孩子入園前做好這3件事。所以父母要提前教會孩子一些生活技能,比如自己使用筷子或者勺子吃飯,吃飯的時候注意別把衣服弄髒了。一些帶殼的要會剝殼,比如雞蛋。讓孩子有足夠的能力照顧好自己。下雨的時候要自己會穿雨衣或者自己打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