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開學季,很多小孩子迎來人生中第一次校園生活,遠離了家長的庇護,面對完全陌生的老師還有同學,不少小孩子會感到害怕。為了避免孩子對幼兒園的環境感到害怕,父母在孩子入園前需做哪些準備呢?
實際上,對於孩子入園前的準備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物質方面,另一個是心理方面。
一、物質方面
1、提前給孩子準備替換衣物。孩子對新環境不適應,緊張與興奮可能會導致其大小便失禁。同時,孩子在進餐的時候可能會不小心把湯汁撒到自己身上,所以爸爸媽媽需要多準備一些替換的衣服,而衣服最好是容易穿脫的,太複雜的衣服會讓老師很苦惱。
2、便於穿脫的軟底防滑鞋。進入幼兒園後,他們的運動量增大,活動場所變多,需要準備合適的軟底防滑鞋,便於孩子運動的同時防止意外發生。
3、孩子依賴的物品。有些小孩子會對某些東西比較依賴,這些東西是孩子感情的寄託,比如長期陪伴他身邊的毛毯,在睡覺時需要帶在身邊,否則很難入睡。所以父母可以將孩子依賴的物品帶到幼兒園,讓他在陌生的環境裡有依偎,能夠感到安全感。
二、心理方面
一方面,提前熟悉幼兒園生活。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先給孩子報一個親子班,讓孩子提前感受幼兒園的生活,熟悉環境。實踐證明,上過親子班的少兒更加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我嫂子給她家女兒提前報了親子班,等到小寶貝上幼兒園,她一點不適應幼兒園的表現都沒有,反而非常適應。
另一方面,送孩子入園前少叮囑告誡。爸爸媽媽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路上,總會忍不住叮囑:要聽老師的話,遵守紀律等等。家長們過多的叮囑,會讓孩子們對幼兒園產生恐懼,如果他感到無法達到要求也會出現焦慮的情緒。所以,家長們儘可能減少叮囑告誡。
我送女兒上學路上,都會跟她說只要在幼兒園玩的開心就好,還跟她保證,我會準時來接她下課,這樣孩子就會安心許多。
與此同時,父母親在接孩子放學時,最好不要犯下面的錯誤,因為幼兒園的老師很討厭這些錯誤。
1、家長在孩子是遲到
大部分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常常會感到害怕,父母送他們來學校然後離開後,他們經常會在教室裡哭。
快到放學前,想要再次見到父母的急切心情會讓他們格外興奮。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家長,就會忍不住撲到爸爸媽媽的懷抱裡,享受父母帶給他們的安全感,而父母一個溫暖的擁抱是對孩子第一天在幼兒園生活的行為表現的一個肯定。
但如果孩子在放學後沒有看到自己的父母,他們就會感到非常傷心難過,覺得爸爸媽媽是不是不要自己了。所以,家長們即使再忙也不能忘記接孩子放學的時間,尤其是不能在開學的第一天接孩子遲到。
2、把孩子直接帶回家
其實放學時間是家長與老師進行溝通的最佳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家長可以了解到自家小孩在幼兒園一天具體的表現情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
家長和老師適當的表揚孩子,會增加孩子的信心,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在學校的行為很棒,增加對幼兒園的接受度。
所以父母親在接完孩子之後不要直接回家,抽空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可以幫助他們適應新老師的同時也適應新環境。
接女兒放學第一天,我就抽空跟老師聊了一下。在聊天中,我也發現她在學校的某些行為跟在我身邊的行為不一樣。比如說,她在畫畫課上搶了其他小朋友的畫筆,但在家裡有什麼東西第一時間會先拿給我看。
像這種情況,我就要多加引導而不是責怪她。我耐心地跟女兒解釋他這些行為是錯誤的行為,她都聽懂了,也按照我的話去做了改正。
我一直堅持:「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教育孩子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打罵孩子是最最錯誤的方法。
3、回家路上質問孩子
很多家長都會好奇孩子在學校發生了哪些事,便在回家路上質問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習不習慣」、「喜不喜歡你的老師」等。這些質問看起來是父母在關心孩子,實際上可能會傷害到孩子。在幼兒園裡,小孩子之間出現摩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家長要關心孩子可以採用委婉的方式,利用間接詢問的方式,既可以保護孩子幼小的心靈,又能讓孩子不畏懼幼兒園。
洛克曾說過:「勇氣使我們抵抗我們所怕的危險和所感的突禍,對於這種四面受敵的人生是很有用的;所以,最好及早使得兒童具備這種武裝,武裝愈早愈好。」
大臉媽媽叮嚀:
家長對孩子的關心的情感不用太過濃烈,要相信孩子自己也能獨立面對一些事情,讓孩子越早具備面對獨立的勇氣。開學剛開始的階段是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關鍵時期,所以家長可以在這個階段以表揚為主,讓孩子更好更快的適應新環境,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圖片源於網絡,與圖文無關,侵立刪!】
相關連結一:
相關連結二:
相關連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