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孩子放學這件小事,有多少「學問」是你不知道的

2020-10-23 全國產經平臺



中國是禮儀之邦。


在老祖宗及後代子孫的傳承之下,衍生出多種情境下的多種禮儀。就像我們常常對孩子說的那樣:「不懂禮,人家會說你沒有教養。」


可是,在家長自己身上,除了日常人際交往的禮儀之外,還有一種特殊情境下的禮儀卻未必人人都知道——接娃放學的禮儀。


提高接娃的適配性


許多學校都位於居民區,一到放學時間,門口的小馬路就會被堵成停車場。接孩子放學難免歸心似箭。每個人都希望從校門口路過時,直接把站在約定地點的娃接走。



但事實卻是,車流之中,原本約好在校門西側第三棵樹下等你的娃卻發現,視線早已經被往來的車輛擋得嚴嚴實實,踮著腳尖都望不到說好在這裡接他的媽媽。



而車裡的你更慘,不僅要左顧右盼地擔心剮蹭到往來車輛,而且總是會「驚喜」地發現,你和你娃約好的第三棵樹旁的路邊,早已經並排停了好幾輛車,哪裡還有你的地方?



不能開車,那就提前把車停遠,走著過去吧!


別看多走了那幾裡路,既避免了在校門口造成擁堵誰也走不了的尷尬場面,還能借走路的這幾分鐘和孩子多聊聊天談談心,豈不是利人又利己,一舉還兩得。



學會這點,你就掌握了接孩子放學的第一條禮儀:不給學校和別人添麻煩的同時,進一步培養和孩子的感情!


維護接娃的穩定性


何為「接娃的穩定性」?


老師面對幾十個學生,也要操心這幾十個娃到底由誰來接走。倘若你今天下班早,為了躲過晚高峰就想要早點把娃接走;明天要加班,又要委託老師多留一會兒,晚一點去接;後天你出差,招呼鄰居去接孩子時忘記跟老師通氣又要引起誤會。


這樣下去,可得把老師弄糊塗了不可。



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中學,孩子的放學時間都是固定的。只有把這個時間固定,才能給孩子樹立合理的作息時間,明確上學這個行為與其他時刻的行為的不同。


我家娃今年剛上幼兒園,一開始每天都哭得撕心裂肺,嘴裡反覆念叨著:幼兒園裡沒有媽媽。


作為老母親,即使表面上要說一不二,不敢給孩子留一絲可以不去幼兒園的餘地。但是背地裡,我們都心疼年幼的孩子所要面臨的巨大挑戰。


即便如此,我們都沒有萌生過想要提前把孩子接回家的念頭,不僅僅是因為幼兒園有嚴格的接娃時間管控,更是因為我們並不想讓孩子感到自己有提早回家的特權。



不能早點接,那麼晚點接就沒問題了嗎?


當然不是。


就拿小學為例,除去被食宿班統一接走的孩子,另一部分孩子的「命運」就完全被掌握在父母是否遲到的問題上了。


孩子一出校門就看到爸爸或者媽媽站在那裡招手,無疑是對他們這一天辛苦學習最大的獎賞。反之,那些遲遲沒有家長來接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別的同學鑽進父母的懷抱,看著校門口的人越來越少,甚至還要借用老師的電話問家長什麼時候才能來接……


這些細碎的傷痛,足以讓他們一點點地攢著對父母的失望。



偶爾的遲到確實算不上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但是倘若家長明知道自己長期不能按時到校接娃,卻不做提早安排,就把孩子扔在校門口傻等,才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我們為了生活奔波,確實無法時時刻刻地維護和見證孩子的成長。但是,如果能提前拜託老師幫忙照看一會兒,或者請其他的家庭成員、朋友、鄰居幫忙接一下,或是跟娃說好先去誰家待一會兒。這些,都比把孩子孤零零地扔在那裡苦等要仁慈一些。



當然,如果要換人接娃,務必先跟老師報備情況,並將代接人的照片發給老師,省得老師還要一次次打電話找你核實情況,平添許多工作量。


把握好跟老師溝通的時機和尺度


孩子在學校裡的一舉一動對於老父老母來說都是盲區,他們在學校的行為和表現除了詢問孩子,就是諮詢老師了。


白天工作時間裡,不敢打擾老師。要麼是老師由於上課接不到電話,要麼就是看到老師發了一條朋友圈,照片上是堆積如山的作業,只能幽幽地按下了想要打電話問詢的衝動。


晚上的休息時間裡,雖然老師已經下班,但是七、八點正是飯點兒,打電話招人煩;九、十點又是人家準備休息的時間,打電話更是不識趣。


權衡之後,接娃放學的時間段就是找老師溝通的最佳時機。



但是,現如今學生放學之後,老師可不輕鬆。業務學習、備課教研、批改作業、大會小會,能逮著老師也是一件難事。偶爾有幸遇上了,就得抓緊時間和機會,一問究竟。


可是,逮著老師卻不一定一勞永逸,要是不能合理利用這段可貴的時間,那麼你前期的偵查和鋪墊肯定是白費了。所以,找老師了解情況也是要有預設和計劃的。


這就像是去醫院之前要先跟醫生說清楚症狀是一個道理,醫生只能根據你描述的症狀,以及現場觀察和常規檢查才能確定給你用什麼藥。


但如果你一揪住老師就不管不顧地一頓瞎問,毫無目的性和和針對性,單純只是為了刺探孩子在老師眼裡是個什麼樣的印象,那你無疑就是個讓老師煩感的家長,下次遇見你,也要想辦法遠遠地躲開。



另外,許多家長總是覺得老師不找自己「麻煩」,就是孩子在學校沒啥問題。事實上,老師不找你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孩子身上的問題還沒「攢夠」。家校溝通很費時間,一次電話解決多個問題還是更有效率。


在你以為歲月靜好的時候,與其被老師一通反應情況的電話驚出冷汗,不如提前做好心理建設。只需隔一段時間就簡單詢問一下老師:


「孩子最近在學校還省心嗎?我們家長還需要做點什麼配合您?」


不給老師展開大規模分析問題的壓力,只需要三言兩語就能解決問題。


這樣的好處有很多,既給老師留下了負責任又不給老師添麻煩的好形象,又能在做好家庭教育的同時,輕鬆get到教育效果的反饋,這才是與老師溝通家校合作,達到雙贏的好方法。



一年365天中,有200多天是在重複接娃這一件事情。從學校門口到老師辦公室,從接娃時間到與老師溝通的時機與動機,這些雖然沒有必要上綱上線,但也是需要一份謹慎和用心。


家庭教育的優劣,有時候是我們家長很難左右的,因為孩子就是這件事情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但是,接娃放學的全過程,我們都是有機會佔領主動權的~


提前研究一下這一件小事,未雨綢繆。畢竟在任何場合,都是禮多人不怪啊!


來源:家長會了麼(ID:jiazhanghuileme),這是一個家長、準家長和以後想當家長的人,都值得關注的公眾號。專注於分享兒童教育心得、科學育兒理念、兒童心理研究;探討親子關係、家庭關係,社會百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首都教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接孩子放學的第一句話該怎麼說?
    接孩子放學對於任何一個父母來說,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在開始今天的話題之前,大樹老師想問問各位爸媽:接孩子放學或者孩子放學回家,你問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我有一個朋友,他每次接女兒放學,都要跟孩子聊十多分鐘,不是問作業也不是輔導功課,而是這4個問題:   學校有什麼好事發生嗎?   今天你有什麼好的表現?   今天有什麼好的收穫,問了什麼好問題?   有什麼需要爸爸媽媽幫忙嗎?
  • 「放學誰接孩子?」這件小事背後藏著「大隱患」,希望你沒踩坑
    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工薪階層,這個時間點並沒有下班。因此,放學接孩子這項艱巨的任務,往往就由家裡的老人代勞。放學接孩子也有大學問,誰接?接早接晚看似小事,其實背後也有很多隱患。但凡有一點做得不好,對孩子的成長都可能產生不可逆的負面影響。
  • 放學接孩子時,這幾件事家長要避免
    ,每個幼兒園總是有那麼幾個留守到最後的孩子。這些孩子的父母通常都比較忙碌,他們無法按時來接孩子回家,孩子在日復一日的失望中,不斷產生負面情緒。然而家長不知道的是,長時間地不按時接娃回家以及放學回家路上家長的某些行為,這些做法對於孩子來說,造成的心理傷害都非常大;也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不利影響,家長應該對此要有足夠的了解。
  • 三種接娃放學的行為,容易引起老師反感,家長還是儘可能避免
    執筆:輯香編輯:羅梓花定稿:楠楠幼兒園是寶寶參與集體生活的重要一步,不僅考驗著寶寶,也考驗著家長,比如看似小事的接送也大有學問,家長們一定要做好功課。小於老師成為幼師已有四年了,在送走第一批畢業班後,她又迎來了新一屆的小託班,可在這批孩子的家長中,小明的奶奶最讓她頭疼,特別是在接放學這件事上。
  • 接孩子放學說的第一句話,做的第一件小事,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周末接蜜牙哥哥放學,剛接到孩子出了校門口,就聽到旁邊小朋友的媽媽說話了:「把書包給我,這麼沉壓壞你怎麼辦?今天在學校老師有沒有兇你?老師有沒有讓你吃飽?沒有小朋友打你啊?結果本來笑嘻嘻的孩子突然不說話了。。。
  • 幼兒園放學接孩子的五種不恰當行為,老師不好說,家長自己要知道
    導讀:幼兒園放學接孩子的五種不恰當行為,老師不好說,家長自己要知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放學接孩子的五種不恰當行為,老師不好說,家長自己要知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你能第一個來接我嗎?」幼兒園放學,晚接的傷害有多大?
    幼兒園放學,晚接的傷害有多大?前陣子,一段關於萌娃的視頻火了,這個萌娃是一位剛剛上幼兒園的小男孩,據了解,拍這段視頻的時候他才上幼兒園第三天,每一天放學,他都焦急的趴在門邊等待著媽媽,一副想哭的樣子,但一想到上幼兒園,不能哭,只好強忍著淚水,癟著張小臉。
  • 為什麼要每天按時接孩子放學?(家長必看)
    或者選擇安全的社會晚託機構當然,也別忘了和孩子解釋這件事記得和孩子主動溝通不要去問「有沒有人欺負你」而是要說「今天最喜歡哪個遊戲」「午飯吃什麼」「有沒有人欺負你」一個個問題下來且不說孩子有多少答得上 寫在最後 其實,接孩子這件事沒有那麼複雜
  • 第一個接孩子放學有多重要:孩子需要你也就12年,還不抓緊珍惜
    其實,當孩子離開父母之後,會十分想念父母,因為已經習慣了相處的樣子,以孩子的年齡段來說,不知道為什麼父母會讓自己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以為是父母不要他們了。小小的心靈就會感覺到怕怕,害怕從此見不到父母了,所以,用歇斯底裡的哭聲留住媽媽,讓媽媽不離開自己。這其實就是「分離焦慮」在作怪!
  • 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了@家長,孩子放學,早接還是晚接大有講究
    據悉,這是萌娃上幼兒園的第四天,看到媽媽後,萌娃臉上就露出了委屈的表情但還是強忍著沒有哭。等到被媽媽抱在懷裡後萌娃才開始哭,一邊哭還一邊表揚媽媽是第一個來接自己的。「你是第一個來接我的」萌娃的這句話勾起了網友的熱議。
  • 利用好接孩子的這段時間,能做不少對家長和孩子都有利的事
    接孩子放學有些「小事」注意了,讓父母輕鬆拉近和孩子心的距離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需要家長接送放學,對於他們來說經歷了一天學校生活之後,能夠和父母見面,在路上說一說今天的所見所聞,可能也是孩子們所最期盼的一段時光。那麼在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家長要如何和孩子聊天,說些什麼以及做些什麼才能夠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加拉近呢?
  • 有幾種接孩子放學的方式,容易讓老師心生厭惡,很多家長仍未察覺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每逢孩子放學前,校門口總是堆滿了熙熙攘攘的人群,這些家長為了孩子上學讀書,起早貪黑地忙碌等待著。往往都感嘆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時,有多麼不容易和辛苦,但很少反思:接孩子放學時的行為,有沒有哪些不妥當的地方?
  • 接孩子放學時做的小事,99%的父母都會做,卻影響孩子的一生
    作者|媽小咪接孩子放學時,你的第一個動作是什麼?在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中,有一天,陳宥維老師被安排到學校接孩子放學。在看到孩子的第一時間,他特別貼心接過小朋友的書包,背在自己肩上。當時,深圳一名小學校長在孩子放學時,特意守在校門口,堅持不讓家長幫孩子背書,引起社會各界,尤其是父母們的廣泛關注。
  • 五件小事,堅持三年,幼兒園畢業時你家孩子最優秀!
    行動起來心願才能達成,如果你想培養優秀的寶寶,那麼就在幼兒園三年裡,堅持做這五件小事,雖然需要花費時間,但是給予你的回報絕對是超乎想像哦!第一件小事 早睡早起小事雖小,做起來不小。由於幼兒園和小學的管理不同,家長們對孩子準時入園的重視度並不高,上幼兒園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早上遲到一會兒是常事兒,晚上一忙,睡得晚也不奇怪。
  • 幼兒園老師:能不能按時接你的孩子放學?你工作忙,可我也有事啊
    都說這屆父母太難當,總是有操不完的心。不管家裡是一個,還是兩個孩子,每天不是正在操心,就是在準備操心的路上。要說父母最操心孩子的事,非孩子的學習莫屬了。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到最後大學畢業工作,三歲到二十幾歲長達十幾年的歷程,讓父母空了錢包不說,也白了不少頭。上學孩子很辛苦壓力大,孩子們殊不知父母更是操碎心。
  • 「媽媽,你能第一個接我放學嗎?」千萬別輕視孩子的這句話
    ,就看見了來接自己放學的媽媽,既開心又想哭,想直奔過去,可被老師拉了回來。有個網友留言:別說是一個小孩子了,我一個大人,也超喜歡有人等在門口接我的感覺,如果讓我獨自在門口等,那會讓我有一種不被重視的感覺。
  • 接孩子放學就是一場百米衝刺,誰讓你答應孩子第一個接?
    最近看到一則視頻,一老爸到幼兒園接女兒放學,接受記者採訪時,不屑一顧雲淡風輕地反問記者:「早接晚接不都一樣嗎?擠那麼前面幹嘛!」大有心懷若谷,看透一切的姿態。可接下來這位爸爸的操作可就光速打臉了,校門口一開放,這家長愣是越過「千軍萬馬」直逼跑在第一名的家長,說好的「早接晚接都一樣」呢?
  • 「媽媽,你能第一個接我放學嗎?」,媽媽聽完孩子的理由後悔不已
    在孩子心裡,媽媽第一個接他,就是愛他啊。有個網友說,「別說是一個小孩子了,我一個大人,也超喜歡有人來接我的感覺。」是呢,誰不喜歡被自己愛的人放在心上呢?不知道這些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呢?一開始,也會試著向父母撒嬌:「為什麼你們不去接我?」爸爸吼她:「你和別人比什麼?別人家是什麼條件,你家是什麼條件?這點苦都吃不得?」
  • 「第一個接孩子放學」有多重要?寶寶第一眼看到媽媽,表情略複雜
    我上班的路上會經過一所幼兒園,前幾天幼兒園應該是搞試課,在幼兒園大門口,孩子哭得聲嘶力竭。老師要接過來孩子,孩子就抱著媽媽的脖子死活不丟。媽媽也說:「是呀,我是第一名接你的,我是不是做的很好?」第一個接孩子有多重要?寶寶到了3歲,多數家庭都會選擇把孩子送去幼兒園。在爸爸媽媽懷裡依偎了三年,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去跟陌生人相處。周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這種無助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講是莫大的考驗,孩子也許在幼兒園隱忍了一天。
  • 「睡衣媽媽」校門口接娃放學,網友:方便了自己,傷了孩子自尊
    前段時間,小明就因為媽媽著裝不好看,而跟媽媽鬧彆扭。平時小明上下學接送都是由奶奶完成的,但是前兩天奶奶外出了,就由媽媽來接小明。其實,得知是媽媽接他放學的時候,小明還是很開心的,但是放學看到媽媽的那一刻他哭了。那天放學的時候,鈴聲一響小明便跑到了學校門口。但看到媽媽的時候,小明卻說:「媽媽你以後不要穿著睡衣來接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