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父母對孩子真的是「又愛又恨」,由於寶寶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經常要用猜測的方式去思考寶寶到底想要什麼。
如果一旦沒猜對,寶寶就會用「哭鬧」的方式開始折磨父母,尤其是3歲以前的孩子,經常會折磨媽媽苦不堪言。
家裡有人幫媽媽分擔還好,如果讓寶媽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估計很多寶媽都會在崩潰的邊緣遊走。
其實,寶媽們也不過過於苦惱,完全可以往好的方向去想一想,其實孩子「煩人的方式」,也是聰明的預兆。
1)亂寫亂畫
相信各位家長一定有過這樣的煩惱,上一秒剛給屋裡收拾乾淨,下一秒沒看住孩子就會在家裡亂塗亂畫,整的父母哭笑不得,不捨得打罵孩子,只能自己默默承受這個苦果。
但事實上,亂寫亂畫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好事,這是孩子對世界認知的一種表達能力,而且還會對孩子的創造能力以及手腦協調能力有一定的幫助。
父母不要「扼殺」孩子這種煩人方式,反而應該給孩子提高「亂寫亂畫」的環境,現在都流行在家裡給孩子專門提高一個「亂畫牆」,讓孩子專門在牆上進行創作,等孩子長大後還能當做紀念。
2)藏東西
其實,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有「自我意識」了,他們會把自己喜歡的玩具或者物品偷偷的藏起來,雖然藏的位置比較簡單,但是也會讓父母尋找一下。
很多家長認為這是孩子在搗亂,於是每次孩子在藏東西時都會嚴厲的呵斥,可是事實上這並不是孩子在搗亂,這是孩子的「自我意識」和「學習能力」發展的一種表現,孩子可以在藏東西的時候用頭腦進行思考,尋找一個最佳的地點。
面對孩子藏東西的情況,家長也不要犯愁,父母可以把孩子喜歡藏的東西都集中放在一個屋裡,這樣不管孩子怎麼藏都不會離開哪個屋,這樣東西也好找,也不會限制孩子頭腦的思考。
3)亂扔東西
許多孩子小的時候都會一個非常讓父母犯愁的壞習慣,便是亂扔東西!
這樣不僅會給屋裡給整亂,而且有時候還會扔一下貴重的物品,壞了之後父母還會非常的憤怒。
其實,家長要理解孩子亂扔東西的這個問題,這是孩子到了年齡的生理反應,孩子的舉動不是在「破壞」物品,而是在激發自己的興趣,等孩子過了這段年齡,他們就不會再出現亂扔東西的情況了。
4)小嘴說個不停
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長,語言功能也越來越發達,孩子也越來越喜歡說話。反觀有的孩子孩子,卻沉默寡言,這樣不僅會影響語言功能,還會影響到以後的社交能力。
因此,當孩子小嘴說個不停的時候,父母不要嫌棄或者立刻制止孩子,孩子愛說話的這種表現父母應該開心才對。
1)亂打人
由於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從小就習慣了「溺愛」,自己的東西就不允許其它小朋友碰,如果碰了就會去打其他小朋友。
這種亂打人的行為,父母需要及時制止,並且讓孩子進行改正,否則以後很容易出現問題。
2)說髒話
孩子小時候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和語言,有時父母不經意說的髒話會被孩子學去,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有說髒話的行為,要及時的制止,說髒話不僅讓人煩,也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如果孩子有以上4種「招人煩」的行為,父母不要著急,因為這是聰明的預兆,父母應該幫助孩子而不是制止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