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證不是「不補償」的理由!以下4類無證房不屬違建,須足額補償

2020-10-12 普法徵拆謝律師

在徵地拆遷,尤其是農村的徵地拆遷中,不少被徵收人都遭遇過這樣的「逼拆」,徵收方以「無證=違建=無補償」的邏輯線迫使被徵收人籤字拆房。一些房屋手續上存在瑕疵的被徵收人,其中有的是沒有房產證、有的是沒有宅基地證、有的是證件與登記簿不符合等等,害怕最後會因為「強拆違建」拿不到補償,於是在補償內容明顯偏低的協議上簽了字。

那麼,無證房就必然是違法建築嗎?在拆遷補償上無法享受到和其他「正常建築」同等的對待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手續不全的房屋不能和違建劃等號,自然「無證」也就不能成為徵收方不予補償的絕對理由。必須提醒大家的是,以下五類房屋在拆遷中不能簡單地定性為違建,被徵收人不要輕易的放棄維權。

一、土地登記與規劃相關法律實施之前建成的房子

一項基本的法治原則是「法不溯及既往」,通俗來說,不用今天的規定去約束昨天的行為。在違建認定的問題上,如果說在土地登記與規劃相關法律實施之前建成的房子,它是符合當時的法律規定的,那麼放到現在它就不能在徵地拆遷中被認定為違建。

《土地管理法》在1986年6月25日實施,1982年頒布的《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隨之廢止。如果是本村集體土地組織成員在農村土地上建設房屋,則有申請宅基地、獲得宅基地的權利,房屋是在1986年之前建造的,但是對建房的行為首次進行規定是在1986年實施的《土地管理法》中,所以這種行為在法律上並不能確定為違章建築,甚至不能確定是違法用地或違法佔地

《城鄉規劃法》首次實施於2008年1月1日,此後建設房屋必須獲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如果房屋是在2008年之前建造、翻建或擴建,並且擁有土地使用權,那麼它就應當是屬於合法建築。

二、招商引資政策性建房

被徵收人因政府招商引資建廠房,為儘快投入生產運營,當時有關職能部門在企業辦理審批手續時採取簡化或允許先建後批,但其後因種種原因一直未能辦下證來。像這種,被徵收人當時獲得了政府的行政許可,是基於對行政許可的信賴利益建的無證房屋,也不應輕易的認定違建,其合法性應當受到保護。

三、已取得審批手續的房屋

一些審批手續不全的房屋,比如已經獲得了土地使用證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等,但沒有獲得房屋產權證書。這種情況的形成,存在一定的行政疏忽或立法滯後的因素,是歷史形成。再者行政機關對其土地用途已經進行了認可,存在一定的合法性。因而此類房屋在這種時候也不能輕易、簡單的認定違建,而是要允許房屋所有人通過補辦相應手續等方式獲取相關證書,給予房屋所有人補救的機會。

四、城鎮居民繼承老家的房

有不少被徵收人諮詢這樣的問題「戶口已遷到城市,但繼承了家中老人的房子,證上不是自己的名字,村組又不幫辦,這種情況能否領導補償款?」這種情況,由於城鎮居民有權依法繼承農村老家的房子,所以拆遷是一定能夠拿到房屋的補償的,但是宅基地是不能由城鎮居民繼承,因此補償會有所折扣。

如果大家覺得自己的拆遷補償不合理或者有相關疑難問題,可以私信聯繫我,提供免費諮詢!進入文章尾部「了解更多」聯繫免費諮詢,我們將為您帶來最專業的法律幫助!

相關焦點

  • 無證不是「不補償」的理由!以下四類無證房不算違建,須足額補償
    在徵地拆遷,尤其是農村的徵地拆遷中,不少被徵收人都遭遇過這樣的「逼拆」,徵收方以「無證=違建=無補償」的邏輯線迫使被徵收人籤字拆房。一些房屋手續上存在瑕疵的被徵收人,其中有的是沒有房產證、有的是沒有宅基地證、有的是證件與登記簿不符合等等,害怕最後會因為「強拆違建」拿不到補償,於是在補償內容明顯偏低的協議上簽了字。
  • 拆遷中,無證不是「不補償」的絕對理由,有的無證房必須足額補償
    我們經常能聽到一些「無證房在拆遷中遭遇強拆且沒有補償」的事件,其中有的是沒有房產證、有的是沒有宅基地證、有的是證件與登記簿不符合等等,問題不一而足。在徵地拆遷中,尤其是農村地區,一些房屋要是手續不齊全、缺少證件,很容易就會被認定成「違章建築」從而無法獲得合理的補償。那麼,無證房必然就是違建嗎?在拆遷中無法受到和其他「正常建築」同等的對待嗎?
  • 拆遷部門:無證房屋就是違建!法律:對部分無證房屋應足額補償
    在徵地拆遷期間,對於拆遷補償問題,拆遷部門一般會先與拆遷戶進行談判,而如果無法達成一致、拆遷戶又不願意妥協讓步,那麼拆遷部門就很可能會採取違法拆遷行為,而在徵地拆遷期間,拆遷部門集中將無證房屋鑑定成違建、集中強拆則是其中典型的一種,難道無證房屋真的就不能獲得補償嗎?
  • 農村有無證房的農民注意了!拆除無證房還不給補償是不合法的
    事實上,房屋拆遷過程卻是存在中「違建」不補償的情形。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規定縣級人民行政機關作出決定,對房屋的徵收前應當對徵收範圍內建築進行調查,確認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築和未超過臨時建築,應當給予拆遷補償;認定為違建的和超過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因此,如果房屋被認定成違建,是沒有補償的。但實踐中,未經「認定」就直接以無證為由而不予補償的行為,無疑是違法。
  • 擁有無證房屋的農民朋友要注意了!拆無證房不給補償是不合法的
    事實上,房屋拆遷過程卻是存在中「違建」不補償的情形。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規定縣級人民行政機關作出決定,對房屋的徵收前應當對徵收範圍內建築進行調查,確認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築和未超過臨時建築,應當給予拆遷補償;認定為違建的和超過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因此,如果房屋被認定成違建,是沒有補償的。但實踐中,未經「認定」就直接以無證為由而不予補償的行為,無疑是違法。
  • 無證房屋就是違建?拆遷不予補償?合法嗎?
    「無證房屋就是違建,不予補償」,「無證的自建房不進行補償」,「無證房屋即使以前處罰過了,拆遷也不予補償」等說法到處都可以看到,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本文小編就帶大家了解這些看法。,不予補償違法建築包括沒有取得相關證件而建造的建築,但是這不代表著全部的無證建築都是違法建築。
  • 你的無證房屋為什麼拿不到補償?
    無證房屋的補償問題一直都是被拆遷人十分關心的問題。由於種種原因,無房產證或宅基地證的房屋大量存在。很多拆遷方以「拆違」代拆遷,給被拆遷人極不合理的補償,「無證」往往就成為被認定違建最大的理由。但是,一刀切地將無證房屋認定為違建,是極不公平的。那麼,遇到徵收拆遷,哪些無證房屋可以獲得補償呢?
  • 無證房算不算「違建」?聽聽律師怎麼說
    無證房屋,一般是指沒有經過登記的房屋。在國家法律法規越來越完善的今天,徵地拆遷本應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豐厚的拆遷補償讓很多被徵收人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但在有些地方,由於歷史、風俗習慣等原因,很多年代久遠的房屋是沒有辦理房產證的,一旦遭遇拆遷,這些無證房屋很容易被直接定性為被違建,使得被徵收人一分補償款都拿不到,讓被徵收人房財兩空。
  • 拆遷時無證房不給補償,還被要求限期拆除,怎麼辦?
    在拆遷過程中,有很多拆遷戶的房屋由於建造時間久遠,尤其是農村的老房子,當初建造時沒有辦理相關的合法證件,隨後相關部門又不給補辦,在拆遷時這些無證房很容易被徵收方按照違建的名義限期拆除,而且沒有拆遷補償。面對拆遷方這種以「拆違促拆遷」的手段,無證房的拆遷戶應該如何維權?
  • 無證房不等於違建,這五種情形拆遷要全額補償
    在史律師所接到的所有諮詢中,「無證房」維權是最沒底氣的一種。普通當事人是對自己能獲得多少補償心理沒底,而這類當事人甚至被嚇得不知道能不能有補償。無證房屋在拆遷中常常被認定為「違法建築」,遭到零補償還要交罰款的不公待遇。甚至部分地方的拆遷方看準你沒證據,就找準機會偷拆,進一步毀滅證據。
  • 同樣是「違建」拆遷,為什麼有人高補償有人沒補償?
    一 「違建」不一定是違建,違建不一定沒補償這句打禪機的話,實質上概述了拆違類拆遷案件的絕大部分狀況。簡略來說,即使完全被徵收方扣上了「違建」的帽子,但「違建」的補償之所以不一樣,是由於本身的狀況不一樣,可以依法取得的補償條款也就有了高低不一樣。
  • 在徵地拆遷中,沒有房產證就是違建嗎?律師:誰說無證房就是違建
    那麼像這種無證房真的就是違建嗎?其實我不這麼認為,至於為什麼,我給大家講講張先生的例子。2016年,當地要發展公共項目,張先生的安置房被納入了徵收範圍內,同時,張先生父母所建造的房屋也在房屋徵收範圍內。在得知當地的徵收補償方面的問題後,張先生認為徵收方提供的補償不合理,於是便未與徵收方籤訂補償協議。2017年年初,當地街道辦事處在張先生父母所建造的房屋大門前貼上了《責令限期拆除決定》和《違建認定通知書》,經後期了解,全村有十多處房屋都被貼上了《責令限期拆除決定》和《違建認定通知書》。
  • 無證房屋遇拆遷,能否獲得補償?
    無證房屋在我國是客觀存在的,特別是農村,由於以前法律法規不健全,所以大量的房屋一直處於無證的狀態,那麼,遇到拆遷徵收,無證房屋到底能不能獲得補償,能夠獲得補償的話,法律依據又在哪裡?今天從行政法的依法行政原則、程序正當原則、行政合理性原則為出發點給大家進行分析。
  • 拆遷戶牢記:以下房屋即使無證,也不屬於違建!別再傻傻被騙了
    律師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許多沒有房屋證件的無證違建基本不會獲得拆遷補償,尤其是在徵收農村的房屋時。由於一些歷史原因,許多農村的房屋都沒有證件,因此在拆遷的過程中拆遷方經常會說這些房屋屬於違法建築。近些年來在徵地拆遷過程中被判定違法建築拆除的糾紛非常多,許多地區都出現了人員傷亡的情況,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 拆遷後,安置房補償的是無證小產權房,該怎麼辦?
    當房屋遭遇拆遷,不少被拆遷人會選擇房屋產權調換,拿到拆遷補償協議後,開始期待能夠早日住進安置房,但是在拆遷安置實踐中,有的被拆遷人後知後覺發現其安置房是無證小產權房。遇到這事可以說是非常糟心了,那麼今天律師和你說說碰到這種事情到底怎麼辦?
  • 農村房子:無證能獲得拆遷補償嗎?
    農村房子:無證能獲得拆遷補償嗎?自己的宅基地無證,不僅很多方面都不方便,而且可能在遇到一些事時會損害了自己的利益。那麼農村宅基地無證怎麼辦呢?申請不批的原因是什麼呢?農村無證宅基地在拆遷時能獲得補償嗎?農村宅基地無證也能獲得補償,雖然農村大部分宅基地是屬於集體所有,但是宅基地上的房屋屬於個人所有。
  • 如何計算無證房的補償?
    城市中的村莊被拆遷的補償如何計算?如何計算無證房的補償?選擇貨幣補償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規定,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一) 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二) 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三) 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 這樣的無證房屋也應予以補償
    而被拆遷人也沒有足夠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解,這無證房屋就是違法建築嗎?就不應該得到補償嘛?案例分析:潘玉民房屋建設於1976年,涉案房屋被劃入徵收範圍內,沙嶺街道辦事處出具的《證明》證實案涉無產籍房屋建成於1976年,原為鄉鎮人民政府的辦公用房,亦系潘玉民從沙嶺信用社合法購買,沒有辦理房屋產權證有其歷史原因。
  • 無證房拆遷,一定沒有補償與賠償嗎?一文全懂!
    由於歷史、風俗習慣等原因,不辦理房產證或超面積建房在我國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一旦房屋遭遇拆遷,無證房屋在面臨拆遷時是否獲得補償,無證建築是否就是違章建築,無證建築進行拆遷時是否可以獲得補償?無證房能否獲得補償是被拆遷人最關心的問題。
  • 在明律師:無證房屋不給補償怎麼辦?除了「紅本」,這些證也管用
    導讀: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明確,在集體土地徵收過程中,對農村村民住宅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然而遇到徵收時,農民朋友的處境卻各不相同。特別是房屋存在無證、缺證情況的農民朋友,心中總是不踏實。因為,無證、缺證房屋極易被徵收方認定為違法建築,面臨遭拆除而不予補償的窘境。那麼,自家房屋到底能否拿到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