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無證房屋為什麼拿不到補償?

2020-09-23 徵地拆遷法律

無證房屋的補償問題一直都是被拆遷人十分關心的問題。由於種種原因,無房產證或宅基地證的房屋大量存在。很多拆遷方以「拆違」代拆遷,給被拆遷人極不合理的補償,「無證」往往就成為被認定違建最大的理由。

但是,一刀切地將無證房屋認定為違建,是極不公平的。那麼,遇到徵收拆遷,哪些無證房屋可以獲得補償呢?創為律師結合多年辦案經驗,總結出了五種房子容易「被違建」的情況,如果遇到這五種情況,大家一定要積極維權。

第一 房屋2008年以前建造的

我國的《城鄉規劃法》是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對於城市和鄉村最終確定是否為違章建築也是《城鄉規劃法》所規定的。這樣就出現了法律溯及力和法律適用的問題。

在此之後建設房屋必須獲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但是在此之前,建設的房屋擁有合法土地使用權,例如擁有宅基地使用權證或者建設用地批准書等,相關機關又沒有下達處罰決定的,這種房屋不能輕易認定違建,即便認定了違建也不能不予補償。

第二 招商引資,經具有建築合法性審批權的政府或職能部門同意興建

早期很多地方都進行了招商引資,但是由於歷史原因,土地性質存在一定問題,導致很多企業在辦理部分手續後發現後續手續無法辦理。

地方建築合法性的審批權就在區政府下面的規劃國土部門,招商引資的行為是區政府做出的明文規定或紅頭文件,對認定建築合法性有法定職權。既然通過招商引資的行為同意興建,那麼在司法實踐中就不能隨便認定為違章建築。

第三 1986年《土地管理法》實施之前建造農村土地房屋

我國《土地管理法》是在1986年6月25日實施的,所以在1986年之前建造房屋的行為是沒有相關法律規定的。這種行為在法律上並不能確定為違章建築,甚至不能確定是違法用地或違法佔地。所以拆遷方如果用違建的藉口要拆你的房子,一定要識破他的謊言。

第四 按照《城鄉規劃法》取得了一部分手續

按照我國《城鄉規劃法》第65、68條相關規定,取得了《建築用地規劃許可證》、《選址意見書》以及前期土地相關的手續的房屋,可以通過改證或者補辦一定的手續,來獲得最後的《房屋建設許可證》或者不動產權證書。這樣的房屋不能隨便擬定為違章建築,應該給其改正或者限期改正的機會。這種情況在實踐當中比比皆是。

第五 從政府手中直接買斷了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

有些政府通過招投標、拍賣等方式一次性出售以前鄉鎮企業(包括一些老舊改的小區)所剩下的土地使用權,但可能出手的時候地上建築沒有相應的手續,這種情況也不能隨便類推為違章建築。這種情況都是涉及到政府信賴利益的問題,也是不能隨便被認定違建的。


無證房屋不等同於違法建築,違法建築的認定需要由法定主體經法定程序認定,認定時要考慮多種因素。如果自家的房屋是無證房屋,一定要對房屋的情況和權利有清楚的認識。不要拆遷方一說房屋是違建,不給補償,自己就被唬住。

相關焦點

  • 拆遷部門:無證房屋就是違建!法律:對部分無證房屋應足額補償
    在徵地拆遷期間,對於拆遷補償問題,拆遷部門一般會先與拆遷戶進行談判,而如果無法達成一致、拆遷戶又不願意妥協讓步,那麼拆遷部門就很可能會採取違法拆遷行為,而在徵地拆遷期間,拆遷部門集中將無證房屋鑑定成違建、集中強拆則是其中典型的一種,難道無證房屋真的就不能獲得補償嗎?
  • 無證房屋就是違建?拆遷不予補償?合法嗎?
    碰到徵地拆遷,沒有相關證件的房屋常常令被徵遷人頭疼不已。「無證房屋就是違建,不予補償」,「無證的自建房不進行補償」,「無證房屋即使以前處罰過了,拆遷也不予補償」等說法到處都可以看到,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本文小編就帶大家了解這些看法。
  • 無證房屋遇拆遷,能否獲得補償?
    無證房屋在我國是客觀存在的,特別是農村,由於以前法律法規不健全,所以大量的房屋一直處於無證的狀態,那麼,遇到拆遷徵收,無證房屋到底能不能獲得補償,能夠獲得補償的話,法律依據又在哪裡?今天從行政法的依法行政原則、程序正當原則、行政合理性原則為出發點給大家進行分析。
  • 這樣的無證房屋也應予以補償
    ,經常會遇到被拆遷房屋沒有房產證或者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證件,從而被認定為違法建築,進而遭強制拆除,以致於被拆遷人得不到任何補償。而被拆遷人也沒有足夠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解,這無證房屋就是違法建築嗎?就不應該得到補償嘛?案例分析:潘玉民房屋建設於1976年,涉案房屋被劃入徵收範圍內,沙嶺街道辦事處出具的《證明》證實案涉無產籍房屋建成於1976年,原為鄉鎮人民政府的辦公用房,亦系潘玉民從沙嶺信用社合法購買,沒有辦理房屋產權證有其歷史原因。
  • 擁有無證房屋的農民朋友要注意了!拆無證房不給補償是不合法的
    事實上,房屋拆遷過程卻是存在中「違建」不補償的情形。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規定縣級人民行政機關作出決定,對房屋的徵收前應當對徵收範圍內建築進行調查,確認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築和未超過臨時建築,應當給予拆遷補償;認定為違建的和超過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因此,如果房屋被認定成違建,是沒有補償的。但實踐中,未經「認定」就直接以無證為由而不予補償的行為,無疑是違法。
  • 無證不是「不補償」的理由!以下四類無證房不算違建,須足額補償
    在徵地拆遷,尤其是農村的徵地拆遷中,不少被徵收人都遭遇過這樣的「逼拆」,徵收方以「無證=違建=無補償」的邏輯線迫使被徵收人籤字拆房。一些房屋手續上存在瑕疵的被徵收人,其中有的是沒有房產證、有的是沒有宅基地證、有的是證件與登記簿不符合等等,害怕最後會因為「強拆違建」拿不到補償,於是在補償內容明顯偏低的協議上簽了字。
  • 無證不是「不補償」的理由!以下4類無證房不屬違建,須足額補償
    在徵地拆遷,尤其是農村的徵地拆遷中,不少被徵收人都遭遇過這樣的「逼拆」,徵收方以「無證=違建=無補償」的邏輯線迫使被徵收人籤字拆房。一些房屋手續上存在瑕疵的被徵收人,其中有的是沒有房產證、有的是沒有宅基地證、有的是證件與登記簿不符合等等,害怕最後會因為「強拆違建」拿不到補償,於是在補償內容明顯偏低的協議上簽了字。
  • 在明律師:無證房屋不給補償怎麼辦?除了「紅本」,這些證也管用
    導讀: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明確,在集體土地徵收過程中,對農村村民住宅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然而遇到徵收時,農民朋友的處境卻各不相同。特別是房屋存在無證、缺證情況的農民朋友,心中總是不踏實。因為,無證、缺證房屋極易被徵收方認定為違法建築,面臨遭拆除而不予補償的窘境。那麼,自家房屋到底能否拿到補償?
  • 農村宅基地上房屋的拆遷補償真的做不到「拆一還一」嗎?
    然而在實踐中,拆遷方卻時不時的給被拆遷村民潑冷水:「你這房屋是農村集體土地上的,和城裡的商品房不一樣,沒有『拆一還一』這一說懂嗎?」這下,農民朋友可傻眼了,農村的房子咋就總要被區別對待,低城市一等呢?農村房屋的拆遷補償真的做不到「拆一還一」嗎?
  • 拆遷後,安置房補償的是無證小產權房,該怎麼辦?
    當房屋遭遇拆遷,不少被拆遷人會選擇房屋產權調換,拿到拆遷補償協議後,開始期待能夠早日住進安置房,但是在拆遷安置實踐中,有的被拆遷人後知後覺發現其安置房是無證小產權房。遇到這事可以說是非常糟心了,那麼今天律師和你說說碰到這種事情到底怎麼辦?
  • 拆遷時感覺補償拿少了應該怎麼辦?
    因此,農民朋友完全可以多向當地房地產交易機構多了解周邊房屋的市場行情,以了解自己房子大致應得的補償款範圍。今年年初,國家也強調,保障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是徵地拆遷補償的基本要求。②注意以下幾個可能被壓價的原因⑴因無證或證件不齊而壓價:違法建築被拆遷是不予補償,而無證房屋有被認定為違建的可能性,所以經常會被壓價。
  • 拆遷中,無證不是「不補償」的絕對理由,有的無證房必須足額補償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無證房屋不一定是違建,自然也就不是徵收方不予補償的絕對理由。至於如何補償,可以考慮建造的時間、當時的立法狀況、當時執法機關是否存在不作為等因素綜合制定無證房屋的徵收補償方案。農村居民建造住宅,只要經鄉鎮政府審核,並經縣級政府批准後,就算沒有宅基地證,建房證也不能認定為違章建築。無證房屋就算被認定為違章建築也需要補償。經相關部門調查認定為違法建築的違法部分不予補償。
  • 無證房屋拆遷,就應一律認定成違法建築不予補償嗎?看律師怎麼說
    實踐中,因各種原因導致不少農村房屋和城區房屋沒有辦理產權證或是沒有土地使用證。但近年來,因國家不斷的發展建設,就不得不對一些農村房屋、土地和城區房屋進行徵收。可問題是,在徵收過程中,無房產證的房子通常會被徵收方一律認定成違法建築並不給予任何的補償,或是給的補償極少。
  • 農村房子:無證能獲得拆遷補償嗎?
    農村房子:無證能獲得拆遷補償嗎?自己的宅基地無證,不僅很多方面都不方便,而且可能在遇到一些事時會損害了自己的利益。那麼農村宅基地無證怎麼辦呢?申請不批的原因是什麼呢?農村無證宅基地在拆遷時能獲得補償嗎?農村宅基地無證也能獲得補償,雖然農村大部分宅基地是屬於集體所有,但是宅基地上的房屋屬於個人所有。
  • 無證房不等於違建,這五種情形拆遷要全額補償
    在史律師所接到的所有諮詢中,「無證房」維權是最沒底氣的一種。普通當事人是對自己能獲得多少補償心理沒底,而這類當事人甚至被嚇得不知道能不能有補償。無證房屋在拆遷中常常被認定為「違法建築」,遭到零補償還要交罰款的不公待遇。甚至部分地方的拆遷方看準你沒證據,就找準機會偷拆,進一步毀滅證據。
  • 農村有無證房的農民注意了!拆除無證房還不給補償是不合法的
    事實上,房屋拆遷過程卻是存在中「違建」不補償的情形。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規定縣級人民行政機關作出決定,對房屋的徵收前應當對徵收範圍內建築進行調查,確認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築和未超過臨時建築,應當給予拆遷補償;認定為違建的和超過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因此,如果房屋被認定成違建,是沒有補償的。但實踐中,未經「認定」就直接以無證為由而不予補償的行為,無疑是違法。
  • 無證房屋一定是違法建築嗎?
    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很多房屋沒有建設審批手續或是產權證明,對於此類房屋不能一概而論均認定為違法建築。然而在房屋徵收過程中,很多地方行政部門並不會一一甄別,而是統一簡單處理認定為違法建築,不予補償。這就導致部分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朱律師今天藉助一個案例告訴大家,在遇到此類問題時應當如何應對。2013年,梁先生的房屋被納入徵收。
  • 招商引資建造的房屋面臨拆違,真的「零補償」嗎?
    那麼,花費幾千萬元建造的現代化房屋沒幾年就被認定成違建面臨限期拆除,建房者真的拿不到任何補償嗎?「一刀切」式的拆違行為又是否應受到比例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的審視呢?顯然,為兼顧土地管理、規劃領域秩序的恢復與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對確實依法應當限期拆除的這類房屋,行政機關應當給予適當的補償。已經違法強制拆除的,應當給予行政賠償。
  • 房屋面積決定拆遷補償金額,最全面積認定記得收藏
    拆遷的主體是房屋,拆遷補償金額最重要的部分組成為房屋面積,面積大的自然補償金額多,面積小的自然補償金額少。那麼,你的房屋面積一旦和補償金額相差較多該怎麼辦?有什麼方法認定自己的房屋面積?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 拆遷戶牢記:以下房屋即使無證,也不屬於違建!別再傻傻被騙了
    律師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許多沒有房屋證件的無證違建基本不會獲得拆遷補償,尤其是在徵收農村的房屋時。由於一些歷史原因,許多農村的房屋都沒有證件,因此在拆遷的過程中拆遷方經常會說這些房屋屬於違法建築。近些年來在徵地拆遷過程中被判定違法建築拆除的糾紛非常多,許多地區都出現了人員傷亡的情況,造成了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