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面積決定拆遷補償金額,最全面積認定記得收藏

2020-12-27 北京中師徵地拆遷律師

拆遷的主體是房屋,拆遷補償金額最重要的部分組成為房屋面積,面積大的自然補償金額多,面積小的自然補償金額少。那麼,你的房屋面積一旦和補償金額相差較多該怎麼辦?有什麼方法認定自己的房屋面積?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中師說法,為您解答關於房屋面積和拆遷補償的關係,房屋面積的認定。

01

有證房屋按證上面積計算,無證房屋由評估機構測量

房屋拆遷中,拆遷方一般會以房產證件上的標註面積為準作為拆遷面積的計算。如果無房產證件,那就需要評估方入戶實地進行測量。

法律依據: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評估辦法》第9條規定,對於已經登記的房屋,其性質、用途和建築面積,一般以房屋權屬證書和房屋登記簿的記載為準;房屋權屬證書與房屋登記簿的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房屋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房屋登記簿為準。對於未經登記的建築,應當按照市、縣級人民政府的認定、處理結果進行評估。

存在異議:

如果拆遷方對評估方的測量數據存在異議的可以直接提出,並申請二次評估測量。

在以往案例中,房屋面積的認定必須由被拆遷人作出更加嚴格的認定及審查方法,一旦存在不滿意的地方,認為面積認定不清、評估程序不合法等問題,法院會以撤銷徵收補償決定的判決,來使得徵收方重新對被徵收人家的房屋面積進行重新認定。

02

無證房屋一定等於違章房屋並不予補償嗎?

這個問題一直是廣大被拆遷人的誤解,或有些拆遷方誤導被拆遷人的一種行為,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現有的城市規劃中,老舊建築也許在幾十年前或幾百年前就有了,農村的一部分房屋等等都是無證房屋,難道也是違章建築嗎?顯然,這是不符合的,一旦拆遷方認定被拆遷房屋因無證房屋不予補償的,在沒有實際的違章建築認定就強制拆除的是違法行為。

問題解析:

為什麼有些房屋沒有證件?

其一,歷史遺留原因導致無證房屋仍舊很多,尤其是在無主流房產證觀念的80年代中期之前所建造的房屋大部分存在無證、缺證的情況,在法律上是不能隨便 「溯及既往」的,否則就沒有公平可言了;

其二,許多近幾年,尤其是90年代到20世紀初期的十年中,一些農村地區建造房屋並不要求宅基地證和房產證的概念,即使有要求因審批部門的原因並未及時發放證件,或者只是做出審批備案後就可以了,對於這種情況被拆遷人是不用承擔責任的。

維權方法:

除了上述的原因外還有很多原因,無證房屋如果按差距過於懸殊的補償標準進行補償顯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在法律上也是行不通的,被拆遷人一定要堅決依法維權,否定拆遷方的違法行為。

03

自建房屋,一層合法,二層違章

中師在前端時間接到一位被拆遷人的諮詢電話,據被拆遷人講述,被拆遷的房屋在城郊地區,有宅基地使用證,十年前建了一幢三層獨院小樓,但是在拆遷徵收中,拆遷方以一層合法,二層、三層違章建築不予補償。事實上,這種行為是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根據法律規定,宅基地上房屋二層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三層以上才可能面臨「超高」等問題,而這些也需要白紙黑字的法律條文來證明,更不能以拆遷方的認定方式擅自決定的。

04

除了房屋以外的面積均不予認定

農村地區除了房屋還會有前院、後院、牲畜棚等面積,然而有些拆遷方會以這些面積不予測量的方式不予補償,其實這些面積可能都屬於宅基地面積,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應當對證載土地面積予以補償,這是沒有什麼爭議的。而針對國有土地上房屋中個別存在的院落、空地面積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徵收國有土地上房屋時是否應當對被徵收人未經登記的空地和院落予以補償的答覆》則做了如下規定:

對土地公有制之前,通過購買房屋方式使用私有的土地,土地轉為國有後迄今仍繼續使用的,未經確權登記,亦應確定現使用者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中,應將當事人合法享有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院落、空地面積納入評估範圍,按照徵收時的房地產市場價格,一併予以徵收補償。

由此看出,不管是農村棘突土地還是城市中的國有土地,所涉及到的空地和院落,只要是被拆遷人所持有的產權證所有的面積範圍內的,都是可以獲得合法補償的。

最後,中師要提醒廣大被拆遷人,如果在拆遷徵收中遇到因面積產生的異議時,除了按照上述解決辦法外還要及時諮詢律師,尤其是在上述解決辦法無法得到解決的,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保障自己最合理的及最公正的補償,避免損失嚴重。

相關焦點

  • 面積決定補償!你的房屋拆遷面積認定合法嗎?
    徵收拆遷中,被徵收房屋面積大小直接決定拿到的補償金額,大面積的房屋補償金額多,小面積的自然補償金額就少,而實踐中,會出現房屋面積和補償金額相差較多的情況,那麼,被徵收房屋面積如何認定?遇到面積和補償相差特別大的情形該如何維權?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為您總結如下。
  • 拆遷必讀實務之被徵收的房屋面積如何認定
    通常拆遷機構根據被徵收住房價值決定補償範圍,而決定被拆遷住房的價值體現在被徵收住房的地理位置,居住環境、建造時間以及建築結構、建築面積、佔地面積和土地性質等方面。因此,拆遷房屋建築面積大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補償款的多少。
  • 2019年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最新標準,補償是按戶籍人口還是面積?
    不過,在農村卻有很多人搞不清楚「拆遷補償」這個問題,也不知道拆遷補償到底是按戶籍人口還是面積?下面,我們就來和大家談一談這個問題。那到底在拆遷時,補償是應該按照戶籍人口數算還是土地面積算?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及國土資源部、最高院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農村房屋的拆遷補償,宅基地依據所在地的綜合地價進行補償,而房屋則是按照地上附著物進行補償。所以說,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和戶籍人口沒有什麼關係,一般都是按照宅基地面積來計算補償金額的。
  • 房屋實際面積大於證載面積,超出的部分能獲得補償嗎?
    那麼,對於這種房屋實際面積遠大於證載面積的情形,超出的部分在拆遷中能夠獲取補償嗎?「超面積」是否一律會被認定為違建進而不予補償呢?而在農村集體土地上情況就大不相同了——無證房屋在很多地區佔據相當大的比重,即使房屋的實際面積大於證載面積了,也需要村委會、鄉鎮政府、縣級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開發商等多方對其進行認定,進而依據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是否給予補償,給予多少補償。
  • 房子面積越大,拆遷時補償就會越多嗎?
    ,我家500平的拆遷肯定會比你300平的給的補償要多,農村會通過擴建、搶建的方式增加房屋的面積,以求能多拿補償,是不是房子面積越大補償就會越高呢?如果實際面積大於房屋證件登記面積的,應該怎麼辦?當然房屋面積的大小可以決定補償的高低,但是並非是所有的面積越大越好,需要根據實際面積和登記面積分析比對決定,法律也規定了如果登記面積大於實際面積的,雙方協商確定補償,如果不能達成一致的,按照實際測量計算。
  • 自建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標準,應該這樣計算!
    公式:農村自建房拆遷補償費標準,貨幣補償金額計算公式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單價結合成新+同區域新建多層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土地使用權基價+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建築面積
  • 2020年以後按人頭給面積被按房屋面積補償取代,原因何在?
    ■本文作者:王小明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導讀:近日的一則媒體報導顯示,某村在徵地拆遷項目啟動後補償安置方式發生調整,由按戶籍人口數提供安置房面積轉變為按照房屋面積計算貨幣補償。一時間為了讓自己的房屋擁有更大的面積,一些村民甚至打起了搶建房屋的歪算盤。
  • 房屋面積500多平,可房產證就寫了200多平,拆遷補償應該怎麼算?
    人民群眾期盼拆遷,期盼的是拆遷過後能讓自己發家致富。但是,在徵地拆遷的實際過程中,往往是另一回事。對拆遷的不合理補償、過低補償已經成為許多被拆遷民眾的頭疼問題。還有一種特殊情況,房產許可證的面積與實際面積不一致,從到幾平到幾十平不等,這樣算下來,就是一個數萬到數十萬的補償差距。
  • 山東高院案例:被訴行政機關對城中村未登記房屋補償面積的認定處理
    ,亦沒有無視建設活動應依法依規的原則將當事人所建所有房屋均按照可登記房屋對待,而是綜合考量房屋建設時間、土地使用情況、被徵收人所在村居村民建房的背景習慣、當地對於城中村房屋的補償原則等因素,根據徵收補償安置方案選取最有利於當事人的房屋補償面積認定標準,確定對其可補償的建築面積,並無不當。
  • 證小房大,拆遷時超過證載面積部分的房屋都是違建不補償嗎?
    導讀:徵收拆遷實踐中,實際面積與證載面積不一致是常見的一個問題。而徵收方對於這種問題,通常會將超過房屋證載面積的部分認定會違法建築,在拆遷時不予補償或者折價補償。不言而喻,被徵收人肯定是接受不了這樣的補償方式的。
  • 拆遷測量面積不符,該如何補償
    如果一個地區需要拆遷,到時候拆遷辦會派專人進行拆遷面積的測量,這個拆遷面積如果測量出來和房產證上面的面積有差別,到時候就需要到評估部門進一步報告,差距較多的可以補償,那麼拆遷測量面積不符,該如何要補償呢?
  • 山東高院判例:被訴行政機關對城中村未登記房屋補償面積的認定處理
    ,而是綜合考量房屋建設時間、土地使用情況、被徵收人所在村居村民建房的背景習慣、當地對於城中村房屋的補償原則等因素,根據徵收補償安置方案選取最有利於 當事人的房屋補償面積認定標準,確定對其可補償的建築面積,並無不當。
  • 超過航拍圖的面積是不予補償的無效面積?
    不過,現行法律法規中尚無以航拍圖作為面積認定依據的相關規定,故目前階段,以航拍圖認定拆遷房屋面積仍停留在地方政策的範疇之內。嚴格來講,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如果沒有地方性法規或地方政府規章明確規制調整,應參照適用《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與條例》。
  • 2019最新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19農村最新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昨天我們為大家梳理了城鎮房屋拆遷的補償標準,今天我們繼續為大家普及關於農村最新房屋拆遷補償的相關知識。對於農村的房屋拆遷,大家可能會有很多疑問,例如:農村拆遷補償到底是按照戶籍人口算還是按土地面積算?
  • 非住宅房屋拆遷的補償與住宅拆遷補償一樣嗎?
    在徵收過程中,很多人會把非住宅房屋跟住宅房屋混為一體,認為在遇到拆遷時,其補償也是一樣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雖然住宅跟非住宅只有一字之差,但也有很大的區別。
  • 院落、空地面積在拆遷時應該有補償嗎?最高院給出了答案
    現實社會生活中,有不少房屋都帶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院落,或是有一些空地面積,這樣的房子在拆遷的時候,拆遷方為了實現低成本徵收,在實踐過程中,常常對被徵收人不予院落和空地部分的補償。那麼,這樣的房子在拆遷時究竟有沒有經濟補償呢?下面就是我們分析一則案例來一起探討學習一下!
  • 陝西法律諮詢服務千納美講解房屋拆遷補償事項
    當家裡有房屋要被拆遷時,不要光記得高興啦,還有一些補償哦!拆遷補償的方式,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還可以選擇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相結合的補償方式。拆遷安置費是指開發建設單位對被拆除房屋的使用人,依據有關規定給予安置所需的費用。
  • 房屋拆遷補償是如何計算的,怎麼規定的?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  很多人都想著自己的房屋被拆遷,這樣就會有一大筆補償款,房屋拆遷補償是很多被拆遷戶都十分關注的問題,房屋拆遷補償是涉及被拆遷人切身利益的問題。那麼房屋拆遷補償是如何計算的,怎麼規定的?  網友諮詢:  房屋拆遷補償是如何計算的,怎麼規定的?
  • 房屋徵收補償是否包含院落、空地面積?怎麼補?
    庭院拆遷是國家繁榮和維護的一面,而且在房屋拆遷當中會波及到拆遷人的親身利益,但是在庭院拆遷過程中爭執最多的即是有關賠償的漏洞,好比建築面積應當如何籌算,空地有沒有賠償只是怎麼補償才合情合理。但是在現實拆遷過程中,這類弊端要是沒有獲得一定的落實,這樣就損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權利。
  • 要想獲得高額拆遷補償款,房子的實際面積越大越好 這句話可信嗎
    導讀:每次哪裡要拆遷,就常會聽到「你家的房子太小了,拿不到多少補償款的」,「多蓋點房子,以後分的錢多一點」,「聽說房子越大越好,按房屋面積計算賠償額的」等一些話,但是這些話真的是事實嗎?如果多花點錢擴大房屋的面積真的可以獲得更高的拆遷補償額嗎?下面,小編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在這方面的專業律師——沈玉潮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