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由於菌群失調等各種各樣的腸道問題,有的一天排便十幾次,有的腸道功能紊亂吃什麼拉什麼,有的甚至會便血。
腹瀉、消瘦、疼痛、焦慮、抑鬱……一旦腸道出問題,對人體的影響無法估量。
今天是世界腸道健康日,昨天記者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團隊專家、樹蘭(杭州)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高海女,聊了聊關於腸道的問題。
腸道出問題一下瘦20多斤
50多歲的李女士身體底子不好,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炎、潰瘍性結腸炎等基礎疾病,要長期使用激素和灌腸治療。
但最近的一個多月開始,她腹瀉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一天能拉十多次,本就不胖的她肉眼可見地消瘦下去,在當地醫院治療後沒有明顯好轉。
「自從腸道出問題,我已經瘦了20多斤,這個月更一下子掉了近10斤。」
據李女士的家人回憶,那段時間她不僅僅腹瀉,還一直肚子痛,嚴重時從早疼到晚,多走一點路都會有溶血便。
「有一次出去辦事稍微多走了幾步路,我就發現自己腸道出血了……」刺痛、絞痛、脹痛,不敢出門,不能多走路,已經瘦成皮包骨的李女士,大部分時間只能待在家裡。
嚴重腹瀉、長期肚子疼、走路便血,李女士的生活變得一團糟,原本開朗的她終日鬱鬱寡歡。
最終在丈夫的陪同下,他們來到樹蘭醫院看診。
用糞菌移植修復受損腸道
在醫院,李女士一家見到了高海女。經檢查後發現,潰瘍性結腸炎本身以及長期的激素治療導致李女士免疫力低下,藥物灌腸治療則讓她的腸道菌群受到嚴重破壞。
人的胃腸道內寄居著1000多種細菌,它們按一定的比例結合,分作有益菌、中性菌和有害菌。
網絡圖
正常情況下,3種細菌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形成了一種生態平衡。但當受到抗生素等藥物的外界影響導致菌群紊亂時,有益菌、中性菌會減少,有害菌會增加,這時就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症。
高海女判斷,很可能由於之前長期反覆藥物治療,導致李女士感染艱難梭菌,在外院經過3次口服藥物治療後均復發,最終形成了頑固性腹瀉。針對李女士的情況,高海女為她開展了糞菌移植和服用益生菌製劑等治療,李女士的腸道難題終於出現轉機。
「上次治療後到現在半個月,肚子不怎麼疼了,普通走路不會便血,大便基本正常了。」李女士表示,將繼續按照既定的療程計劃,接受後續治療。
【專家建議】
適當補充益生菌製劑
「相比於保健品,益生菌和益生元才是治療腹瀉的最好方式。」高海女表示,「建議普通人可喝一些酸奶進行益生菌補充,有需要的話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益生菌製劑。」
針對有便秘、腹瀉等一些腸道菌群紊亂的人群,高海女建議可以適當補充一些益生菌製劑,對腸道菌群非常有好處。
由於酸奶等飲料中的益生菌進入胃後很容易被胃酸破壞,不容易進入到腸道發揮作用,高海女建議有腸道菌群紊亂的人群服用益生菌製劑。它的包埋技術能增強其對高溫、乾燥、胃酸及膽汁等不良環境因子的抵抗能力,達到最佳效果。
目前比較常見的益生菌製劑含有雙歧桿菌和乳酸菌,其中雙歧桿菌可提高腸道免疫力,調節腸道菌群失調從而治療腹瀉、緩解便秘,抑制有害菌的生長、以菌治菌,有效緩解乳糖不耐症、促進消化,有營養、排毒、護肝等作用。
合理應用抗菌藥物
高海女表示,保護腸道健康、菌群平衡,關鍵是做到合理應用抗菌藥物,避免腸道菌群失調。高海女表示,抗菌藥物的應用必須遵守國家衛生部門的規定,嚴格掌握適應症和使用方法,包括療程和劑量。
「有些人會跟醫生要求,配一點抗生素回家備著。」高海女說,「其實抗生素既傷有害菌又傷益生菌。長期應用抗生素,破壞了腸道正常菌群,導致益生菌減少。」所以建議大家使用抗生素還是要遵醫囑,不要自行濫用藥物。
另外,高海女強調,有部分人會通過口服一些單方或是複方的治療便秘的保健品,來達到排洩目的。但事實上,他們大部分都含有恩醌成分,過量食用可以造成腸壁神經損傷,腸功能癱瘓,還可能引起結腸黑色素病,甚至造成女性月經紊亂和流產等後果。
有便意時千萬別憋著
由於糞便中80%的成分是水分,所以高海女建議便秘患者每天至少補充2000ml水分。另外,便秘人群還要抓住早上起床20分鐘後的「起立反射」和吃完早飯後的「胃—結腸反射」這兩個排便的天然時段。
高海女介紹,上述兩個反射可引起結腸的總蠕動,約以每小時10釐米的速度推進糞便,如乙狀結腸內存有糞便可使糞便進入直腸內,蓄積足夠數量時對腸壁產生一定壓力則引起排便反射。
「有便意時不要憋著。」高海女強調。神經系統可調節抑制排便,此時整個結腸運動受到抑制,肛門外括約肌強烈收縮,糞便暫時可停留在直腸內。隨之,直腸以每分鐘0.5-1釐米的逆蠕動將直腸內容物退回到結腸,從而消除便意。
【來源:青年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