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最近單位在組織大家捐款,其實捐款本身是一件好事,大家也都很願意捐款。可單位偏偏下了通知,要求大家必須捐款,且捐款數額不得低於500元,這令大家很反感。請問領導「強迫」職工捐款,這麼做合理嗎?
領導「強迫」職工捐款,當然不合理!這跟公共運輸上,強行要求他人讓座有什麼分別?這是道德綁架!
為什麼呢?
01,捐款是自願行為,帶上「強迫」性質,只會讓人反感。
捐款,本來是一件好事,一件可以幫助困難群體的善事,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多多少少都會被道德綁架,或者「被迫」捐款,導致很多人對單位集體號召的捐款,都心生不滿。
本來捐款就是自願,有的單位不僅強迫捐款,還要規定捐款下限。
更可氣的,單位最後把員工們的捐款以單位名義往外一捐,事後這些去哪,有沒有到真正需要的人手裡,跟本不事後跟蹤監管,員工的善舉也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換句話說,好人單位做了,號召捐款的領導面子有了,員工除了「被迫」捐款,就剩一肚子的窩火。
02,捐款應當量力而行,不能搞「一刀切」。
古話說的好: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捐款,就是一種救濟,既然是救濟,就需要根據個人不同的情況,由自己做出考量來決定輸出多少救濟力量。
如果我和馬爸爸一個單位,馬爸爸要求我跟他捐一樣多的錢,你說是馬爸爸小氣,還是我去砸鍋賣鐵呢?
有些同志,本身就有困難,他不開口要求大家援助他就不錯了,這個時候還要求他必須捐款,實在是不人性化,也不道德的。
03,捐款是善舉,不可打著善意的旗號粗暴下指標。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看到他人受難,都想伸手幫一把。有些領導,不願意把活做細做到位,簡單粗暴的下個通知,也不管大家心裡怎麼想,一副這是好事你就必須幹的架勢強迫他人照做。
這跟在公共運輸上,強迫別人讓人有什麼區別?
只不過在公共運輸上,還有人會跟你理論幾句,在單位的領導,沒人敢衝撞就是了。
04,做好表率,帶頭示範。
其實領導們可以換個方式,也可以達到號召大家捐款的目的,那就是做表率,自己先捐。
大家看到你領導捐了,無論從職場規則上說,還是從行善舉之事上來說,大家肯定都會積極響應的。
如此一來,捐款的事成了,領導的表率有了,員工們也心甘情願,一舉多得,多好。
總結來說,「強迫」員工捐款的,都是些粗暴管理的領導,「強迫」員工捐款,絕對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