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主要學習目標和應用題歸納
一、20以內的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1. 想加算減,如12-9可以先想9+(3)=12,所以12-9=3;
2. 破十法,如12-9,可以這樣想因為10-9=1,1+2=3,所以12-9=3.
儘管這兩種方法都要求孩子能夠掌握,但是從簡便的角度來講「破十法」比「想加算減」快,也必須要學生熟記,因為簡便是數學學習追求的目標之一。
二就是解決問題的學習:
1. 「求一個數比另個一個數多(或少)幾」的數學問題,就用較大數減較小數。如「蛋糕師傅早上做15個蛋糕,下午做6個蛋糕,上午比下午多做幾個蛋糕?」列式就是:15-6=9.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一年級下冊需要寫單位。
2. 找單位的一般方法就是:數字後面的一個字或詞,簡單描述就是「數字+單位」,找到數字後面的就是單位,但是也有特例,比如多少倍,但這還不是一年級現在面對的問題。所以,先把一般規律熟記,以後才能進行區別。
3. 有多餘條件的問題,如「鼠小弟折了16架飛機,其中8架飛機飛走了,有1架飛機飛來15秒,有幾架飛機沒飛走?」「有1架飛機飛來15秒」在這道題裡就是多餘的條件。多餘條件一般指與問題沒有關係的信息。
4. 關於用減法解決問題的歸類:
(1)「知道總量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這樣的數學問題用減法解決,就是「總量-部分=另一部分」。
(2)「求剩餘或求還有」這樣的數學問題也用減法解決,就是「總量-部分=另一部分」。
(3)「求一個數比另個一個數多(或少)幾」的數學問題,就用較大數減較小數。
本單元對於孩子們還有一個需要點清的問題,就是加減法之間的關係,儘管這是上學期的內容,但是4個月不學,應該也忘得差不多了吧?所以應該在想加算減的這個環節,總結一下可能學習效果會更好一些。「加數+加數=和,和-加數=另一個加數;被減數-減數=差,差+減數=被減數,被減數-差=減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