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我的高考結束,已經過了2年的時間。似乎在俯仰間,時鐘不知不覺撥到2年後。站在20出頭的爬山路上,上方雲霧繚繞,前方前途迷惘,看向後方一片泥濘,早已不見來時的足跡。一年又一年,故景重演,我準備與剛高考完的弟弟妹妹們嘮嘮嗑。
01
高考失利了,真的不是輸掉了全世界。
時光的鏡頭倒帶回到2年前知道高考成績的那一晚上,父母正拿著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皺著眉,臉上透著不耐煩,隨意地翻閱著,誰都能感受到客廳裡壓抑的氣氛。其實,我考的成績,算不上失常。我的成績,就像一個懸掛在井中的水桶,七上八下,極不穩定。心態好時,可過一本幾分,這拉水桶的線呀,也能往上提一下;可一旦心態不好,那就在二本線中垂死掙扎,濺起幾滴水花。我相信,有很多同學高考前的考試情況與我類似。於是,我們「察言觀色」,不敢反抗「乖乖地」聽從了父母的好找工作、不出省的學校和專業。
俗話說:「三成高考,七成填志願。」掌握填志願的主動權,把握【可控】的部分,填志願是比高考更重要的事情。
我的建議是城市>學校>專業。拿自身的例子來說,我的大學在一個三線城市,慢慢的發覺眼界比在北上廣上大學的同學小太多了,他們待人接物舉止大方。就人脈和朋友圈的拓展,被遠遠的甩在後頭。宛如清水煮青蛙,成為了一道清蒸青蛙了,你還懷著白日做夢暴富的心態呢!
02
花樣年華,我們還正值青春,又有什麼不可能?
腦癱詩人餘秀華,出生時倒產、缺氧而造成腦癱、行動不便,說話口齒不清。高中畢業之後,便賦閒在家。隨後結婚,生子,離婚。可她憑藉頑強的毅力和熱愛的詩,成為90年代以來唯一一個詩集超過10萬冊銷量的現象級「網紅詩人」。
如果有1件事,是你無法完成的,但你仍然可以做其餘的9999件事。
高考已經過去了,除非你想復讀,你現在該好好完成的事情是在某乎上學習報考志願的經驗,向近幾年上大學的親戚朋友請教,認真瀏覽各大高校的招生簡章。當然,這只是這幾天填志願的事,這算是你邁出積極主動的第一步了。抱著積極主動的心態,接下來,該何去何從呢?
03
不怕你覺得高考考差了,就怕你認為高考失利等於人生失敗。
我們需要的是持續自律,持續成長。擁有成長思維的人,不會把自己當成一隻嗷嗷待哺的小野獸,並且永遠都是一隻任人宰割的小野獸。什麼是「成長思維」?也就是說,你覺得自己是可以成長成為你想要的樣子,有自信相信自己未來就是想要的樣子。
可大多數人,在這不知道分數,家長也認為該好好休息的時間裡,在幹嘛呢?黑白顛倒的,把三年不曾玩過癮的遊戲,玩到腦子遲鈍,不得已才停下來,躺一會;「無能為力」的,把選擇大學的權利交給父母,自己則無事一身輕。
仔細觀察身邊的學霸,又是怎麼樣「玩」過為期2個多月的暑假的?學技能,比如Word、Excel、PPT;備考大學英語四級等等。看到這裡,你知道學渣和學霸的區別了嗎?
有個段子說,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勤奮更努力,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努力是一方面,懂得選擇志願的意義,更意義選擇持續自律的生活方式,未來方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