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讀了《文案的基本修養》以後才明白的道理

2020-12-23 書山有路SHYL

在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各行各業都存在著大量不為人知的業內經驗。了解了這些經驗以後,可以使一個新人迅速成長為一名業內人士。

並且很多經驗並不只是在本行業內有效,而是可以在生活中通用的,東東槍的《文案的基本修養》就在一本這樣的書。

東東槍是誰?

東東槍,當時不是真實姓名,本名郝連會,80後,是一名創意文字工作者、專欄作者,出版過《俗話說》、《六裡莊遺事》等著作。

《文案的基本修養》是2019年出版的,一本關於廣告文案、文字創意工作的行業常識匯總,全書99個小章節,17.2萬字。

書裡講了什麼?

其實,這本書的99個章節,都是一些碎片化的觀點和感悟,可能不是集中寫出來的,而是隨時記錄一點,集結整理成一本書的。讀完以後只記住了一些有共鳴的感受,並不能連貫地串起來,為了寫這篇文章,又從頭到尾翻了兩遍,加上在筆記本上勾勾畫畫,勉強整理出一個框架。

第一,廣告是什麼?

要知道廣告是什麼,就要先知道廣告不是什麼。

廣告不是簡單的廣播通知廣告不是請來的大牌明星廣告不是新鮮刺激的的腦洞反轉廣告的核心目的在於讓人們觀看以後能夠產生改變。有了正確的方向,努力才有意義。

現在很多廣告都忽略了讓人的行為產生改變這一目標,一味地追求新奇和刺激,這雖然可以提升人們的觀看意願,但是從廣告的目的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廣告。

要在保證目標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技術手段達到目標,才是一個合格的廣告。

其實,所有事情都是這個道理。比如,我們要首先知道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才能知道該怎樣度過這一生。追求財富沒問題,追求安逸也沒問題,但是至少要先明白我們活著的目標是什麼,才有可能成功。

第二,一個好的廣告是怎麼產生的?

知道了廣告的目的是讓人的行為產生改變,那就要圍繞改變進行努力。

改變分為兩種,一種是看法的改變,這是理性思考,;另一種是感受的改變,這是感性認知。書中講了很多理論和案例,我總結出四個做出好廣告的方法。

1、真誠。

你沒有辦法拒絕一個真誠的人。消費者沒有想像中那麼傻,你是在敷衍還是在付出真誠,人們大多數時候是可以感受出來的。

多一些真誠,少一些套路。能打動人的永遠是真實的感情而不是什麼技巧。

2、洞察。

洞察指的是洞察人性。

我還是堅持認為,一切學問最終還是關於人性的學問。洞察那些未被發現或者已被遺忘的真相。運用洞察幫助消費者認識的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如果還不知道什麼是洞察?

李宗盛的歌詞是洞察錢鍾書的比喻句是洞察脫口秀演員的包袱是洞察

3、調性

用廣告給自己的產品賦予一個調性。

人們買手錶不只是為了看時間人們買名牌包不是為了裝東西人們去星巴克也不只是為了喝咖啡說到小米你會想到什麼?說到蘋果你會想到什麼?你想到的應該就是產品的調性。調性是長期培養出來的,不能也不會輕易改變。這也是為什麼小米轉型高端為什麼會這麼難。

4、互動。

只靠廣告商的投放,即使投入再多的預算,形成的效益也有限。好的廣告要激發觀看者的參與,轉發、點讚、評論,都是參與。

在網際網路時代,不只廣告需要互動,任何的廣泛傳播都是靠人們的互動炒熱的。即使在頭條發布一篇文章,如果轉發、點讚、評論比較多,也會指數級的帶動閱讀數。

所以,已經看到這裡的讀者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請你點讚評論轉發。

書中還用大部分章節結束了怎樣產生創意,怎樣開會,怎樣執行,這些內容和我們非廣告從業人員的關係不大,就不一一細數了。

其實,我想說的是,在這個互通互聯的時代,沒有任何知識是孤立的,多了解一些常識,就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多一些參考。最近還讀了幾本書,慢慢把感受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相關焦點

  • 文案的基本修養:5方法教你如何寫好文案,讓你的廣告更具影響力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文案的基本修養》。作者東東槍,一位活躍在網絡的作家,他寫過小說,當過專欄作家、參與舞臺劇及影視創作,還是「得到」十萬個怎麼辦商業委員會首批邀請的專家之一。而他的主業,是一名廣告創意工作者,他在全球知名的廣告公司奧美工作了12年,曾經擔任奧美的廣告創意總監。
  • 知圖課堂 | 「文案寫得好,要飯要到老」
    日常工作中,與寫作有關的詞,文案出現的頻率,可能遠超過文章。如果你是職業人,市場、品牌、營銷、公關、銷售、運營……幾乎沒有哪個環節能繞過文案。「文案寫得好,要飯要到老」。很有趣的一句流傳話,粗看不懂,細想才明白。如果只是「文案寫得好」,確實只能「要飯要到老」。過於專注,有時候反成了局限。邊界需要拓展,技能需要升級。
  • 文案的自我修養(一)
    02要搞清楚什麼是文案,我們先來談談什麼不是文案,做一個最直接的區隔。1. 文案不是copy常常聽到有人說文案是copy,最常做的就是Ctrl C+V,而且更習以為常的是連文案自己仿佛也默認了,更有甚者,有些資深一點的廣告人,都常有對下面的同事口口相傳「天下文章一大抄」的道理。
  • 這些當媽以後才明白的道理,希望你能提前知曉,雖扎心卻也現實!
    她說,很後悔這幾個道理當媽以後她才懂!一、錢不是萬能,但沒錢會更艱辛當媽以前,有些人覺得有錢沒錢無所謂。也許你覺得談錢太俗,但孩子出生,除了家庭生活開銷,更需要面臨孩子的吃喝拉撒玩所帶來的消費問題,自己吃苦受累沒關係,但看著孩子跟著自己因為「貧窮」而受累,是自己最難受的。
  • 品牌的自我修養:什麼是文案?
    圓沢①文案是售貨員。有一句名言:「文案是坐在打字機後面的銷售家。」但是寫文案不是寫商場我們所看到類似於促銷的廣告語,即使這是一種表現方式,但在其他情境中對消費者並不會產生什麼影響。因此在編寫品牌文案的時候,要明白寫文案的「目的」,所寫文案必須為「目的」服務,如何讓消費者對你的產品(品牌)有(購買)衝動。
  • 那些踏入社會才明白的道理
    最近看到一些話,是踏入社會才知道的道理,今天分享給你。1、除非是對方主動開口向你請教,否則不要隨便指點別人。因為不管你是不是真的比對方高明,別人都認為你是在賣弄自己才能和經驗。對你並無任何好處,反而有壞處!
  • 高考後才明白的那些道理,扎心了……
    這些高考後才明白的道理,希望可以成為你接下來人生路上的一盞指路燈↓↓↓
  • 那些高考之後才懂得的道理,早看早明白
    如今再回首,有哪些是你高考後才明白的事?1、高考確實不能決定一切,但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生活,它確實是代價最低、回報最高的一條路步入社會後,歷經摸爬滾打的我才明白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家境一般、社會地位一般、甚至智商和長相都一般的,想要翻身讀書或許是最為公平的一種做法。
  • 多年以後,我才明白這個道理
    多年以後,我才明白了這個道理。
  • 創業者才明白的20個「社會」道理!(李金平)
    (李金平)】01、創業後才明白,面對那些瞧不起的人,你不能表現出來,因為你可以看不起他的人品,但是你不能不看不起他的位置!02、創業後才明白,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了,可是反而感覺不夠用,談項目要靠你、維持人脈要靠你、結交朋友也要靠你!
  • 國外網友大討論:長大後我才明白的那些道理
    上了小學才發現——上學是要考試的,考不好是要挨揍的。工作了才發現——時間不是擠擠就有的,錢包和銀行卡餘額也仿佛蒸發了似的。戀愛了才發現——朝夕相處時一點小事就會觸發大戰,獨處的時間也是很寶貴的。相信許多人都有著這樣的感受,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我們對某一事物會有著新的感悟和認知,年齡教會了我們許多老師沒講過、學校沒學過的道理。
  • 上大學後才懂得的24個道理,學姐:現在明白,其實不算晚!
    的確,上了大學真的「很輕鬆」,只是「輕鬆」背後才知道,大學確實沒有作業,只是期末容易掛科,掛科也沒有那麼嚴重,只是今後學校和學院的評優評獎都與你無緣,還會面臨補考重修的壓力。這也許是掛過科的大二學生最真實的感受,才明白了「掛科不是大學必修課,而是欺騙高中生善意的謊言」這樣的道理,不僅僅是學習上,還有生活、交際等方面,很多道理都應該是你上大學後應該懂得的道理,好在,現在明白還不算完,所以,不妨仔細往下一看,這些道理你都明白了嗎?
  • 心存敬畏,是成年人的基本修養(好文)
    他說:「只有經歷過,才知道『敬畏規則,就是敬畏生命』是什麼意思。」這讓我想起一句話: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意思是說,有所畏懼則不敢放肆,因此能修養德性。無所畏懼則任性縱慾,必定招致災禍。
  • 大學畢業才明白的道理,早點知道該多好
    三.關於大學生兼職四.大學生人際交往建議五.大學生必考證書六.畢業後才明白的道理,早點知道該多好4.教師資格證考試時間:1月份報名3月考試/9月份報名11月考試想當老師的女生必考,覺得自己以後可能會當教師的話,就去考一個。5.普通話證書想做播音主持、教師、導遊的女生必考。
  • 有哪些道理,高考以後才懂得
    專業更不用說了,大學畢業以後,你從事的工作可能跟你的專業沒有半毛錢關係。不管學校是不是211、985,我的建議是,能去北上廣深,就儘量去。在北上廣深上4年大學和在三四線城市上4年大學,兩者的視野、見識、認知會截然不同。
  • 《大學》開宗明義,闡明做人基本道理
    故事還有後續哈,但是跟咱的主題就沒啥關係了那這麼基本的書,就像咱小學的思想品德課一樣提出的,全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也是君子之品修行好的品德,親近百姓,把好事做到極致這其實是非常高的要求說是做人基本道理,其實是聖人的準則後世很多大儒對其都有不同看法比如朱熹的格物致知說,強調向外求索,格外物還有王陽明的內聖外王,強調向內求索,格自己陽明是明朝的
  • ins「頹廢」文案:其實你明白,讓你哭的從來不是文案!
    ins「頹廢」文案:其實你明白,讓你哭的從來不是文案! 其實你明白,讓你哭的從來不是文案。 2、It looks like you already know deep in my heart. 你那熟悉的模樣,已經深深烙印我心中。
  • 孩子明白這10個道理……
    讓孩子明白這10個道理,勝過對他說千言萬語,懂得後受益終身 龍應臺說:「所謂的父母子女,其實就是在各自的背影中漸行漸遠」。孩子不可能一輩子依靠父母,現實很殘酷,不會等孩子完全準備好了才會拍打他,所以有些道理父母要讓孩子儘早明白,越早越好。
  • 夜讀 | 不要等到大學畢業,你才明白這幾個道理
    目前還在大學的我,經常收到讀者留言,問題多關於大學,生活、學習、愛情,方方面面。回過頭來看,大學這幾年在我們的人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換句話說,你如何走過大學,可能,就如何走過這一輩子。  我問他:「好的人脈是怎麼得來的?」  他說:「好的人脈不是讓你每天窩在宿舍迎合舍友,首先你要努力讓自己變強大,讓別人看到你的價值;之後要不斷走出去,和比你厲害的人交往時,要主動付出,這樣人才願意幫你。」  除此之外,他還教了我很多很多,我一一記在心裡,並慢慢實踐。
  • 有哪些是你讀了研究生才明白的道理?
    讀了研究生才明白讀研和上大學本質上的不同,雖然都是在學習,但是方式是差異很大的,大學的學習我們只需要去課堂上上課讀了研究生才明白自己真的不適合搞科研。很多人小時候被問及夢想的時候,都說的是長大想當科學家,然而科學家終究是少數人,大多數搞科研的也就是個科研民工而已,是一個科研工作者而已。